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质量是学校永远的追求,因此,课改也就成了学校工作的主旋律。在素质教育理念的引领下,全国上下都在搞课改,有很多学校的课改轰轰烈烈。而教育不是速成品,也不是展示品,学校想要的是“明明白白搞课改,扎扎实实搞课改,朴朴素素搞课改”,秉承这一基本思想,陕西省榆林高新小学课改从常规教学起步,立足学校、立足课堂、立足学情,经历了常规教学——有效教学——高效课堂三个发展阶段,实现教与学的根本转变。
顶层设计,长远规划
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工程,只有在做好充分准备的前提下才可以或才敢实施,因为学校改革的对象、学校实验的对象不是物品,是学生,是人,稍有不慎则可能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所以做好规划和设计是必需的也是必要的。本着这种想法,在充分调研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现状的基础上,学校对课堂教学改革从宏观上做了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明确了高新小学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路)路线图是:分两轮在六年内完成。工作策略是:“分步实施、分层推进、典型示范、重点突破、全面推开”。
第一轮(2012-2015学年),学校的推进思路是:“一年奠基,两年成型,三年成熟”;设计高效课堂改革用三年完成。第二轮(2015--2018学年),学校的工作目标是:“一年推广经验,两年走出模式,三年形成风格”;设计用三年完成。
秉承宗旨,有序推进
奠基 第一年(2012-2013学年)奠基之年,目标是:学习启动、熟练常规、有效教学。学校当机立断,做了六件事:第一,组织集体培训;第二,举办专家讲座;第三,开展能手示范引领;第四,教师师徒结对;第五,开展常规教学训练;第六,实施有效教学。这一年,是新课程标准学习培训之年、常规教学熟练之年、有效教学实施之年。
成型 第二年(2013-2014学年)成型之年,目标是:建立模式、应用模式、推进模式。学校出台并发放了14个有关改革的方案。出台方案、解读方案、学习方案、内化方案、实践方案、研讨方案、修改方案几乎成了广大教师生活的全部,工作量之大、任务之重,辛苦程度,不言而喻。其间,学校主要是通过三项举措有序打造:专家引领、多维培训、人人践行。这一年,可以说是高新小学“方案出台”之年,它标志着高新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全面铺开。
成熟 第三年(2014-2015学年)成熟之年,目标是:完善模式、熟练模式、总结提升。第一,小组文化建设显内涵;第二,导学案设计显特色;第三,课堂高效重展示。如果说之前学校所有的努力都是在“临摹”,那么现阶段学校的课改已经走向了“创新”。
成果显现,创新发展
教师成长快速多元 课改以来,学校涌现出一批理念新颖、素质过硬的优秀教师。2013-2014年,成功培养了省级教学能手3名,市级教学能手3名,校级教学能手14名,高新小学教师梯次培养模式逐渐形成,教师阶梯式成长目标实现,教师梯队建设渐趋合理、规范、成熟。这些荣誉的取得,充分证明了学校的老师变得坚定、从容、睿智了,充分证明了学校课改路走的是正确的、也是成功的。
教科研成果丰富优秀 2012年以来,特别是课改以来,老师们结合课改体验、课改困惑撰写出了不少课改心得、教学论文、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案例;全校现有2个国家级课题立项研究,有2个省级课题立项研究,有9市级课题立项研究,有9校级课题立项研究;先后有200篇论文在国家、省、市区等教育刊物上发表或获奖。
教学质量稳中增长 实行课改的两年多时间里,学生的成绩并没有下降,部分学科反而因此提高了很多,使大家更加坚定了课改的决心,使教师更加充满了课改的信心。
课改进行到今天,学校的课堂变得阳光、开放、温暖、有序、高效了;学校的学生变得主动、投入、自信、活泼、快乐了;课堂成为学生成长、表现的舞台;大家看到了“师生共同成长”的局面。在课改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学校也注重反思、总结和提炼,得出了一些课改经验与成果。这些课改成果、经验还出现在《高新教育》《西部教育导刊》等杂志上,产生了一定影响。
(作者单位:陕西省榆林高新小学)
顶层设计,长远规划
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工程,只有在做好充分准备的前提下才可以或才敢实施,因为学校改革的对象、学校实验的对象不是物品,是学生,是人,稍有不慎则可能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所以做好规划和设计是必需的也是必要的。本着这种想法,在充分调研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现状的基础上,学校对课堂教学改革从宏观上做了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明确了高新小学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路)路线图是:分两轮在六年内完成。工作策略是:“分步实施、分层推进、典型示范、重点突破、全面推开”。
第一轮(2012-2015学年),学校的推进思路是:“一年奠基,两年成型,三年成熟”;设计高效课堂改革用三年完成。第二轮(2015--2018学年),学校的工作目标是:“一年推广经验,两年走出模式,三年形成风格”;设计用三年完成。
秉承宗旨,有序推进
奠基 第一年(2012-2013学年)奠基之年,目标是:学习启动、熟练常规、有效教学。学校当机立断,做了六件事:第一,组织集体培训;第二,举办专家讲座;第三,开展能手示范引领;第四,教师师徒结对;第五,开展常规教学训练;第六,实施有效教学。这一年,是新课程标准学习培训之年、常规教学熟练之年、有效教学实施之年。
成型 第二年(2013-2014学年)成型之年,目标是:建立模式、应用模式、推进模式。学校出台并发放了14个有关改革的方案。出台方案、解读方案、学习方案、内化方案、实践方案、研讨方案、修改方案几乎成了广大教师生活的全部,工作量之大、任务之重,辛苦程度,不言而喻。其间,学校主要是通过三项举措有序打造:专家引领、多维培训、人人践行。这一年,可以说是高新小学“方案出台”之年,它标志着高新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全面铺开。
成熟 第三年(2014-2015学年)成熟之年,目标是:完善模式、熟练模式、总结提升。第一,小组文化建设显内涵;第二,导学案设计显特色;第三,课堂高效重展示。如果说之前学校所有的努力都是在“临摹”,那么现阶段学校的课改已经走向了“创新”。
成果显现,创新发展
教师成长快速多元 课改以来,学校涌现出一批理念新颖、素质过硬的优秀教师。2013-2014年,成功培养了省级教学能手3名,市级教学能手3名,校级教学能手14名,高新小学教师梯次培养模式逐渐形成,教师阶梯式成长目标实现,教师梯队建设渐趋合理、规范、成熟。这些荣誉的取得,充分证明了学校的老师变得坚定、从容、睿智了,充分证明了学校课改路走的是正确的、也是成功的。
教科研成果丰富优秀 2012年以来,特别是课改以来,老师们结合课改体验、课改困惑撰写出了不少课改心得、教学论文、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案例;全校现有2个国家级课题立项研究,有2个省级课题立项研究,有9市级课题立项研究,有9校级课题立项研究;先后有200篇论文在国家、省、市区等教育刊物上发表或获奖。
教学质量稳中增长 实行课改的两年多时间里,学生的成绩并没有下降,部分学科反而因此提高了很多,使大家更加坚定了课改的决心,使教师更加充满了课改的信心。
课改进行到今天,学校的课堂变得阳光、开放、温暖、有序、高效了;学校的学生变得主动、投入、自信、活泼、快乐了;课堂成为学生成长、表现的舞台;大家看到了“师生共同成长”的局面。在课改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学校也注重反思、总结和提炼,得出了一些课改经验与成果。这些课改成果、经验还出现在《高新教育》《西部教育导刊》等杂志上,产生了一定影响。
(作者单位:陕西省榆林高新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