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内容丰富多彩,方法也多种多样。本文主要从作者的情感、作品的意境、文章的语言三方面来进行审美教学,从而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关键词 语文课堂教学 审美教育
语文课堂教学在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能力、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同时,还必须培养他们健康高尚的审美观,提高审美的素质和能力。语文教材中编选的课文大都是文质兼美的典范佳作,作为美的载体,它们差不多蕴藉了人类文化传统中各个领域的美的积淀。因而,语文课堂教学要用“美”吸引学生,渗透审美教育。审美教育,也叫美感教育、情感教育。课堂审美教育的内容十分丰富,方法也多种多样,下面谈谈课堂审美教育的几种主要的方法。
一、深入体会作者美的情感
一篇文章的写作往往是作者思想、生活、知识和能力各方面水平的综合运用和集中反映。也就是说,一篇好的文章,无处不是作者美的情感的流露,无处不闪烁着作者情感的火花。我们在进行审美教育时,要深入体会作者美的情感,来陶冶学生的情感。 主张情感教学的于漪老师曾说过,要把课上得“声情并茂”,必须“体作者之情,察作者之意,文脉、情脉双理清”。如:《背影》这篇课文,我们只有深入体会作者美的情感,才能教好学好这篇文章,才能使审美教育产生积极效果。作者曾说:“我写《背影》,就是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是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述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这篇文中只是写实……”这些话不仅道出了本文的写作缘由、描写重点和写作特点等,而且也是作者美的情感的流露。这篇散文的特点就是抓住人物形象的特征——“背影”命题立意、组织材料,在叙述中抒发父子深情,把父子之间的真挚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作者这种美的情感,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情感,实现情感的迁移。
又如:我们在学习鲁迅的《记念刘和珍》一文时,必须先体会作者强烈的情感,才能准确地理解作品的内涵。郁达夫曾这样评价鲁迅:“在鲁迅的刻薄的表皮上,人只见到他的一张冷冰冰的青脸,可是皮下一层,在那里潮涌发酵的,却是一腔沸血、一股热情。”读完他的《记念刘和珍君》,就会有这种感觉。在这篇散文里,鲁迅满含悲痛的泪水,追悼惨死的烈士;以最激烈的愤怒,控诉凶残的军阀。全文始终充盈着强烈的感情,悲中有愤,愤中有悲,悲愤交织在一起。我们在分析作品时,只有抓住作者这种爱憎分明的情感,才能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题。
二、认真揣摩作品美的意境
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有各自独特的意境。在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想象与联想,认真揣摩作品美的意境,产生情感共鸣。如:《白蝴蝶之恋》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细细品读文章,我们就会发现作品不仅是叙述风雨侵凌的“白蝴蝶”在“我”的帮助下生还的故事,而且是在赞美“白蝴蝶”这个美好理想的执着追求者。作者创造如此美好的意境,令人叹服。
“这纤细的小生灵,它飞出来是为了寻觅什么呢?在阴晴不定的天气里,它表现出寻求者何等非凡的勇气。”原来这小小的白蝴蝶并非误入风雨而险遭厄运的不幸者,它是为寻找目标而自己主动投入风雨中的。它“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怪不得“我”竟会痴情地爱恋着它。接着,文章一脱缠绵,急转直下,以明快的笔触、奔放的热情,生动地描绘“白蝴蝶”生还以后“我”的喜悦兴奋之情。由于“我”的救助,风雨过去,太阳的照耀,“勇敢的白蝴蝶”终于一跃而起“展翅飞翔”,“向清明如洗的空中冉冉飞去”,终于“消失不见了”。它做什么去了?自然是寻求“自己要寻觅”的目标去了。它还会遇到风雨吗?它不再惧怕风雨吗?在“阴晴不定的天气里”风雨怎能避免,它那“冉冉飞去”的气势不是已经告诉我们它的决定和态度吗?倒是饱经风雨之苦的“我”还心有余悸,分明是“太阳明亮的光辉照满宇宙,照满人间,一切都那样晶莹。那样明媚”,而“我”却“以为天空中又来了风、来了雨”,相形之下,那勇敢的白蝴蝶的确称得上是义无反顾的英雄。至此,文章通过情节的跌宕达到心灵体验上的对比:一个是对信念的执着,一个是对真善美的追求,二者相融一体,一种耐人寻味的美好意境随之体现出来。我们也从中获得了审美感受,得到美感熏陶。
三、细致品味文章美的语言
高尔基曾把语言称为“文学的第一要素”,足见文学离不开语言。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细致品味文章美的语言,可以陶冶思想情感,进行审美教育。文章美的语言主要指准确、形象的语言,这种语言也是感染力强的语言。如:《茶花赋》中对茶花的描写:“每朵花都像一团烧得正旺的火焰”,“时时望见竹篱茅屋旁边会闪出一枝猩红的花来”,“红彤彤的一大片,简直就是一段彩云落到湖岸上”。这些描写能帮助学生具体感受作者所描绘的事物,在学生脑海中留下鲜明的印象。又如:在结尾处从童子面茶花的含露乍开,写到花的生机勃勃、笑脸鲜红的幸福儿童,再写到童子面茶花,这茶花正可以象征祖国的面貌,它们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含蓄地点明了我们祖国孕育着无限的生命力,有着无限美好的未来。在这里,鲜明的艺术形象、浓郁的生活气息和真挚的爱国之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浓郁的诗意。细细品味这诗一般的语言,会使学生陶醉在美的享受之中。
文章美的语言不仅表现在内容上,也体现在形式上。语言的形式美首先体现在整齐美。整齐美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对偶和排比。如:马南邨《事事关心》的开头:“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里采用对偶,形成一种整齐美。语言的形式美也表现在句子的形式不齐、结构不一、自由灵活。如:鲁迅在《祝福》中对祥林嫂的肖像描写:“五年前的花白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这些参差不齐的句子形式,具体逼真地表现了祥林嫂的外貌特征,给人留下鲜明而深刻的印象。
总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充分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修养,发展他们的个性。
参考文献
1、《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中国现代文学名作选讲》
3、《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研究》
关键词 语文课堂教学 审美教育
语文课堂教学在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能力、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同时,还必须培养他们健康高尚的审美观,提高审美的素质和能力。语文教材中编选的课文大都是文质兼美的典范佳作,作为美的载体,它们差不多蕴藉了人类文化传统中各个领域的美的积淀。因而,语文课堂教学要用“美”吸引学生,渗透审美教育。审美教育,也叫美感教育、情感教育。课堂审美教育的内容十分丰富,方法也多种多样,下面谈谈课堂审美教育的几种主要的方法。
一、深入体会作者美的情感
一篇文章的写作往往是作者思想、生活、知识和能力各方面水平的综合运用和集中反映。也就是说,一篇好的文章,无处不是作者美的情感的流露,无处不闪烁着作者情感的火花。我们在进行审美教育时,要深入体会作者美的情感,来陶冶学生的情感。 主张情感教学的于漪老师曾说过,要把课上得“声情并茂”,必须“体作者之情,察作者之意,文脉、情脉双理清”。如:《背影》这篇课文,我们只有深入体会作者美的情感,才能教好学好这篇文章,才能使审美教育产生积极效果。作者曾说:“我写《背影》,就是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是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述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这篇文中只是写实……”这些话不仅道出了本文的写作缘由、描写重点和写作特点等,而且也是作者美的情感的流露。这篇散文的特点就是抓住人物形象的特征——“背影”命题立意、组织材料,在叙述中抒发父子深情,把父子之间的真挚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作者这种美的情感,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情感,实现情感的迁移。
又如:我们在学习鲁迅的《记念刘和珍》一文时,必须先体会作者强烈的情感,才能准确地理解作品的内涵。郁达夫曾这样评价鲁迅:“在鲁迅的刻薄的表皮上,人只见到他的一张冷冰冰的青脸,可是皮下一层,在那里潮涌发酵的,却是一腔沸血、一股热情。”读完他的《记念刘和珍君》,就会有这种感觉。在这篇散文里,鲁迅满含悲痛的泪水,追悼惨死的烈士;以最激烈的愤怒,控诉凶残的军阀。全文始终充盈着强烈的感情,悲中有愤,愤中有悲,悲愤交织在一起。我们在分析作品时,只有抓住作者这种爱憎分明的情感,才能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题。
二、认真揣摩作品美的意境
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有各自独特的意境。在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想象与联想,认真揣摩作品美的意境,产生情感共鸣。如:《白蝴蝶之恋》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细细品读文章,我们就会发现作品不仅是叙述风雨侵凌的“白蝴蝶”在“我”的帮助下生还的故事,而且是在赞美“白蝴蝶”这个美好理想的执着追求者。作者创造如此美好的意境,令人叹服。
“这纤细的小生灵,它飞出来是为了寻觅什么呢?在阴晴不定的天气里,它表现出寻求者何等非凡的勇气。”原来这小小的白蝴蝶并非误入风雨而险遭厄运的不幸者,它是为寻找目标而自己主动投入风雨中的。它“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怪不得“我”竟会痴情地爱恋着它。接着,文章一脱缠绵,急转直下,以明快的笔触、奔放的热情,生动地描绘“白蝴蝶”生还以后“我”的喜悦兴奋之情。由于“我”的救助,风雨过去,太阳的照耀,“勇敢的白蝴蝶”终于一跃而起“展翅飞翔”,“向清明如洗的空中冉冉飞去”,终于“消失不见了”。它做什么去了?自然是寻求“自己要寻觅”的目标去了。它还会遇到风雨吗?它不再惧怕风雨吗?在“阴晴不定的天气里”风雨怎能避免,它那“冉冉飞去”的气势不是已经告诉我们它的决定和态度吗?倒是饱经风雨之苦的“我”还心有余悸,分明是“太阳明亮的光辉照满宇宙,照满人间,一切都那样晶莹。那样明媚”,而“我”却“以为天空中又来了风、来了雨”,相形之下,那勇敢的白蝴蝶的确称得上是义无反顾的英雄。至此,文章通过情节的跌宕达到心灵体验上的对比:一个是对信念的执着,一个是对真善美的追求,二者相融一体,一种耐人寻味的美好意境随之体现出来。我们也从中获得了审美感受,得到美感熏陶。
三、细致品味文章美的语言
高尔基曾把语言称为“文学的第一要素”,足见文学离不开语言。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细致品味文章美的语言,可以陶冶思想情感,进行审美教育。文章美的语言主要指准确、形象的语言,这种语言也是感染力强的语言。如:《茶花赋》中对茶花的描写:“每朵花都像一团烧得正旺的火焰”,“时时望见竹篱茅屋旁边会闪出一枝猩红的花来”,“红彤彤的一大片,简直就是一段彩云落到湖岸上”。这些描写能帮助学生具体感受作者所描绘的事物,在学生脑海中留下鲜明的印象。又如:在结尾处从童子面茶花的含露乍开,写到花的生机勃勃、笑脸鲜红的幸福儿童,再写到童子面茶花,这茶花正可以象征祖国的面貌,它们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含蓄地点明了我们祖国孕育着无限的生命力,有着无限美好的未来。在这里,鲜明的艺术形象、浓郁的生活气息和真挚的爱国之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浓郁的诗意。细细品味这诗一般的语言,会使学生陶醉在美的享受之中。
文章美的语言不仅表现在内容上,也体现在形式上。语言的形式美首先体现在整齐美。整齐美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对偶和排比。如:马南邨《事事关心》的开头:“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里采用对偶,形成一种整齐美。语言的形式美也表现在句子的形式不齐、结构不一、自由灵活。如:鲁迅在《祝福》中对祥林嫂的肖像描写:“五年前的花白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这些参差不齐的句子形式,具体逼真地表现了祥林嫂的外貌特征,给人留下鲜明而深刻的印象。
总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充分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修养,发展他们的个性。
参考文献
1、《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中国现代文学名作选讲》
3、《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