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将初高中函数概念进行比较,探索在初中教学函数概念时,如何让学生在逻辑上更完善,认识上更容易,寻求简洁的途径,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函数概念,为高中函数概念的教学作好铺垫。
【关键词】函数概念教学 教学衔接 初中数学
函数是高中数学中极为重要的内容,函数的观点和方法贯穿了整个高中数学的全过程。这部分知识对学生来说,无论是学习掌握,还是实际运用都是一个难点,不少高一学生在学习这部分知识时,一方面由于还不适应高中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节奏,另一方面由于知识本身的难度,学起来尤为困难。其实学生在初中阶段时,从初二上期就开始学习函数,从整个初中数学阶段看,学生学习的范围已涉及到函数的概念及性质、函数的图象及平移、函数与方程、不等式的关系等,应该说高中阶段函数这部分的学习,是初中的延伸和加深,但许多学生在理解掌握时,衔接得并不是很好。我想如果在初中阶段的函数教学中,教师在某些地方知识上不必加深,但可以多给学生一点提醒点拨,使他们能更加透彻地理解这部分知识,这对他们升入高中的后续学习应该是有帮助的。而从初高中的函数学习中,我们可以发现,函数概念及其应用是中学数学知识的基础,也是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的关键。下面谈一些我个人在教学初中函数概念时的体会。
我们都知道,初高中数学中都给出了函数的定义。高中数学中给出的是函数的传统定义和近代定义,而初中数学只给出了函数的传统定义,这两个定义从本质上说是一致的,只是叙述时的出发点不同。比较而言,传统定义更易为初中生所理解,近代定义从集合的观点来定义函数则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较困难。在高中阶段学习函数定义时,定义中包含了函数的三个要素:定义域、值域和对应法则,并且由此可知道,一个函数由它的定义域和对应法则所确定,而在初中学习函数定义时虽然也涉及到函数的取值范围,但没有明确提出函数的定义域和对应法则,但为了让学生在高中的后续学习中不感到陌生,我们可以通过习题让学生认识到这一点,例如:初中阶段我们做过这样一道填空题:“在(1)y=x与y=x2 (2)y=x2 与y=(x)2 (3)y=x+1与y=x2-1x-1 (4)y=x0 与y=1 (5)y=|x|与 y=x2这五组函数中,表示同一函数的有”教师通过分析这五组函数,可以充分让学生体会到两个函数相同的必要条件,即必须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定义域)相同,同时函数解析式(对应法则)相同,为后续学习埋下伏笔。再比如说,初高中数学中都会学到函数的表示方法有:解析式法、列表法、图像法,而在初二上期学习函数的图象时,教材中有这样一道思考题:“如图,a是自变量x取值范围内的任意一个值,过(a,0)画y轴的平行线,与图中曲线相交,下列哪个图中的曲线表示y是x的函数?为什么?”
教师教学时,可以此为例,利用这道题引导学生从图象上深刻理解函数定义中“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教师强调“每一个”“唯一”等字眼,让学生从图中去体会,从而让抽象的函数概念具体化。为了让学生从另一个角度理解这一点, 也为了便于学生在高中学习函数概念时,正确理解变量x与y之间“一对一或多对一”的映射关系,在初中教学函数概念时,课堂上我还会举这样两个例子:“解析式y=x2中,y是x的函数吗?”学生稍加思索,会回答y是x的函数,教师接下来再问:“那么在解析式 y2=x中,y仍是x的函数吗?”,初学函数概念时,许多学生只注意到这两个解析式里都有两个变量x、y,他们会回答y仍是x的函数,然后我会继续问:那么对于第二个解析式,当x=1时,y的对应值为多少?这时学生会算出y值为±1,这时教师自然就可以指出,这个解析式不符合函数的定义,因为变量x与y之间出现了“一对多”,这样就能让学生通过反例从解析式的角度更完整地理解函数的概念。
从上可知,无论是初中阶段函数的传统定义还是高中阶段函数的近代定义,其本质都是运动变化表现在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而且函数与自变量之间是单值对应关系。只是在初中学习函数时,学生接触到的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等,绝大部分是连续的,这容易给学生形成误解。当他们进入到高中阶段,接触到更加多样的函数形式,比如常数函数、分段函数、离散的点时,就会对他们正确理解函数概念形成干扰。针对这点,在初中教学函数概念时,教師应从初始就向学生渗透函数的对应思想,让学生感受函数的本质,而不拘泥于常见的几种函数解析形式。比如初二上期数学教材中有这样一道例题:
“黄金一号”玉米种子的价格为5元/千克,如果一次购买2千克以上的种子,超过2千克部分的种子的价格打8折。
(1)填写下表:
购买种子数量/千克0.511.522.533.54…
付款金额/元
(2)写出购买种子数量与付款金额之间的函数解析式,并画出函数图象。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这道题进行分析、讨论,可让学生初步接触分段函数。在教材安排的复习题中,还有这样一道题:“小亮为赞助‘希望工程’现已存款100元,他计划今后三年每月存款10元,存款总数y(单位:元)将随时间x(单位:月)的变化而改变。指出其中的常量与变量,自变量与函数。试写出函数解析式。”当学生写出函数解析式y=10x+100(0≤x≤36,x为整数)时,教师可让他们试着画出函数的图象,可看到图象是一些离散的点,使学生从中体会到函数形式的变化,这些过程都能让他们在后续学习中加深对函数概念的认识。
总之,初高中函数教学的衔接点很多,本文只涉及了函数概念这部分知识点,还很不全面。对于这个课题的研究还有待于我们初高中教师的共同努力,才能达到更理想的效果。
【关键词】函数概念教学 教学衔接 初中数学
函数是高中数学中极为重要的内容,函数的观点和方法贯穿了整个高中数学的全过程。这部分知识对学生来说,无论是学习掌握,还是实际运用都是一个难点,不少高一学生在学习这部分知识时,一方面由于还不适应高中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节奏,另一方面由于知识本身的难度,学起来尤为困难。其实学生在初中阶段时,从初二上期就开始学习函数,从整个初中数学阶段看,学生学习的范围已涉及到函数的概念及性质、函数的图象及平移、函数与方程、不等式的关系等,应该说高中阶段函数这部分的学习,是初中的延伸和加深,但许多学生在理解掌握时,衔接得并不是很好。我想如果在初中阶段的函数教学中,教师在某些地方知识上不必加深,但可以多给学生一点提醒点拨,使他们能更加透彻地理解这部分知识,这对他们升入高中的后续学习应该是有帮助的。而从初高中的函数学习中,我们可以发现,函数概念及其应用是中学数学知识的基础,也是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的关键。下面谈一些我个人在教学初中函数概念时的体会。
我们都知道,初高中数学中都给出了函数的定义。高中数学中给出的是函数的传统定义和近代定义,而初中数学只给出了函数的传统定义,这两个定义从本质上说是一致的,只是叙述时的出发点不同。比较而言,传统定义更易为初中生所理解,近代定义从集合的观点来定义函数则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较困难。在高中阶段学习函数定义时,定义中包含了函数的三个要素:定义域、值域和对应法则,并且由此可知道,一个函数由它的定义域和对应法则所确定,而在初中学习函数定义时虽然也涉及到函数的取值范围,但没有明确提出函数的定义域和对应法则,但为了让学生在高中的后续学习中不感到陌生,我们可以通过习题让学生认识到这一点,例如:初中阶段我们做过这样一道填空题:“在(1)y=x与y=x2 (2)y=x2 与y=(x)2 (3)y=x+1与y=x2-1x-1 (4)y=x0 与y=1 (5)y=|x|与 y=x2这五组函数中,表示同一函数的有”教师通过分析这五组函数,可以充分让学生体会到两个函数相同的必要条件,即必须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定义域)相同,同时函数解析式(对应法则)相同,为后续学习埋下伏笔。再比如说,初高中数学中都会学到函数的表示方法有:解析式法、列表法、图像法,而在初二上期学习函数的图象时,教材中有这样一道思考题:“如图,a是自变量x取值范围内的任意一个值,过(a,0)画y轴的平行线,与图中曲线相交,下列哪个图中的曲线表示y是x的函数?为什么?”
教师教学时,可以此为例,利用这道题引导学生从图象上深刻理解函数定义中“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教师强调“每一个”“唯一”等字眼,让学生从图中去体会,从而让抽象的函数概念具体化。为了让学生从另一个角度理解这一点, 也为了便于学生在高中学习函数概念时,正确理解变量x与y之间“一对一或多对一”的映射关系,在初中教学函数概念时,课堂上我还会举这样两个例子:“解析式y=x2中,y是x的函数吗?”学生稍加思索,会回答y是x的函数,教师接下来再问:“那么在解析式 y2=x中,y仍是x的函数吗?”,初学函数概念时,许多学生只注意到这两个解析式里都有两个变量x、y,他们会回答y仍是x的函数,然后我会继续问:那么对于第二个解析式,当x=1时,y的对应值为多少?这时学生会算出y值为±1,这时教师自然就可以指出,这个解析式不符合函数的定义,因为变量x与y之间出现了“一对多”,这样就能让学生通过反例从解析式的角度更完整地理解函数的概念。
从上可知,无论是初中阶段函数的传统定义还是高中阶段函数的近代定义,其本质都是运动变化表现在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而且函数与自变量之间是单值对应关系。只是在初中学习函数时,学生接触到的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等,绝大部分是连续的,这容易给学生形成误解。当他们进入到高中阶段,接触到更加多样的函数形式,比如常数函数、分段函数、离散的点时,就会对他们正确理解函数概念形成干扰。针对这点,在初中教学函数概念时,教師应从初始就向学生渗透函数的对应思想,让学生感受函数的本质,而不拘泥于常见的几种函数解析形式。比如初二上期数学教材中有这样一道例题:
“黄金一号”玉米种子的价格为5元/千克,如果一次购买2千克以上的种子,超过2千克部分的种子的价格打8折。
(1)填写下表:
购买种子数量/千克0.511.522.533.54…
付款金额/元
(2)写出购买种子数量与付款金额之间的函数解析式,并画出函数图象。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这道题进行分析、讨论,可让学生初步接触分段函数。在教材安排的复习题中,还有这样一道题:“小亮为赞助‘希望工程’现已存款100元,他计划今后三年每月存款10元,存款总数y(单位:元)将随时间x(单位:月)的变化而改变。指出其中的常量与变量,自变量与函数。试写出函数解析式。”当学生写出函数解析式y=10x+100(0≤x≤36,x为整数)时,教师可让他们试着画出函数的图象,可看到图象是一些离散的点,使学生从中体会到函数形式的变化,这些过程都能让他们在后续学习中加深对函数概念的认识。
总之,初高中函数教学的衔接点很多,本文只涉及了函数概念这部分知识点,还很不全面。对于这个课题的研究还有待于我们初高中教师的共同努力,才能达到更理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