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的深化改革和民办高职教育的发展积累,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工作有其深化改革的现实必然性。本文拟从深化院系二级管理、推进系部差别化管理、强化专业服务管理、优化辅导员提升管理四个方面提出了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工作深化改革的具体途径,同时又从部分学生工作专项事务学分制和薪酬体系改革两个方面提出了配套措施。
【关键词】二级管理;模块化管理;专业服务;优化提升;学分制;薪酬改革
学生工作作为高等教育管理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尤其是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工作更是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好学生教育管理與服务工作,增强学生思想教育管理与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并做到与时俱进,是民办高职院校每一名学生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工作深化改革的现实背景
1、民办高职教育环境发生了变化。
一是民办高职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地位逐步提升,政策扶持力度逐步加大,社会认可度和参与度逐步提高,职业教育发展的软环境日益改善。2010年3月份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把职业教育提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二是中国民办高职教育经过近20年的实践探索和积累,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地区间、院校间发展相对不平衡;同时民办高职院校发展不够全面协调,持续发展能力较弱,办学特色不够突出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已不能满足现实发展的需要。
三是民办高职教育生源竞争日益加剧。其一是绝对生源的下降,其二是与其他高职院校的激烈竞争愈演愈烈,其三是专业间的生源竞争日益升温。
四是用人单位对高职教育的期待值不断提升。用人单位除关注学生专业技能的对接时、效外,越来越多地关注学生的工作自主意识、职业道德素养、人文素养、沟通能力等。
2、管理服务对象的内涵发生了变化。
一是数量上的变化。首先,在绝对高考生源的下降的情况下,大多数民办高职院校在校生规模在分别经过办学初的招生低谷、高校扩招生源高峰期之后近两年呈现缩小的态势并趋于平稳;其次,各民办高职院校办学之初专业和院系设置盲目追求大而全,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就业导向性则导致专业和院系发展的不平衡,就业市场好的专业和院系人数迅速扩张,如机械类、建筑类;就业前景不太好的专业和院系缩水较大,报考人数越来越少,如语言类、文体类,较为悬殊。
二是质量上的变化。随着目前民办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普遍提高和社会美誉度的提升,学生的质量和素质也在逐年提高,他们的内在需求也在发生着变化。因此,学生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
三是结构层次上的变化。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原来大多由五年一贯制和三年制两大类学生组成,管理方式相对单一和稳定;而随着继续教育工作的深入推进,学生结构正逐步呈现五年制学生、三年制学生、专接本学生、短期培训生、长期培训生、网络教育学生并存的结构特点和专科生与本科生并存、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并存、教育和培训并存的层次特点。
3、管理服务主体的内涵发生了变化。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颁布后,民办高职教育在学生工作中明确了党团书记、辅导员、班主任为院系日常学生管理的主体。七年来,随着时间和实践的推移,这一管理主体较以前有了明显的变化。
一是经验逐渐丰富。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主体90%左右都是中发〔2004〕16号文件出台后配备的人员,大多是近几年引进的应往届毕业生,之前基本未接触过学生管理服务工作,工作经验匮乏;3-5年以来的工作实践让他们经验不断累积,工作更加得心应手,各方面逐渐成熟。
二是队伍逐步稳定。民办高职教育的蓬勃发展和严峻的就业形势,让党团书记、辅导员、班主任这一学生管理的主体逐步趋向稳定,奠定了学生工作整体提升的坚实人才基础。
二、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工作深化改革的具体途径
1、深化院系二级管理。
学生工作二级管理模式(指在学生管理中,学生工作处为学院一级管理机构,系部为二级管理机构。前者负责学生工作的宏观管理与服务,后者负责系部学生的日常教育和管理)的施行,大大提高了管理的实效。然而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依然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一是部分系部达到相当规模后,由于摊子大,事务多,简单意义上的“党团书记+辅导员+班主任”的系部学管体系不能较好地直接发挥作用,简单意义上的“系部二级管理”已无法适应日常教育和管理服务的需求;二是学生管理工作二级管理的规范化与科学化进程亟待推进。
2、推进系部差别化管理。
前面讲过,就业导向性导致专业和系部发展较为悬殊,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二级管理模式下强力推进系部差别化管理方式。
规模系部可根据专业、男女比例、辅导员专长等实际情况推进模块化管理,即由原来单一的班级管理转变为班级和工作模块并行管理。譬如辅导员赵某,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毕业生,除担任4个行政班级的基本管理任务外,还可以担任系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负责人。在这种模块化管理方式下,学干培训、学生活动、消防安全、文明教室创建、公寓管理、助学、奖学、评优、学生社团等学生日常工作领域被模块划分并分别由某一辅导员担任负责人或牵头人,每一模块配备一支单独的学生干部管理队伍。这既有利于培塑辅导员专项管理特长,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学生管理工作成本;又可以提升每个辅导员的管理能力、协调能力和大局意识;还可以提供较多的学生干部使用平台。此外,“系部-年级-班级”的模式也可以并存于上述管理之中。
非规模系部由于学生、班级、辅导员均比较少,实行单一的“系部-辅导员-班主任”的管理模式效率会比较高;也可以探索“系部-专业-班级”的管理模式。
3、强化专业服务管理。
思想政治教育、安全纪律教育、学生活动等内容是学生工作的内涵,然而专业服务也是学生管理的应有之义。尤其作为高职院校,随着改革的深化,专业服务显得更为迫切和重要。
专业服务包括广泛的内容。学风教育和管理是最基础的工作,可以为教学及管理的有效开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氛围;组织规范的校际和校内专业技能竞赛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专业兴趣、提供并组织学习专业对口企业文化、开展层次性的就业服务等也都是很有意义的内容。
在实际专业服务管理工作中,设立“辅导员+专业顾问”的二维一体组合开展专业服务,是一项有意义的探索:即每一个学生除了在思想、生活等各方面有辅导员引领外,在专业学习上还有技能导师负责。
4、优化辅导员提升管理。
(1)岗位技能竞赛。
岗位技能竞赛是辅导员提升管理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来说,各民办高职院校在辅导员岗位技能竞赛方面做的还相对较少。
班会课评比。班会课作为辅导员开展日常工作的一种重要方式,其技巧和水平的高低决定着管理的效果。通过班会课评比,既可以提高辅导员的基本素质,又可以起到沟通、交流、传播先进经验的作用。
管理制度和管责区域的信息掌握程度测试。管理制度和管责区域的信息是学工人员开展学生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其掌握程度的高低直接决定着管理的质量和效率。比如开展《学生手册》测试。
特定事务的处理能力测试。定期针对早晚自习、旷课、私拉乱接、打架矛盾、活动组织等特定事务开展能力测试,既可以引导学管人员日常学生工作研究化,又可以及时发现并推广管理亮点,提高整体管理水平。
(2)加强培训与学历提升工作。
学院要加强对辅导员各类培训工作的管理和引导,科学设计,合理安排,实行分层、有序、有重点的培养;学校要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和鼓励辅导员参加相关培训和学历提升,提升人员质量,提高工作有效性。
(3)打造辅导员职业生涯平台。
各民办高职院校要加強对辅导员的管理和考核,制度化辅导员多样化发展道路,增强辅导员工作归属感和幸福感。
目前,各院校二级管理体系组织倾向于矩阵化、扁平化,高阶层的行政岗位较少,辅导员个体在行政岗位得以晋升的机会不多。其次,辅导员事务性工作居多,通常无暇进行教学和科研,导致学术成果数量少、水平低,难以满足高一级学术职称的评聘要求。而更多薪酬的回报,往往又是跟高一级职务或高一级职称相联系挂钩的。以上三点导致辅导员无法预期今后的职业流向,工作归属感和幸福感较低。
5、加大个性化教育管理。
(1)加大助学、奖学力度。积极引入对口企业加大对民办高职教育的助学和奖学。
(2)加大心理健康教育。
(3)强化学生行为养成教育。
(4)针对合适人群开展创业教育。
(5)建立学校与家长联谊通道。
三、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工作深化改革的配套措施
1、部分学生工作专项事务学分制。
学分制在教学改革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同样也可以发挥较大的作用。部分学生工作专项事务实行学分制,可以让一些事务性的工作量化,较好地增强学生积极参与的自主性和实效性;也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为学工人员减负,为学工人员开展积极的研究和提升创造宽松的环境,如公寓管理(在公寓管理非后勤化的条件下)、社会实践等项目都可以先行试点。实行专项事务学分制的试点工作,探索在学院、系部、家长共同努力下,在辅导员和专业导师指导下,在学生组织配合下的学生自主管理模式,有利于逐步建立学生工作专项事务由单一行政班级管理向跨班、跨年级、跨系部全方位管理的转变。
2、薪酬体系改革。
在二级管理体系组织下,在新的模块化管理实践中,目前的薪酬体系已不能完全满足现实的需要,不能较好地调动学工人员的积极性,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设立基础工作基准量。由于各院系的个体差异,现在的实际情况是,辅导员带班情况差异性很大,但待遇却没有任何差别。
强化工作质量层次化。辅导员工作质量由于内在、外在的原因有这千差万别,即使同一个辅导员针对不同的管理对象也会差生不同的工作效果,新的考核体系必须进一步强化工作质量的层次性和差别化。
增设模块工作考核量。在实际工作中,一些院系为更好地开展学生工作,设立了年级组长岗位;在模块化管理中,增设了部分项目负责人;一些院系工作由于没有专人负责,便指定由部分辅导员承担起来等。上述措施的执行,较好地实现了人力资源的节约,降低了管理成本。为更好地促进工作积极性,提升工作的质量,建议这部分承担的院系工作由院系定期根据实际管理情况上报相关部门发放工作量。
总之,在民办高职教育发展提升的形势和任务面前,在学生工作的挑战和机遇面前,我们必须确立更新的工作理念,必须采取更实效的推进措施,更好地把握工作创新,才能使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工作在新的平台上实现新的跨越。
参考文献
[1]周彬.论高校学生管理机制的优化与整合[J]. 想理论教育,2006(1).
[2]李玉春,何静.民办高职院校应当树立科学发展观[J].海淀走读大学学报,2004(2).
作者简介:吴飞,男,淮海工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毕业,国家中级职业指导师,从事企业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近6年,现任紫琅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团总支书记。
【关键词】二级管理;模块化管理;专业服务;优化提升;学分制;薪酬改革
学生工作作为高等教育管理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尤其是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工作更是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好学生教育管理與服务工作,增强学生思想教育管理与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并做到与时俱进,是民办高职院校每一名学生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工作深化改革的现实背景
1、民办高职教育环境发生了变化。
一是民办高职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地位逐步提升,政策扶持力度逐步加大,社会认可度和参与度逐步提高,职业教育发展的软环境日益改善。2010年3月份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把职业教育提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二是中国民办高职教育经过近20年的实践探索和积累,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地区间、院校间发展相对不平衡;同时民办高职院校发展不够全面协调,持续发展能力较弱,办学特色不够突出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已不能满足现实发展的需要。
三是民办高职教育生源竞争日益加剧。其一是绝对生源的下降,其二是与其他高职院校的激烈竞争愈演愈烈,其三是专业间的生源竞争日益升温。
四是用人单位对高职教育的期待值不断提升。用人单位除关注学生专业技能的对接时、效外,越来越多地关注学生的工作自主意识、职业道德素养、人文素养、沟通能力等。
2、管理服务对象的内涵发生了变化。
一是数量上的变化。首先,在绝对高考生源的下降的情况下,大多数民办高职院校在校生规模在分别经过办学初的招生低谷、高校扩招生源高峰期之后近两年呈现缩小的态势并趋于平稳;其次,各民办高职院校办学之初专业和院系设置盲目追求大而全,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就业导向性则导致专业和院系发展的不平衡,就业市场好的专业和院系人数迅速扩张,如机械类、建筑类;就业前景不太好的专业和院系缩水较大,报考人数越来越少,如语言类、文体类,较为悬殊。
二是质量上的变化。随着目前民办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普遍提高和社会美誉度的提升,学生的质量和素质也在逐年提高,他们的内在需求也在发生着变化。因此,学生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
三是结构层次上的变化。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原来大多由五年一贯制和三年制两大类学生组成,管理方式相对单一和稳定;而随着继续教育工作的深入推进,学生结构正逐步呈现五年制学生、三年制学生、专接本学生、短期培训生、长期培训生、网络教育学生并存的结构特点和专科生与本科生并存、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并存、教育和培训并存的层次特点。
3、管理服务主体的内涵发生了变化。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颁布后,民办高职教育在学生工作中明确了党团书记、辅导员、班主任为院系日常学生管理的主体。七年来,随着时间和实践的推移,这一管理主体较以前有了明显的变化。
一是经验逐渐丰富。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主体90%左右都是中发〔2004〕16号文件出台后配备的人员,大多是近几年引进的应往届毕业生,之前基本未接触过学生管理服务工作,工作经验匮乏;3-5年以来的工作实践让他们经验不断累积,工作更加得心应手,各方面逐渐成熟。
二是队伍逐步稳定。民办高职教育的蓬勃发展和严峻的就业形势,让党团书记、辅导员、班主任这一学生管理的主体逐步趋向稳定,奠定了学生工作整体提升的坚实人才基础。
二、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工作深化改革的具体途径
1、深化院系二级管理。
学生工作二级管理模式(指在学生管理中,学生工作处为学院一级管理机构,系部为二级管理机构。前者负责学生工作的宏观管理与服务,后者负责系部学生的日常教育和管理)的施行,大大提高了管理的实效。然而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依然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一是部分系部达到相当规模后,由于摊子大,事务多,简单意义上的“党团书记+辅导员+班主任”的系部学管体系不能较好地直接发挥作用,简单意义上的“系部二级管理”已无法适应日常教育和管理服务的需求;二是学生管理工作二级管理的规范化与科学化进程亟待推进。
2、推进系部差别化管理。
前面讲过,就业导向性导致专业和系部发展较为悬殊,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二级管理模式下强力推进系部差别化管理方式。
规模系部可根据专业、男女比例、辅导员专长等实际情况推进模块化管理,即由原来单一的班级管理转变为班级和工作模块并行管理。譬如辅导员赵某,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毕业生,除担任4个行政班级的基本管理任务外,还可以担任系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负责人。在这种模块化管理方式下,学干培训、学生活动、消防安全、文明教室创建、公寓管理、助学、奖学、评优、学生社团等学生日常工作领域被模块划分并分别由某一辅导员担任负责人或牵头人,每一模块配备一支单独的学生干部管理队伍。这既有利于培塑辅导员专项管理特长,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学生管理工作成本;又可以提升每个辅导员的管理能力、协调能力和大局意识;还可以提供较多的学生干部使用平台。此外,“系部-年级-班级”的模式也可以并存于上述管理之中。
非规模系部由于学生、班级、辅导员均比较少,实行单一的“系部-辅导员-班主任”的管理模式效率会比较高;也可以探索“系部-专业-班级”的管理模式。
3、强化专业服务管理。
思想政治教育、安全纪律教育、学生活动等内容是学生工作的内涵,然而专业服务也是学生管理的应有之义。尤其作为高职院校,随着改革的深化,专业服务显得更为迫切和重要。
专业服务包括广泛的内容。学风教育和管理是最基础的工作,可以为教学及管理的有效开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氛围;组织规范的校际和校内专业技能竞赛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专业兴趣、提供并组织学习专业对口企业文化、开展层次性的就业服务等也都是很有意义的内容。
在实际专业服务管理工作中,设立“辅导员+专业顾问”的二维一体组合开展专业服务,是一项有意义的探索:即每一个学生除了在思想、生活等各方面有辅导员引领外,在专业学习上还有技能导师负责。
4、优化辅导员提升管理。
(1)岗位技能竞赛。
岗位技能竞赛是辅导员提升管理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来说,各民办高职院校在辅导员岗位技能竞赛方面做的还相对较少。
班会课评比。班会课作为辅导员开展日常工作的一种重要方式,其技巧和水平的高低决定着管理的效果。通过班会课评比,既可以提高辅导员的基本素质,又可以起到沟通、交流、传播先进经验的作用。
管理制度和管责区域的信息掌握程度测试。管理制度和管责区域的信息是学工人员开展学生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其掌握程度的高低直接决定着管理的质量和效率。比如开展《学生手册》测试。
特定事务的处理能力测试。定期针对早晚自习、旷课、私拉乱接、打架矛盾、活动组织等特定事务开展能力测试,既可以引导学管人员日常学生工作研究化,又可以及时发现并推广管理亮点,提高整体管理水平。
(2)加强培训与学历提升工作。
学院要加强对辅导员各类培训工作的管理和引导,科学设计,合理安排,实行分层、有序、有重点的培养;学校要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和鼓励辅导员参加相关培训和学历提升,提升人员质量,提高工作有效性。
(3)打造辅导员职业生涯平台。
各民办高职院校要加強对辅导员的管理和考核,制度化辅导员多样化发展道路,增强辅导员工作归属感和幸福感。
目前,各院校二级管理体系组织倾向于矩阵化、扁平化,高阶层的行政岗位较少,辅导员个体在行政岗位得以晋升的机会不多。其次,辅导员事务性工作居多,通常无暇进行教学和科研,导致学术成果数量少、水平低,难以满足高一级学术职称的评聘要求。而更多薪酬的回报,往往又是跟高一级职务或高一级职称相联系挂钩的。以上三点导致辅导员无法预期今后的职业流向,工作归属感和幸福感较低。
5、加大个性化教育管理。
(1)加大助学、奖学力度。积极引入对口企业加大对民办高职教育的助学和奖学。
(2)加大心理健康教育。
(3)强化学生行为养成教育。
(4)针对合适人群开展创业教育。
(5)建立学校与家长联谊通道。
三、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工作深化改革的配套措施
1、部分学生工作专项事务学分制。
学分制在教学改革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同样也可以发挥较大的作用。部分学生工作专项事务实行学分制,可以让一些事务性的工作量化,较好地增强学生积极参与的自主性和实效性;也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为学工人员减负,为学工人员开展积极的研究和提升创造宽松的环境,如公寓管理(在公寓管理非后勤化的条件下)、社会实践等项目都可以先行试点。实行专项事务学分制的试点工作,探索在学院、系部、家长共同努力下,在辅导员和专业导师指导下,在学生组织配合下的学生自主管理模式,有利于逐步建立学生工作专项事务由单一行政班级管理向跨班、跨年级、跨系部全方位管理的转变。
2、薪酬体系改革。
在二级管理体系组织下,在新的模块化管理实践中,目前的薪酬体系已不能完全满足现实的需要,不能较好地调动学工人员的积极性,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设立基础工作基准量。由于各院系的个体差异,现在的实际情况是,辅导员带班情况差异性很大,但待遇却没有任何差别。
强化工作质量层次化。辅导员工作质量由于内在、外在的原因有这千差万别,即使同一个辅导员针对不同的管理对象也会差生不同的工作效果,新的考核体系必须进一步强化工作质量的层次性和差别化。
增设模块工作考核量。在实际工作中,一些院系为更好地开展学生工作,设立了年级组长岗位;在模块化管理中,增设了部分项目负责人;一些院系工作由于没有专人负责,便指定由部分辅导员承担起来等。上述措施的执行,较好地实现了人力资源的节约,降低了管理成本。为更好地促进工作积极性,提升工作的质量,建议这部分承担的院系工作由院系定期根据实际管理情况上报相关部门发放工作量。
总之,在民办高职教育发展提升的形势和任务面前,在学生工作的挑战和机遇面前,我们必须确立更新的工作理念,必须采取更实效的推进措施,更好地把握工作创新,才能使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工作在新的平台上实现新的跨越。
参考文献
[1]周彬.论高校学生管理机制的优化与整合[J]. 想理论教育,2006(1).
[2]李玉春,何静.民办高职院校应当树立科学发展观[J].海淀走读大学学报,2004(2).
作者简介:吴飞,男,淮海工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毕业,国家中级职业指导师,从事企业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近6年,现任紫琅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团总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