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意境美的再现是实现成功散文翻译的重要因素。散文意境是一个多层次、多纬度的复杂结构。根据宗白华先生的“三层次”说,散文中的意境创造需要有真实与真诚的融入,生命的灌注和灵趣,并善于处理景、物、我三者的关系。基于散文意境的创建结构,本文从情感的传递、意象的翻译和想象的生成三个方面,来对散文翻译中意境美层次再现的技巧进行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散文翻译 意境 情感传递 意象翻译 想象生成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意境是文学研究中的一个古老话题,意境的再现是文学翻译的任务和困难所在。散文翻译属于文学翻译的范畴,如何在译文中成功再现原文的意境,使译文读者在阅读时能够文以入情、产生丰富的想象、得到美的享受,是散文译者不容回避的课题。本文从情感的传达、意象的翻译和想象的生成三个方面,分层次地对散文翻译中意境的再现技巧做研究和探讨。
一 散文意境的美学特征
散文意境本质上是散文作家把握自然和社会人生,并将主观内情与客观物境交织渗透而构成的艺术境界。它偏重于实情实景的叙述,特别是对生活场景和生活细节的描绘。散文同诗歌一样,也需要想象和联想,也有意象的营造和借助外景来抒发感情,但所有的这一切都发端于“实境”,都是通过具体真实和确定性的描述,再形成一种情与景融、意与象通的艺术境界。由于散文文体上的自由散淡,散文意境也较为疏散和随意。它的意境的展开比较平实舒缓,从意境初展到拓展到深层有着明显的铺垫和渲染过程。它还特别注意意象间的相互照应和连接的紧密。散文因不受篇幅长短的制约,不受句式、韵律、节奏等的束缚,加上语言表达极其丰富、自由、灵动,因此在写境时,往往采用“多角度、长镜头地摄入,展示宽广的、立体的表现空间”。其意境往往由多幅色彩各异、景深不一的画面构成。散文意境的美学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真情真景的融入
散文家黄河浪的名篇《故乡的榕树》就是以真实和真诚创设意境。作者还描写了故乡的风俗人情,如关于老榕树的传说,女人们在榕树下烧香求神等。所有的描述都是“真景物和真感情”的融入,因此整个作品成功地营造了意境:故乡的榕树一方面牵动着游子思乡的情怀,另一方面自然的美景沁人肺腑,使人心旷神怡。
2 生命情调的灌注
散文作为中国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学样式,在创造意境时需要通过各种意象的构建,来呈现一种跃动蓬勃的生命感。鲁迅的散文《秋实》以写实的手法描写了枣树、空间、群星、小花、繁霜以及飞虫等。作者借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黑暗统治阶级强者、恶者的憎恶;对弱者、善者和战士的同情、赞美,全文荡漾着作者的生命热情,涌动着生命的情调。
3 灵趣的飞扬
散文意境就要追求这种既自然随性而又难以言说的美感。散文家张晓风在《山水的圣谕》中写道:“剪水为衣,博山为钵”;“叩山为钟鸣,扶水成琴弦”,这些充满灵趣的意象,很容易唤起读者丰富的想象,让人体悟到作者对大自然的真爱,和饱含生命趣味的灵性。
遵循宗白华先生的“三层次”说,散文意境的创构主要在于作者真情的投入,充满生命力的意象描写和唤起读者丰富的想象。因此,散文翻译中意境美的再现关键就是情感的传达、意象的翻译和想象的生成。
二 再现散文翻译中的意境美
1 情感的传达
情感可称得上是散文的灵魂。散文翻译要想实现意境美的再现,首先就要进行审美情感的传达。要传递原作的情感,译者需要采取移情法。“移情”一词最先是由德国哲学家劳伯特·费肖尔(Robert Vischer)提出来的,意为“把情感渗进里面去”。刘宓庆认为所谓“移情”就是移置“自我”(主体的生命活动)于“非自我”(对象的形象),具体说来,首先译者要深刻理解原文并识别原作的情感,然后在遵循原作的前提下,使自己沉浸在原作所要传递的情感中,体会作者的喜怒哀乐,继而以情译情,将其转化成文字进行翻译表达。在移情过程中,译者的领悟能力是关键,对原文情感基调的把握直接决定了译文的选词和用词风格。
文学翻译可以称作两种不同文化之间交流的载体之一,情感是是散文的灵魂,在散文的翻译过程中,应当采取“移情法”使译文与原文所表达的情感一致,读者在阅读译文的时候可以获得与阅读原文一样的美感和情感交流。
笔者认为在散文的翻译过程中,应当引入二语习得的“语用移情理论”。语用移情指的是多数语境下的人际交往需要说话人从对方的视角考虑问题,或从对方(物质、心理或情感方面的)需要出发,替别人着想,充分理解或满足对方的需求。这是一种换位思考,也是移情。
本质上,移情的目的在于实现交际双方之间的情感趋同,意在缩短彼此间的心理距离,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或缓和人际关系,从而实现所期待的交际效果。散文的翻译并不是人与人之间的直接言语交际活动,但它也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的过程,所不同的是,文学翻译是译者通过译文作品搭建一座读者与作者之间交际的桥梁。
语用移情是翻译对等原则的有力补充和支撑,翻译的对等原则一直以来是现代翻译理论的核心问题,笔者认为通过社会符号学和语用学的有机结合,从语用移情、深层和表层结构、以及语言的功能和意义三个角度探讨了翻译过程中的意义、情感和价值的对等。这也是散文翻译过程中应当注意的原则。
例1:
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以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塘月色好了。
译文:I like a serene and peaceful life,as much as a busy and active one;I like being in solitude,as much as in company.As it is tonight,basking in a misty moonshine all by myself,I feel I am a free man,free to think of anything,or of nothing.All that one is obliged to do,or to say, in the daytime,can be very well cast aside now. That is the beauty of being alone.For the moment,just let me indulge in this profusion of moonlight and lotus fragrance.
这一段是作者直抒胸臆的文字,剖析了作者对自我与自然和现实之间似是而非的关系。末句“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塘月色好了”,无奈之意跃然纸上。看似“淡淡的忧愁”,实则烦闷郁结心中。如何将这种“外淡内浓”的审美情感传递到译文中去是译者需要着力考虑的。译者首先在用词上细心选择,在译文中保持了原文文字简练自然的特点。如将“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翻译成:“I like a serene and peaceful life,as much as a busy and active one;I like being in solitude,as much as in company.”的对称句式,用词简单,并且将“热闹、冷静、群居、独处”作了灵活处理,使整个句子同原文一样保持了一种均衡美和对称美。读来清新自然,却能感受到作者压抑下的愤懑。“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译文翻译为:“all that one is obliged to do,or to say”,“oblige”指“make it necessary for someone to do something”(强迫,被迫),做到了与原文情感一致。
例2:
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音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译文:So my memories drift back to the South after all.Deep in my thoughts,I looked up,just to find myself at the door of my own house.Gently I pushed the door open and walked in.Not a sound inside,my wife had been asleep for quite a while.
对江南的惦记,更显示出作者摆脱不了的愁怀。作者最终还是沉醉于心仪的江南生活。“到底”、“惦”等词说明作者心系江南已久,因荷塘月色而开启的江南生活画卷成为作者暂避愁绪的出口。
2 意象的翻译
散文中的意象都是蕴含作者情思的精心选择,“象”的背后都蕴含着或多或少的文化底蕴和渊源。意象的翻译应以直译法为主。因为通过直译法翻译出来的意象,才是最原汁原味的,读者由此所产生的想象才可能是最接近原作者情感的联想,体会到的意境也更接近原文所欲传达的意境。但另一方面,深深浸润在中西不同文化中的读者,由于其认知语境中相关文化图式的不完整、缺省甚至冲突,在跨文化交际中要理解“象”之蕴,继而移情、产生相应的联想和想象,从而领略原文的意境是困难的。
3 想象的生成
想象的生成在散文中一般是通过比喻、拟人和夸张等修辞手段来实现的。在散文中,修辞手段都是具有极其重要意义的,因为它们是作者借以抒发感情的工具,是激发读者产生丰富想象的主要手段。只有在译文中保留修辞手段的这些特色,才能更好地保留原文的文学艺术性,才能更好地传递原文的思想感情和帮助读者生成想象。
4 译者的素质
散文的翻译与其它文学翻译一样是一项复杂的语言活动、思维活动、跨文化交际活动,是艺术审美再现的过程,是创造性的劳动。要使散文的意境美在译文中得到分层次再现,译者需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
首先,译者要有深厚的语言素养,要具备很强的原语解读能力和用目的语进行娴熟写作的能力,这是完成翻译中解读和表达两个阶段的基本条件。语言素养的培养需要通过长期坚持不懈地阅读原语和目的语的优秀文学作品。刘士聪教授教导我们,要做一个出色的翻译家,就要多读书,只有这样才能知道什么是好的英语,也才能掌握并运用好的英语。
其次,译者要着力培养自己的文学修养,要对散文文学的特点有所了解。只有这样,才能解读出原文的内容实质、精神内涵和作者构建的意境之美,才能在表达阶段通过译语将这些特点在译文中再现。要做到这一点,译者就需要学习一些文艺理论和文体学知识,以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坚实的文学修养是做好文学翻译的基础。
再次,译者要有深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只有熟知两种语言表达所承载的文化的情感观、世界观,才能在文学作品翻译过程中做到“移情”,在作者与读者之间搭建一座有效沟通交流的桥梁,一部好的散文译作可以使读者与作者产生一种情感的共鸣。译者是站在两种文化的交点上,他需要精通或熟知两种文化的来龙去脉,特别是在文学典故以及谚语的翻译。
最后,译者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美学修养。文学翻译是审美再现的过程,译者在翻译中要准确把握原作的审美构成,并在译文中加以再现。最后,译者还要具备处理意境再现与民族文化差异的关系的能力。翻译实际也是跨文化交际活动,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内容非常丰富,译者要不断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才能在翻译实践中成功地实现跨文化交际。
三 结语
意境的再现是散文翻译中的难题。散文中意境的创构特点决定了意境迁移中的三个关键因素:情感的传达,意象的翻译和想象的生成。情感的传达需要译者采取移情法,特别强调译者对原作情感的识别能力和用译文将情感表达出来的能力。意象的翻译应以直译法为主,对于那些因读者文化认知图式不同而理解困难的“象”,可通过适当调整或加注解释的办法帮助读者理解。想象的生成虽比较抽象,但译者可以采取尽量保留原文修辞手段的办法,帮助读者理解原作的情感,以利想象的生成。此外,作为翻译这一审美活动的主体,译者的审美意识非常重要。要译好散文,译者需要孜孜不倦地在语言素养、文学及美学修养、文化修为等各个方面不断积累提高,只有通过译者的不懈努力,读者才可以领略到散文中的意境之美。
参考文献:
[1] 陈剑晖:《散文意境的特征及其构造》,《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2] 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3] 龚光明:《意境翻译论》,《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4] 黄龙:《翻译的神韵观》,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5] 潘登:《语用移情”对翻译对等原则的启示——浅谈英语习语汉译过程中的价值对应》,《咸宁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作者简介:刘宇,女,1978—,四川泸州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工作单位:泸州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散文翻译 意境 情感传递 意象翻译 想象生成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意境是文学研究中的一个古老话题,意境的再现是文学翻译的任务和困难所在。散文翻译属于文学翻译的范畴,如何在译文中成功再现原文的意境,使译文读者在阅读时能够文以入情、产生丰富的想象、得到美的享受,是散文译者不容回避的课题。本文从情感的传达、意象的翻译和想象的生成三个方面,分层次地对散文翻译中意境的再现技巧做研究和探讨。
一 散文意境的美学特征
散文意境本质上是散文作家把握自然和社会人生,并将主观内情与客观物境交织渗透而构成的艺术境界。它偏重于实情实景的叙述,特别是对生活场景和生活细节的描绘。散文同诗歌一样,也需要想象和联想,也有意象的营造和借助外景来抒发感情,但所有的这一切都发端于“实境”,都是通过具体真实和确定性的描述,再形成一种情与景融、意与象通的艺术境界。由于散文文体上的自由散淡,散文意境也较为疏散和随意。它的意境的展开比较平实舒缓,从意境初展到拓展到深层有着明显的铺垫和渲染过程。它还特别注意意象间的相互照应和连接的紧密。散文因不受篇幅长短的制约,不受句式、韵律、节奏等的束缚,加上语言表达极其丰富、自由、灵动,因此在写境时,往往采用“多角度、长镜头地摄入,展示宽广的、立体的表现空间”。其意境往往由多幅色彩各异、景深不一的画面构成。散文意境的美学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真情真景的融入
散文家黄河浪的名篇《故乡的榕树》就是以真实和真诚创设意境。作者还描写了故乡的风俗人情,如关于老榕树的传说,女人们在榕树下烧香求神等。所有的描述都是“真景物和真感情”的融入,因此整个作品成功地营造了意境:故乡的榕树一方面牵动着游子思乡的情怀,另一方面自然的美景沁人肺腑,使人心旷神怡。
2 生命情调的灌注
散文作为中国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学样式,在创造意境时需要通过各种意象的构建,来呈现一种跃动蓬勃的生命感。鲁迅的散文《秋实》以写实的手法描写了枣树、空间、群星、小花、繁霜以及飞虫等。作者借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黑暗统治阶级强者、恶者的憎恶;对弱者、善者和战士的同情、赞美,全文荡漾着作者的生命热情,涌动着生命的情调。
3 灵趣的飞扬
散文意境就要追求这种既自然随性而又难以言说的美感。散文家张晓风在《山水的圣谕》中写道:“剪水为衣,博山为钵”;“叩山为钟鸣,扶水成琴弦”,这些充满灵趣的意象,很容易唤起读者丰富的想象,让人体悟到作者对大自然的真爱,和饱含生命趣味的灵性。
遵循宗白华先生的“三层次”说,散文意境的创构主要在于作者真情的投入,充满生命力的意象描写和唤起读者丰富的想象。因此,散文翻译中意境美的再现关键就是情感的传达、意象的翻译和想象的生成。
二 再现散文翻译中的意境美
1 情感的传达
情感可称得上是散文的灵魂。散文翻译要想实现意境美的再现,首先就要进行审美情感的传达。要传递原作的情感,译者需要采取移情法。“移情”一词最先是由德国哲学家劳伯特·费肖尔(Robert Vischer)提出来的,意为“把情感渗进里面去”。刘宓庆认为所谓“移情”就是移置“自我”(主体的生命活动)于“非自我”(对象的形象),具体说来,首先译者要深刻理解原文并识别原作的情感,然后在遵循原作的前提下,使自己沉浸在原作所要传递的情感中,体会作者的喜怒哀乐,继而以情译情,将其转化成文字进行翻译表达。在移情过程中,译者的领悟能力是关键,对原文情感基调的把握直接决定了译文的选词和用词风格。
文学翻译可以称作两种不同文化之间交流的载体之一,情感是是散文的灵魂,在散文的翻译过程中,应当采取“移情法”使译文与原文所表达的情感一致,读者在阅读译文的时候可以获得与阅读原文一样的美感和情感交流。
笔者认为在散文的翻译过程中,应当引入二语习得的“语用移情理论”。语用移情指的是多数语境下的人际交往需要说话人从对方的视角考虑问题,或从对方(物质、心理或情感方面的)需要出发,替别人着想,充分理解或满足对方的需求。这是一种换位思考,也是移情。
本质上,移情的目的在于实现交际双方之间的情感趋同,意在缩短彼此间的心理距离,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或缓和人际关系,从而实现所期待的交际效果。散文的翻译并不是人与人之间的直接言语交际活动,但它也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的过程,所不同的是,文学翻译是译者通过译文作品搭建一座读者与作者之间交际的桥梁。
语用移情是翻译对等原则的有力补充和支撑,翻译的对等原则一直以来是现代翻译理论的核心问题,笔者认为通过社会符号学和语用学的有机结合,从语用移情、深层和表层结构、以及语言的功能和意义三个角度探讨了翻译过程中的意义、情感和价值的对等。这也是散文翻译过程中应当注意的原则。
例1:
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以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塘月色好了。
译文:I like a serene and peaceful life,as much as a busy and active one;I like being in solitude,as much as in company.As it is tonight,basking in a misty moonshine all by myself,I feel I am a free man,free to think of anything,or of nothing.All that one is obliged to do,or to say, in the daytime,can be very well cast aside now. That is the beauty of being alone.For the moment,just let me indulge in this profusion of moonlight and lotus fragrance.
这一段是作者直抒胸臆的文字,剖析了作者对自我与自然和现实之间似是而非的关系。末句“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塘月色好了”,无奈之意跃然纸上。看似“淡淡的忧愁”,实则烦闷郁结心中。如何将这种“外淡内浓”的审美情感传递到译文中去是译者需要着力考虑的。译者首先在用词上细心选择,在译文中保持了原文文字简练自然的特点。如将“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翻译成:“I like a serene and peaceful life,as much as a busy and active one;I like being in solitude,as much as in company.”的对称句式,用词简单,并且将“热闹、冷静、群居、独处”作了灵活处理,使整个句子同原文一样保持了一种均衡美和对称美。读来清新自然,却能感受到作者压抑下的愤懑。“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译文翻译为:“all that one is obliged to do,or to say”,“oblige”指“make it necessary for someone to do something”(强迫,被迫),做到了与原文情感一致。
例2:
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音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译文:So my memories drift back to the South after all.Deep in my thoughts,I looked up,just to find myself at the door of my own house.Gently I pushed the door open and walked in.Not a sound inside,my wife had been asleep for quite a while.
对江南的惦记,更显示出作者摆脱不了的愁怀。作者最终还是沉醉于心仪的江南生活。“到底”、“惦”等词说明作者心系江南已久,因荷塘月色而开启的江南生活画卷成为作者暂避愁绪的出口。
2 意象的翻译
散文中的意象都是蕴含作者情思的精心选择,“象”的背后都蕴含着或多或少的文化底蕴和渊源。意象的翻译应以直译法为主。因为通过直译法翻译出来的意象,才是最原汁原味的,读者由此所产生的想象才可能是最接近原作者情感的联想,体会到的意境也更接近原文所欲传达的意境。但另一方面,深深浸润在中西不同文化中的读者,由于其认知语境中相关文化图式的不完整、缺省甚至冲突,在跨文化交际中要理解“象”之蕴,继而移情、产生相应的联想和想象,从而领略原文的意境是困难的。
3 想象的生成
想象的生成在散文中一般是通过比喻、拟人和夸张等修辞手段来实现的。在散文中,修辞手段都是具有极其重要意义的,因为它们是作者借以抒发感情的工具,是激发读者产生丰富想象的主要手段。只有在译文中保留修辞手段的这些特色,才能更好地保留原文的文学艺术性,才能更好地传递原文的思想感情和帮助读者生成想象。
4 译者的素质
散文的翻译与其它文学翻译一样是一项复杂的语言活动、思维活动、跨文化交际活动,是艺术审美再现的过程,是创造性的劳动。要使散文的意境美在译文中得到分层次再现,译者需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
首先,译者要有深厚的语言素养,要具备很强的原语解读能力和用目的语进行娴熟写作的能力,这是完成翻译中解读和表达两个阶段的基本条件。语言素养的培养需要通过长期坚持不懈地阅读原语和目的语的优秀文学作品。刘士聪教授教导我们,要做一个出色的翻译家,就要多读书,只有这样才能知道什么是好的英语,也才能掌握并运用好的英语。
其次,译者要着力培养自己的文学修养,要对散文文学的特点有所了解。只有这样,才能解读出原文的内容实质、精神内涵和作者构建的意境之美,才能在表达阶段通过译语将这些特点在译文中再现。要做到这一点,译者就需要学习一些文艺理论和文体学知识,以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坚实的文学修养是做好文学翻译的基础。
再次,译者要有深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只有熟知两种语言表达所承载的文化的情感观、世界观,才能在文学作品翻译过程中做到“移情”,在作者与读者之间搭建一座有效沟通交流的桥梁,一部好的散文译作可以使读者与作者产生一种情感的共鸣。译者是站在两种文化的交点上,他需要精通或熟知两种文化的来龙去脉,特别是在文学典故以及谚语的翻译。
最后,译者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美学修养。文学翻译是审美再现的过程,译者在翻译中要准确把握原作的审美构成,并在译文中加以再现。最后,译者还要具备处理意境再现与民族文化差异的关系的能力。翻译实际也是跨文化交际活动,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内容非常丰富,译者要不断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才能在翻译实践中成功地实现跨文化交际。
三 结语
意境的再现是散文翻译中的难题。散文中意境的创构特点决定了意境迁移中的三个关键因素:情感的传达,意象的翻译和想象的生成。情感的传达需要译者采取移情法,特别强调译者对原作情感的识别能力和用译文将情感表达出来的能力。意象的翻译应以直译法为主,对于那些因读者文化认知图式不同而理解困难的“象”,可通过适当调整或加注解释的办法帮助读者理解。想象的生成虽比较抽象,但译者可以采取尽量保留原文修辞手段的办法,帮助读者理解原作的情感,以利想象的生成。此外,作为翻译这一审美活动的主体,译者的审美意识非常重要。要译好散文,译者需要孜孜不倦地在语言素养、文学及美学修养、文化修为等各个方面不断积累提高,只有通过译者的不懈努力,读者才可以领略到散文中的意境之美。
参考文献:
[1] 陈剑晖:《散文意境的特征及其构造》,《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2] 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3] 龚光明:《意境翻译论》,《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4] 黄龙:《翻译的神韵观》,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5] 潘登:《语用移情”对翻译对等原则的启示——浅谈英语习语汉译过程中的价值对应》,《咸宁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作者简介:刘宇,女,1978—,四川泸州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工作单位:泸州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