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2010年社科基金体育类立项课题的研究

来源 :体育博览·研究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wfzh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2001-2010年全国哲学社会科学体育类立项课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此期间立项课题数量呈逐年增加趋势;高等院校是课题的主要承担者,综合性院校将取代体育院校成为体育科研的领跑者;课题承担者主要集中在经济、教育发达地区;立项课题主题以课题指南为着力点,紧扣时代脉搏,为我国体育事业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体育学研究动向
  
  前言:1997年体育学科被单独列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范围,体现出国家对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视程度,明确了体育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不可忽视的地位,这极大激发了体育工作者的科研积极性,催生了一批质量较高的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提高了我国体育科学的研究水平。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科研项目是我国唯一国家级哲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科研项目,所有立项项目研究成果在理论上代表着中国哲、社科项目研究的最高水平,居于全国哲学、社科项目研究的最高层。本研究以2001~2010年间国家社科基金体育类立项课题(共计435项课题)为研究样本,从多方位、多角度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这对于体育工作者更好地了解体育科学研究现状、把握体育科研发展方向,提高科研水平有所帮助。
  
  一、2001—2010年间立项课题总体分析
  
  统计发现,01—10年间全国哲学社会科学体育类研究项目立项课题总数为435项。从图1明显可以看出立项课题数量呈逐年上升的态势。01—10年间大致可以分为三段,既“相对稳定期”、“稳定增长期”和“快速增长期”。分析认为“相对稳定期”出现在01—04年间,每年“立项课题”数量在30左右徘徊。从05-09年出现了一个“稳定增长期”,这主要是第二十九届奥运会于2008年在北京举办,给我国体育科研提供了强大的动力,营造了良好的科研氛围。
  “快速增长期”的主要推动力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其一,伴随着我们经济社会的改革深入与快速发展,竞技体育体制如何更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关研究;其二,人民生活水平的稳步增长,人民对健身需求加大,尤其是如何科学地进行体育健身有较高的期望。
  
  二、立项课题研究主体分析
  
  1.立项课题研究主体所属单位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高等院校和体育科研单位是我国体育课题研究的绝对力量,其中体育院校立项数最高,共165项,占37.9%;综合性院校位居其次,共141,占32.4%;师范院校为108项,占24.8%。从总体趋势来看,体育院校立项数呈现下降趋势,在2001~2003年其立项数占全部立项的的一半左右,逐年下降至2010年的28.4%;综合性院校总体呈上升趋势,由2003年仅占总体两成左右上升至四成;师范院校立项书基本保持稳定。这主要是体育课题研究内容的不断深化、研究领域的拓展等因素引起,综合性院校利用多学科优势加强体育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这对我国体育课题研究走向繁荣昌盛具有强劲的推动作用。
  
  2.立项课题研究主体地域分析
  国家级立项项目数量的地区分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地区体育科研综合实力。对435项课题承担者所在地域分布进行分析,研究数据表明课题承担者散布全国各个省市自治区,但具有明显的集中倾向性。由表2、可以看出承担十项以上的有北京、上海、广东、湖北、辽宁、江苏、湖南、四川、山东、浙江、天津、福建等地区。这几个省市的课题数量共366项,占总数84.14%。这些地区经济发展较好、教育事业发达,高校数量众多,尤其是传统体育院校(如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广东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沈阳体育学院等)的存在,为体育课题研究提供强大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
  
  三、立项课题主题相似度与主题词分析
  
  1.立项课题的主题与课题指南相似度分析主题相似度是立项课题的主题与课题指南的融合程度比。体育课题研究向着更深、更广的层面发展,课题指南是研究方向的高度集中,它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对所有可供研究的课题列入其中,选择高起点、高品位、高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的课题是体育课题规划的基本原则。随着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体育科研的不断深入与细化,课题指南指向性不断加强。从中可以看出,近十年立项课题与课题指南主题相似度为77.024%,基本保持平稳上升趋势。
  


  


  2.立项课题词频分析
  课题名称是表达课题核心内容的具体体现。本研究结合历年课题指南以及立项课题名称归纳总结出课题的研究主题22个,从中可以看出体育管理类、奥林匹克运动、竞技体育、民族体育以及体育文化类课题是研究热点。这说明我国在一定时期体育发展的宏观理论研究受到普遍关注。我国成功申办2008年夏季奥运会后以奥林匹克运动及相关联研究的课题日益增多,这一批有关奥运研究的优秀成果对我国成功举办2008年奥运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地位与声望的不断提高,民族诉求主要在民族体育和我国特有体育文化两类课题上得以体现。
  
  四、结论
  
  近十年国家哲学社会基金一体育课题数量不断上升。这主要是国家对体育事业发展越来越重视、北京奥运会成功申办巨大推力和人民对科学体育健身指导的需求等因素引起。
  高等院校其中包括体育院校、综合性院校和师范院校是体育课题的主要聚集地,且随着体育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化,综合性院校占据多学科融合和边缘学科交叉的优势在未来体育课题的申报和研究中将占据主导地位。经济发展相对较好和高等院校相对集中的省份是体育课题的主产区,而处于相对落后、边远地区在民族体育、体育区域发展均衡性问题上会填补体育课题的研究空白。
  体育课题研究把体育事业发展与改革过程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做为主攻方向。在做好基础理论课题的基础上加强对应用型课题和创新型课题的引导,充分做好“统筹”和“组织协调”工作,尽可能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体育科研水平不断提高,为进一步繁荣发展体育社会科学服务。
  (责任编辑:祁彩云)
其他文献
近几年来,中国“金花”在国际赛场的优异表现让国人看到了中国网球在世界范围内的竞争性和广阔前景,“网球热”骤然兴起。冷静过后思索,真正要实现中国网球的强大,到底靠什么?如伺去具体化地贯彻落实?本刊在成都实地考察过后,认为成都独创的网球进大、中、小学的推广活动在中国的现有国情下具有可鉴之处,故辟专题报道以飨读者,共同探寻网球发展的未来之路。    “四大特色”凸显与众不同    从2006年起,在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