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写小说

来源 :艺术当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5971442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写了二十多年小说,出版了四部长篇。我估计,我的小说读者不超过几百人,或许,两百人都不到。在很少的读者中,许多还是我的亲朋好友。他们读我的小说——或者仅仅随手翻翻,可能只是出于对我的支持和同情。今天,小说的命运够悲催,我听到许多唱衰小说的论调,理由各异,根源却相同:小说读者越来越少了。这是不对的。小说读者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多——我指的是各种畅销小说和网络小说的读者。我不关心小说读者的多寡。我只考虑小说的历史使命是否已经完成?它在文本上的表现力、对人的灵魂的穿透力,以及渗透现实的附着力是否已经稀释殆尽?一言蔽之,在当下资讯渠道无比繁杂、传播手段无比便捷的情景下,小说是否还有它的存在价值?
  没有读者,无人喝彩,为什么我能保持这样的热情?我想说,实际上不是小说的问题,哲学、历史学、伦理学等等人文学科都一样。要么是灌输式的,要么是心灵鸡汤式的,除此之外,所有严肃的、深入的探究都被边缘化了,成为像实验室里的少数科研人员的专利。主流话语和通俗文化如翻江倒海的潮水席卷一切,现实如山,它不会朝我们走来,怎么办?我喜欢写小说,小说使我智力、想象、表达得到充分的发挥。小说一刻不停地训练我的思维,考验我的耐心,保持着内在的紧张度——由此,抵御时时袭来的沉沦和犬儒,于我来说,难道不是一件非常值得去做的事情?如果这个理由还不够实在,那么,再加上一句:最好的写作的最好状态,不是争取读者,而是清除对他们的期待,冷限度量他们——这么做,未尝不是一种自我价值的提升和体现。
  任何写作的人都离不开他的语言系统,离不开通过语言呈现的存在的方方面面。欧洲小说家(从福斯特到昆德拉)宣称:小说是欧洲的创造物。他们肯定不知道,曹雪芹是在没有读过欧洲小说的情况下,写出了不朽的小说。话得说回来,西方小说的贡献不为区域所囿,辐射力和覆盖面有目其睹。这取决于他们的叙事传统的坚实、深厚,也取决于他们在小说实践和理论的再造能力、更新能力。在我们的传统文化形态里,有伟大的经久不衰的抒情传统——辞赋、诗文之类,却在音乐、思辨和叙事方面欠缺多多。以致造成了我们的听觉有些粗糙,哲学思考不严密,叙事技术不够强。譬如,寥寥几首名曲,谈不上多少骄傲。再譬如,黄佐临把世界戏剧概括为包含“梅兰芳体系”在内的三大体系。梅兰芳是了不起的京剧演员,发表过一些经验之谈,我不知道黄氏的“体系”说是不是民族感情的产物,至于思辨,我们素来少有出类拔萃、自成体系的哲学家。孔孟、老庄?程朱?王阳明?戴震?冯友兰?即使黑格尔的“中国无哲学”的说法太过夸张,事实也确实不那么令人抱有信心。《红楼梦》的高度毋容置疑,怎么评价都不为过,但它几乎是绝唱,之后一直没有后继小说家接得上气。这样的梳理意在说明,中国现代小说更多是嫁接在西方叙事传统之上的。其实,早在上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时期,小说家就用实际行动亮出了这面旗帜。他们看得清楚,曹雪芹的血脉已趋干枯,若不赶紧改弦易辙,在新时代却只能在旧门前打转。
  对于以往的成就,标准和立场不同,结论大相径庭。例如,王瑶是一种,夏志清是另一种。小说家在何种程度上理解小说在发展链条中的落差,就会在何种程度上影响到他的写作。小说家在面对社会时,需要现实感,需要介入,需要代言。但是他面对写作时,功利的、现实的目的都有可能自我损毁。当小说家以获得各种奖项作为成功标记时,与追逐印数和商业目的一样,本质没有区别。举“茅奖”为例,它既是现存的文学秩序,也是体制化的结果。这么说吧,在我敬仰的小说家的名单里,没有茅盾先生。记得艾略特曾指出,文学创作的最大敌人是它面对着的那个文学秩序。然而,小说家无法逃避秩序化的存在,不管它是现实的还是历史的——这是一种近乎宿命的悖论。目前,国内大多数所谓的一线小说家集体朝后转,摒弃了上世纪80年代他们赖以成名的“先锋”姿态,回到了写实和写故事的传统路数。表面上,这么做是为了规避与西方叙事撞车,以确立“中国式”的叙事样板,实质却是又一次轮回,在不知不觉中沉入了精神萎缩的贫血期。
  有一次,一位对我的小说感兴趣的记者问我:写了这么多年,你给自己的小说打多少分?我真心诚意回答:刚好及格。别小看及格二字,要看用什么坐标为参照——纵向看,我显得很矮。横向看,远在矮之上。我的回答当然与我的阅读习惯有关。我在读书上有些懒惰。古人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在读书这件事上走走捷径无可厚非。我除了读一些朋友赠送的书,以及应予以关注的书,兴趣都在那些经过时间沉淀的作品上,也就是那些被一两代人甚至几代人检阅并认可的作品。由此,我想到自己,如经不起一点时间的考验——哪怕不太长的时间的考验,我的写作就真是成了自娱自乐的游戏。我得赶紧补充一句,寄希望于未来和寄希望于过去一样,都是一种幻觉,都是弱者对虚幻价值的献媚。在当下的处境里,自我隔离可能不好,随波逐流却一定是不好的。
  说到“好”这个字眼,我的命门便显现了。大师无师,道理颠扑不破。卡夫卡、乔伊斯、穆齐尔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写作是好是坏,是优是劣,是高是低——就是说,他们的写作没有样板,没有标准,没有依据。我(包括与我类似的许多写作者)恰恰相反,一开始就是冲着“好”去的,而“好”的样板、标准和依据正是那些现成的大师的作品。它们像一条条无情的绳索,不仅将原创的预期捆得紧紧的,连本来的才华和悟性也被一点点荡涤。当然了,由于小说所用的材料(文字)具有天然的制约,所以小说家永远不能像杜尚那样直接利用现成的“物”做作品,也不能像约翰凯奇那样以“无声”的概念来表达音乐。所谓原创,只是最大限度地寻求独特性和差异性而已。
  有朋友称我的写作是高投入低产出。是的,我知道不少同行的写作犹如水龙头,隔夜睡觉前拧开那么一点,任水滴流淌,第二天早晨已是满满一桶了,这是非常惬意的事情。高投入指什么呢?内心风起云涌,动静大,冲突大,在封闭状态下自己与自己较劲。幸好,我对“产出”多少倒不在意。
其他文献
青年艺术家蔡承良从2015年1月开始陆续创作了一系列短小精练的影像作品。其实“短”的描述并不准确——尽管艺术家将主体内容浓缩在了一两分钟以内,但无限循环的播放方式模糊了影像的时长概念,所以作品可短可长,甚至可以长到无穷。  对于艺术家而言,无限循环是创作语言的一部分:而对观众来说,影像可以随时开始随时结束,这意味着一种观看上的自主,也意味着影像的连续性对叙事框架的脱离。不强调叙述、不强制观众自始至
期刊
在当代艺术家们执着追随着上世纪“艺术英雄”们诸如杜尚、博伊斯和沃霍尔的脚步而不断试图闯入普罗大众的日常生活和视野中时,是自发地还是迎合地“做艺术”,类似的质疑声音不绝于耳。对于这个不论是“信息独享”还是“情感阻断”都无比艰难的时代而言,但凡抱存着些许旧式理想主义的文艺青年们,都还在坚持着所谓艺术本体当于这个世界上“独立存在”的理念。自主创造艺术,通过作品去触摸内心肌理,铸就一个与众不同的“人类”,
期刊
周娟禾(以下简称“周”):你展览的标题是“隐力”。“隐力”是什么?  倪有鱼(以下简称“倪”):题目“隐力”来源于展览中体量最大的一件作品的名字。所谓“隐力”,即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力量,但它又客观存在,并且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对你造成干涉。这个作品是三年前的想法,随着近两年我在创作中越来越喜欢“虚空”的东西,我就很想在这个展览上把它实现出来,用一种非常沉重的东西来表达虚空。  周:是否能详细谈谈《隐
期刊
艺术当代(以下简称“艺”):明当代美术馆作为一个新的民营美术馆,迄今为止它已经举办了几次大规模的展览,请问美术馆的定位是?  邱志杰(以下简称“邱”):其实我们这个美术馆还没有真正开馆。三月份我们会做真正的开馆展。我们第一个展览是“中国实验剧场三十年”,而后做了“欧洲舞台设计”,中间又有现代舞、大学生戏剧节等各种小项目。明年一月份我们将会请“明和电机”,日本的一个团体,又是乐队,他们把工业的东西改
期刊
当我们在说“聆听”时,我们在谈论什么?既然耳朵没有如眼皮那样的遮蔽物,我们的身体就多少有一点强迫我们去“听”的意思。不仅如此,耳朵天然地限定了我们的“感知区间”,在不借助工具的情况下,这一听觉的天然区间被物理局限包裹着,是构成我们存在的感知家园的重要组成。这种人与自然之物的内在关系决定了我们能够在何时、在何种情况下以何种方式感知这个世界。可以说,听觉叩开了人类熟知的存在家园。  严格地讲,听觉和触
期刊
伴随着当代水墨艺术的发展进程,第九届“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将于2016年3月举行,届时一百余位海内外著名艺术家的三百余件水墨作品参展交流。同期将举办“第八届深圳水墨论坛”邀请十六位著名美术理论家批评家进行学术研讨。  “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是经文化部批准,由深圳市人民政府主办的以水墨艺术为专题的常设性国际艺术展事。本届双年展,由董小明担任总策划,包含主题展、特别展和专题展三个板块,由深圳画院联合关
期刊
兰迪(以下简称“兰”):叶永青老师作为川美“学生自选作品展”的亲历者,您现在对当年的事情保留怎样的记忆呢?  叶永胄(以下简称“叶”):纠正一下:“自选作品展”涉及两方面,包括教师和学生两种。学生和教师自选作品展是80年代中期在川美出现的新事物,我当时是分别在绘画系和师范系担任教职,同时协助魏传义先生组织所有的川美油画对外交流展览。我当年执教的班是从81、82级油画系到81级、83级师范系,当时我
期刊
对苏畅来说,作品是源自内心的一种印记,而非外在景观的再造。其中所含的历史和时间的痕迹不过是他作品无意的反射。苏畅的创作一直围绕着城市进行,与其说他的作品与城市相关,不如说他其实描述的是和自己息息相关的生活环境。苏畅一直工作生活在上海,生于斯,长于斯,期间的一草、一木、一建筑……那些印在心中的痘,那种对“物”的感触,都被他反映在作品中。这种对城市肌理的探索,带有明显的地域和时代的烙印,这其实也是他对
期刊
上星期接到贾方舟老师打来的电话,得知他将要策划一个名叫“激活传统”的学术展览,共邀请了六位十分重要的中国当代艺术家,其中就有著名艺术家尚扬先生。他还对我说,由于先生与我都从湖北走出来,所以特别希望我能撰写一篇文章,以用于展览的画册中。我很快就同意了,因为在我看来,先生的创作之路无论是对于一味追求“西方化”的创作思路,还是对于一味追求所谓“传统化”的创作思路都有很大的启示意义。我甚至觉得,在极端化民
期刊
事实上,早在19世纪库尔贝、马奈那里,艺术就已经被裹挟在资本系统和阶级意识形态的结构中。纽约画派的艺术家们尽管针对的是占据社会主导地位的理性的、僵化的,同时又疯狂的、失控的中产阶级意识形态,但以白人、异性恋者、男性为基本条件的中产阶级却又构成了他们的主体。在社会学家米尔斯(C.Wright Mills)看来,美国的民主实际是一个会让多数人丧失权力的政治体系,权力集中在财阀和统治精英手中。而无力感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