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下,各新闻单位正在努力加快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在此过程中,日常采编工作已经被赋予了一个新的概念,即:全媒体采编工作。近年来,全媒体采编工作已然实现了如电视、广播、报纸、网络、新媒体、APP客户端等各类新闻产品的“聚合”,但笔者在近两年多的全媒体工作实践和调研中发现,每日奋斗在新闻工作第一线的全媒体记者、编辑们正在面临一些棘手的问题,如:传统媒体的多渠道呈现可否等同于“媒体融合”?距离真正的“融合”还有多远?应该做哪些工作才能达到新兴媒体互动传播的愿景?现有的科技手段能否与媒体融合的需求相适应?被神话为“超级记者”的全媒体工作者是否能够真正把作为一名称职记者的工作做扎实、做牢靠?鉴于此,笔者试对目前全媒体采编工作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进行初步探讨。
第一,全媒体 “聚合”与“融合”有差距,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
近几年,有很多媒体单位将自身单一的新闻产品(如报纸、广播、电视产品)打造为多种新闻产品,形成新闻产品的“全产业链”。然而,笔者认为,这可以被看作多种新闻产品“聚合”,但不能被视为多种新闻产品“融合”,即我们所追求的媒体融合。按照传播学者的认识,媒体融合的核心是交错互动,彼此影响,实现传播效果的增值。因此,要实现“融合”应尽快利用新媒体互动传播的手段,有效了解受众需求,借助受众所贡献的信息源,力争满足受众获取信息的需要,给予受众客观、公正的传播素材。
以《中国日报》每周一第二叠《商业周刊》18-19版汽车版(Motoring)为例,版面编辑精选部分全球汽车界精英最关注的各大车企重要产能、投资资讯,在版面有限空间内进行简要报道,随后经过“扫一扫”使读者进入中国日报网站、APP客户端、双语微信进行深层阅读,实现从初步介绍到深入报道。在此过程中,《中国日报》多种新闻产品实现了“聚合”,突破了报纸无法立体化、视频化报道同一事件的“藩篱”。
然而,版面编辑也坦言,目前还只停留在依据工作经验分析读者需求的阶段,并没有实现与读者的互动。因此,2016年,《中国日报》全媒体汽车部将进一步利用本报微博、微信平台,广泛收集读者关于畅销车型、召回信息、创新前沿、质量安全等各方面的需求,并针对其需求,利用新媒体平台的互动机制,依托《中国日报》的强大公信力,做好全媒体报道的“融合”。
第二,切莫神话“超级记者”,全媒体采编工作重在流程再造。
2015年夏天,一位香港记者撰文诉说自己在全媒体转型之中的困惑,文章很快风靡内地及香港记者的微信朋友圈。这位老记者指出,他多年忠于本职,虽然同西方记者同行一样,收入不高,但是仍然能坚持兢兢业业地找新闻、挖新闻、写新闻。然而,全媒体时代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他每天无法按部就班地做好他几十年如一日的全流程工作。尽管他一如继往、十分敬业地赶往新闻现场,但他无法按照上级要求快速地写出网络版稿件。事实是,他刚刚完成的深入采访,还没等制作成视频发到网上,其他媒体已抢先播发;他采访好准备次日见报的深度报道,已经刹那间见诸其他媒体同行的网络等新闻平台。这位老记者感到走投无路、举步维艰,认为自己做全媒体记者一天工作24个小时都不够。
笔者认为,要应对全媒体时代对采编工作的要求,不妨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首先,全媒体采编工作应加强流程管理。
在日常工作中,要尊重新闻采编规律,吸取多年来在实践中积累的新闻产品制作经验。在全媒体报道中,建议采编部门制作出全媒体采访、编辑的工作流程,并且这一流程最好细化到每个采访的具体时间段,比如:何时完成何种产品。在每日、每周的工作流程中,应安排好每位全媒体记者、编辑的对接互动。有些编辑还提出,今后全媒体记者、编辑要把自身的工作流程细化到“每小时”,以保证日常新闻产品的正常出版和播出。细化流程有助于解决当前全媒体采编工作中存在的面面俱到、全面铺开的问题,避免出现前面提到的像那位香港记者一样疲于奔命,而工作效果不尽人意的局面。
其次,全媒体采编团队应避免“大而全”,力争“小而精”、“小而美”。
鉴于新闻业本身“labor-intensive”(劳动密集型)的工作性质,不应以全媒体报道压力大为由,无限制地招募更多员工,且一刀切地将每一位记者和编辑都改造成“全媒体记者、编辑”。全媒体团队要实现有效流程管理,适当做好某些工作的“加法”和“减法”,注重传统新闻报道中的抓大放小,力争建设一支“小而美”、“小而精”的全媒体采编团队。
最后,在进行流程管理改造的同时,更应注重记者、编辑自身素质的提高。
当下,新媒体信息泛滥,很多品味庸俗、格调低下、内容虚假的自媒体文章充斥微信朋友圈,致使很多年轻记者感到迷茫,有的甚至降低了对自身专业的认识和追求,价值观受到影响和误导;有的则疏于深入调研,也不注重提高自身文化、政治修养。
传统新闻业主张培养“学者型记者”、“专家型编辑”,要求新闻工作者走基层,多在用脚来“采”新闻上下功夫。在全媒体采编工作流程再造中,建议有关部门给每位记者提供提高自身文化、政治修养的学习机会和深入调研的工作时间。
第三,多种新闻产品“聚合”过程中存在重复建设,应利用大数据分析平台实现创新和突破。
截至目前,很多新闻单位已实现了全媒体新闻产品的“聚合”,但是编辑们坦言,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微信、APP客户端只不过丰富了针对同一新闻的报道形式,使服务于读者、用户的渠道更加多元而已。考虑到在制作每一件产品时,很多工作需要配备不同的编辑和技术人员,以致于出现同一个新闻文本要在不同的软件之中反复植入这种情况,目前的“聚合”实际上属于重复建设。
为此,笔者建议,今后全媒体报道应力求在技术上实现新闻文稿“多平台”普遍适用。
另外,如前所述,在全媒体采编工作中,因技术手段应用不足,很多消息来源仍然是由记者和编辑采用传统核实手段完成的。例如,《中国日报》驻法国首席记者庹燕南在报道巴黎恐怖袭击时候,发现国内各大新闻网站报道的死亡人数均为197人,而此数据首次出现时,法国还没有发布官方数据。庹燕南于是花费了很多时间在法国各类官方网站上核实,最后发现国内各大中文网站有关死亡人数的报道有误。事实是一位编辑将法国针对本次恐怖袭击后迅速开通的热线“197”错误地翻译为死亡人数197人。
因此,笔者建议,在数据泛滥时代,全媒体采编工作者应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平台核准、梳理消息来源,使报道内容更为精准、快捷,避免误译、误发。
此外,全媒体采编工作今后应通过大数据平台迅速获知受众对于新闻信息的兴趣需求,然后针对较为集中的新闻信息的需求设置议题,避免“大而全”,即缺乏“点对点”的有针对性的新闻产品建设,力争达到最佳传播效果。
据悉,《纽约时报》、《今日美国》的网络媒体平台都雇佣大数据分析公司对读者的关注度、流量、点击率进行分析,以及时调整网络新闻发布的重点。这种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综上所述,全媒体采编工作是当前新闻工作改革的重点,而建设“大而全”的全媒体新闻产品线“聚合”工程、神话“全媒体记者”为“超级记者”、缺乏技术支持的重复建设都是当前全媒体采编工作面临的现实问题。建议今后在加强改进相关工作中,注重各类新闻产品的深度“融合”,新闻采编工作的“流程再造”,以及各类科技手段的有效支持,使媒体融合工作走得更快、做得更好。
第一,全媒体 “聚合”与“融合”有差距,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
近几年,有很多媒体单位将自身单一的新闻产品(如报纸、广播、电视产品)打造为多种新闻产品,形成新闻产品的“全产业链”。然而,笔者认为,这可以被看作多种新闻产品“聚合”,但不能被视为多种新闻产品“融合”,即我们所追求的媒体融合。按照传播学者的认识,媒体融合的核心是交错互动,彼此影响,实现传播效果的增值。因此,要实现“融合”应尽快利用新媒体互动传播的手段,有效了解受众需求,借助受众所贡献的信息源,力争满足受众获取信息的需要,给予受众客观、公正的传播素材。
以《中国日报》每周一第二叠《商业周刊》18-19版汽车版(Motoring)为例,版面编辑精选部分全球汽车界精英最关注的各大车企重要产能、投资资讯,在版面有限空间内进行简要报道,随后经过“扫一扫”使读者进入中国日报网站、APP客户端、双语微信进行深层阅读,实现从初步介绍到深入报道。在此过程中,《中国日报》多种新闻产品实现了“聚合”,突破了报纸无法立体化、视频化报道同一事件的“藩篱”。
然而,版面编辑也坦言,目前还只停留在依据工作经验分析读者需求的阶段,并没有实现与读者的互动。因此,2016年,《中国日报》全媒体汽车部将进一步利用本报微博、微信平台,广泛收集读者关于畅销车型、召回信息、创新前沿、质量安全等各方面的需求,并针对其需求,利用新媒体平台的互动机制,依托《中国日报》的强大公信力,做好全媒体报道的“融合”。
第二,切莫神话“超级记者”,全媒体采编工作重在流程再造。
2015年夏天,一位香港记者撰文诉说自己在全媒体转型之中的困惑,文章很快风靡内地及香港记者的微信朋友圈。这位老记者指出,他多年忠于本职,虽然同西方记者同行一样,收入不高,但是仍然能坚持兢兢业业地找新闻、挖新闻、写新闻。然而,全媒体时代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他每天无法按部就班地做好他几十年如一日的全流程工作。尽管他一如继往、十分敬业地赶往新闻现场,但他无法按照上级要求快速地写出网络版稿件。事实是,他刚刚完成的深入采访,还没等制作成视频发到网上,其他媒体已抢先播发;他采访好准备次日见报的深度报道,已经刹那间见诸其他媒体同行的网络等新闻平台。这位老记者感到走投无路、举步维艰,认为自己做全媒体记者一天工作24个小时都不够。
笔者认为,要应对全媒体时代对采编工作的要求,不妨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首先,全媒体采编工作应加强流程管理。
在日常工作中,要尊重新闻采编规律,吸取多年来在实践中积累的新闻产品制作经验。在全媒体报道中,建议采编部门制作出全媒体采访、编辑的工作流程,并且这一流程最好细化到每个采访的具体时间段,比如:何时完成何种产品。在每日、每周的工作流程中,应安排好每位全媒体记者、编辑的对接互动。有些编辑还提出,今后全媒体记者、编辑要把自身的工作流程细化到“每小时”,以保证日常新闻产品的正常出版和播出。细化流程有助于解决当前全媒体采编工作中存在的面面俱到、全面铺开的问题,避免出现前面提到的像那位香港记者一样疲于奔命,而工作效果不尽人意的局面。
其次,全媒体采编团队应避免“大而全”,力争“小而精”、“小而美”。
鉴于新闻业本身“labor-intensive”(劳动密集型)的工作性质,不应以全媒体报道压力大为由,无限制地招募更多员工,且一刀切地将每一位记者和编辑都改造成“全媒体记者、编辑”。全媒体团队要实现有效流程管理,适当做好某些工作的“加法”和“减法”,注重传统新闻报道中的抓大放小,力争建设一支“小而美”、“小而精”的全媒体采编团队。
最后,在进行流程管理改造的同时,更应注重记者、编辑自身素质的提高。
当下,新媒体信息泛滥,很多品味庸俗、格调低下、内容虚假的自媒体文章充斥微信朋友圈,致使很多年轻记者感到迷茫,有的甚至降低了对自身专业的认识和追求,价值观受到影响和误导;有的则疏于深入调研,也不注重提高自身文化、政治修养。
传统新闻业主张培养“学者型记者”、“专家型编辑”,要求新闻工作者走基层,多在用脚来“采”新闻上下功夫。在全媒体采编工作流程再造中,建议有关部门给每位记者提供提高自身文化、政治修养的学习机会和深入调研的工作时间。
第三,多种新闻产品“聚合”过程中存在重复建设,应利用大数据分析平台实现创新和突破。
截至目前,很多新闻单位已实现了全媒体新闻产品的“聚合”,但是编辑们坦言,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微信、APP客户端只不过丰富了针对同一新闻的报道形式,使服务于读者、用户的渠道更加多元而已。考虑到在制作每一件产品时,很多工作需要配备不同的编辑和技术人员,以致于出现同一个新闻文本要在不同的软件之中反复植入这种情况,目前的“聚合”实际上属于重复建设。
为此,笔者建议,今后全媒体报道应力求在技术上实现新闻文稿“多平台”普遍适用。
另外,如前所述,在全媒体采编工作中,因技术手段应用不足,很多消息来源仍然是由记者和编辑采用传统核实手段完成的。例如,《中国日报》驻法国首席记者庹燕南在报道巴黎恐怖袭击时候,发现国内各大新闻网站报道的死亡人数均为197人,而此数据首次出现时,法国还没有发布官方数据。庹燕南于是花费了很多时间在法国各类官方网站上核实,最后发现国内各大中文网站有关死亡人数的报道有误。事实是一位编辑将法国针对本次恐怖袭击后迅速开通的热线“197”错误地翻译为死亡人数197人。
因此,笔者建议,在数据泛滥时代,全媒体采编工作者应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平台核准、梳理消息来源,使报道内容更为精准、快捷,避免误译、误发。
此外,全媒体采编工作今后应通过大数据平台迅速获知受众对于新闻信息的兴趣需求,然后针对较为集中的新闻信息的需求设置议题,避免“大而全”,即缺乏“点对点”的有针对性的新闻产品建设,力争达到最佳传播效果。
据悉,《纽约时报》、《今日美国》的网络媒体平台都雇佣大数据分析公司对读者的关注度、流量、点击率进行分析,以及时调整网络新闻发布的重点。这种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综上所述,全媒体采编工作是当前新闻工作改革的重点,而建设“大而全”的全媒体新闻产品线“聚合”工程、神话“全媒体记者”为“超级记者”、缺乏技术支持的重复建设都是当前全媒体采编工作面临的现实问题。建议今后在加强改进相关工作中,注重各类新闻产品的深度“融合”,新闻采编工作的“流程再造”,以及各类科技手段的有效支持,使媒体融合工作走得更快、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