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全面分析建平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在新形势下建平县要以休闲农业为载体,依托老哈河上游、凌河上游特色优质资源,着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农业,加快农业转型升级。
关键词:辽西北绿色生态;农业产业化
1.建平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1.1特色优势产业逐渐壮大
建平县已形成了以有机大米、食药用菌、林下参种植、果蔬产业、辣白菜、特色畜牧业为主的高效农业。全市粮食产量稳定在8000万千克左右,以平岗绿洲为核心,以元池米业和众鑫米业有限公司为龙头,整合全市稻米产业资源,形成稻米生产加工产业联盟;以朱碌科小米产业生态园、深井草莓基地、万寿养殖基地、黑水西瓜基地为龙头持续发展特色产业,大扁杏、林下中药材、南果梨等发展态势良好。果蔬产业开启链式发展新模式,依托产能1万吨果蔬冷藏保鲜基地建设,果蔬种植与加工产业实现蓬勃发展,特色畜牧业发展良好,烧锅营子黄牛、三家毛驴、沙海养鸽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稳步推进畜牧高端产业园建设。
1.2积极推进农产品品牌
坚持推进品牌发展战略,围绕支柱产业和地方特色产业提升企业品牌意识,积极指导企业创建品牌,扩大品牌知名度,提升产品附加值,增强品牌竞争力。做大做强地域知名品牌,大力发展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成功创建了“省级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大力推进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县建设工作,获批筹建老哈河上游、凌河上游冷泉大米品牌示范区、吉林省老哈河上游、凌河上游特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建平县老哈河上游、凌河上游冷泉大米”入选首批全国革命老区“一县一品”行动品牌;加快“老哈河上游、凌河上游野山参”品牌建设,加大食用菌区域公共品牌建设力度;积极培育畜牧业品牌,扩大“无抗肉”试点示范,重点培育雪貂、驴、森林猪、延边黄牛等一批市场竞争力强的特色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1.3推进生产、加工、服修业融合发展
围绕“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目标,积极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形成了一批带动能力强、发展效益好的优势产业,将农村一、二、三产业紧密相连,让农民分享二、三产业增值收益,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就业增收和农村繁荣稳定。近年来,建平县围绕地域特色和资源优势,积极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根据自身优势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510家、专业农场151家,涉及种植、养殖、农机、特产等各行各业,涌现出有机小米村、设施温室草莓村、南果梨噢基地村、明太鱼加工村、乡村旅游村、特色畜牧业村等特色“一村一品”项目村,对于农村经济的繁荣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在市政府的牵头下,组织成立了建平县农林特产协会,积极探索特色农产品销售运行机制。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的提高,城乡居民对休闲消费需求高涨,建平县休闲农业已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目前,建平县以农、旅、文一体化为战略布局,以水稻、果蔬、中药材、林产品和冷水鱼等农业产业为支撑,形成了集休闲、养生、观光、采摘、体验、娱乐、餐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融朝鲜族民俗文化、古渤海文化、农耕科技文化于一体的休闲农业园区,目前国家级、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示范(园区)有7家。
2.建平县农业产业化发展新思路
全力抓好建平县山区农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以特色、生态、高效、安全、开放为要求,以休闲农业为载体,依托老哈河上游、凌河上游特色优质资源,着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农业,强化特色优势,加快农业转型升级,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产品安全、产出高效、边贸兴旺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2.1加快推进集体土地股份合作经营模式
以建平县山区农村集体资产、土地、技术、市场和信息等生产要素为纽带,以股份经营、合作经济、资产盘活和创新发展为基本特征,以股份制、租赁制和承包制等为主要经营形式,加快推进集体土地股份合作经营模式。通过市场化运作,进一步加强与龙头企业的合作经营,努力实现村集体土地资产收益最大化;以村级为单位全面整合农村现有项目、资金和土地资源,对优势涉农产业进行社会化分工、市场化经营,鼓励带动优势涉农产业发展。支持农民合作社和其他经营主体通过托管、托养和入股等方式,带动贫困户增收。
2.2做大做强优质特色农产品品牌
坚持市场导向,积极开展产业扶贫。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大力实施“一村一品”计划,努力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完善特色优势农产品品牌体系,分层级、分类别,以“万禾春”公用品牌为引领,带动建平县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跟进,推动农产品生产加工标准化、外向型和优质安全发展,提升品牌产品附加值。提升“建平县老哈河上游、凌河小米”的品牌影响力,加快“老哈河上游、凌河上游中草药、南果梨、肉羊”品牌建设,加大建平县区域公共品牌建设力度,打造杂粮、杂豆品牌。积极培育畜牧业品牌,扩大“无抗肉”试点示范,重点培育小尾寒羊、黄牛等一批市场竞争力强的特色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实施特色优势农产品出口提升行动,扩大高附加值农产品出口。
2.3培育和发展龙头企业
拓宽流通渠道,培育和发展龙头企业,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在政策、资金、土地等方面为龙头企业的发展创造条件是当务之急。鼓励龙头企业依靠科技支撑,提高企业深加工产品的科技含量,研发、培养、创立特色品牌,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关键。
2.4健全信息网络服务
农业的生产发展,离不开信息的沟通与对接,要利用现代信息网络,加强市场信息的收集与发布,与相关部门合作,进一步加快“数字乡村”工程建设、农村市场信息服务建设和信息网络延伸建设步伐,尽快形成县、乡、村信息服务平台,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服务。
2.5积极发展促进农业销售的中介服务
坚持以“民办、民管、民营、民受益”的原则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不断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凝聚力和经济实力,发挥其对农户产前、产中、产后的各项服务职能,使农产品的銷售流畅、运行快速、效益提升。
参考文献:
[1]杨祥禄,郭鹏.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J].四川农业与农机,2015(6):8-10.
[2]李敏.老哈河上游、凌河上游保护开发区农业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5,36(5):145-148.
[3]李炜,李刚.夯实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全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会议综述[J].农村工作通讯,2015(15):23-25.
关键词:辽西北绿色生态;农业产业化
1.建平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1.1特色优势产业逐渐壮大
建平县已形成了以有机大米、食药用菌、林下参种植、果蔬产业、辣白菜、特色畜牧业为主的高效农业。全市粮食产量稳定在8000万千克左右,以平岗绿洲为核心,以元池米业和众鑫米业有限公司为龙头,整合全市稻米产业资源,形成稻米生产加工产业联盟;以朱碌科小米产业生态园、深井草莓基地、万寿养殖基地、黑水西瓜基地为龙头持续发展特色产业,大扁杏、林下中药材、南果梨等发展态势良好。果蔬产业开启链式发展新模式,依托产能1万吨果蔬冷藏保鲜基地建设,果蔬种植与加工产业实现蓬勃发展,特色畜牧业发展良好,烧锅营子黄牛、三家毛驴、沙海养鸽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稳步推进畜牧高端产业园建设。
1.2积极推进农产品品牌
坚持推进品牌发展战略,围绕支柱产业和地方特色产业提升企业品牌意识,积极指导企业创建品牌,扩大品牌知名度,提升产品附加值,增强品牌竞争力。做大做强地域知名品牌,大力发展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成功创建了“省级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大力推进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县建设工作,获批筹建老哈河上游、凌河上游冷泉大米品牌示范区、吉林省老哈河上游、凌河上游特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建平县老哈河上游、凌河上游冷泉大米”入选首批全国革命老区“一县一品”行动品牌;加快“老哈河上游、凌河上游野山参”品牌建设,加大食用菌区域公共品牌建设力度;积极培育畜牧业品牌,扩大“无抗肉”试点示范,重点培育雪貂、驴、森林猪、延边黄牛等一批市场竞争力强的特色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1.3推进生产、加工、服修业融合发展
围绕“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目标,积极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形成了一批带动能力强、发展效益好的优势产业,将农村一、二、三产业紧密相连,让农民分享二、三产业增值收益,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就业增收和农村繁荣稳定。近年来,建平县围绕地域特色和资源优势,积极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根据自身优势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510家、专业农场151家,涉及种植、养殖、农机、特产等各行各业,涌现出有机小米村、设施温室草莓村、南果梨噢基地村、明太鱼加工村、乡村旅游村、特色畜牧业村等特色“一村一品”项目村,对于农村经济的繁荣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在市政府的牵头下,组织成立了建平县农林特产协会,积极探索特色农产品销售运行机制。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的提高,城乡居民对休闲消费需求高涨,建平县休闲农业已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目前,建平县以农、旅、文一体化为战略布局,以水稻、果蔬、中药材、林产品和冷水鱼等农业产业为支撑,形成了集休闲、养生、观光、采摘、体验、娱乐、餐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融朝鲜族民俗文化、古渤海文化、农耕科技文化于一体的休闲农业园区,目前国家级、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示范(园区)有7家。
2.建平县农业产业化发展新思路
全力抓好建平县山区农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以特色、生态、高效、安全、开放为要求,以休闲农业为载体,依托老哈河上游、凌河上游特色优质资源,着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农业,强化特色优势,加快农业转型升级,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产品安全、产出高效、边贸兴旺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2.1加快推进集体土地股份合作经营模式
以建平县山区农村集体资产、土地、技术、市场和信息等生产要素为纽带,以股份经营、合作经济、资产盘活和创新发展为基本特征,以股份制、租赁制和承包制等为主要经营形式,加快推进集体土地股份合作经营模式。通过市场化运作,进一步加强与龙头企业的合作经营,努力实现村集体土地资产收益最大化;以村级为单位全面整合农村现有项目、资金和土地资源,对优势涉农产业进行社会化分工、市场化经营,鼓励带动优势涉农产业发展。支持农民合作社和其他经营主体通过托管、托养和入股等方式,带动贫困户增收。
2.2做大做强优质特色农产品品牌
坚持市场导向,积极开展产业扶贫。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大力实施“一村一品”计划,努力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完善特色优势农产品品牌体系,分层级、分类别,以“万禾春”公用品牌为引领,带动建平县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跟进,推动农产品生产加工标准化、外向型和优质安全发展,提升品牌产品附加值。提升“建平县老哈河上游、凌河小米”的品牌影响力,加快“老哈河上游、凌河上游中草药、南果梨、肉羊”品牌建设,加大建平县区域公共品牌建设力度,打造杂粮、杂豆品牌。积极培育畜牧业品牌,扩大“无抗肉”试点示范,重点培育小尾寒羊、黄牛等一批市场竞争力强的特色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实施特色优势农产品出口提升行动,扩大高附加值农产品出口。
2.3培育和发展龙头企业
拓宽流通渠道,培育和发展龙头企业,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在政策、资金、土地等方面为龙头企业的发展创造条件是当务之急。鼓励龙头企业依靠科技支撑,提高企业深加工产品的科技含量,研发、培养、创立特色品牌,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关键。
2.4健全信息网络服务
农业的生产发展,离不开信息的沟通与对接,要利用现代信息网络,加强市场信息的收集与发布,与相关部门合作,进一步加快“数字乡村”工程建设、农村市场信息服务建设和信息网络延伸建设步伐,尽快形成县、乡、村信息服务平台,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服务。
2.5积极发展促进农业销售的中介服务
坚持以“民办、民管、民营、民受益”的原则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不断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凝聚力和经济实力,发挥其对农户产前、产中、产后的各项服务职能,使农产品的銷售流畅、运行快速、效益提升。
参考文献:
[1]杨祥禄,郭鹏.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J].四川农业与农机,2015(6):8-10.
[2]李敏.老哈河上游、凌河上游保护开发区农业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5,36(5):145-148.
[3]李炜,李刚.夯实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全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会议综述[J].农村工作通讯,2015(15):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