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县级剧团和文艺团体服务的对象是基层农村群众,他们是农村群众精神文化食粮的主力军,本文就基层文艺团体在农村文化建设中起着无法取代的作用,以及面对当前基层农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强烈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
【关键词】县级剧团和文艺团体;农村群众;文化生活
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生活,但如果基层农村群众没有文化的小康就无法谈上全民小康生活水平。作为长期在基层文艺团体工作的我来说,对群众文化需求深有感触。如何服务好农村边远群众文化的生活,如何让老百姓观看到接地气的文艺节目,除了国家的投资政策外,这个重任自然就落到我们基层的剧团或文艺团体的肩上。现就这一问题本人浅谈一下个人的看法。
一、县级剧团或文艺团体在农村文化建设中起着无法取代的作用
1、文艺节目更加接地气。
县一级的剧团或文艺团体是在经济和社会发展后呼应成立起来的演出团体。我们知道文艺来源于生活,长期以来,县一级的剧团或文艺团体,他们把基层作为自己创作源泉的动力,把基层农村群众作为自己服务对象,所创作的题材大都是来自于基层,来自农村群众的现实生活中,因此,这样接地气的文艺节目特别是当地民族传统戏剧艺术的节目,非常受百姓的喜欢,演员们的每次农村巡演,都能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演出实现场场爆满。
2、用少数民族语言表演解决群众的语言障碍。
县级剧团或文艺团体绝大多数都是当地演员,能说当地少数民族语言是他们天生就有的,同时这也是他们长期能立足于农村演出的优势。这原因在于,因为基层农村群众,他们文化水平相对较低,有的几乎无法听懂汉语。在这样的农村,演员们如果在表演小品类的节目时都用汉话来表演,对文化素质低的群众,他们只能看着演员的表情動作了,而具体内容无法弄明白,这样的演出结果,将达不到满足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和传播先进文化思想以及教育农村群众的目标,而用当地的少数民族语言演出就完全能够解决这些问题。从江县艺术团这两年在招聘演员中,根据县情,就只招聘苗、侗两个主体民族的演员,其目的就是要专门打造一支能使用双语演出的演员。从实践上来看,这一决定无疑是正确的。
二、面对基层农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强烈的问题,我们该如何应对?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发展深入到了基层农村,农村经济在不断发展,群众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吃、穿、住、行已不是问题,人们满足于物质文明的同时,对精神文明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标准也越来越高。如这几年中,一些经济相对富裕的农村,在开展一些民俗活动或重大节日活动中,自筹资金邀请了外面的一些剧团或艺术团体到村里表演,这充分说明了群众们对文化生活的强烈需求,也传达出希望各级各部门多开展送戏下乡的心声,由此可见,县级剧团或文艺团体在基层农村群众中仍然受欢迎,是一支不可缺少的团队力量;同样在一些基层农村出现一些让人不想看到的情况,由于没有文化活动,大家只能三五成群地在打麻将,在闲聊,久而久之赌博之风得到了抬头,封建迷信继续存在,社会风气呈下坡路之势。
可是近些年来,县级剧团或文艺团体也结合中央的文件精神,开展“三下乡”活动,然而下乡演出因种种原因大多数都只能是象征性的到农村表演几场,或者是多定在一个时间段,这相对广阔的农村天地“三下乡”惠及的只是小部分行政村,很难满足广大农村农民的文化需求。为此,基层农村群众要求“三下乡”变为“常下乡”的愿望非常强烈。
针对基层农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作为县级剧团或文艺团体,我们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需,主动担当起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的主力军,把送戏下乡这项惠民工程开展好。
1、剧团或文艺团体要排练好群众爱看的节目。
县一级剧团或文艺团体虽然在基层农村文化建设中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但是如果没有群众爱看的节目,就会失去农村这片广阔的市场。这几年从江县艺术团在开展送戏下乡时,都要精心编排一些群众喜闻乐见和通俗易懂的节目。如2014年在开展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文艺下乡巡演中,艺术团精心组织编排节目为农村人民送去旨在宣传党的群众路线的丰盛粮食。艺术团先后利用当地的文化元素侗族大歌编唱了歌名叫做《党的群众路线就是好》的侗族大歌,以驻村干部为题材的小品《帮扶》,以当地有名的岜沙汉为题材的舞蹈节目《我长大小》等一批运用当地传统文化元素进行创作的节目,群众们都非常的爱看,大家在获得精神文化的同时,也了解了党的群众路线内容。
2、编排对群众有教育意义的文艺节目。
新时期下,县级剧团或文艺团体在给农村群众送去欢乐的同时还要肩负向农民传播先进思想文化,为促进农村文化建设起着正确的引导和推进作用。因此,在开展送戏下乡活动中除演出传统剧目而外,还要本着发挥先进文化引导人、塑造人、武装人、鼓舞人的精神,自编自演一批小品、舞蹈、演唱等新的文艺节目。从江县艺术团这两年在开展送剧下乡活动中,新编了一些核心价值体系和全民道德素质的小品、快板,如以孝老爱亲为题材创作了侗戏《三媳争奶》,以讲文明、树亲风创作的小品《一块西瓜皮》、针对社会不良风气排练了《劝赌》,以爱岗敬业为题材的《回家》等剧目,这些紧扣时代脉搏,弘扬主旋律的节目,以及利用身边的好人、身边的好事来表演的节目,达到了教育广大群众,演出所到之处,盛况空前,场面十分感人。所谓“炮炮打响”。
3、县级剧团或文艺团体需要广泛加强文艺巡演。
剧团和基层文艺团体要紧紧围绕农村文化建设,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强文艺巡演这是首要任务和工作职责。可是我们要认识到,在一个有200多个行政村,30多万人口的县来说,光靠一个艺术团来开展文艺巡演,长期的经费是无法保障。作为县级艺术团有弹、拉、跳、唱,以及灯光影响师等方面的人才,我们应该把培养扶持乡镇和农村业余文艺团体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对于有条件的行政村我们要主动为他们创办业余文艺队进行帮助,在表演技巧,节目排练,音响的便用等方面进行辅导,让他们成为本村以及附近村寨今后文艺巡演主力军。从江县在2014年举办了以乡镇巡演的都柳江文化走廊周末大舞台,主要以乡镇各村的群众演员为主,为此该县的艺术团积极抓住这一机会,选派艺术骨干人员为各乡镇的节目提供优质艺术指导服务;同时为高增村、龙图村、腊阳村等有文艺基础的10多个村的侗歌文艺队派出一位联络员,为他们进行指导,提升了演唱效果和舞台表演,这样业余文艺队的建立,有效地分担了文化下乡巡演重任,也繁荣了农村文化事业。
总之,县一级的剧团或文艺团体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中坚力量,同时是优秀文化的载体,它以送文化,种文化的行动,满足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体现着“文化为人服务”的宗旨。县级剧团或文艺团体以其所处的特有地位,在农村文化建设中是党的政策的传播者,是文化惠农的实施者,构建和谐农村的参与者,推动和繁荣农村文化市场的光荣使者。中央对有县级剧团或艺术团体的应该给予资金上的支持,县一级政府也应该高度重视,在送戏下乡的经费上给保障,使县一级剧团或文艺团体在送戏下乡中有足购的经费保障,为实现农村市场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为全面实现文化小康打下坚实的作用。
【关键词】县级剧团和文艺团体;农村群众;文化生活
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生活,但如果基层农村群众没有文化的小康就无法谈上全民小康生活水平。作为长期在基层文艺团体工作的我来说,对群众文化需求深有感触。如何服务好农村边远群众文化的生活,如何让老百姓观看到接地气的文艺节目,除了国家的投资政策外,这个重任自然就落到我们基层的剧团或文艺团体的肩上。现就这一问题本人浅谈一下个人的看法。
一、县级剧团或文艺团体在农村文化建设中起着无法取代的作用
1、文艺节目更加接地气。
县一级的剧团或文艺团体是在经济和社会发展后呼应成立起来的演出团体。我们知道文艺来源于生活,长期以来,县一级的剧团或文艺团体,他们把基层作为自己创作源泉的动力,把基层农村群众作为自己服务对象,所创作的题材大都是来自于基层,来自农村群众的现实生活中,因此,这样接地气的文艺节目特别是当地民族传统戏剧艺术的节目,非常受百姓的喜欢,演员们的每次农村巡演,都能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演出实现场场爆满。
2、用少数民族语言表演解决群众的语言障碍。
县级剧团或文艺团体绝大多数都是当地演员,能说当地少数民族语言是他们天生就有的,同时这也是他们长期能立足于农村演出的优势。这原因在于,因为基层农村群众,他们文化水平相对较低,有的几乎无法听懂汉语。在这样的农村,演员们如果在表演小品类的节目时都用汉话来表演,对文化素质低的群众,他们只能看着演员的表情動作了,而具体内容无法弄明白,这样的演出结果,将达不到满足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和传播先进文化思想以及教育农村群众的目标,而用当地的少数民族语言演出就完全能够解决这些问题。从江县艺术团这两年在招聘演员中,根据县情,就只招聘苗、侗两个主体民族的演员,其目的就是要专门打造一支能使用双语演出的演员。从实践上来看,这一决定无疑是正确的。
二、面对基层农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强烈的问题,我们该如何应对?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发展深入到了基层农村,农村经济在不断发展,群众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吃、穿、住、行已不是问题,人们满足于物质文明的同时,对精神文明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标准也越来越高。如这几年中,一些经济相对富裕的农村,在开展一些民俗活动或重大节日活动中,自筹资金邀请了外面的一些剧团或艺术团体到村里表演,这充分说明了群众们对文化生活的强烈需求,也传达出希望各级各部门多开展送戏下乡的心声,由此可见,县级剧团或文艺团体在基层农村群众中仍然受欢迎,是一支不可缺少的团队力量;同样在一些基层农村出现一些让人不想看到的情况,由于没有文化活动,大家只能三五成群地在打麻将,在闲聊,久而久之赌博之风得到了抬头,封建迷信继续存在,社会风气呈下坡路之势。
可是近些年来,县级剧团或文艺团体也结合中央的文件精神,开展“三下乡”活动,然而下乡演出因种种原因大多数都只能是象征性的到农村表演几场,或者是多定在一个时间段,这相对广阔的农村天地“三下乡”惠及的只是小部分行政村,很难满足广大农村农民的文化需求。为此,基层农村群众要求“三下乡”变为“常下乡”的愿望非常强烈。
针对基层农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作为县级剧团或文艺团体,我们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需,主动担当起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的主力军,把送戏下乡这项惠民工程开展好。
1、剧团或文艺团体要排练好群众爱看的节目。
县一级剧团或文艺团体虽然在基层农村文化建设中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但是如果没有群众爱看的节目,就会失去农村这片广阔的市场。这几年从江县艺术团在开展送戏下乡时,都要精心编排一些群众喜闻乐见和通俗易懂的节目。如2014年在开展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文艺下乡巡演中,艺术团精心组织编排节目为农村人民送去旨在宣传党的群众路线的丰盛粮食。艺术团先后利用当地的文化元素侗族大歌编唱了歌名叫做《党的群众路线就是好》的侗族大歌,以驻村干部为题材的小品《帮扶》,以当地有名的岜沙汉为题材的舞蹈节目《我长大小》等一批运用当地传统文化元素进行创作的节目,群众们都非常的爱看,大家在获得精神文化的同时,也了解了党的群众路线内容。
2、编排对群众有教育意义的文艺节目。
新时期下,县级剧团或文艺团体在给农村群众送去欢乐的同时还要肩负向农民传播先进思想文化,为促进农村文化建设起着正确的引导和推进作用。因此,在开展送戏下乡活动中除演出传统剧目而外,还要本着发挥先进文化引导人、塑造人、武装人、鼓舞人的精神,自编自演一批小品、舞蹈、演唱等新的文艺节目。从江县艺术团这两年在开展送剧下乡活动中,新编了一些核心价值体系和全民道德素质的小品、快板,如以孝老爱亲为题材创作了侗戏《三媳争奶》,以讲文明、树亲风创作的小品《一块西瓜皮》、针对社会不良风气排练了《劝赌》,以爱岗敬业为题材的《回家》等剧目,这些紧扣时代脉搏,弘扬主旋律的节目,以及利用身边的好人、身边的好事来表演的节目,达到了教育广大群众,演出所到之处,盛况空前,场面十分感人。所谓“炮炮打响”。
3、县级剧团或文艺团体需要广泛加强文艺巡演。
剧团和基层文艺团体要紧紧围绕农村文化建设,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强文艺巡演这是首要任务和工作职责。可是我们要认识到,在一个有200多个行政村,30多万人口的县来说,光靠一个艺术团来开展文艺巡演,长期的经费是无法保障。作为县级艺术团有弹、拉、跳、唱,以及灯光影响师等方面的人才,我们应该把培养扶持乡镇和农村业余文艺团体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对于有条件的行政村我们要主动为他们创办业余文艺队进行帮助,在表演技巧,节目排练,音响的便用等方面进行辅导,让他们成为本村以及附近村寨今后文艺巡演主力军。从江县在2014年举办了以乡镇巡演的都柳江文化走廊周末大舞台,主要以乡镇各村的群众演员为主,为此该县的艺术团积极抓住这一机会,选派艺术骨干人员为各乡镇的节目提供优质艺术指导服务;同时为高增村、龙图村、腊阳村等有文艺基础的10多个村的侗歌文艺队派出一位联络员,为他们进行指导,提升了演唱效果和舞台表演,这样业余文艺队的建立,有效地分担了文化下乡巡演重任,也繁荣了农村文化事业。
总之,县一级的剧团或文艺团体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中坚力量,同时是优秀文化的载体,它以送文化,种文化的行动,满足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体现着“文化为人服务”的宗旨。县级剧团或文艺团体以其所处的特有地位,在农村文化建设中是党的政策的传播者,是文化惠农的实施者,构建和谐农村的参与者,推动和繁荣农村文化市场的光荣使者。中央对有县级剧团或艺术团体的应该给予资金上的支持,县一级政府也应该高度重视,在送戏下乡的经费上给保障,使县一级剧团或文艺团体在送戏下乡中有足购的经费保障,为实现农村市场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为全面实现文化小康打下坚实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