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辛弃疾一生以英雄自许,以气节自负,以恢复中原为己任,虽功业未许,壮志未酬,但是他将一腔爱国之心和毕生的理想信念反映在词作中,表现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无比热爱与忠诚。
关键词:爱国;英雄;悲慨
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的爱国将领,又是一位杰出的词人。与其他的文人词不同,辛词是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的。辛弃疾一生力主抗战,抗金复国是其作品的主旋律。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他的词中往往塑造叱咤风云的英雄形象,而这些英雄形象因其自身的坎坷遭遇而带有一种深沉的悲慨之心。
一、跃马横槊的军旅生活
辛弃疾处在民族矛盾最尖锐的时代,生长于被异族蹂躏的北方。绍兴二十一年(1161),金主完颜亮统大军分道南侵。北方汉人纷纷起义,辛弃疾亦聚众两千人,投奔山东耿京义军,为掌书记,主管文书,参与机密。次年正月,高宗赵构在建康召见辛弃疾,并授予耿京天平军节度使等职衔,辛弃疾亦补右承务郎,北返途中,闻叛将张安国杀害了耿京,并裹胁部分义军投降了金。辛弃疾大怒,率五十骑趋至金兵营盘中,活捉了叛将,聚集义军,南渡归宋。当时辛弃疾年仅二十二岁,其英雄气概可谓冠绝古今,极大地振奋了江南江北人民的抗金斗争,也表现了辛弃疾的爱国精神,民族气节和卓越的军事才干。“壮声英概,儒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彼周公瑾、谢安石事业,侯固饶为之。”“少年横槊,气凭陵,酒圣诗豪余事。”“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边。燕兵夜娖银胡簶,汉箭朝飞金仆姑。”这都是他金戈铁马、英雄气概的写照。辛弃疾既是能征善战之勇士,又是治国安民之栋梁。陆游赞其才:“大材小用古所叹,管仲萧何实流亚。”
世人皆称辛词为英雄之词,他的词作中常常显示出军人的刚毅和豪迈自信的情调。比如“要挽银河仙浪,西北洗胡沙”(《水调歌头》),“马革裹尸当自誓,蛾眉伐性休重说”(《满江红》),“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贺新郎》)等等,无不豪情飞扬,气冲斗牛。《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四十三个字将雄壮的军容和英勇的战斗场面展现的淋漓尽致。辛词中风云气多,豪放气足,英雄气长。陆游道:“君看幼安气如虎。”
二、忧国忧民的内心独白
辛弃疾一生坚决主张抗击金兵,收复失地,曾进奏《美芹十论》,分析抗金形势,提出御敌必须得民心,惜民力,又上书《九议》,进一步阐发《美芹十论》的思想,均未被当权者采纳。他神情眷注着祖国的万里山河,痛惜山河破碎的现实,感叹“期望衣冠神州路,白日销残战骨。”“夜半狂歌悲风起,听铮铮阵马檐间铁。南共北,正分裂。”
孝宗淳熙元年(1174),35岁的辛弃疾登上建康赏心亭吟唱:“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作者登楼远眺,听见大好河山沦于敌手,而自己一腔热血、满腹经纶,却不能一展抱负,词中有郁积着慷慨不平之气。同时作者借“江南游子”漂泊江南,空有宝刀,报国无门,连青葱妩媚的远山,都似含愁带恨,向人倾诉着异族统治的痛苦,表达出自己对山河破碎的悲哀、对壮志未酬的悲哀和对生活在沦陷区人民的同情。而词中的“遥岑远日,献愁供恨,玉簪螺髻。”更是字字忧愁、句句血泪。最后以伤时忧国作结,表达了对国事的深切关心。
随后1176年,辛弃疾任江西提点刑狱,途径造口壁时作《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一词: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对于南宋人来说,造口壁是一处耻辱的存在。据《宋史》记载,金人来犯,北宋皇族仓皇逃窜,隆祐太后被追赶至造口壁无处可躲,只能乔装成船夫躲过金人追杀。此词上片写景,作者俯视赣江,眺望远山对当年逃难中流民的不幸寄予深切同情,也对汴京至今仍在敌手深感忧愤。“无数山”还暗含抗金事业阻力重重。下片即景抒情,以滚滚东流的江水比喻故国之思的感情绵绵不断,抗金力量的不可阻挡。
三、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辛词中充溢着豪迈的英雄气概,对历史上的英雄人物追念赞颂。南宋朝廷积弱,外族横行,半壁江山沦落敌手,百姓颠沛流离,时代和民族都渴望有英雄能力挽狂澜,兴国安邦,救黎民于水火。然而这是扼杀英雄的时代,政治黑暗,只求苟安,投降妥协,忠臣良将投散闲置,仰天长叹,徒呼奈何。岳飞、韩世忠、陈亮、陆游、文天祥等皆是如此。辛弃疾是一位金戈铁马的英雄,空怀满腔热血陷入碌碌无为的境地之中,悲哀山河破碎,壮志成空,年华老去。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已是六十六岁的老人,他白发飘萧应召来前线整理军备、以图开战。京口自古以来就是军事要塞,遥想历史上在此处建功立业的孙权、刘裕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重临四十三年前烽火狼烟的故地,人们是否已经忘记了金兵的屠戮虐杀?岁月流逝,人事几变,“佛狸祠”——入侵者的“祠堂”依然香火鼎盛。“元嘉草草”的历史教训,更有以古喻今、以廉頗明己志。
辛弃疾一生中多数的时间并未投身于沙场,反而是在宦海沉浮中受到排挤与倾轧,因主战被弹劾罢免,赋闲在家。他的词里,表现出这种愤激不平之情最沉重的莫过于《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五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依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词的上片写暮春景色。以风雨潇潇、落红无数象征南宋国事的危殆;以自力留春,但春意阑珊,以无可挽留,暗示国运将更加令人忧愁。下片抒情。词人自比失宠美人,空有满腹杵,豪情壮志,却横遭猜忌,知音难觅,功业成空,难酬壮志。但又不甘心就此罢休,便警告投降派的器张气焰“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这更是壮志难酬,悲愤之情难以自抑的表现。
近代文学大家梁启超曾称赞这首词“问肠荡气,至于此极,前无古人,后无来者。”①这首词不仅反映了南宋朝廷的黑暗腐朽,同时也表现了词人对主和派的无限愤恨。
辛弃疾一生都在为收复失地、统一祖国不懈的斗争,他的文学创作也反映了其爱国思想,在漫长而精彩纷呈的中国文化长河中,展现出动人心魄的独特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钟铭钧,《中华历史名人辛弃疾》,天津:新蕾出版社,1995年出版
[2]罗宗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
[3]洪迈,《辛弃疾资料汇编》,上海:中华书局出版社,2005年10月出版
注释:
①梁令娴《艺蘅馆词选》引语
关键词:爱国;英雄;悲慨
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的爱国将领,又是一位杰出的词人。与其他的文人词不同,辛词是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的。辛弃疾一生力主抗战,抗金复国是其作品的主旋律。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他的词中往往塑造叱咤风云的英雄形象,而这些英雄形象因其自身的坎坷遭遇而带有一种深沉的悲慨之心。
一、跃马横槊的军旅生活
辛弃疾处在民族矛盾最尖锐的时代,生长于被异族蹂躏的北方。绍兴二十一年(1161),金主完颜亮统大军分道南侵。北方汉人纷纷起义,辛弃疾亦聚众两千人,投奔山东耿京义军,为掌书记,主管文书,参与机密。次年正月,高宗赵构在建康召见辛弃疾,并授予耿京天平军节度使等职衔,辛弃疾亦补右承务郎,北返途中,闻叛将张安国杀害了耿京,并裹胁部分义军投降了金。辛弃疾大怒,率五十骑趋至金兵营盘中,活捉了叛将,聚集义军,南渡归宋。当时辛弃疾年仅二十二岁,其英雄气概可谓冠绝古今,极大地振奋了江南江北人民的抗金斗争,也表现了辛弃疾的爱国精神,民族气节和卓越的军事才干。“壮声英概,儒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彼周公瑾、谢安石事业,侯固饶为之。”“少年横槊,气凭陵,酒圣诗豪余事。”“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边。燕兵夜娖银胡簶,汉箭朝飞金仆姑。”这都是他金戈铁马、英雄气概的写照。辛弃疾既是能征善战之勇士,又是治国安民之栋梁。陆游赞其才:“大材小用古所叹,管仲萧何实流亚。”
世人皆称辛词为英雄之词,他的词作中常常显示出军人的刚毅和豪迈自信的情调。比如“要挽银河仙浪,西北洗胡沙”(《水调歌头》),“马革裹尸当自誓,蛾眉伐性休重说”(《满江红》),“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贺新郎》)等等,无不豪情飞扬,气冲斗牛。《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四十三个字将雄壮的军容和英勇的战斗场面展现的淋漓尽致。辛词中风云气多,豪放气足,英雄气长。陆游道:“君看幼安气如虎。”
二、忧国忧民的内心独白
辛弃疾一生坚决主张抗击金兵,收复失地,曾进奏《美芹十论》,分析抗金形势,提出御敌必须得民心,惜民力,又上书《九议》,进一步阐发《美芹十论》的思想,均未被当权者采纳。他神情眷注着祖国的万里山河,痛惜山河破碎的现实,感叹“期望衣冠神州路,白日销残战骨。”“夜半狂歌悲风起,听铮铮阵马檐间铁。南共北,正分裂。”
孝宗淳熙元年(1174),35岁的辛弃疾登上建康赏心亭吟唱:“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作者登楼远眺,听见大好河山沦于敌手,而自己一腔热血、满腹经纶,却不能一展抱负,词中有郁积着慷慨不平之气。同时作者借“江南游子”漂泊江南,空有宝刀,报国无门,连青葱妩媚的远山,都似含愁带恨,向人倾诉着异族统治的痛苦,表达出自己对山河破碎的悲哀、对壮志未酬的悲哀和对生活在沦陷区人民的同情。而词中的“遥岑远日,献愁供恨,玉簪螺髻。”更是字字忧愁、句句血泪。最后以伤时忧国作结,表达了对国事的深切关心。
随后1176年,辛弃疾任江西提点刑狱,途径造口壁时作《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一词: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对于南宋人来说,造口壁是一处耻辱的存在。据《宋史》记载,金人来犯,北宋皇族仓皇逃窜,隆祐太后被追赶至造口壁无处可躲,只能乔装成船夫躲过金人追杀。此词上片写景,作者俯视赣江,眺望远山对当年逃难中流民的不幸寄予深切同情,也对汴京至今仍在敌手深感忧愤。“无数山”还暗含抗金事业阻力重重。下片即景抒情,以滚滚东流的江水比喻故国之思的感情绵绵不断,抗金力量的不可阻挡。
三、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辛词中充溢着豪迈的英雄气概,对历史上的英雄人物追念赞颂。南宋朝廷积弱,外族横行,半壁江山沦落敌手,百姓颠沛流离,时代和民族都渴望有英雄能力挽狂澜,兴国安邦,救黎民于水火。然而这是扼杀英雄的时代,政治黑暗,只求苟安,投降妥协,忠臣良将投散闲置,仰天长叹,徒呼奈何。岳飞、韩世忠、陈亮、陆游、文天祥等皆是如此。辛弃疾是一位金戈铁马的英雄,空怀满腔热血陷入碌碌无为的境地之中,悲哀山河破碎,壮志成空,年华老去。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已是六十六岁的老人,他白发飘萧应召来前线整理军备、以图开战。京口自古以来就是军事要塞,遥想历史上在此处建功立业的孙权、刘裕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重临四十三年前烽火狼烟的故地,人们是否已经忘记了金兵的屠戮虐杀?岁月流逝,人事几变,“佛狸祠”——入侵者的“祠堂”依然香火鼎盛。“元嘉草草”的历史教训,更有以古喻今、以廉頗明己志。
辛弃疾一生中多数的时间并未投身于沙场,反而是在宦海沉浮中受到排挤与倾轧,因主战被弹劾罢免,赋闲在家。他的词里,表现出这种愤激不平之情最沉重的莫过于《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五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依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词的上片写暮春景色。以风雨潇潇、落红无数象征南宋国事的危殆;以自力留春,但春意阑珊,以无可挽留,暗示国运将更加令人忧愁。下片抒情。词人自比失宠美人,空有满腹杵,豪情壮志,却横遭猜忌,知音难觅,功业成空,难酬壮志。但又不甘心就此罢休,便警告投降派的器张气焰“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这更是壮志难酬,悲愤之情难以自抑的表现。
近代文学大家梁启超曾称赞这首词“问肠荡气,至于此极,前无古人,后无来者。”①这首词不仅反映了南宋朝廷的黑暗腐朽,同时也表现了词人对主和派的无限愤恨。
辛弃疾一生都在为收复失地、统一祖国不懈的斗争,他的文学创作也反映了其爱国思想,在漫长而精彩纷呈的中国文化长河中,展现出动人心魄的独特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钟铭钧,《中华历史名人辛弃疾》,天津:新蕾出版社,1995年出版
[2]罗宗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
[3]洪迈,《辛弃疾资料汇编》,上海:中华书局出版社,2005年10月出版
注释:
①梁令娴《艺蘅馆词选》引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