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重视语文教学的文学性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mwingfl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是指语言文字,还是指语言文学,历史是人们争论的话题,我以为,语言文字也好,语言文学也罢,语文教学必须突出文学性。语文教材中有相当一部分课文是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其显著特色也就是在于突出的文学性。既然如此,语文教师再讲文学作品时又怎能无视其文学性呢?从语文概念上来理解,语文和文学既是接近的,又是有区别的。叶老早就说明“语文”的含义,“什么叫语文?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上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这段话把“语文”的概念表述得非常明确。“语文”就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合称。他还解释了“语文”“语言文字”和“语言文学”的不同。他说:对于语文“其后有人释为‘语言’‘文字’,有人释为‘语言’‘文学’,皆非立此名之原意。第二种解释与原意为近,唯‘文’之含义较‘文学’为广,缘书面之‘文’不尽属于‘文学’也。课本中有文学作品,有非文学之各体文章,可以证之。第一种解释之‘文字’,如理解为成篇之书面语,则亦与原意合矣。”此处,叶老也说明,语文和文学的含义比较接近。因为选入语文课本的文章大部分是文学作品,而文学也离不开语言——书面语言。而书面语言的内涵,就是情意,也就是人文性,而人文性是需要审美的;作为语文课本入选的文章,绝大部分是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语文教学的内容要反映人文的真、善、美。
  如何才能使语文教学突出文学性呢?我以为,处于语文教学主导地位的语文教师应着重在以下两个方面做文章。
  重视语文学科的文学性
  语文的文学性,是由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的。语文是一门思想性、文学性很强的基础工具课。提到“文学性”人们不禁要问,文学的本质特点是什么?文学,就是通过形象、典型来认识生活、反映生活的,这些形象具有生动性、可感性、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文学创作包含着作家的思想感情和强烈的爱憎。作家按照一定的审美观念,对自然和社会生活进行选择、概括、加工,创造出比自然和生活中的美更理想的美。这样,学生在学习这些作品时,就会受到强烈的感染,获得更高更强烈的美感,得到更大的愉快和满足。
  从语文教育的任务看,更有必要强调文学性,进行文学审美教育。语文教育,既有传授语文基础知识的任务和培养语文能力的任务,又有开发学生的智力和进行思想教育的任务,同时还具有进行文学审美教育的任务。
  从我国教育的发展看,语文教育文学性的特点,始终占有重要地位,文学审美教育从未中断过。
  总之,语文学科的文学性不能消弱,必须充分发挥语文课的审美教育功能。
  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概括地讲,就是两条:一是使学生掌握与人交流的语言工具,一是传承民族文化。具体讲包括:语文能力(听、说、读、写、书的能力);做人的良好性格和思想、品德、情感、习惯;良好的思维品质及思维能力;中国和世界优秀文化的积累及正确的审美观念,健康的心理素质。也就是说,语文教学要促进学生语言、思想、品德、情感、思维及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全面发展。语文能力是小学语文素质的核心,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也是语文教学的核心。而文学的内涵包括:语言、情感、审美三要素,这三要素正是完成语文素养的材料。所以语文教学的目的和手段(学习文学作品)是统一的。也就是说,在阅读文学作品时,一定要通过理解语言和感悟作品中的思想、情感和美感。
  教学文学作品,一定要体现文学的三要素:语言,情感,审美。而“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高尔基)。可以说,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学。最好的文学作品都是用最规范、最优美的语言写成的,所以学习文学作品也不能脱离语言。语言的文学性,主要指语言的准确性、形象性、含蓄性、情感性和审美性。
  文学语言是准确的。优秀的文学作品大都是用准确的词句表达对审美客体的认识、感受和体验。阅读时,就要使学生准确地理解和感悟作品语言的准确性。尤其对于学生学习语文必须把重点放在语言的掌握上,要以听、说、读、写为重点。首先要把课文的语言读懂。所谓读懂,就是先要理解,就是要理解一个词、一句话、一段话所讲的是什么意思。读课文时,要理解词句含义,理解语言构造,理解文章结构。从目前的教学实践来看,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词句是较差的,而理解语言构造及文章结构更不够。学生对于词句的理解能力差,是造成对课文深入理解和感悟思想感情的一大障碍。不能一谈文学教育就把语文教学中最基本的字词句教学忽略了,要知道语文的基础是字词句,如果写文章词不达意,语句不通,怎能写出好文章呢?所以不能忽视语言的准确性训练。要使学生读懂全篇,首先要把字词句读明白;学习字词句的过程也是熟悉全篇的过程。既要准确地理解字词句本意,还要使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灵活掌握词语,不断丰富学生的词汇,使整个学习字词句的过程丰富多彩。语文教师提高自身文学素养的途径,不外乎“四多”:
  1、多读。就是多读古今中文的文学名著、名篇,加强文艺理论知识的学习,感受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欣赏作品中的精美语言,领悟作品中的写作技巧。
  2、多写。就是多动笔,多出作品,包括教学论文、文学作品等。以往,不少语文教师忽略这一点,总以为,语文教师的任务就是讲课,批改学生作业、作文,而写作是学生的事。
  3、多体验生活。就是多走出校门,到现实生活中去,到群众中去,把握时代的脉搏,感受群众的喜怒哀乐。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生活是创作的唯一源泉。
  4、多创新,不断搜索教学方法。
  作为语文教师,要在教学中突出文学性,提高教学效果,就必须在教学方法上创新,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是一些优秀语文教师在实践中可以“拿来”,为自已所用。现在,已有不少语文教师将多媒体课件运用到教学之中,这是很好的,有利于在教学中突出文学性。
其他文献
在幼儿园,经常听到家长询问:“我的孩子已经打过流感疫苗了,怎么还会患感冒?”还有些家长问:“听说幼儿园里有些孩子感冒了,会不会传染给我的宝宝呢?”其实,流感与普通感冒是两种不同
土地集约利用是中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经济增长"新常态"和资源存量优化背景下中国城市发展的新方向之一,同时,土地的集约利用也为从根本上、长远上塑造可持续城市交通格局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机会,如何把握土地集约利用的新机遇,是中国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政策所迫切需要考虑的问题。从居民出行效应视角入手,深入剖析了土地集约利用对于交通可持续性的积极作用和可能的负面影响,讨论了土地集约利用对于交通可持
落后民族要改变自己的落后面貌,首先必须进行深刻的自我批判.鲁迅与萨尔蒂科夫--谢德林即是中俄民族伟大的自我批判者.他们批判了各自民族普遍存在的愚昧、麻木、卑怯、奴性;
【摘要】随着我国教学的不断改革,翻转课堂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在我国应运而生,这也给传统的教学模式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和挑战。虽然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能够不断优化课堂的教学效果,不断创新师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达到促进传授知识的目的,为丰富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创造力具有非常大的帮助。但是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尤其对于高校来说,并不适用所有的学科和知识点,如何更好的利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成为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首先了
【摘要】钢琴名曲《捉迷藏》选自儿童组曲《快乐的节日》第四首。本文从和声织体特色分析及旋律写作方面诠释了创作技法,在演奏方面探讨了演奏技巧和演奏风格,为演奏与教学时能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民族音乐的精神内涵与风格特征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依据。  【关键词】《快乐的节日》组曲 《捉迷藏》 丁善德 第一部  《捉迷藏》选自儿童组曲《快乐的节日》第四首,通过表现儿童喜爱的游戏捉迷藏,刻画出孩子们活泼机智的形象。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