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确立了思想品德课以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首,兼顾能力目标、知识目标三位一体的课程教学目标。我们应该通过思想品德课程,帮助学生增长知识,在学生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最重要时期,引导他们培养品德,为他们以后价值观的成型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就是本文所谈的“双丰收”。
一、以良好的课前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讲解初三思想品德第一课第一框的内容“责任的知识”时,我以网络新闻导入。一个高中女孩弃学与他人私奔,怀孕后由于双方都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抚养小孩,只好到医院做人流。我请学生思考:作为学生,这个女孩应该做的事情是什么?一旦成立了一个家庭,家庭每个成员应该承担起怎样的责任?在讲解初三思想品德第七课《经济知识》时,我从学生聊起,让他们回去询问父母以前的生活水平、生活条件是怎样的。以聊天的方式,探讨交流生活的变迁,引出经济学的相关知识。
二、倡导合作探讨式的教学模式
在讲解思想品德初二下册关于消费者的知识时,我让学生借助网络搜集关于消费者被侵权的案例,然后在课堂上针对案例进行讨论,从而引出消费的安全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依法求偿权等知识点。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对知情权、依法求偿权等有不同的看法,我鼓励学生大胆表达,并适当引导。
三、营造生活化的课堂氛围
讲解初二思想品德上册第三课时,我列举了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一些事情,让大家讨论。现象1:有个别男生女生,因为小学至初中都是同学,而一个理科成绩较好,一个文科成绩较好,所以他们经常两个人在一起讨论问题。现象2:每天下午放学后,班级的一些同学都会自发的组织在一起,讨论当天课堂上没有掌握好的相关内容。学生对上述两种现象讨论,男生女生应该如何交往,从而得出结论:既要相互尊重,又要自重自爱。
四、在课堂教学中倾注情感
我时刻提醒自己注意一言一行,以平等、民主的态度了解学生、关注学生、教育学生。在课堂上,我经常采用鼓励性的语言、微笑的表情激励学生,感染学生,使学生情感愉悦,精神振奋;当发现有学生注意力分散时,用目光去暗示、提醒;当学生回答问题时胆怯、畏缩,用目光去鼓励、支持;当学生犯错误时,目光严厉但又诚恳;当学生有所进步时,给予大力的表扬,并投以赞许、信任的目光。特别是对一些后进生,我更用一种期待、信任的目光让他们看到希望、增添力量。
讲解初二思想品德与父母沟通的知识点时,我随机提问一个学生:“你为你的爸爸妈妈做过什么?”他有些难为情,说不出口,我及时地用真诚的、信任的目光去鼓励他,并说:“哪怕你为你父母做过的事很小、很少、这也代表你曾经付出过。”在我的鼓励下,他终于鼓足勇气说出了心里话:“我觉得我为爸爸妈妈做的实在是太少了……”还流下了眼泪,他的举动感染了其他学生,很多学生都说出了心里话,表达了内疚之情。这堂课使我和学生的心里都充满了感动。我从中也感悟到:现在的学生有鲜明的个性、丰富的情感,他们需要理解,需要宣泄,需要沟通。作为教育者的我,只有真正地进入了学生的内心,才能更好地了解他们,更好地引导他们。
五、加强课程方法指导
新课标倡导教师扮演学生学习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因此学生的主体作用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才能得以充分发挥。而每个学生都不能回避的一个问题就是考试,只有让学生在考试中收获成绩,收获喜悦,他才能更乐意、更主动地接受更多的知识,作为教师,我们也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增长知识,培养品德。因此,教师的教学不仅是“授之以鱼”更重要的是“授之以渔”。我们除了要注重观念的更新、教学模式的探讨外,还应更注重对学生学法的研究,进而更好的指导学生。如:(1)开拓思路的方法是:围绕材料反映的中心问题打开三条思路:A. 是什么?B. 为什么?(意义或重要性)C. 怎么做?(措施、方法)(2)具体指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如对材料分析题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是:审问题,抓关键信息,确定“题型”(评析题、启示题、为什么、怎样做等);读材料,抓关键词句,确定“主题”(一个或多个);回扣教材,找到相关的原理或观点,确定“知识点”(一个或多个);组织答案。
学生只有掌握了解题的技巧、方法,才能在知识的海洋中如鱼得水,游得轻松、畅快,在成绩中取得成功,才有喜悦的心情,才有前进的动力。当一个学生跟着老师的教学步伐前进的时候,一旦他取得成功,哪怕就是小小的进步,也会给他带来无穷的动力,激发他求知的热情。
六、及时进行有效评价
“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鼓励和信心的教育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我们每个人都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赞扬,初中生对一切事物充满好奇、自信,他们也不例外。所以我们应该学会赏识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肯定和鼓励;应拿起表扬的武器,帮助学生维持积极的情绪,树立“我能行”的信心。对学生的评价,一要中肯,二要及时。之所以要中肯,是因为如果评价,特别是赞赏太过于虚假,不但得不到期望的效果,还有可能会带来负面的效应;之所以要及时,是因为每个学生在付出的同时,都希望自己的付出可以在第一时间得到回应,无论是口头的表扬还是实物的激励,也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更有激情和热情继续学习。在日常教学中,我经常会用到的评价语是:你比以前有进步了,但是还需要……;你们两个人的回答都挺好的,但是各有长处,望相互借鉴;你的答案虽然不是很好,但是已经出乎我的意料了。
我相信,只要我们教师遵从新课程理念,认真钻研教材,选择灵活多样、切合实际的方法,就一定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好思想品德课,从而让学生在课程中实现思想、知识“双丰收”,履行我们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也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打下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 魏文琦
一、以良好的课前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讲解初三思想品德第一课第一框的内容“责任的知识”时,我以网络新闻导入。一个高中女孩弃学与他人私奔,怀孕后由于双方都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抚养小孩,只好到医院做人流。我请学生思考:作为学生,这个女孩应该做的事情是什么?一旦成立了一个家庭,家庭每个成员应该承担起怎样的责任?在讲解初三思想品德第七课《经济知识》时,我从学生聊起,让他们回去询问父母以前的生活水平、生活条件是怎样的。以聊天的方式,探讨交流生活的变迁,引出经济学的相关知识。
二、倡导合作探讨式的教学模式
在讲解思想品德初二下册关于消费者的知识时,我让学生借助网络搜集关于消费者被侵权的案例,然后在课堂上针对案例进行讨论,从而引出消费的安全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依法求偿权等知识点。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对知情权、依法求偿权等有不同的看法,我鼓励学生大胆表达,并适当引导。
三、营造生活化的课堂氛围
讲解初二思想品德上册第三课时,我列举了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一些事情,让大家讨论。现象1:有个别男生女生,因为小学至初中都是同学,而一个理科成绩较好,一个文科成绩较好,所以他们经常两个人在一起讨论问题。现象2:每天下午放学后,班级的一些同学都会自发的组织在一起,讨论当天课堂上没有掌握好的相关内容。学生对上述两种现象讨论,男生女生应该如何交往,从而得出结论:既要相互尊重,又要自重自爱。
四、在课堂教学中倾注情感
我时刻提醒自己注意一言一行,以平等、民主的态度了解学生、关注学生、教育学生。在课堂上,我经常采用鼓励性的语言、微笑的表情激励学生,感染学生,使学生情感愉悦,精神振奋;当发现有学生注意力分散时,用目光去暗示、提醒;当学生回答问题时胆怯、畏缩,用目光去鼓励、支持;当学生犯错误时,目光严厉但又诚恳;当学生有所进步时,给予大力的表扬,并投以赞许、信任的目光。特别是对一些后进生,我更用一种期待、信任的目光让他们看到希望、增添力量。
讲解初二思想品德与父母沟通的知识点时,我随机提问一个学生:“你为你的爸爸妈妈做过什么?”他有些难为情,说不出口,我及时地用真诚的、信任的目光去鼓励他,并说:“哪怕你为你父母做过的事很小、很少、这也代表你曾经付出过。”在我的鼓励下,他终于鼓足勇气说出了心里话:“我觉得我为爸爸妈妈做的实在是太少了……”还流下了眼泪,他的举动感染了其他学生,很多学生都说出了心里话,表达了内疚之情。这堂课使我和学生的心里都充满了感动。我从中也感悟到:现在的学生有鲜明的个性、丰富的情感,他们需要理解,需要宣泄,需要沟通。作为教育者的我,只有真正地进入了学生的内心,才能更好地了解他们,更好地引导他们。
五、加强课程方法指导
新课标倡导教师扮演学生学习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因此学生的主体作用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才能得以充分发挥。而每个学生都不能回避的一个问题就是考试,只有让学生在考试中收获成绩,收获喜悦,他才能更乐意、更主动地接受更多的知识,作为教师,我们也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增长知识,培养品德。因此,教师的教学不仅是“授之以鱼”更重要的是“授之以渔”。我们除了要注重观念的更新、教学模式的探讨外,还应更注重对学生学法的研究,进而更好的指导学生。如:(1)开拓思路的方法是:围绕材料反映的中心问题打开三条思路:A. 是什么?B. 为什么?(意义或重要性)C. 怎么做?(措施、方法)(2)具体指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如对材料分析题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是:审问题,抓关键信息,确定“题型”(评析题、启示题、为什么、怎样做等);读材料,抓关键词句,确定“主题”(一个或多个);回扣教材,找到相关的原理或观点,确定“知识点”(一个或多个);组织答案。
学生只有掌握了解题的技巧、方法,才能在知识的海洋中如鱼得水,游得轻松、畅快,在成绩中取得成功,才有喜悦的心情,才有前进的动力。当一个学生跟着老师的教学步伐前进的时候,一旦他取得成功,哪怕就是小小的进步,也会给他带来无穷的动力,激发他求知的热情。
六、及时进行有效评价
“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鼓励和信心的教育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我们每个人都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赞扬,初中生对一切事物充满好奇、自信,他们也不例外。所以我们应该学会赏识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肯定和鼓励;应拿起表扬的武器,帮助学生维持积极的情绪,树立“我能行”的信心。对学生的评价,一要中肯,二要及时。之所以要中肯,是因为如果评价,特别是赞赏太过于虚假,不但得不到期望的效果,还有可能会带来负面的效应;之所以要及时,是因为每个学生在付出的同时,都希望自己的付出可以在第一时间得到回应,无论是口头的表扬还是实物的激励,也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更有激情和热情继续学习。在日常教学中,我经常会用到的评价语是:你比以前有进步了,但是还需要……;你们两个人的回答都挺好的,但是各有长处,望相互借鉴;你的答案虽然不是很好,但是已经出乎我的意料了。
我相信,只要我们教师遵从新课程理念,认真钻研教材,选择灵活多样、切合实际的方法,就一定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好思想品德课,从而让学生在课程中实现思想、知识“双丰收”,履行我们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也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打下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 魏文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