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专接本”是江苏省积极探索具有自学考试特色的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经过几年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专接本”项目中各校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有关部门加以重视并采取措施改进。
关键词: 卫生类高职校 专接本 现状 对策
“专接本”是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它是满足在校专科学生提高学历层次,拓宽就业渠道的一种需要,也是高职校探索更高办学层次经验,培养师资队伍,提高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水平的良好契机。我校“专接本”是2015年开始招生,招生对象是在籍护理专业四年级学生,按专科阶段学习进程正值实习阶段。我作为第一届“专接本”班主任,就卫生类高职校“专接本”学生教学教育管理现状和采取的管理对策谈谈看法。
1.“专接本”现状
1.1“专接本”准入门槛低,班级人数太多。
尽管很多高职院校都在进行“专接本”,但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没有经验可借鉴,对报考“专接本”学生的要求各校标准不一,缺少准入门槛。我校是按照学生以往成绩在班级排名前15%录取,第一届就招录了98位学生作为一个班,一是给班主任在管理上带来很大困难;二是同学间相互影响较大,一位学生有不正当的想法,会影响很多人。
1.2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制度不完善。
目前“专接本”管理上存在许多缺陷,最突出的是管理体制不健全和管理制度不完善。现有管理办法得不到有效运行,经常会出现管理执行力及执行环节不一致现象。本科段的学习通常安排在双休和寒暑假,主管部门与各职能部门必须及时沟通,保障学生学习、住宿和用水用电。
1.3管理人员配备不到位,日常管理环节薄弱。
我校由继教处负责“专接本”工作,而负责此工作的行政人员同时还承担了许多教学和其他管理工作,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专接本”的工作中,导致建立的管理制度流于形式,日常管理得不到有序进行,经常出现工作催了又催的现象。
1.4管理思路缺乏整体性,工作难度加大。
“专接本”对多数高职院校来说是“零起点,零突破”,“闭门造车”各搞一套,管理思路缺乏整体性,导致管理工作无法顺利展开。卫生类高职校学生在外实习时间是一年,分布在全省各大医院。期间学生要受本科院校、专科学校、实习单位的三重管理。如果还是按归属地原则分配实习点,就会给学生实习期间的回校学习带来很多困难。尤其护理专业的学生,要上三班制很难请到假;有些城市的部队医院为学生安全起见,不允许学生随便离开所在城市,学生回校上课更是不太可能。所以“专接本”管理部门与安排实习的职能部门预先就“专接本”学生实习的地点,时间、回校住宿等要做出正确的安排。
1.5学生心理问题明显,半途夭折的人数较多。
“专接本”学生的心理问题比较突出,相比较专科阶段的学习,学生本科阶段的学习任务重,有些学生对本科生的预期准备不足,同时面临工作岗位和毕业文凭的双重压力,再加受到其他没“专接本”学生的影响,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不能很好地处理工作、学习、人际关系等,导致中途退学人员明显增多。
1.6教师教学任务重,压力大。
任课教师在专科学校承担的任务非常繁重,无暇再采用新型现代化教育技术和远程教育,不能花更多时间与主考学校进行教学资源共享,只是强压强灌,最大限度地保证学生能够通过考试,根本谈不上“专接本”良好对接。另外,第二学期学生把大部分精力都用在应付执业护士资格考试和毕业考试上,这对于任课教师的压力是非常大的。
2.“专接本”管理的对策
2.1加强领导,提高对“专接本”的认识。
学校领导要充分认识“专接本”的真正内涵,其教学过程、考试过程、毕业过程的各个环节都有严格的规范性和时间性;要充分认识到它对提高学校办学层次、培养师资队伍、提高学生管理和教学管理水平起到的作用,须由一位校长直接负责“专接本”工作。
2.2加强“专接本”宣传,提高招生质量。
首先,学校领导可在全体教职工大会上进行宣传发动或召开专题会议,传达省考试院“专接本”工作的文件精神。其次,原来独立班的班主任可进班宣传,向学生讲解“专接本”的优势和特点。再次,学校要提高“专接本”入学的门槛,人数以不超过50人为宜,确保生源质量和学习质量。
2.3加强管理体制建设,管理人员配备到位。
负责“专接本”工作的职能部门,要按专科学校和本科学院要求制定一系列教学和管理规范。其他职能部门及时沟通,密切配合;班主任按专科和本科在籍生的要求具体负责班级的日常事务管理,确保“专接本”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2.4加强管理人员学习,提高对“专接本”的认识。
管理人员要加强学习,及时了解和掌握教育主管部门的政策,及时掌握改革动态,把提高本科教育管理能力、水平和教学质量放在首位。管理人员要及时洞察每次考试课程通过率,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并采取相应措施。另外,要不断总结经验,向兄弟院校学习,取长补短,积极提升自己学校专接本的办学能力。
2.5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教学质量。
“专接本”教师一方面可参加主考院校集体备课,掌握考试大纲;定时定期组织研讨,吸取兄弟学校老师的意见和建议,掌握助学技巧,另一方面可主动与主考院校老师联系,积极提升自身专业技能,习得专业知识;可采用新型现代化教育技术,将远程教育引入“专接本”的教学,做到教育设施和优秀课程资源共享;任课教师还可以多模拟历年试卷,从中熟悉考试内容、应试方法。同时任课教师要加强助学方法研究,制定阶段学习目标并及时检测,及时了解学生课程内容掌握情况,并在以后教学中及时更正和完善。
2.6加强“专接本”学生的管理,建立三方协议制度。
对新生要进行专业思想教育,要让其明确“专接本”性质和课程设置,以及教学和考试过程的要求;强化诚信教育,组织学习自考有关规定制度,保证“专接本”专业的正常教学秩序和考试质量。同时贯彻落实人文教育,对“专接本”学生进行价值观和健康人格教育,让学生重新认识和评价自己。可以建立学生QQ群、微信群,有问题得到及时、妥善解决。另外,实行学校、学生、家长三方协议的教育管理制度,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防止异常情况乃至重大事故发生。
总之,“专接本”作为自考助学的改革方式之一,在几年时间里已不断成长壮大。但作为新生事物,其发展过程必定会有曲折,只要我们采取对策,不断总结与创新,就一定可促进“专接本”项目快速发展,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实用型复合型的高端人才。
关键词: 卫生类高职校 专接本 现状 对策
“专接本”是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它是满足在校专科学生提高学历层次,拓宽就业渠道的一种需要,也是高职校探索更高办学层次经验,培养师资队伍,提高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水平的良好契机。我校“专接本”是2015年开始招生,招生对象是在籍护理专业四年级学生,按专科阶段学习进程正值实习阶段。我作为第一届“专接本”班主任,就卫生类高职校“专接本”学生教学教育管理现状和采取的管理对策谈谈看法。
1.“专接本”现状
1.1“专接本”准入门槛低,班级人数太多。
尽管很多高职院校都在进行“专接本”,但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没有经验可借鉴,对报考“专接本”学生的要求各校标准不一,缺少准入门槛。我校是按照学生以往成绩在班级排名前15%录取,第一届就招录了98位学生作为一个班,一是给班主任在管理上带来很大困难;二是同学间相互影响较大,一位学生有不正当的想法,会影响很多人。
1.2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制度不完善。
目前“专接本”管理上存在许多缺陷,最突出的是管理体制不健全和管理制度不完善。现有管理办法得不到有效运行,经常会出现管理执行力及执行环节不一致现象。本科段的学习通常安排在双休和寒暑假,主管部门与各职能部门必须及时沟通,保障学生学习、住宿和用水用电。
1.3管理人员配备不到位,日常管理环节薄弱。
我校由继教处负责“专接本”工作,而负责此工作的行政人员同时还承担了许多教学和其他管理工作,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专接本”的工作中,导致建立的管理制度流于形式,日常管理得不到有序进行,经常出现工作催了又催的现象。
1.4管理思路缺乏整体性,工作难度加大。
“专接本”对多数高职院校来说是“零起点,零突破”,“闭门造车”各搞一套,管理思路缺乏整体性,导致管理工作无法顺利展开。卫生类高职校学生在外实习时间是一年,分布在全省各大医院。期间学生要受本科院校、专科学校、实习单位的三重管理。如果还是按归属地原则分配实习点,就会给学生实习期间的回校学习带来很多困难。尤其护理专业的学生,要上三班制很难请到假;有些城市的部队医院为学生安全起见,不允许学生随便离开所在城市,学生回校上课更是不太可能。所以“专接本”管理部门与安排实习的职能部门预先就“专接本”学生实习的地点,时间、回校住宿等要做出正确的安排。
1.5学生心理问题明显,半途夭折的人数较多。
“专接本”学生的心理问题比较突出,相比较专科阶段的学习,学生本科阶段的学习任务重,有些学生对本科生的预期准备不足,同时面临工作岗位和毕业文凭的双重压力,再加受到其他没“专接本”学生的影响,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不能很好地处理工作、学习、人际关系等,导致中途退学人员明显增多。
1.6教师教学任务重,压力大。
任课教师在专科学校承担的任务非常繁重,无暇再采用新型现代化教育技术和远程教育,不能花更多时间与主考学校进行教学资源共享,只是强压强灌,最大限度地保证学生能够通过考试,根本谈不上“专接本”良好对接。另外,第二学期学生把大部分精力都用在应付执业护士资格考试和毕业考试上,这对于任课教师的压力是非常大的。
2.“专接本”管理的对策
2.1加强领导,提高对“专接本”的认识。
学校领导要充分认识“专接本”的真正内涵,其教学过程、考试过程、毕业过程的各个环节都有严格的规范性和时间性;要充分认识到它对提高学校办学层次、培养师资队伍、提高学生管理和教学管理水平起到的作用,须由一位校长直接负责“专接本”工作。
2.2加强“专接本”宣传,提高招生质量。
首先,学校领导可在全体教职工大会上进行宣传发动或召开专题会议,传达省考试院“专接本”工作的文件精神。其次,原来独立班的班主任可进班宣传,向学生讲解“专接本”的优势和特点。再次,学校要提高“专接本”入学的门槛,人数以不超过50人为宜,确保生源质量和学习质量。
2.3加强管理体制建设,管理人员配备到位。
负责“专接本”工作的职能部门,要按专科学校和本科学院要求制定一系列教学和管理规范。其他职能部门及时沟通,密切配合;班主任按专科和本科在籍生的要求具体负责班级的日常事务管理,确保“专接本”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2.4加强管理人员学习,提高对“专接本”的认识。
管理人员要加强学习,及时了解和掌握教育主管部门的政策,及时掌握改革动态,把提高本科教育管理能力、水平和教学质量放在首位。管理人员要及时洞察每次考试课程通过率,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并采取相应措施。另外,要不断总结经验,向兄弟院校学习,取长补短,积极提升自己学校专接本的办学能力。
2.5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教学质量。
“专接本”教师一方面可参加主考院校集体备课,掌握考试大纲;定时定期组织研讨,吸取兄弟学校老师的意见和建议,掌握助学技巧,另一方面可主动与主考院校老师联系,积极提升自身专业技能,习得专业知识;可采用新型现代化教育技术,将远程教育引入“专接本”的教学,做到教育设施和优秀课程资源共享;任课教师还可以多模拟历年试卷,从中熟悉考试内容、应试方法。同时任课教师要加强助学方法研究,制定阶段学习目标并及时检测,及时了解学生课程内容掌握情况,并在以后教学中及时更正和完善。
2.6加强“专接本”学生的管理,建立三方协议制度。
对新生要进行专业思想教育,要让其明确“专接本”性质和课程设置,以及教学和考试过程的要求;强化诚信教育,组织学习自考有关规定制度,保证“专接本”专业的正常教学秩序和考试质量。同时贯彻落实人文教育,对“专接本”学生进行价值观和健康人格教育,让学生重新认识和评价自己。可以建立学生QQ群、微信群,有问题得到及时、妥善解决。另外,实行学校、学生、家长三方协议的教育管理制度,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防止异常情况乃至重大事故发生。
总之,“专接本”作为自考助学的改革方式之一,在几年时间里已不断成长壮大。但作为新生事物,其发展过程必定会有曲折,只要我们采取对策,不断总结与创新,就一定可促进“专接本”项目快速发展,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实用型复合型的高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