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永州之地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柳宗元这篇脍炙人口的《捕蛇者说》,人人会背,却鲜少有人知道,那片盛产毒蛇虫蚁的地方,竟然是一处山清水秀,不与世争的世外桃源。那里住着盘古时期遗留下来的三苗后裔,他们在湘南峻岭深处建立山寨,男猎女织,“招郎”是传统婚嫁习俗,用秘传的“女书”将古老的语言传到如今。
这个被称为“中国最后的母系社会氏族”,就是曾名为 “蛮夷”的湘南瑶族。
位于湖南最南部的江华瑶族自治县,是湘南三苗后裔最集中的地方。这个不大的县城,在2010年之前,还是一片铁轨未开垦的处女地。
江华地处湘、桂、粤三省交界的腹地,盘踞湘南五岭之间,东南北三面大山,犹如一柄天然屏障,将这块沉静的土地包裹其中。我们只找到了一趟从上海到江华的火车,途经浙江,绕过江西,进入湖南,到达江华县城的时间为31个半小时。
柳宗元曾在《捕蛇者说》中写到:“永州之地产异蛇。”将古时候的湖南地势险要、蛇虫怪多的形象刻画得深入人心。古代中原人对楚越或南人的称呼——“荆蛮”一词,正是瑶族人的祖先。
“瑶”,本是为了躲避“徭税”
秦统六国时期,采取迁“谪戍”民于边疆民族地区的政策,从中原迁大批汉人进入长沙、武陵蛮地区,带来了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促进了这些地区生产的发展。西汉时,武陵蛮地区的蛮人按丁计税,到了后汉仍对蛮族征收“徭税”。
这些蛮族后裔,由于封建王朝剥削、征剿屠杀,在经过几千年的迁徙逃亡中,逐步分散到南蛮之地的各个山区,过着“随溪谷群处”的生活。唐宋时期,他们为了躲避朝廷的“徭税”,躲进山区,被汉人称为“徭人”,后才更名为“瑶”。
江华瑶族主要分为平地瑶和过山瑶。平地瑶居住在丘陵地带的农区,与汉人杂居,居住的房屋,模仿汉族的民居,以土砖、石砖材料制成,又带有一点民族特色;过山瑶不善农耕,大部分过着猎深居密林的生活。散居在岭东林区的高山崇岭之间,时常迁徙行走,房子主要以山上的木材、茅草搭建成的“茅寮”和“吊脚楼”为主,在歌声中寻找生命的伴侣,行走在山峦之间,他们是“东方的吉普赛人”,也是“荆蛮”文化的传承者。
瑶人善猎,南蛮深山中,野兽繁多。当地的猎户,家家都有土枪、长矛、铁叉和套子。最初瑶人进山狩猎,只是为了谋求生计。新中国解放之后,当地政府为了改善瑶民的生活,在山下的丘陵农区,建立了大批房舍,用各种优惠的政策吸引瑶民迁移下山,这个古老而神秘的民族才逐渐得以揭开神秘的面纱。
90年代初期,民风开化之后,政府将土枪上缴,但民间狩猎依然屡禁不止,并在当地崇武的瑶民中,逐渐变成了一种私下猎奇活动。当地政府为了保护野生动物和山林上的树木被偷伐,常年派出巡山人员驻守在山林中;还鼓励民间老猎手人工养殖鸵鸟、孔雀、山鸡、珍珠鸡、娃娃鱼等代替野味。
山路被修通之后,汽车碾过布满荆棘的丛林,带来了外界的文明,也涂改着瑶人的本色。在大时代的车轮下,江华瑶族,一步一步在汉化中寻求着生存之道,也在转变的挣扎中,奋力坚守着,祖辈流传下来的民族文化。
那山,那歌,那节日
从那些身着民族服饰、头带蓝巾的装扮上,就能分别出瑶人与汉人的区别。或许有些已经和汉人无异,但是瑶人那矮小精悍的身材,和一口拗口的瑶山官话,还是有着非常鲜明的民族特色。官话是当地汉人与外地人使用的通用语言,与四川、贵州方言发音相似。而真正的瑶族人,说的是祖辈教传下来的瑶话,靠近广东北部和广西桂林、贺州一带,语言几乎都类似。
我们探寻瑶族的那几日,正好赶上了瑶族最盛大的节日——盘王节。盘王节也叫“调盘王”,是瑶族祭奠始福盘王最神圣、最隆重的节日。每年农历十月十六日,瑶族同胞从四面八方赶来,相聚在盘王殿前,还盘王愿,祭拜始祖。
除了盘王节外,瑶人过的节日还有仁王节、赶鸟节。
仁王节为上伍堡平地瑶的盛大节日,以纪念瑶族另一领袖仁王。每年六月初六这天,瑶族同胞抬着仁王神像,高举凉伞,挥舞彩旗,在鼓乐、鞭炮声中四乡游走,祈求仁王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平安,所经村寨都要焚香烧纸,燃放鞭炮,迎接仁王的到来。
赶鸟节在农历二月初一,为瑶族另一传统节日。相传江华瑶山过去鸟害严重,常常颗粒无收。瑶族姑娘赵妹姑嗓音甜脆,歌喉婉转,带领村中青年男女于二月初一整天放声歌唱,将鸟儿引向深山密林,并用糯米做成糍粑,四面抛撒,将贪嘴的鸟儿嘴巴黏住。鸟儿被赵妹姑歌声所迷,半月不醒,种子得以破土成苗,瑶民的庄稼才获得丰收。从此每年二月初一,瑶族青年就相约到山上对歌,纪念歌仙,也收获爱情。
招郎 ,男方入赘女方家的瑶族爱情
瑶族的爱情,在封建社会的旧中国,有着难得可贵的自由权利。瑶人对婚姻的看法,比汉人开明得多。瑶家女子的地位,从来都不比男子低贱。在瑶寨里,不论男女,只要到了18岁,家里就会为其举办成人典礼,所有的亲朋好友都会过来奔走祝贺。年轻的男女可以通过自由恋爱组成家庭,很多只有一个女儿的瑶家,便会要求男方入赘女方家中,当地称为“招郎”。
能“招郎”的瑶妹子,不仅是因为家境比男方家殷实,本身也是忙里忙外的一把好手,娘家才舍不得将她嫁出去,留在家里撑起门户。在瑶山里,女人不仅要做得了家务,放得了牛羊,还要能上山砍柴、下田种地,哺养幼儿、侍奉高堂。而家中的男人,除了在春耕秋收比较忙以外,一般都是叼着旱烟斗四处转悠。
瑶家的女人,精通各种民间手工制造,如磨豆腐、酿酒、纺纱织布、制作颜料、染布做衣服等。红薯、高粱、糯米,这些五谷杂粮,在她们手上不仅可以做出各种美味的食物,还能酿出不同醇味的酒来。江华山区瘴气多、湿气重,山村的瑶族人家家都制酒,并以饮酒为习,以酒待客便为常事。其中以“瓜箪酒”最为有名,堪称瑶家人招待贵客的佳酿。其原料细粮杂粮都可,经蒸煮发酵窑藏。来客时将窑料加泉水放鼎锅,架在火塘上煮至翻滚,用瓜箪(葫芦瓜瓢)舀酒。不胜酒力的客人饮酒时只觉入口香甜,便想贪杯,但几两瓜箪酒下肚,不觉中便醉了。
在民风古朴的瑶山里,“进屋即是客”,不管你从哪里来,不管认识与否,只要进了屋,把随身的物件往主人板壁上一挂,主人就会敬烟献茶,整酒做饭,把你当客人款待。在酒桌上,假若说话投缘,意气相契,还能结下诸如老庚、老同、老伙计之类的一门亲戚。很多走南闯北的货郎,在听了瑶妹子的歌声,几杯美酒下肚之后,就是这样被瑶家的姑娘留下来“招郎”了。
柳宗元这篇脍炙人口的《捕蛇者说》,人人会背,却鲜少有人知道,那片盛产毒蛇虫蚁的地方,竟然是一处山清水秀,不与世争的世外桃源。那里住着盘古时期遗留下来的三苗后裔,他们在湘南峻岭深处建立山寨,男猎女织,“招郎”是传统婚嫁习俗,用秘传的“女书”将古老的语言传到如今。
这个被称为“中国最后的母系社会氏族”,就是曾名为 “蛮夷”的湘南瑶族。
位于湖南最南部的江华瑶族自治县,是湘南三苗后裔最集中的地方。这个不大的县城,在2010年之前,还是一片铁轨未开垦的处女地。
江华地处湘、桂、粤三省交界的腹地,盘踞湘南五岭之间,东南北三面大山,犹如一柄天然屏障,将这块沉静的土地包裹其中。我们只找到了一趟从上海到江华的火车,途经浙江,绕过江西,进入湖南,到达江华县城的时间为31个半小时。
柳宗元曾在《捕蛇者说》中写到:“永州之地产异蛇。”将古时候的湖南地势险要、蛇虫怪多的形象刻画得深入人心。古代中原人对楚越或南人的称呼——“荆蛮”一词,正是瑶族人的祖先。
“瑶”,本是为了躲避“徭税”
秦统六国时期,采取迁“谪戍”民于边疆民族地区的政策,从中原迁大批汉人进入长沙、武陵蛮地区,带来了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促进了这些地区生产的发展。西汉时,武陵蛮地区的蛮人按丁计税,到了后汉仍对蛮族征收“徭税”。
这些蛮族后裔,由于封建王朝剥削、征剿屠杀,在经过几千年的迁徙逃亡中,逐步分散到南蛮之地的各个山区,过着“随溪谷群处”的生活。唐宋时期,他们为了躲避朝廷的“徭税”,躲进山区,被汉人称为“徭人”,后才更名为“瑶”。
江华瑶族主要分为平地瑶和过山瑶。平地瑶居住在丘陵地带的农区,与汉人杂居,居住的房屋,模仿汉族的民居,以土砖、石砖材料制成,又带有一点民族特色;过山瑶不善农耕,大部分过着猎深居密林的生活。散居在岭东林区的高山崇岭之间,时常迁徙行走,房子主要以山上的木材、茅草搭建成的“茅寮”和“吊脚楼”为主,在歌声中寻找生命的伴侣,行走在山峦之间,他们是“东方的吉普赛人”,也是“荆蛮”文化的传承者。
瑶人善猎,南蛮深山中,野兽繁多。当地的猎户,家家都有土枪、长矛、铁叉和套子。最初瑶人进山狩猎,只是为了谋求生计。新中国解放之后,当地政府为了改善瑶民的生活,在山下的丘陵农区,建立了大批房舍,用各种优惠的政策吸引瑶民迁移下山,这个古老而神秘的民族才逐渐得以揭开神秘的面纱。
90年代初期,民风开化之后,政府将土枪上缴,但民间狩猎依然屡禁不止,并在当地崇武的瑶民中,逐渐变成了一种私下猎奇活动。当地政府为了保护野生动物和山林上的树木被偷伐,常年派出巡山人员驻守在山林中;还鼓励民间老猎手人工养殖鸵鸟、孔雀、山鸡、珍珠鸡、娃娃鱼等代替野味。
山路被修通之后,汽车碾过布满荆棘的丛林,带来了外界的文明,也涂改着瑶人的本色。在大时代的车轮下,江华瑶族,一步一步在汉化中寻求着生存之道,也在转变的挣扎中,奋力坚守着,祖辈流传下来的民族文化。
那山,那歌,那节日
从那些身着民族服饰、头带蓝巾的装扮上,就能分别出瑶人与汉人的区别。或许有些已经和汉人无异,但是瑶人那矮小精悍的身材,和一口拗口的瑶山官话,还是有着非常鲜明的民族特色。官话是当地汉人与外地人使用的通用语言,与四川、贵州方言发音相似。而真正的瑶族人,说的是祖辈教传下来的瑶话,靠近广东北部和广西桂林、贺州一带,语言几乎都类似。
我们探寻瑶族的那几日,正好赶上了瑶族最盛大的节日——盘王节。盘王节也叫“调盘王”,是瑶族祭奠始福盘王最神圣、最隆重的节日。每年农历十月十六日,瑶族同胞从四面八方赶来,相聚在盘王殿前,还盘王愿,祭拜始祖。
除了盘王节外,瑶人过的节日还有仁王节、赶鸟节。
仁王节为上伍堡平地瑶的盛大节日,以纪念瑶族另一领袖仁王。每年六月初六这天,瑶族同胞抬着仁王神像,高举凉伞,挥舞彩旗,在鼓乐、鞭炮声中四乡游走,祈求仁王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平安,所经村寨都要焚香烧纸,燃放鞭炮,迎接仁王的到来。
赶鸟节在农历二月初一,为瑶族另一传统节日。相传江华瑶山过去鸟害严重,常常颗粒无收。瑶族姑娘赵妹姑嗓音甜脆,歌喉婉转,带领村中青年男女于二月初一整天放声歌唱,将鸟儿引向深山密林,并用糯米做成糍粑,四面抛撒,将贪嘴的鸟儿嘴巴黏住。鸟儿被赵妹姑歌声所迷,半月不醒,种子得以破土成苗,瑶民的庄稼才获得丰收。从此每年二月初一,瑶族青年就相约到山上对歌,纪念歌仙,也收获爱情。
招郎 ,男方入赘女方家的瑶族爱情
瑶族的爱情,在封建社会的旧中国,有着难得可贵的自由权利。瑶人对婚姻的看法,比汉人开明得多。瑶家女子的地位,从来都不比男子低贱。在瑶寨里,不论男女,只要到了18岁,家里就会为其举办成人典礼,所有的亲朋好友都会过来奔走祝贺。年轻的男女可以通过自由恋爱组成家庭,很多只有一个女儿的瑶家,便会要求男方入赘女方家中,当地称为“招郎”。
能“招郎”的瑶妹子,不仅是因为家境比男方家殷实,本身也是忙里忙外的一把好手,娘家才舍不得将她嫁出去,留在家里撑起门户。在瑶山里,女人不仅要做得了家务,放得了牛羊,还要能上山砍柴、下田种地,哺养幼儿、侍奉高堂。而家中的男人,除了在春耕秋收比较忙以外,一般都是叼着旱烟斗四处转悠。
瑶家的女人,精通各种民间手工制造,如磨豆腐、酿酒、纺纱织布、制作颜料、染布做衣服等。红薯、高粱、糯米,这些五谷杂粮,在她们手上不仅可以做出各种美味的食物,还能酿出不同醇味的酒来。江华山区瘴气多、湿气重,山村的瑶族人家家都制酒,并以饮酒为习,以酒待客便为常事。其中以“瓜箪酒”最为有名,堪称瑶家人招待贵客的佳酿。其原料细粮杂粮都可,经蒸煮发酵窑藏。来客时将窑料加泉水放鼎锅,架在火塘上煮至翻滚,用瓜箪(葫芦瓜瓢)舀酒。不胜酒力的客人饮酒时只觉入口香甜,便想贪杯,但几两瓜箪酒下肚,不觉中便醉了。
在民风古朴的瑶山里,“进屋即是客”,不管你从哪里来,不管认识与否,只要进了屋,把随身的物件往主人板壁上一挂,主人就会敬烟献茶,整酒做饭,把你当客人款待。在酒桌上,假若说话投缘,意气相契,还能结下诸如老庚、老同、老伙计之类的一门亲戚。很多走南闯北的货郎,在听了瑶妹子的歌声,几杯美酒下肚之后,就是这样被瑶家的姑娘留下来“招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