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春年少的学生理应对世界充满好奇,对知识充满渴求;理应充满青春的朝气,挥斥方遒;理应有理想有抱负有激情。然而,在考试和升学的压力下,许多孩子整日在学校和培优班之间奔忙,“为何而学”的答案日渐模糊。于是,作业抄袭者有之,厌学逃学者有之,网络游戏沉迷以及校园暴力也屡见不鲜,怎么办?
作为一名八年级班主任,我时常思考,学生的“心”在何处?“路”又在何方?其中最关键问题在于学生的学习内驱力从何而来?如果没有明确目的和方向,没有发自肺腑的需求,所有的努力都是无用甚至无力的。如何帮孩子找回七彩青春,燃起孩子们青春的梦想?这就是本次班会的初衷。
班会目标
通过“为何而学”主题班会,让每一个学生经历体验过程,在分享中产生共鸣,在反思中坚定前行,让每个孩子从内心深处意识到学习不仅是有意义的事,而且是快乐的事,从而让他们珍惜大好时光,实现人生梦想。
班会准备
1.一份特殊的假期作业。班级QQ群通知:请家长假期引导孩子思考“为何而学”。孩子们可以采访身边的亲戚朋友求学的故事和成长经历,收集材料,形成文字;可讲故事,可录制视频。一个孩子一份感受,班上49个学生就是49份心得,开学后在班级内交流。
2.确定班会主持人,并汇总同学们收集的材料。
3.和科任老师沟通,寻求支持,确定分享主题。
4.制作班会课件。
班会过程
一、切入篇——成长故事,从我说起
1.呈现班会主题“为何而学”。
2.通过幻灯片展示班主任艰辛求学与育人之路,搭配老师讲解。
师:同学们,老师是一个地道的农村孩子,我和你们的父辈可能有相同的经历。少年时渴望走出大山,不再复制父辈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方式,于是我边放牛边看书。我时常莫名地对着大山发呆,想象山那边的世界。也许是我的努力敲开了幸运之门,当年高考“跳农门”走出了大别山,师范毕业后选择新洲区的一所农村中学,二十多年来,勤奋工作,努力学习,因教学成绩出色,我先后调入县城中学、省城中学工作。从农村中学一步一步走向城市中学,从一名普通教师走向骨干教师(武汉市学科带头人),一路走来,我愈发感受到:“改变,从学习开始。”
【设计意图】班主任率先示范,和学生来一场真情“告白”,既言教又身教,让学生进入分享模式,同时激励学生大胆分享自己收集到的求学故事。
二、分享篇——多维展示,共享过程
主持人1:老班平时笑口常开,没想到他身上还有这么一段坎坷的故事,建议同学们掌声鼓励。
主持人2:准备很久,期盼很久,同学们的分享马上开始。
生1:我最尊敬的人是我的伯伯,他现在是一名知名大学教授。伯伯这样回答“为何而学”的:“读书时,我的学习目标是考上好大学,因为考上好大学就可以受到好教育,就可以去一个更广阔的天地,自己也会有更多选择的机会。工作时的学习是为了更好地发展自己,让自己适应变化的世界,让自己的工作得到应有的尊重。”
生2:小时候,我很乐意把自己交给书本,可现在我好像过了把学习当作乐趣的年纪,基本成了学习的奴隶,被各科考试追赶得狼狈不堪。虽说每次成绩都能够达到自己的期望,但心中却有一种空虚的感觉,我不知道我得到了什么,没有精神上的快乐,也没有实质的收获。
就“为何而学”,长辈们不约而同地回答:走出穷山沟,摆脱乡下人的身份。可自己生活在大城市,不必为走出小山村而拼搏了,那又为什么而学习呢?哥哥姐姐说是为了能够找到好工作,坐着上班肯定比站着上班舒服。于是我又想,是不是有了好工作,衣食无忧就不用学习呢?我经过长期思考,终于明白学习是一个人成长的过程,学习是通向未知的大门,学习可以丰富生活阅历,让人生变得更完美……
生3:小学时,有一天放学时大雪纷纷,班里其他同学的家长大多都开着小车接孩子回家,只有我,在同学们异样的眼光中坐上了父亲的三轮车,父亲用棉袄裹着瘦小的自己,说:“孩子,为自己好好学习吧!”于是,我在心里,暗暗把改变自己、改变家庭作为学习的目标。
……
【设计意图】分享,让每个孩子都有存在感,交流激发了学生的向上之心,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的真善美。从收集到分享,从他思到我想,从别人的故事里可以看到更多努力的理由。
三、推进篇——师说新语,注入活力
主持人1:同学们分享很真实,也很打动人心,我是在激动中心动,在感动中想赶快行动。
主持人2:确有同感。和我们朝夕相处的老师,他们也有很多故事急着给我们分享,大家欢迎。
语文老师从著名作家龙应台给儿子的一封信开始,讲到学习是为了让自己将来有选择的权利,有尊严地活着。她还分享了自己学习数学的心路历程。
语文老师:刚入中学时我的成绩名列年级前茅。进入高年级后,由于数学难度加大,我的成绩一落千丈,多次处在及格水平,而且经过努力,也没有取得很大进展。自己当时想到了放弃,可作为一个农村女孩,读书是唯一能够跳出农门的机会。苦苦思考下,我毅然放弃题目的数量,将重心转移到题目的质量。高考最后半年,我用心整理出厚厚的一本数学笔记,并考上师范大学,如愿跳出农门。
英語老师现场分享了两个故事:第一个是钓鱼岛事件,暴露出日本妄图霸占中国领土的野心。中国人民久历战火,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唯有国力强大,才能保持昌盛久安。所有这些,需要我们不断努力学习,让中国成为世界强国。
第二个故事是关于“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和“created in China(中国创造)”之说。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我们不难发现很多产品都标着“made in China”,中国难道只是一个低层加工制造的“世界工厂”吗?中国人难道就只能凭自己的劳动力换取低额的报酬吗?中国创造不应该只是梦想,我们应该重视学习和创新,希望将来更多产品都标识“created in China”。 “为何而学”这个问题从个人层面上升到国家层面,仿佛耳边又再次响起周恩来总理铿锵有力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又仿佛听到梁启超先生催人发奋的“少年中国说”。
【设计意图】老师的参与赋予“为何而学”更丰富的内涵,让学生从更广阔的角度去理解“为何而学”,激发学生为了更广义的理想而奋斗。
四、升华篇——思想洗礼,内化动力
主持人1:分享者的思想一次又一次直击我的心灵,我们在过程中体验,在共鸣中思考。
主持人2:想必很多同学还有很多话要说,那不如拿起手中的笔,记录我们感动的那一刻吧!
生1:坦白说,我一开始觉得有时间还不如多做几个题更有意义,但参加了班会后,我有种被“洗脑”的感觉。这种心灵和思想被洗涤的感觉,前所未有而又如此真切。它不仅让我懂得“为何而学”,也让我重新认识了我的同学。
生2:“为何而学”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思考体验的过程。在班会过程中,也许有那么一刻让自己心弦颤动,想要改变自我,然后扬帆远航。或许某一天的清晨,当你醒来,你会觉得云雾缠身,飘飞欲仙。
生3:到现在,“为何而学”的答案仍未统一,也不可能统一,但至少每个人心中都有答案。班会让我们明确了心中的答案,让我们有了作为“人”所应有的思想和品德。
生4:学习的重要性隐藏在生活的细微之处,或许它总是在低吟浅唱,但永远未完待续。
生5:“为何而学”是一种信仰,它不仅是我们学习的精神后盾,更决定了学习的价值,是我们心中的北极星。
生6:“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班会帮我找到了学习的源头。
……
班主任小结:我们即将步入九年级,这是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我们将会遇到以前没有遇到过的困难。当你遇到困难時,老师希望你思考一下“为何而学”,希望今天的分享成为你明天的力量。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反思的过程,由表及里地激发他们内心深处最原始的,也是最有爆发力和持久力的学习力,达到“为何而学”主题班会的初衷。
反思
我校马国新校长提出“帮教育”,他认为德育是一个自省互助的过程。主题班会立足学生个体,让学生在收集分享中互助,在反思提炼中自省。每一个人的学习都是自己的事情,学生不是不懂这个道理,而是缺少前行的动力。教育者只能尽力“创造”教育过程,帮助孩子,激励孩子。相信班会能让孩子在过程中体验,在分享中找到方向,让学生从内突破,在活动中成长。
学生的学习动力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解决学习动力问题也没有真正的“灵丹妙药”,它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从过程中收获情感体验,从体验中内化动力。因此我们要安排长期系列的有效活动,不断强化学生思想意识。
本次班会极大地激发了孩子创造力,锻炼了孩子的演讲能力、主持能力,培养了孩子的合作意识,为班级注入了学习的活力,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学生小立开学初上课精神不佳,作业拖交甚至不交,有时甚至没有完成,家长反映孩子这段时间就像中了邪一样,经常凌晨才睡。自从小立参与了分享后,整个人发生了变化。小立在日记中这样写道:“你的前面有阴影,是因为你的背后有阳光。加油吧,少年!学习即是如此,我们日夜劳作,在星空之中,在晨雾之下,而‘为何而学’的叩问如同夜空中那颗最亮的星星,指引我们走向人生的殿堂,让我们面前充满阳光。” 小立又重现昔日的笑容,走出了迷茫。
(作者单位:湖北省武汉市光谷实验中学)
责任编辑 陈建军
作为一名八年级班主任,我时常思考,学生的“心”在何处?“路”又在何方?其中最关键问题在于学生的学习内驱力从何而来?如果没有明确目的和方向,没有发自肺腑的需求,所有的努力都是无用甚至无力的。如何帮孩子找回七彩青春,燃起孩子们青春的梦想?这就是本次班会的初衷。
班会目标
通过“为何而学”主题班会,让每一个学生经历体验过程,在分享中产生共鸣,在反思中坚定前行,让每个孩子从内心深处意识到学习不仅是有意义的事,而且是快乐的事,从而让他们珍惜大好时光,实现人生梦想。
班会准备
1.一份特殊的假期作业。班级QQ群通知:请家长假期引导孩子思考“为何而学”。孩子们可以采访身边的亲戚朋友求学的故事和成长经历,收集材料,形成文字;可讲故事,可录制视频。一个孩子一份感受,班上49个学生就是49份心得,开学后在班级内交流。
2.确定班会主持人,并汇总同学们收集的材料。
3.和科任老师沟通,寻求支持,确定分享主题。
4.制作班会课件。
班会过程
一、切入篇——成长故事,从我说起
1.呈现班会主题“为何而学”。
2.通过幻灯片展示班主任艰辛求学与育人之路,搭配老师讲解。
师:同学们,老师是一个地道的农村孩子,我和你们的父辈可能有相同的经历。少年时渴望走出大山,不再复制父辈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方式,于是我边放牛边看书。我时常莫名地对着大山发呆,想象山那边的世界。也许是我的努力敲开了幸运之门,当年高考“跳农门”走出了大别山,师范毕业后选择新洲区的一所农村中学,二十多年来,勤奋工作,努力学习,因教学成绩出色,我先后调入县城中学、省城中学工作。从农村中学一步一步走向城市中学,从一名普通教师走向骨干教师(武汉市学科带头人),一路走来,我愈发感受到:“改变,从学习开始。”
【设计意图】班主任率先示范,和学生来一场真情“告白”,既言教又身教,让学生进入分享模式,同时激励学生大胆分享自己收集到的求学故事。
二、分享篇——多维展示,共享过程
主持人1:老班平时笑口常开,没想到他身上还有这么一段坎坷的故事,建议同学们掌声鼓励。
主持人2:准备很久,期盼很久,同学们的分享马上开始。
生1:我最尊敬的人是我的伯伯,他现在是一名知名大学教授。伯伯这样回答“为何而学”的:“读书时,我的学习目标是考上好大学,因为考上好大学就可以受到好教育,就可以去一个更广阔的天地,自己也会有更多选择的机会。工作时的学习是为了更好地发展自己,让自己适应变化的世界,让自己的工作得到应有的尊重。”
生2:小时候,我很乐意把自己交给书本,可现在我好像过了把学习当作乐趣的年纪,基本成了学习的奴隶,被各科考试追赶得狼狈不堪。虽说每次成绩都能够达到自己的期望,但心中却有一种空虚的感觉,我不知道我得到了什么,没有精神上的快乐,也没有实质的收获。
就“为何而学”,长辈们不约而同地回答:走出穷山沟,摆脱乡下人的身份。可自己生活在大城市,不必为走出小山村而拼搏了,那又为什么而学习呢?哥哥姐姐说是为了能够找到好工作,坐着上班肯定比站着上班舒服。于是我又想,是不是有了好工作,衣食无忧就不用学习呢?我经过长期思考,终于明白学习是一个人成长的过程,学习是通向未知的大门,学习可以丰富生活阅历,让人生变得更完美……
生3:小学时,有一天放学时大雪纷纷,班里其他同学的家长大多都开着小车接孩子回家,只有我,在同学们异样的眼光中坐上了父亲的三轮车,父亲用棉袄裹着瘦小的自己,说:“孩子,为自己好好学习吧!”于是,我在心里,暗暗把改变自己、改变家庭作为学习的目标。
……
【设计意图】分享,让每个孩子都有存在感,交流激发了学生的向上之心,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的真善美。从收集到分享,从他思到我想,从别人的故事里可以看到更多努力的理由。
三、推进篇——师说新语,注入活力
主持人1:同学们分享很真实,也很打动人心,我是在激动中心动,在感动中想赶快行动。
主持人2:确有同感。和我们朝夕相处的老师,他们也有很多故事急着给我们分享,大家欢迎。
语文老师从著名作家龙应台给儿子的一封信开始,讲到学习是为了让自己将来有选择的权利,有尊严地活着。她还分享了自己学习数学的心路历程。
语文老师:刚入中学时我的成绩名列年级前茅。进入高年级后,由于数学难度加大,我的成绩一落千丈,多次处在及格水平,而且经过努力,也没有取得很大进展。自己当时想到了放弃,可作为一个农村女孩,读书是唯一能够跳出农门的机会。苦苦思考下,我毅然放弃题目的数量,将重心转移到题目的质量。高考最后半年,我用心整理出厚厚的一本数学笔记,并考上师范大学,如愿跳出农门。
英語老师现场分享了两个故事:第一个是钓鱼岛事件,暴露出日本妄图霸占中国领土的野心。中国人民久历战火,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唯有国力强大,才能保持昌盛久安。所有这些,需要我们不断努力学习,让中国成为世界强国。
第二个故事是关于“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和“created in China(中国创造)”之说。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我们不难发现很多产品都标着“made in China”,中国难道只是一个低层加工制造的“世界工厂”吗?中国人难道就只能凭自己的劳动力换取低额的报酬吗?中国创造不应该只是梦想,我们应该重视学习和创新,希望将来更多产品都标识“created in China”。 “为何而学”这个问题从个人层面上升到国家层面,仿佛耳边又再次响起周恩来总理铿锵有力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又仿佛听到梁启超先生催人发奋的“少年中国说”。
【设计意图】老师的参与赋予“为何而学”更丰富的内涵,让学生从更广阔的角度去理解“为何而学”,激发学生为了更广义的理想而奋斗。
四、升华篇——思想洗礼,内化动力
主持人1:分享者的思想一次又一次直击我的心灵,我们在过程中体验,在共鸣中思考。
主持人2:想必很多同学还有很多话要说,那不如拿起手中的笔,记录我们感动的那一刻吧!
生1:坦白说,我一开始觉得有时间还不如多做几个题更有意义,但参加了班会后,我有种被“洗脑”的感觉。这种心灵和思想被洗涤的感觉,前所未有而又如此真切。它不仅让我懂得“为何而学”,也让我重新认识了我的同学。
生2:“为何而学”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思考体验的过程。在班会过程中,也许有那么一刻让自己心弦颤动,想要改变自我,然后扬帆远航。或许某一天的清晨,当你醒来,你会觉得云雾缠身,飘飞欲仙。
生3:到现在,“为何而学”的答案仍未统一,也不可能统一,但至少每个人心中都有答案。班会让我们明确了心中的答案,让我们有了作为“人”所应有的思想和品德。
生4:学习的重要性隐藏在生活的细微之处,或许它总是在低吟浅唱,但永远未完待续。
生5:“为何而学”是一种信仰,它不仅是我们学习的精神后盾,更决定了学习的价值,是我们心中的北极星。
生6:“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班会帮我找到了学习的源头。
……
班主任小结:我们即将步入九年级,这是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我们将会遇到以前没有遇到过的困难。当你遇到困难時,老师希望你思考一下“为何而学”,希望今天的分享成为你明天的力量。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反思的过程,由表及里地激发他们内心深处最原始的,也是最有爆发力和持久力的学习力,达到“为何而学”主题班会的初衷。
反思
我校马国新校长提出“帮教育”,他认为德育是一个自省互助的过程。主题班会立足学生个体,让学生在收集分享中互助,在反思提炼中自省。每一个人的学习都是自己的事情,学生不是不懂这个道理,而是缺少前行的动力。教育者只能尽力“创造”教育过程,帮助孩子,激励孩子。相信班会能让孩子在过程中体验,在分享中找到方向,让学生从内突破,在活动中成长。
学生的学习动力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解决学习动力问题也没有真正的“灵丹妙药”,它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从过程中收获情感体验,从体验中内化动力。因此我们要安排长期系列的有效活动,不断强化学生思想意识。
本次班会极大地激发了孩子创造力,锻炼了孩子的演讲能力、主持能力,培养了孩子的合作意识,为班级注入了学习的活力,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学生小立开学初上课精神不佳,作业拖交甚至不交,有时甚至没有完成,家长反映孩子这段时间就像中了邪一样,经常凌晨才睡。自从小立参与了分享后,整个人发生了变化。小立在日记中这样写道:“你的前面有阴影,是因为你的背后有阳光。加油吧,少年!学习即是如此,我们日夜劳作,在星空之中,在晨雾之下,而‘为何而学’的叩问如同夜空中那颗最亮的星星,指引我们走向人生的殿堂,让我们面前充满阳光。” 小立又重现昔日的笑容,走出了迷茫。
(作者单位:湖北省武汉市光谷实验中学)
责任编辑 陈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