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观察应用低温静脉输液专用装置行血管内降温与传统体表降温方法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随机信封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采取体表降温方法,观察组在体表降温基础上配合低温静脉输液专用装置,目标体温35 ℃,降温持续时间3~5d,复温采取自然复温法,控制复温0.1~0.5 ℃/h,复温至36.0~37.3 ℃。比较2组患者达到目标体温的时间
【机 构】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重症医学科,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重症医学科,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重症医学科,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重症医学科,528000 广东省佛山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应用低温静脉输液专用装置行血管内降温与传统体表降温方法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6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随机信封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采取体表降温方法,观察组在体表降温基础上配合低温静脉输液专用装置,目标体温35 ℃,降温持续时间3~5d,复温采取自然复温法,控制复温0.1~0.5 ℃/h,复温至36.0~37.3 ℃。比较2组患者达到目标体温的时间、维持目标体温过程的稳定性、寒战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心律失常发生率、皮肤损伤发生率、躁动发生率,比较2组治疗72 h后的心率、呼吸、脉搏、血压以及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比较2组患者治疗30 d后的格拉斯哥预后量表评分及护士工作量。
结果观察组降温速度、达目标体温时间、维持目标体温过程的稳定性分别为(1.3 ± 0.2)℃/h、(2.3 ± 0.2)h、(6.5 ± 1.8)%,对照组分别为(0.5 ± 0.1)℃/h、(3.6 ± 0.6)h、(11.3 ± 2.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62、2.112、2.408,P<0.05)。观察组寒战、心律失常、皮肤损伤及躁动发生率分别为33.33%(11/33)、9.09%(3/33)、6.06%(2/33)、27.27%(9/33),对照组分别为84.85%(28/33)、15.15%(5/33)、33.33%(11/33)、54.55%(18/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64~2.733,P<0.05)。观察组治疗72 h后心率、呼吸频率、收缩压、体温、GCS评分分别为(68.31±3.73)次/min、(16.60±1.52)次/min、(136.35±3.71)mmHg(1 mmHg=0.133 kPa)、(34.61±1.05)℃、(9.91±4.05)分,对照组分别为(58.31±3.62)次/min、(19.81±1.83)次/min、(150.66±2.70)mmHg、(35.65±1.36)℃、(7.63±3.17)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75~3.035,P < 0.05)。观察组更换冰块时间及翻身时间分别为(14.03 ± 3.11)、(15.08 ± 3.07)min/h,对照组分别为(38.12 ± 2.70)、(26.16 ± 2.54)min/h,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56、3.021,P<0.05)。观察组恢复良好16例,轻度残疾13例,重度残疾3例,死亡1例,对照组分别为6、11、9、7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51,P<0.05)。
结论应用低温静脉输液专用装置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血管内降温具有降温速度快、有效维持目标体温、相关并发症少、改善生命体征及减少护士工作量等优势,因此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预后。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护士-社工-大学生志愿者团队指导对长期卧床老年人的主要照护者照护能力的影响。方法便利选取2015年3-5月武汉市武昌区社会福利院长期卧床老年人60例及主要照护者—福利院养老护理员30名为研究对象。团队指导主要内容:发放指导手册、技能指导、心理支持、喘息照护等。2次/月,150 min/次,持续3个月。采用自身前后对照,以主要照护者的照护能力、长期卧床老年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为观察指标,进行干
目的探讨Autar量表在骨科大手术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中的预防效果。方法应用Autar量表,对10家三级甲等医院于2014年11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330例行骨科大手术的患者,于入院24 h内、术后24 h内进行Autar量表风险评估,根据得分将患者分为低危组(≤10分)、中危组(11~14分)、高危组(≥15分),在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后2周、1个月、3个月进行随访,观察患者DVT发生
目的构建一套肿瘤科护士乳腺癌患者性健康教育培训课程。方法采用德尔菲法,对包括乳腺癌临床/护理、性科学及心理学专家在内的21名专家进行2轮问卷函询,确定一套肿瘤科护士乳腺癌患者性健康教育培训课程。结果最终确定的课程体系包括课程板块5项(护士职业教育、性科学知识、医学知识、心理学知识和实践课),课程名称13项,课程内容45项。函询专家对各指标意见趋于一致,条目变异系数为0.07~0.20,专家协调系数
目的通过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ICU患者血流感染的相关因素,为临床资料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3年5月至2015年12月入住北京协和医院ICU病房的54例血培养阳性患者为病例组,收集同期入住ICU的血培养阴性患者79例为对照组,2组性别、年龄、慢性病等基本资料一致。进行临床病历回顾性调查,分析发生血流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2013年5月至2015年12月发生血流感染的患者为54例,其中革兰阳性球
目的了解肺移植患者术后的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方便抽样,采用36条目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呼吸道疾病问卷(AQ20-R)、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医学应对问卷(MCMQ)对30例肺移植术后患者进行调查。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用Pearson线性相关进行关联性分析,多重线性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肺移植患者术后SF-36各维度得分为(34
目的为行经皮骨穿针的患者减少针道感染的发生率制定循证护理方案。方法按循证PICO原则,针对患者临床表现提出现存的需要循证的护理问题,经检索数据库,对检索的文献进行证据评价后,将最适证据应用于该类患者并观察患者疗效。结果共纳入1篇系统评价(I级证据)、1篇队列研究(Ⅲ级证据)和9篇随机对照试验(Ⅲ级证据)。根据对循证医学证据进行分析,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新的针孔护理方案并应用于患者。实施7 d
目的探讨儿科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栓(CRT)形成后不同干预措施对血栓转归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地分析201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各病房发生并上报护理管理系统的中心静脉CRT病例资料。结果符合研究的病例资料108例。男女比例2∶1。患儿年龄从出生1个月至14岁,年龄中位数24.5个月。神经系统内外科疾病占42.59%(46/108)。55.56%(60/108)CRT发生在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应激性高血糖的影响。方法以实施快速康复程序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40例患者为对照组,实施快速康复程序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52例患者为试验组,比较2组术后1、3、7 d空腹血浆葡萄糖及各组术后3 d末梢血糖波动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术后1、3、7 d空腹血浆葡萄糖分别为(8.27 ± 1.99)、(6.78 ± 1.22)、(7.29 ± 1.21)mmol/L,对
随着时代发展,科技进步,新技术与医疗行业的联系日益密切。移动护理信息系统是新技术与护理行业结合的产物,这将数字化、无纸化引入护理行业,为临床工作提供便捷、实时的技术服务,是目前临床工作的重要工具之一。移动护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并不仅仅局限于护理行业,在疾病管理、药品管理等方面也扮演了重要角色,更多的使用者从不同专业角度发现问题,从而对移动护理信息系统进行全方位改进。本文从国内外移动护理信息系统发展、
目的为患有老年皮肤瘙痒的长期住院老年人选择合适的饮食方式,使皮肤瘙痒的症状减轻,提高生命质量。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2月在上海市松江区新桥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病房患有老年皮肤瘙痒的老年人37例为观察组,在上海市松江社会福利院住院的患有老年皮肤瘙痒的老年人37例为对照组,2组均予以皮肤瘙痒程度、皮肤瘙痒面积的评估。对照组37例老年人按原饮食习惯摄入,不予干预;观察组通过保证蔬菜水果的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