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教学是学习语文的经典话题,而个性化阅读更是时代的需求。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个性化阅读教学呢?不少专家、学者和教师 曾提出了立足文本的观点。而我在教学实践中感受到,小学个性化阅读,在立足文本的同时,不可忽视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指导。
一、营造课外阅读环境拓展阅读视野
1、个性化阅读是建立在学生广阔的阅读基础上的。目前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常常特别强调对课本上少量精品文章的精读精讲,从而使学生的阅读视野变得孤陋狭窄.特别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从而使学生在五六年级时就逐渐失去了阅读的兴趣。当今,人类已经进入了一个信息化的社会,报刊和网络每天都充斥着大量的信息,然而语文课堂教学仍存在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信息量太少,一堂课的教学只是围绕着课文中的字词或重点句转,很少能够跳出课本,超越课本 造成学生视野狭窄。要进行个性化阅读,必须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做到博览和精读有机结合。不但要指导学生对重点篇章句段仔细阅读、体味,更需要把学生的阅读视野引向课外,引向一个更加广阔的空间,加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鼓励学生多读书,从小学做读书笔记,高年级可上网阅读信息,并从中获取精神养料。
2,为了提升阅读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我们要尽量摆脱课堂和课本的束缚,加入课堂内的阅读信息量。教师应尽量多翻阅资料,及时恰当地补充新信息,勇于跳出课本,从大的视野来把握课文,使学生能充分体会阅读。
二、课外阅读教学及措施
1.激发兴趣,增强学生课外阅读的内驱力
兴趣是需求的内驱力,只有培养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浓厚兴趣,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阅读中。教师要将优秀的文学作品穿插引入到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在激发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时可以采用“四步四方法”。 第一步为“设置悬念法”,即每天在课前利用五分钟的时间,给学生讲文学作品中的精彩片段,设置悬念。如讲《草船借箭》时,教师可以拓展,<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其他故事,学生听到精彩处,为学生设置悬念,不告诉学生结果,而是让他们利用课余时间自己去看书,下节课告诉老师结果。无形中学生会主动去找书看,了解自己想知道的故事情节,慢慢对读名著产生了兴趣。 第二步为“扩展阅读法”,即分阶段、有步骤地指导学生由阅读节选向阅读原着,或由阅读课文向阅读相关篇目扩展。例如,学了鲁迅的《少年闰土》,可以让学生读他的《朝花夕拾》;学了老舍的《猫》,可以推荐学生读他的相关散文等。阅读长篇文学名着可以“不求甚解”,随着年龄和知识阅历的增长,到了适当的时候学生就会豁然开朗,它对学生人文素养、生活情趣、思想品德的养成起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 第三步为“情境设置法”。在学生阅读了一定量的文学作品后,采用情境设置法,通过请学生上讲台讲精彩故事、评文学人物、演精彩片段等方式,再创情境,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每学完一篇课文我都让把故事改编成课本剧,分角色做情境表演,让学生感受各种形象。情境设置法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对文本及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 第四步为“合作探究法”,在引导学生读文学作品的同时,注意让学生学会交流、合作、探究。鼓励学生分小组讨论读书心得、分析人物形象、赏析精彩片段等,要求小组成员合作、创新,用喜欢的方式展示阅读成果。我惊喜地发现有的小组用读书笔记来展示成果,有的小组用读书卡片,还有的小组用读书手抄报。学生们通过合作、交流,发挥了集体的智慧,完成了一本本内容丰富的读书笔记,制作出了一张张精美的读书导报作品,设计了一张张富有个性的读书卡片,甚至有的小组设计了期刊来展示本小组的阅读成果,学生们由衷地感受到了读书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2、将阅读与情感教育相结合,陶冶学生情操
现在市场上书籍良莠不齐,一些书籍充斥着暴力、搞笑.缺乏积极向上等思想,教师要定期推荐优秀文学作品给学生,既尊重学生的阅读喜好,又帮助他们把握好阅读的方向,使他们免受不良书籍的影响。对于不同阶段的学生,根据他们的年龄、兴趣、爱好来推荐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如;《伊索寓言》《童年》《昆虫记》《呼兰河传》《爱的教育》《鲁滨孙漂流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以及《名人传》《水浒传》《三国演义》等,这些作品适合不同学段的学生阅读,能对学生的情感教育起重要的作用。如冰心的《繁星·春水》歌颂母爱、童心、自然,能净化学生的心灵,让他们体会到母爱的伟大、童心的纯洁、自然的美丽;《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坚强不屈的意志、不向命运低头的精神,可鼓励学生在生活学习中乐观积极,不向困难言败;高尔基说过“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位高尚的人交谈”,学生在文学作品中汲取的不仅是知识的养料,更重要的是精神的力量。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目标中就明确提出“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这一情感态度方面的目标。只有把这股精神力量转化为学生内在的情感,才能让学生的思维保持一种鲜活灵动的状态,才能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提高阅读的效率,促进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学习。
3、科学的指导阅读,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
为了培养提高学生阅读的效率,教师必须结合阅读教学,有目的地教给学生有关阅读的方法,让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进行自主阅读,从而提高独立阅读的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朗读、默读、诵读、精读、略读、探究性读等多样化的阅读实践活动中学会自主阅读,以阅读为纽带,把掌握阅读方法的过程与提高独立阅读能力的过程有机结合起来,同时提倡合作探究性阅读,分享阅读带来的乐趣。在每个星期的阅读课上,我要求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每月阅读一本好书,学习写下自己的感受或评价,引导学生进行仿写训练,让学生从仿写开始,逐渐过渡到创新写作。将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起来,长期坚持,学生的综合素质会有明显的提高。学生只要学会阅读,学会利用文学作品,视野就会宽广开拓,境界就会正向提升,心中充满激情,手下的妙笔生花。
作为新世纪的语文教师,科学有效地指导训练学生阅读,不仅关系到学生自身的发展,而且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素质提升。让我们把眼光放长远些,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和适应未来的发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阅读兴趣,大力倡导个性化阅读,为实现语文教学神圣的终极目标——培养一个有素养的文化人而共同努力。
一、营造课外阅读环境拓展阅读视野
1、个性化阅读是建立在学生广阔的阅读基础上的。目前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常常特别强调对课本上少量精品文章的精读精讲,从而使学生的阅读视野变得孤陋狭窄.特别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从而使学生在五六年级时就逐渐失去了阅读的兴趣。当今,人类已经进入了一个信息化的社会,报刊和网络每天都充斥着大量的信息,然而语文课堂教学仍存在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信息量太少,一堂课的教学只是围绕着课文中的字词或重点句转,很少能够跳出课本,超越课本 造成学生视野狭窄。要进行个性化阅读,必须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做到博览和精读有机结合。不但要指导学生对重点篇章句段仔细阅读、体味,更需要把学生的阅读视野引向课外,引向一个更加广阔的空间,加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鼓励学生多读书,从小学做读书笔记,高年级可上网阅读信息,并从中获取精神养料。
2,为了提升阅读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我们要尽量摆脱课堂和课本的束缚,加入课堂内的阅读信息量。教师应尽量多翻阅资料,及时恰当地补充新信息,勇于跳出课本,从大的视野来把握课文,使学生能充分体会阅读。
二、课外阅读教学及措施
1.激发兴趣,增强学生课外阅读的内驱力
兴趣是需求的内驱力,只有培养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浓厚兴趣,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阅读中。教师要将优秀的文学作品穿插引入到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在激发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时可以采用“四步四方法”。 第一步为“设置悬念法”,即每天在课前利用五分钟的时间,给学生讲文学作品中的精彩片段,设置悬念。如讲《草船借箭》时,教师可以拓展,<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其他故事,学生听到精彩处,为学生设置悬念,不告诉学生结果,而是让他们利用课余时间自己去看书,下节课告诉老师结果。无形中学生会主动去找书看,了解自己想知道的故事情节,慢慢对读名著产生了兴趣。 第二步为“扩展阅读法”,即分阶段、有步骤地指导学生由阅读节选向阅读原着,或由阅读课文向阅读相关篇目扩展。例如,学了鲁迅的《少年闰土》,可以让学生读他的《朝花夕拾》;学了老舍的《猫》,可以推荐学生读他的相关散文等。阅读长篇文学名着可以“不求甚解”,随着年龄和知识阅历的增长,到了适当的时候学生就会豁然开朗,它对学生人文素养、生活情趣、思想品德的养成起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 第三步为“情境设置法”。在学生阅读了一定量的文学作品后,采用情境设置法,通过请学生上讲台讲精彩故事、评文学人物、演精彩片段等方式,再创情境,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每学完一篇课文我都让把故事改编成课本剧,分角色做情境表演,让学生感受各种形象。情境设置法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对文本及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 第四步为“合作探究法”,在引导学生读文学作品的同时,注意让学生学会交流、合作、探究。鼓励学生分小组讨论读书心得、分析人物形象、赏析精彩片段等,要求小组成员合作、创新,用喜欢的方式展示阅读成果。我惊喜地发现有的小组用读书笔记来展示成果,有的小组用读书卡片,还有的小组用读书手抄报。学生们通过合作、交流,发挥了集体的智慧,完成了一本本内容丰富的读书笔记,制作出了一张张精美的读书导报作品,设计了一张张富有个性的读书卡片,甚至有的小组设计了期刊来展示本小组的阅读成果,学生们由衷地感受到了读书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2、将阅读与情感教育相结合,陶冶学生情操
现在市场上书籍良莠不齐,一些书籍充斥着暴力、搞笑.缺乏积极向上等思想,教师要定期推荐优秀文学作品给学生,既尊重学生的阅读喜好,又帮助他们把握好阅读的方向,使他们免受不良书籍的影响。对于不同阶段的学生,根据他们的年龄、兴趣、爱好来推荐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如;《伊索寓言》《童年》《昆虫记》《呼兰河传》《爱的教育》《鲁滨孙漂流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以及《名人传》《水浒传》《三国演义》等,这些作品适合不同学段的学生阅读,能对学生的情感教育起重要的作用。如冰心的《繁星·春水》歌颂母爱、童心、自然,能净化学生的心灵,让他们体会到母爱的伟大、童心的纯洁、自然的美丽;《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坚强不屈的意志、不向命运低头的精神,可鼓励学生在生活学习中乐观积极,不向困难言败;高尔基说过“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位高尚的人交谈”,学生在文学作品中汲取的不仅是知识的养料,更重要的是精神的力量。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目标中就明确提出“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这一情感态度方面的目标。只有把这股精神力量转化为学生内在的情感,才能让学生的思维保持一种鲜活灵动的状态,才能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提高阅读的效率,促进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学习。
3、科学的指导阅读,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
为了培养提高学生阅读的效率,教师必须结合阅读教学,有目的地教给学生有关阅读的方法,让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进行自主阅读,从而提高独立阅读的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朗读、默读、诵读、精读、略读、探究性读等多样化的阅读实践活动中学会自主阅读,以阅读为纽带,把掌握阅读方法的过程与提高独立阅读能力的过程有机结合起来,同时提倡合作探究性阅读,分享阅读带来的乐趣。在每个星期的阅读课上,我要求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每月阅读一本好书,学习写下自己的感受或评价,引导学生进行仿写训练,让学生从仿写开始,逐渐过渡到创新写作。将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起来,长期坚持,学生的综合素质会有明显的提高。学生只要学会阅读,学会利用文学作品,视野就会宽广开拓,境界就会正向提升,心中充满激情,手下的妙笔生花。
作为新世纪的语文教师,科学有效地指导训练学生阅读,不仅关系到学生自身的发展,而且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素质提升。让我们把眼光放长远些,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和适应未来的发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阅读兴趣,大力倡导个性化阅读,为实现语文教学神圣的终极目标——培养一个有素养的文化人而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