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研究旨在通过实验验证训练对于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是否具有促进作用。研究者选取了3~4岁儿童共122名,通过错误信念任务和语言控制任务,筛选出59名被试参加实验,并将被试按年龄、性别平均分配到三个组:故事组、信念组和控制组,分别进行不同的训练。研究结果显示,适当的训练对儿童心理理论能力的发展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且训练效应具有长期性;4岁儿童的训练效果显著优于3岁儿童。
【关键词】心理理论;3~4岁儿童;训练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0)01/02-0075-06
一、问题的提出
心理理论是指儿童对他人的愿望、信念、动机等心理状态及其与行为之间关系的认识。〔1〕拥有了心理理论,儿童可以揣度他人心理,预测他人行为,这是儿童社会交往技能发展的前提。许多研究都发现,儿童的心理理论能力在3~5岁间得到显著发展,其中,4岁是一个明显的转折点。〔2〕然而,有研究者发现,同一年龄段的儿童在错误信念任务中表现出很大的差异,〔3〕除了获得心理理论的速度有差异之外,不同儿童的心理理论质量也存在差异,即有的儿童对他人的心理状态非常敏感,且善于推测他人的心理状态,而有的儿童在这一方面则较为迟钝。有鉴于此,研究者尝试运用一定的方法对儿童进行训练,以期促进儿童心理理论能力的发展,进而促进其社交技能的发展,并为早期儿童社会性教育提供心理学实证依据,为制订特殊人群的培训指导方案提供支持。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筛选及分组
筛选前的被试来自成都市龙泉驿区3所幼儿园的小班和中班,共计122名3~4岁儿童,所有儿童家庭经济背景相似。对这122名儿童的现有能力进行评估性测试,每名儿童都要接受两个经典的错误信念任务(包括一个意外地点任务和一个意外内容任务)和一个语言控制任务的测试。儿童只有在无法通过两个经典的错误信念任务测试,却能通过语言控制任务测试的情况下,才能被选为训练对象。
经测试,63名儿童被淘汰,筛选出符合本研究要求的被试59名。
将这59名被试按年龄、性别随机分配到三个组:故事组、信念组和控制组。其中,故事组通过听故事接受自然概念训练,信念组接受心理理论任务训练,控制组接受数量守恒任务(与心理理论无关)训练。各组被试人数、性别、年龄分布见表1。经方差齐性检验,三组被试的年龄没有显著差异。
(二)实验程序
1.训练
训练程序在被试筛选完成后3~5天启动。训练活动在幼儿园一个安静的、被试熟悉的房间里一对一地进行。训练共有4个环节,分四次进行,每次训练时间为10~15分钟,每两个训练环节中间间隔3~5天,训练期总共为2~3周。训练中主试向被试提出问题,根据被试的回答给予适当反馈,并和被试进行讨论,直到被试清楚了解为止。每次训练完后被试会得到一份糖果。
故事组采用讲故事并讨论的方法进行训练。儿童对心理状态的理解以及社会互动经历是影响其心理理论发展的主要因素。而民间故事绝大多数是伴随着诸如意图、信念、目标、无私、虚伪等角色心理状态而展开的。〔4〕本实验选取了4个故事,分别为《猴子和鳄鱼》《兔子和狼》《乌鸦和狐狸》《驴驮盐》。主试在结合图画书讲故事的过程中重点围绕角色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与被试一起讨论,要求被试作出解释,使被试能将故事角色的心理状态与行为联系起来,理解它们之间的关联,从而促进他们心理理论能力的发展。如《猴子和鳄鱼》的故事中有这么一段内容:“鳄鱼对猴子说:‘猴子,河对面小岛上的香蕉熟了。你想吃吗?’猴子听了高兴极了。”这段内容涉及到角色的心理,主试问被试:“猴子听说河对面小岛上的香蕉熟了,心里感觉怎样?”接下来一段内容是:“猴子愁眉苦脸地说:‘我不会游泳,怎么过去呢?’小鳄鱼说:‘我可以背你过去!’猴子一下子从树上跳下来,爬到小鳄鱼的背上。小鳄鱼驮着猴子离开了河岸,慢慢地向河对面的小岛游去。”这段内容涉及到角色的信念,主试问被试:“猴子相信鳄鱼要背自己过河吃香蕉吗?”又如,在《兔子和狼》的故事中,主试给被试看了以下画面:“冬天,一只小兔正在河边烤火,他想整一整越走越近的大灰狼。”然后问被试:“狼看到小兔,心里高兴吗?小兔看到狼来了,害怕吗?”
信念组采用意外地点任务进行训练,在被试看了玩偶表演的故事和图片故事后,主试向被试提问,在被试回答后给予反馈,并与被试一起讨论。以《小熊的皮球》为例,主试用玩偶演示了整个故事情节:“小熊在花园里拍皮球,熊妈妈叫小熊回去吃饭,小熊把球往树下一放就跑回家了。熊妈妈见小熊把球放在树下很容易滚走,于是把球藏到了花丛中。小熊吃完饭又回到花园里找皮球。”主试提问:“小熊认为它的皮球在哪里?”如果被试答错,主试就说:“不对,小熊回家了,不知道妈妈把皮球藏到花丛中,所以,小熊认为它的皮球还在树下。”然后再重复提问,直到被试回答正确并给出正确解释为止。如果被试答对,主试就说:“对,小熊认为它的皮球在树下,你能告诉老师,小熊为什么认为它的皮球在树下吗?”尽量让被试自己解释,实在解释不了,主试才帮被试解释。
控制组采用数量守恒任务进行训练。根据Gelman(1969)的观点,数量守恒任务涉及的知识领域不同于心理理论,所以在数量守恒训练中获得的经验不会迁移到心理理论任务中。〔5〕
2.检测1
在训练任务完成后3~5天进行第一次检测,运用的是三个最为经典的心理理论任务:意外地点任务、意外内容任务和表面—现实任务。已有研究显示,这三个任务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6〕检测在幼儿园一间安静的活动室中个别进行。为控制任务顺序效应,施测时主试将任务顺序、问题顺序及选择题中选项的出现顺序随机调整,在被试之间实现平衡。检测完成后被试将获得一份奖品。
(1)意外地点任务
实验材料:玩偶2个、袋子1个、盒子1个、小汽车。
任务程序:主试用玩偶向被试演示整个故事情节:“这是小红,她要玩小汽车,她把袋子里的小汽车拿出来玩了一会儿。她累了,要休息一会儿,把小汽车放回到袋子里,就走了(主试把玩偶送到隔壁房间后返回)。她能看到我们吗?对,看不到。她能听到我们讲话吗?对,听不到。弟弟回来了,他也要玩小汽车,他把袋子里的小汽车拿出来玩了一会儿,又把小汽车放到盒子里,就出去玩了。想一想,小红知道弟弟玩过小汽车吗?对,她不知道。现在小红回来了,她想玩小汽车。”
记忆检测问题:“小红把小汽车放在哪里?”(袋子还是盒子?)
事实检测问题:“小汽车实际上在哪里?”(袋子还是盒子?)
只有被试正确回答上述问题,才继续下面的问题,否则重复故事,以此保证被试对小汽车原来位置和当前位置有正确认识。
错误信念问题:“小红以为小汽车在哪里?” (袋子还是盒子?)
行为预测问题:“小红首先会到哪里找小汽车?”(袋子还是盒子?)
计分:被试同时答对记忆检测问题和事实检测问题得1分;同时答对错误信念问题和行为预测问题得1分。总得分在0~2分之间。
(2)意外内容任务
实验材料:蚊香盒1个、卡片若干。
任务程序:给被试看蚊香盒,让被试判断里面装着什么;然后打开盒子让被试看到里面装着的是卡片,关上盒子。
表征变化问题:“在我还没打开盒子前,你以为里面是什么?”(蚊香还是卡片?)
事实检测问题:“现在你知道盒子里面是什么吗?”(蚊香还是卡片?)
他人信念问题:“如果你的好朋友×××进来,让他看这个盒子,不给他看里面的东西,你猜猜看,他会以为里面是什么?”(蚊香还是卡片?)
计分:被试同时答对事实检测问题和表征变化问题得1分;同时答对事实检测问题和他人信念问题得1分。总得分在0~2分之间。
(3)表面—现实区分任务
任务程序:给被试看用石膏做的香蕉模型,问:“这是什么?”被试回答:“香蕉。”然后让被试用手摸,确定这不是真的香蕉。
外表问题:“你现在用眼睛看,它看上去像什么?”(香蕉还是石膏?)
事实问题:“它实际上是什么?”(香蕉还是石膏?)
他人信念问题:“如果你的好朋友×××进来,看到放在桌上的东西,他会说这是什么?”(香蕉还是石膏?)
计分:被试同时答对事实问题和外表问题得1分;同时答对事实问题和他人信念问题得1分。总得分在0~2分之间。
3.检测2
在第一次检测实施1个月后对被试进行第二次检测,任务框架与第一次检测基本相同,只是实验材料发生变化。两次检测的任务经评定,在结构上具有一致性,儿童对任务材料的熟悉程度相似,任务难度相当。
(三)数据处理
实验数据运用SPSS 10.0 for Windows 进行统计分析。
三、结果及分析
(一)各训练组在检测1中的表现
以被试在检测1三个任务中的得分以及任务总得分为因变量,以训练类型为自变量,进行F检验和LSD检验,结果见表2。
3.训练类型主效应显著(F=22.86,P<0.01)。各训练组在检测1中的成绩前面已作了讨论,我们同样对检测2的成绩进行了F检验和LSD检验。
与检测1的结果不同的是,在意外地点任务上,检测1中故事组没有表现出训练效应,而检测2中,故事组的训练效应通过一定的时间也显现出来;在表面—现实任务上,信念组与控制组的差异在检测2中也达到临界显著水平(P=0.055)。两次检测中各训练组成绩的变化见图2。
由表3可知,在检测1中,儿童在意外内容任务得分和任务总得分上显示出显著的年龄效应;在检测2中,除了意外内容任务得分和任务总得分之外,儿童在表面—现实任务得分上也显示出显著的年龄效应。
由图3也可以直观地看出,虽然我们选择的被试在训练前都没能通过错误信念任务,但经过训练后,4岁组儿童的表现要好于3岁组儿童,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3岁组儿童的训练效果有所下降,而4岁组儿童却表现出上升趋势。这说明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训练的效果有所不同。
四、讨论和建议
研究结果显示,适当的训练能明显促进儿童心理理论能力的发展。信念组为儿童提供了具体心理理论任务的训练;故事组通过对故事中角色心理状态的讨论,启发儿童分析他人的心理,发现心理和行为之间的关系。这两个训练组儿童的任务总得分显著高于以数量守恒作为训练任务的控制组儿童。信念组的训练由于直接涉及意外地点任务,大大改善了被试在意外地点任务中的表现,也改善了被试在未经训练的意外内容任务中的表现,这与Slaughter(1996,1998)的研究结果一致,表明训练中获得的经验能产生迁移的效果。故事组进行的涉及心理状态的自然概念训练也改善了被试在意外内容任务和表面—现实任务中的表现,显示出训练效应。
检测2与检测1的结果无显著差异,训练组在各任务中的表现均明显好于控制组,表明训练取得了持续的效应。根据心理理论论的观点,如果儿童对错误信念理解的改变真的是理论变化的结果,它有可能要在一段时间后才发生。Flavell等人(1986)曾训练儿童区别表面—现实的能力,他们为儿童演示:通过彩色过滤镜看物体,物体颜色会显得不同。在完成了7项训练任务之后,实验中的16名儿童中仅有1名儿童在后测中有所进步。然而有趣的是,他们在几周后的再次测试中却发现,又有几名儿童已掌握表面—现实区分能力。〔7〕本研究中也出现了这一现象,故事组在检测1中没有显示出在意外地点任务上的训练效应,但在一个月后进行的检测2中,故事组与控制组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信念组在检测1中没有显示出在表面—现实任务上的训练效应,而在检测2中与控制组的差异也接近显著水平。
本研究中的训练在3岁组儿童和4岁组儿童之间显示出年龄效应,说明训练对不同年龄段儿童的效果有所不同。Wimmer等人认为,3岁儿童只是“复制理论家”(copy theories),他们把心理状态看作是对现实的直接复制,认为心理状态必须匹配事实,所以,提供反证据往往会被他们视为无关的或无意义的。在本研究中,儿童在训练时确实有这种反应。如,在讲《猴子和鳄鱼》的故事时,主试问:“鳄鱼真的想背猴子过去吃香蕉吗?”被试却答:“香蕉好吃。”当主试告诉被试:“鳄鱼不是真的想背猴子过去,你看它到了河中央会往下沉,它是想淹死猴子。”被试却说:“我有一次吃了香蕉肚子痛。”有的被试只会重复主试的话,也有的被试会表示他认为主试说得对。被试在面对反证据时所产生的不同反应,可能正反映了他们心理理论发展水平的差异。Leslie提出模块论,认为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是内部心理理论模块自然成熟的结果。在心理理论模块发展成熟之前,为儿童提供理解心理理论的证据对于他们形成心理理论几乎没有作用,然而一旦心理理论模块发展成熟,提供这些证据则会激发儿童的心理理论,使之发生作用。另外,Clements等人认为,儿童的心理理论并不是非“全”即“无”的,处于心理理论内隐理解阶段的儿童更易受训练的影响。〔8〕年长儿童可能对心理理论有了内隐理解,因而训练能有效地促使他们的内隐知识变为外显表现。
本研究中,对控制组进行数量守恒任务训练后没有表现出促进心理理论能力发展的效果,在一个月后进行的第二次检测中也没有表现出后续的发展,这支持了心理理论具有领域特殊性的观点。
社会经验对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或多或少有些影响,从本研究的结果可以看出,提供给儿童与心理理论相联系的证据对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能够起到促进作用。一般而论,一个人的信念、意图往往是其行为最好的预测指标。通过改变一个人的心理来改变其行为通常最为有效。同样,当儿童获得心理理论时,他们的社会认知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Lalonde等人发现,那些通过错误信念任务的儿童,教师对其社会情绪成熟度的评价,往往高于那些没能通过任务的儿童。〔9〕随着心理理论的发展,儿童能更好地了解他们自己和其他人的想法和感受,他们能与父母商议决定自己要穿什么、吃什么、什么时候上床睡觉,等等,从固执、不听理由发展到可以讨论、协调和合理地解释。在同伴关系处理上也是如此。小年龄的儿童与一位新同伴的接触往往以坚持要求对方承认自己的权利作为开端,如“这是我的球”或“你不能拿这个”。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开始在从角色游戏的剧情到点心的选择之类的每一件事情上与同伴协商决定。在儿童开始从家庭走向学校时,他们必须面临一个重要的社会化任务,即必须适应学校的生活,学会与家庭外的成员(教师和同伴)进行适应性的交往。许多学校活动,诸如理解某个陌生人的意图,形成或修正关于学校生活的信念,与他人进行交往等,都建立在心理理论发展的基础之上。因此,心理理论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认知能力,对于个体终生的社会适应有着重要的影响,其发展水平与儿童的道德、社会性及交往能力的发展水平密切关联,并对儿童在日常生活中与他人的互动意义重大。通过在讲故事、做游戏等活动中有意识地引导儿童考虑故事和游戏中人物的想法、情绪、信念、意图等与心理状态有关的内容,有利于让儿童认识到除了自己的想法外,他人可能有与自己不同的思想和感情,从而促进他们社会认知水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ASTINGTON J W. Theory of mind goes to school〔J〕. Educational Leadership,1998,56:46-49.
〔2〕ASTINGTON J, GOPNIK A. Theoritical explanations of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 the mind〔J〕.British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991,(9):731.
〔3〕王益文,张文新.3~6岁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1):11-15.
〔4〕刘明,邓赐平,桑标.幼儿心理理论与社会行为发展关系的初步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2):39-43.
〔5〕GELMAN R.Conservation acquisition:A problem of learning to attend to relevant attributes〔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hild Psychology, 1969,(7):167-187.
〔6〕丁芳,李其维.幼儿心理理论与执行功能关系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5,28(3):544-549.
〔7〕FLAVELL J,GREEN F,FLAVELL E.The development of knowledge about the appearance-reality distinction〔J〕.Monographs of 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in Child Development, 1986,51:1-68.
〔8〕CLEMENTS M A,BUSTIN C L,SARCH M. Promoting the transition ruom implicit to explicit understanding a training study of false belief〔J〕. Developmental Science,2000,3(1):81-92.
〔9〕LALONDE C E,CHANDLER M J. False belief understanding goes to school:On the social-emotional consequences of coming early or late to afirst theory of mind〔J〕.Cognition and Emotion,1995,(9):167-185.
Influence of Training upon 3-4-Year-Old Children’s Development of
Theory of Mind
Wang Li
(College School of Educational Science, Neijiang Teachers’ College, Neijiang, 641112)
【Abstract】This study aimed to explore whether training facilitates children’s theory of mind through experiment. 59 among 122 children of 3-4-year were chosen after false belief tasks and language control tasks to participate in the experiment. They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one of three training groups according to age and gender: the story group, the belief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appropriate training considerably facilitated children’s development of theory of mind and training effects were lasting; and the training worked better on 4-year-old than 3-year-old.
【Keywords】theory of mind; children of 3-4-year-old; training
【关键词】心理理论;3~4岁儿童;训练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0)01/02-0075-06
一、问题的提出
心理理论是指儿童对他人的愿望、信念、动机等心理状态及其与行为之间关系的认识。〔1〕拥有了心理理论,儿童可以揣度他人心理,预测他人行为,这是儿童社会交往技能发展的前提。许多研究都发现,儿童的心理理论能力在3~5岁间得到显著发展,其中,4岁是一个明显的转折点。〔2〕然而,有研究者发现,同一年龄段的儿童在错误信念任务中表现出很大的差异,〔3〕除了获得心理理论的速度有差异之外,不同儿童的心理理论质量也存在差异,即有的儿童对他人的心理状态非常敏感,且善于推测他人的心理状态,而有的儿童在这一方面则较为迟钝。有鉴于此,研究者尝试运用一定的方法对儿童进行训练,以期促进儿童心理理论能力的发展,进而促进其社交技能的发展,并为早期儿童社会性教育提供心理学实证依据,为制订特殊人群的培训指导方案提供支持。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筛选及分组
筛选前的被试来自成都市龙泉驿区3所幼儿园的小班和中班,共计122名3~4岁儿童,所有儿童家庭经济背景相似。对这122名儿童的现有能力进行评估性测试,每名儿童都要接受两个经典的错误信念任务(包括一个意外地点任务和一个意外内容任务)和一个语言控制任务的测试。儿童只有在无法通过两个经典的错误信念任务测试,却能通过语言控制任务测试的情况下,才能被选为训练对象。
经测试,63名儿童被淘汰,筛选出符合本研究要求的被试59名。
将这59名被试按年龄、性别随机分配到三个组:故事组、信念组和控制组。其中,故事组通过听故事接受自然概念训练,信念组接受心理理论任务训练,控制组接受数量守恒任务(与心理理论无关)训练。各组被试人数、性别、年龄分布见表1。经方差齐性检验,三组被试的年龄没有显著差异。
(二)实验程序
1.训练
训练程序在被试筛选完成后3~5天启动。训练活动在幼儿园一个安静的、被试熟悉的房间里一对一地进行。训练共有4个环节,分四次进行,每次训练时间为10~15分钟,每两个训练环节中间间隔3~5天,训练期总共为2~3周。训练中主试向被试提出问题,根据被试的回答给予适当反馈,并和被试进行讨论,直到被试清楚了解为止。每次训练完后被试会得到一份糖果。
故事组采用讲故事并讨论的方法进行训练。儿童对心理状态的理解以及社会互动经历是影响其心理理论发展的主要因素。而民间故事绝大多数是伴随着诸如意图、信念、目标、无私、虚伪等角色心理状态而展开的。〔4〕本实验选取了4个故事,分别为《猴子和鳄鱼》《兔子和狼》《乌鸦和狐狸》《驴驮盐》。主试在结合图画书讲故事的过程中重点围绕角色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与被试一起讨论,要求被试作出解释,使被试能将故事角色的心理状态与行为联系起来,理解它们之间的关联,从而促进他们心理理论能力的发展。如《猴子和鳄鱼》的故事中有这么一段内容:“鳄鱼对猴子说:‘猴子,河对面小岛上的香蕉熟了。你想吃吗?’猴子听了高兴极了。”这段内容涉及到角色的心理,主试问被试:“猴子听说河对面小岛上的香蕉熟了,心里感觉怎样?”接下来一段内容是:“猴子愁眉苦脸地说:‘我不会游泳,怎么过去呢?’小鳄鱼说:‘我可以背你过去!’猴子一下子从树上跳下来,爬到小鳄鱼的背上。小鳄鱼驮着猴子离开了河岸,慢慢地向河对面的小岛游去。”这段内容涉及到角色的信念,主试问被试:“猴子相信鳄鱼要背自己过河吃香蕉吗?”又如,在《兔子和狼》的故事中,主试给被试看了以下画面:“冬天,一只小兔正在河边烤火,他想整一整越走越近的大灰狼。”然后问被试:“狼看到小兔,心里高兴吗?小兔看到狼来了,害怕吗?”
信念组采用意外地点任务进行训练,在被试看了玩偶表演的故事和图片故事后,主试向被试提问,在被试回答后给予反馈,并与被试一起讨论。以《小熊的皮球》为例,主试用玩偶演示了整个故事情节:“小熊在花园里拍皮球,熊妈妈叫小熊回去吃饭,小熊把球往树下一放就跑回家了。熊妈妈见小熊把球放在树下很容易滚走,于是把球藏到了花丛中。小熊吃完饭又回到花园里找皮球。”主试提问:“小熊认为它的皮球在哪里?”如果被试答错,主试就说:“不对,小熊回家了,不知道妈妈把皮球藏到花丛中,所以,小熊认为它的皮球还在树下。”然后再重复提问,直到被试回答正确并给出正确解释为止。如果被试答对,主试就说:“对,小熊认为它的皮球在树下,你能告诉老师,小熊为什么认为它的皮球在树下吗?”尽量让被试自己解释,实在解释不了,主试才帮被试解释。
控制组采用数量守恒任务进行训练。根据Gelman(1969)的观点,数量守恒任务涉及的知识领域不同于心理理论,所以在数量守恒训练中获得的经验不会迁移到心理理论任务中。〔5〕
2.检测1
在训练任务完成后3~5天进行第一次检测,运用的是三个最为经典的心理理论任务:意外地点任务、意外内容任务和表面—现实任务。已有研究显示,这三个任务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6〕检测在幼儿园一间安静的活动室中个别进行。为控制任务顺序效应,施测时主试将任务顺序、问题顺序及选择题中选项的出现顺序随机调整,在被试之间实现平衡。检测完成后被试将获得一份奖品。
(1)意外地点任务
实验材料:玩偶2个、袋子1个、盒子1个、小汽车。
任务程序:主试用玩偶向被试演示整个故事情节:“这是小红,她要玩小汽车,她把袋子里的小汽车拿出来玩了一会儿。她累了,要休息一会儿,把小汽车放回到袋子里,就走了(主试把玩偶送到隔壁房间后返回)。她能看到我们吗?对,看不到。她能听到我们讲话吗?对,听不到。弟弟回来了,他也要玩小汽车,他把袋子里的小汽车拿出来玩了一会儿,又把小汽车放到盒子里,就出去玩了。想一想,小红知道弟弟玩过小汽车吗?对,她不知道。现在小红回来了,她想玩小汽车。”
记忆检测问题:“小红把小汽车放在哪里?”(袋子还是盒子?)
事实检测问题:“小汽车实际上在哪里?”(袋子还是盒子?)
只有被试正确回答上述问题,才继续下面的问题,否则重复故事,以此保证被试对小汽车原来位置和当前位置有正确认识。
错误信念问题:“小红以为小汽车在哪里?” (袋子还是盒子?)
行为预测问题:“小红首先会到哪里找小汽车?”(袋子还是盒子?)
计分:被试同时答对记忆检测问题和事实检测问题得1分;同时答对错误信念问题和行为预测问题得1分。总得分在0~2分之间。
(2)意外内容任务
实验材料:蚊香盒1个、卡片若干。
任务程序:给被试看蚊香盒,让被试判断里面装着什么;然后打开盒子让被试看到里面装着的是卡片,关上盒子。
表征变化问题:“在我还没打开盒子前,你以为里面是什么?”(蚊香还是卡片?)
事实检测问题:“现在你知道盒子里面是什么吗?”(蚊香还是卡片?)
他人信念问题:“如果你的好朋友×××进来,让他看这个盒子,不给他看里面的东西,你猜猜看,他会以为里面是什么?”(蚊香还是卡片?)
计分:被试同时答对事实检测问题和表征变化问题得1分;同时答对事实检测问题和他人信念问题得1分。总得分在0~2分之间。
(3)表面—现实区分任务
任务程序:给被试看用石膏做的香蕉模型,问:“这是什么?”被试回答:“香蕉。”然后让被试用手摸,确定这不是真的香蕉。
外表问题:“你现在用眼睛看,它看上去像什么?”(香蕉还是石膏?)
事实问题:“它实际上是什么?”(香蕉还是石膏?)
他人信念问题:“如果你的好朋友×××进来,看到放在桌上的东西,他会说这是什么?”(香蕉还是石膏?)
计分:被试同时答对事实问题和外表问题得1分;同时答对事实问题和他人信念问题得1分。总得分在0~2分之间。
3.检测2
在第一次检测实施1个月后对被试进行第二次检测,任务框架与第一次检测基本相同,只是实验材料发生变化。两次检测的任务经评定,在结构上具有一致性,儿童对任务材料的熟悉程度相似,任务难度相当。
(三)数据处理
实验数据运用SPSS 10.0 for Windows 进行统计分析。
三、结果及分析
(一)各训练组在检测1中的表现
以被试在检测1三个任务中的得分以及任务总得分为因变量,以训练类型为自变量,进行F检验和LSD检验,结果见表2。
3.训练类型主效应显著(F=22.86,P<0.01)。各训练组在检测1中的成绩前面已作了讨论,我们同样对检测2的成绩进行了F检验和LSD检验。
与检测1的结果不同的是,在意外地点任务上,检测1中故事组没有表现出训练效应,而检测2中,故事组的训练效应通过一定的时间也显现出来;在表面—现实任务上,信念组与控制组的差异在检测2中也达到临界显著水平(P=0.055)。两次检测中各训练组成绩的变化见图2。
由表3可知,在检测1中,儿童在意外内容任务得分和任务总得分上显示出显著的年龄效应;在检测2中,除了意外内容任务得分和任务总得分之外,儿童在表面—现实任务得分上也显示出显著的年龄效应。
由图3也可以直观地看出,虽然我们选择的被试在训练前都没能通过错误信念任务,但经过训练后,4岁组儿童的表现要好于3岁组儿童,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3岁组儿童的训练效果有所下降,而4岁组儿童却表现出上升趋势。这说明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训练的效果有所不同。
四、讨论和建议
研究结果显示,适当的训练能明显促进儿童心理理论能力的发展。信念组为儿童提供了具体心理理论任务的训练;故事组通过对故事中角色心理状态的讨论,启发儿童分析他人的心理,发现心理和行为之间的关系。这两个训练组儿童的任务总得分显著高于以数量守恒作为训练任务的控制组儿童。信念组的训练由于直接涉及意外地点任务,大大改善了被试在意外地点任务中的表现,也改善了被试在未经训练的意外内容任务中的表现,这与Slaughter(1996,1998)的研究结果一致,表明训练中获得的经验能产生迁移的效果。故事组进行的涉及心理状态的自然概念训练也改善了被试在意外内容任务和表面—现实任务中的表现,显示出训练效应。
检测2与检测1的结果无显著差异,训练组在各任务中的表现均明显好于控制组,表明训练取得了持续的效应。根据心理理论论的观点,如果儿童对错误信念理解的改变真的是理论变化的结果,它有可能要在一段时间后才发生。Flavell等人(1986)曾训练儿童区别表面—现实的能力,他们为儿童演示:通过彩色过滤镜看物体,物体颜色会显得不同。在完成了7项训练任务之后,实验中的16名儿童中仅有1名儿童在后测中有所进步。然而有趣的是,他们在几周后的再次测试中却发现,又有几名儿童已掌握表面—现实区分能力。〔7〕本研究中也出现了这一现象,故事组在检测1中没有显示出在意外地点任务上的训练效应,但在一个月后进行的检测2中,故事组与控制组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信念组在检测1中没有显示出在表面—现实任务上的训练效应,而在检测2中与控制组的差异也接近显著水平。
本研究中的训练在3岁组儿童和4岁组儿童之间显示出年龄效应,说明训练对不同年龄段儿童的效果有所不同。Wimmer等人认为,3岁儿童只是“复制理论家”(copy theories),他们把心理状态看作是对现实的直接复制,认为心理状态必须匹配事实,所以,提供反证据往往会被他们视为无关的或无意义的。在本研究中,儿童在训练时确实有这种反应。如,在讲《猴子和鳄鱼》的故事时,主试问:“鳄鱼真的想背猴子过去吃香蕉吗?”被试却答:“香蕉好吃。”当主试告诉被试:“鳄鱼不是真的想背猴子过去,你看它到了河中央会往下沉,它是想淹死猴子。”被试却说:“我有一次吃了香蕉肚子痛。”有的被试只会重复主试的话,也有的被试会表示他认为主试说得对。被试在面对反证据时所产生的不同反应,可能正反映了他们心理理论发展水平的差异。Leslie提出模块论,认为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是内部心理理论模块自然成熟的结果。在心理理论模块发展成熟之前,为儿童提供理解心理理论的证据对于他们形成心理理论几乎没有作用,然而一旦心理理论模块发展成熟,提供这些证据则会激发儿童的心理理论,使之发生作用。另外,Clements等人认为,儿童的心理理论并不是非“全”即“无”的,处于心理理论内隐理解阶段的儿童更易受训练的影响。〔8〕年长儿童可能对心理理论有了内隐理解,因而训练能有效地促使他们的内隐知识变为外显表现。
本研究中,对控制组进行数量守恒任务训练后没有表现出促进心理理论能力发展的效果,在一个月后进行的第二次检测中也没有表现出后续的发展,这支持了心理理论具有领域特殊性的观点。
社会经验对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或多或少有些影响,从本研究的结果可以看出,提供给儿童与心理理论相联系的证据对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能够起到促进作用。一般而论,一个人的信念、意图往往是其行为最好的预测指标。通过改变一个人的心理来改变其行为通常最为有效。同样,当儿童获得心理理论时,他们的社会认知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Lalonde等人发现,那些通过错误信念任务的儿童,教师对其社会情绪成熟度的评价,往往高于那些没能通过任务的儿童。〔9〕随着心理理论的发展,儿童能更好地了解他们自己和其他人的想法和感受,他们能与父母商议决定自己要穿什么、吃什么、什么时候上床睡觉,等等,从固执、不听理由发展到可以讨论、协调和合理地解释。在同伴关系处理上也是如此。小年龄的儿童与一位新同伴的接触往往以坚持要求对方承认自己的权利作为开端,如“这是我的球”或“你不能拿这个”。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开始在从角色游戏的剧情到点心的选择之类的每一件事情上与同伴协商决定。在儿童开始从家庭走向学校时,他们必须面临一个重要的社会化任务,即必须适应学校的生活,学会与家庭外的成员(教师和同伴)进行适应性的交往。许多学校活动,诸如理解某个陌生人的意图,形成或修正关于学校生活的信念,与他人进行交往等,都建立在心理理论发展的基础之上。因此,心理理论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认知能力,对于个体终生的社会适应有着重要的影响,其发展水平与儿童的道德、社会性及交往能力的发展水平密切关联,并对儿童在日常生活中与他人的互动意义重大。通过在讲故事、做游戏等活动中有意识地引导儿童考虑故事和游戏中人物的想法、情绪、信念、意图等与心理状态有关的内容,有利于让儿童认识到除了自己的想法外,他人可能有与自己不同的思想和感情,从而促进他们社会认知水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ASTINGTON J W. Theory of mind goes to school〔J〕. Educational Leadership,1998,56:46-49.
〔2〕ASTINGTON J, GOPNIK A. Theoritical explanations of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 the mind〔J〕.British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991,(9):731.
〔3〕王益文,张文新.3~6岁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1):11-15.
〔4〕刘明,邓赐平,桑标.幼儿心理理论与社会行为发展关系的初步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2):39-43.
〔5〕GELMAN R.Conservation acquisition:A problem of learning to attend to relevant attributes〔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hild Psychology, 1969,(7):167-187.
〔6〕丁芳,李其维.幼儿心理理论与执行功能关系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5,28(3):544-549.
〔7〕FLAVELL J,GREEN F,FLAVELL E.The development of knowledge about the appearance-reality distinction〔J〕.Monographs of 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in Child Development, 1986,51:1-68.
〔8〕CLEMENTS M A,BUSTIN C L,SARCH M. Promoting the transition ruom implicit to explicit understanding a training study of false belief〔J〕. Developmental Science,2000,3(1):81-92.
〔9〕LALONDE C E,CHANDLER M J. False belief understanding goes to school:On the social-emotional consequences of coming early or late to afirst theory of mind〔J〕.Cognition and Emotion,1995,(9):167-185.
Influence of Training upon 3-4-Year-Old Children’s Development of
Theory of Mind
Wang Li
(College School of Educational Science, Neijiang Teachers’ College, Neijiang, 641112)
【Abstract】This study aimed to explore whether training facilitates children’s theory of mind through experiment. 59 among 122 children of 3-4-year were chosen after false belief tasks and language control tasks to participate in the experiment. They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one of three training groups according to age and gender: the story group, the belief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appropriate training considerably facilitated children’s development of theory of mind and training effects were lasting; and the training worked better on 4-year-old than 3-year-old.
【Keywords】theory of mind; children of 3-4-year-old; trai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