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五月份,汽车产销增速明显放缓。与去年五月相比,产销分别下降0.6%和0.4%,为近年来所罕见,重点企业收入、利润均低于去年五月。对此业内业外议论纷纷,有些意见有偏颇之处,如有人认为汽车市场到顶了,有人认为市场下降的原因是产能过剩。提出自己的几个观点,供大家参考。
第一,中国汽车市场没有到顶。其一,中国现在民用汽车保有量约1.5亿辆,人均汽车保有量还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国民经济还在以中高速发展。中国汽车市场增长速度由中高速转为低速增长的转折点应为总保有量4亿辆左右。其二,除汽车外,现在中国还有1.3亿辆摩托车(包括未登记上牌的)、1000万辆农用车和拖拉机、1亿多辆电动自行车、电动三轮车用于道路交通运输,这些车辆的使用者,大部分都是汽车产品的潜在用户。其三,限购限行的实施和节能环保意识的增强确实已经影响了汽车市场的增速,中国汽车市场平均增速已经从2000~2010年的24%降至2011~2014年的7%。但限购限行和节能环保意识不可能对总体刚性需求产生太大的影响。
第二,不存在总体的产能过剩。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至去年年底,全行业产能为3100万,处于正常水平。坊间流传的4000万产能,不知从何说起。局部的产能过剩确实存在,主要是部分中国品牌乘用车企业,其原因是产品品牌竞争力不足。当前市场增速明显放缓的原因有二,一是宏观经济放缓,主要影响是商用车产销下降;二是股市火爆,民间资金“脱实向虚”,主要影响是乘用车。即便如此,1-5月份轿车加SUV仍有7.5%的增长。那么,为什么还要讲产能过剩呢?讲产能过剩的可能是两种人,一是部分政府官员和专家,意图在于希望加强政府管控;一是部分汽车经销商,意图在于针对生产企业,在市场增速放缓的困难局面中为自己减轻压力。汽车生产企业和经销商,本质上是利益共同体。在困难面前理应携手共同面对,而不应炒作产能过剩话题,互相指责。事实上,经过去年的反垄断调查和品牌销售政策调整,汽车生产企业和经销商的关系已大大改善。笔者希望通过共同面对困难,继续改善,也希望媒体不要炒作这个话题。
第三,在市场增速明显放缓面前,中国品牌企业应反思自己的发展战略。虽然五月份中国品牌乘用车的市场占有率比去年同期增加2.6个百分点,达到39.3%,但分化明显,少数企业逆市上场,一路高歌,大部分企业惨淡经营,困难加重。另外,合资企业的产品价格战将很快传递到中国品牌产品,今后几个月大部分中国品牌企业会更加难过。对此笔者建议,部分经营困难的中国品牌企业应停止扩张,甚至考虑转型或联合,本来中国品牌乘用车企业就过多,分散重复,能够转型、联合是对大家都好。即使是现在发展不错的中国品牌企业,也应审视自己的发展战略,要不要全面开花,各种产品全上?可不可以强强联合?
第一,中国汽车市场没有到顶。其一,中国现在民用汽车保有量约1.5亿辆,人均汽车保有量还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国民经济还在以中高速发展。中国汽车市场增长速度由中高速转为低速增长的转折点应为总保有量4亿辆左右。其二,除汽车外,现在中国还有1.3亿辆摩托车(包括未登记上牌的)、1000万辆农用车和拖拉机、1亿多辆电动自行车、电动三轮车用于道路交通运输,这些车辆的使用者,大部分都是汽车产品的潜在用户。其三,限购限行的实施和节能环保意识的增强确实已经影响了汽车市场的增速,中国汽车市场平均增速已经从2000~2010年的24%降至2011~2014年的7%。但限购限行和节能环保意识不可能对总体刚性需求产生太大的影响。
第二,不存在总体的产能过剩。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至去年年底,全行业产能为3100万,处于正常水平。坊间流传的4000万产能,不知从何说起。局部的产能过剩确实存在,主要是部分中国品牌乘用车企业,其原因是产品品牌竞争力不足。当前市场增速明显放缓的原因有二,一是宏观经济放缓,主要影响是商用车产销下降;二是股市火爆,民间资金“脱实向虚”,主要影响是乘用车。即便如此,1-5月份轿车加SUV仍有7.5%的增长。那么,为什么还要讲产能过剩呢?讲产能过剩的可能是两种人,一是部分政府官员和专家,意图在于希望加强政府管控;一是部分汽车经销商,意图在于针对生产企业,在市场增速放缓的困难局面中为自己减轻压力。汽车生产企业和经销商,本质上是利益共同体。在困难面前理应携手共同面对,而不应炒作产能过剩话题,互相指责。事实上,经过去年的反垄断调查和品牌销售政策调整,汽车生产企业和经销商的关系已大大改善。笔者希望通过共同面对困难,继续改善,也希望媒体不要炒作这个话题。
第三,在市场增速明显放缓面前,中国品牌企业应反思自己的发展战略。虽然五月份中国品牌乘用车的市场占有率比去年同期增加2.6个百分点,达到39.3%,但分化明显,少数企业逆市上场,一路高歌,大部分企业惨淡经营,困难加重。另外,合资企业的产品价格战将很快传递到中国品牌产品,今后几个月大部分中国品牌企业会更加难过。对此笔者建议,部分经营困难的中国品牌企业应停止扩张,甚至考虑转型或联合,本来中国品牌乘用车企业就过多,分散重复,能够转型、联合是对大家都好。即使是现在发展不错的中国品牌企业,也应审视自己的发展战略,要不要全面开花,各种产品全上?可不可以强强联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