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宁,原名王苹。80后知名青春小说、散文随笔及专栏作家,出版长篇小说及作品集13部,荣获2009年度冰心儿童图书奖、2009年度政府优秀青年原创作品大奖。现为某大学教师。
你是如何走上创作之路的?
从小学开始学习作文的时候,就一直喜欢写作,基本上,文章也是被老师一路当范文来读的。读初一的时候,开始尝试对外投稿,记得是写了七八页的诗歌,厚厚地寄了出去,但却石沉大海。
一直到高考结束时,买了一堆的书和杂志,翻到一本而今已经停刊的《好同学》杂志,我对同学“炫耀”说:等着吧,我的文章很快也会在上面发表出来。就是这样的一个信念,让我在暑假里写了几篇文章,投给了这本杂志,文章果真在不久之后刊登出来。而且,还是一期同时发表了两篇。就是这两篇文章的发表,开启了我正式踏入写作且坚持不懈去写的旅程。
感觉很多时候,你的文字富含幽默,但更有种冷峻的视角,甚至有些伤感,这是否与你的某些经历有关?抑或跟你的某些性格要素相关?想问一下你对自己的性格是如何评价的?
我的文字,犹如我的个性,兼具柔软温情与犀利冷峻,同时也不乏一针见血的幽默感。一路上总是一个人在拼打的艰辛,让我对世俗人生中的伤痕与冷漠,有着非常深刻的理解和敏锐的触觉,所以我想即便是那些幽默的文字,其中更多蕴含的,还是嘲讽和尖酸刻薄,这种刻薄一旦转向另一极,便是冷峻。所以两种文字风格从根本上,是相通的。
即便是曾经历过许多的不公和嘲讽,但我相信自己的个性,还是善良质朴的,我相信人生必会经受种种的打击,但只要自己努力,我们总会得到回报。一路孤单走来,我总会得到许多朋友和老师的无私帮助,我想或许正是我的努力和个性里的善良真诚,打动了他们。
你的小说很多都涉及男女之间的情感,对中学生而言,其实这个问题不是简单的对或错就能定义的,想问一下,你在这方面有什么话要对当今的中学生朋友们说吗?
谁的青春不曾被烦恼忧伤地抚过?不承认中学生这个年龄,会有朦胧的情感和对情感的需求,是完全无视成长的规律的。这一时期的情感,单纯,美好,不食人间烟火,无关世俗物欲,所以简单的对或者错的确不能为之定义。只能说,每一个人的成长中,都会有这种对于异性的模糊的爱恋和喜欢。所以我认为顺其自然,同时保持一定距离的观望,是最美的状态。如果把这种情感当成人生中的一种经历,知道它必会出现,也必会淡去,成为青春背景上一抹忧郁的淡蓝,那么将会减弱这种成长中的烦恼。
你认为读书与写作的关系是怎样的?
读书与写作是我生命中的常态。读书抚慰充实了我的心灵,而文字则让我的灵魂,变得丰盈而且饱满。对于读书,我不认为单单是从书本中来读,生活本身是一本丰富无边的书籍,你身在其中,能够每日都有所体悟,有所觉察,有所敏感,那么就不枉这一日度过。
关于平常的阅读,你有什么好书目推荐给中学生朋友吗?
关于书目,我认为不必拘囿于师长的推荐,在中学时代广泛涉猎是一件有益的事。如果一定要推荐,就推荐我所喜欢的《百年孤独》、《正红旗下》和《聊斋志异》吧。
很多中学生朋友都希望从你那里学到一些写作的技巧,对此,你有什么建议吗?
写作是一件需要长久坚持的事。我从刚刚读大学本科的时候,就开始了对于写作的有意识的训练。我会注意观察身边的一切,是悄无声息的观察。我会对一株法桐向上伸展的姿态、一只蚂蚁跨越一片树叶的艰难、一朵花儿对于阳光照射时接纳的力度、一阵猫一样无声无息掠过房顶的风,都给予细致入微的观察,并很快地在脑中用文学的语言将这样的变化描述出来。我的书包里,总是会随身携带一个小小的本子,和一支笔,并随手记录下这些转瞬即逝的灵感。音乐家会去大自然中捕捉天然的声源,而我所做的,便是在周围看似平淡无奇的生活中,及时捕捉到那轻微的颤动,并记录进我的文字之中。
对《润》读者的寄语?
没有一段青春,不曾被烦恼抚过,所以我愿意每一个孩子,可以安然地渡过这些可以载我们飞翔的烦恼。
你是如何走上创作之路的?
从小学开始学习作文的时候,就一直喜欢写作,基本上,文章也是被老师一路当范文来读的。读初一的时候,开始尝试对外投稿,记得是写了七八页的诗歌,厚厚地寄了出去,但却石沉大海。
一直到高考结束时,买了一堆的书和杂志,翻到一本而今已经停刊的《好同学》杂志,我对同学“炫耀”说:等着吧,我的文章很快也会在上面发表出来。就是这样的一个信念,让我在暑假里写了几篇文章,投给了这本杂志,文章果真在不久之后刊登出来。而且,还是一期同时发表了两篇。就是这两篇文章的发表,开启了我正式踏入写作且坚持不懈去写的旅程。
感觉很多时候,你的文字富含幽默,但更有种冷峻的视角,甚至有些伤感,这是否与你的某些经历有关?抑或跟你的某些性格要素相关?想问一下你对自己的性格是如何评价的?
我的文字,犹如我的个性,兼具柔软温情与犀利冷峻,同时也不乏一针见血的幽默感。一路上总是一个人在拼打的艰辛,让我对世俗人生中的伤痕与冷漠,有着非常深刻的理解和敏锐的触觉,所以我想即便是那些幽默的文字,其中更多蕴含的,还是嘲讽和尖酸刻薄,这种刻薄一旦转向另一极,便是冷峻。所以两种文字风格从根本上,是相通的。
即便是曾经历过许多的不公和嘲讽,但我相信自己的个性,还是善良质朴的,我相信人生必会经受种种的打击,但只要自己努力,我们总会得到回报。一路孤单走来,我总会得到许多朋友和老师的无私帮助,我想或许正是我的努力和个性里的善良真诚,打动了他们。
你的小说很多都涉及男女之间的情感,对中学生而言,其实这个问题不是简单的对或错就能定义的,想问一下,你在这方面有什么话要对当今的中学生朋友们说吗?
谁的青春不曾被烦恼忧伤地抚过?不承认中学生这个年龄,会有朦胧的情感和对情感的需求,是完全无视成长的规律的。这一时期的情感,单纯,美好,不食人间烟火,无关世俗物欲,所以简单的对或者错的确不能为之定义。只能说,每一个人的成长中,都会有这种对于异性的模糊的爱恋和喜欢。所以我认为顺其自然,同时保持一定距离的观望,是最美的状态。如果把这种情感当成人生中的一种经历,知道它必会出现,也必会淡去,成为青春背景上一抹忧郁的淡蓝,那么将会减弱这种成长中的烦恼。
你认为读书与写作的关系是怎样的?
读书与写作是我生命中的常态。读书抚慰充实了我的心灵,而文字则让我的灵魂,变得丰盈而且饱满。对于读书,我不认为单单是从书本中来读,生活本身是一本丰富无边的书籍,你身在其中,能够每日都有所体悟,有所觉察,有所敏感,那么就不枉这一日度过。
关于平常的阅读,你有什么好书目推荐给中学生朋友吗?
关于书目,我认为不必拘囿于师长的推荐,在中学时代广泛涉猎是一件有益的事。如果一定要推荐,就推荐我所喜欢的《百年孤独》、《正红旗下》和《聊斋志异》吧。
很多中学生朋友都希望从你那里学到一些写作的技巧,对此,你有什么建议吗?
写作是一件需要长久坚持的事。我从刚刚读大学本科的时候,就开始了对于写作的有意识的训练。我会注意观察身边的一切,是悄无声息的观察。我会对一株法桐向上伸展的姿态、一只蚂蚁跨越一片树叶的艰难、一朵花儿对于阳光照射时接纳的力度、一阵猫一样无声无息掠过房顶的风,都给予细致入微的观察,并很快地在脑中用文学的语言将这样的变化描述出来。我的书包里,总是会随身携带一个小小的本子,和一支笔,并随手记录下这些转瞬即逝的灵感。音乐家会去大自然中捕捉天然的声源,而我所做的,便是在周围看似平淡无奇的生活中,及时捕捉到那轻微的颤动,并记录进我的文字之中。
对《润》读者的寄语?
没有一段青春,不曾被烦恼抚过,所以我愿意每一个孩子,可以安然地渡过这些可以载我们飞翔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