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旅游业也提倡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发展少数民族区旅游需要在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建立一个合理的利益协调和分配机制,而利益相关者角色的错位、缺位,其间关系的交叉、矛盾是制约我国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的关键。为了确保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对现有的利益相关者角色和关系进行调整,平衡各自在发展过程中的利益关系,真正使政府、原住民、旅游者这些主要利益相关者在制度制约下规范自己的行为。
关键字:利益相关者 少数民族 可持续发展
一、理论研究背景
(一)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利益相关者理论是20 世纪60年代起源于英美等西方国家的一种管理理论,其早期思想可追溯到20世纪30 年代。到20世纪60 年代, 斯坦福研究所将"利益相关者"这一术语定义为"利益相关者是那些失去其支持,企业就无法生存的个人或团体"。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任何一个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各种利益相关者的投入或参与,企业追求的是利益相关者的整体利益, 而不仅仅是某个主体的利益。
利益相关者理论在相关领域的应用研究初期,企业一直是绝对的研究主体,直到20 世90年代初期以后,才开始从企业扩展到政府、社区、城市、社会团体以及相关的经济和社会环境等。
(二)国内外旅游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研究
这一理论从20 世纪80 年代开始引入旅游研究领域。Purnomoc(2005)研究了国家公园和森林管理的利益相关者问题;Dianne Dredge(1999)、Buanes(2004)分别对区域发展问题以及滨海地区发展问题进行了研究。
国外学者对旅游利益相关者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旅游利益相关者的界定及分类; 旅游规划、管理与营销中的利益相关者问题; 旅游环境伦理与可持续发展中的利益相关者问题; 社区旅游及其协作中的利益相关者问题。
国内方面, 保继刚等(2002)在桂林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中,讨论了旅游地的游客、政府、商业部门、本地居民、景点开发商等利益相关者, 对他们的利益表现、决策过程与行为、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 并结合系统动力学分析寻找和认识主要利益群体在桂林市旅游业中的促进和限制作用, 剖析了桂林市旅游业发展的内部结构和深层制约机制。张伟等(2002)将利益主体理论应用到四川省乐山市旅游发展战略规划过程中, 并对不同利益主体的旅游意识和利益表达进行了分析。
从国内外的研究来看,利益相关者理论在旅游领域的运用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果。国外研究者主要集中于利益相关者的协作方面的研究,包括协作的原因分析、协作的组织形式、协作程序和途径、协作过程管理以及协作的效果评估。国内的研究还处于理论的引入阶段,内容还比较粗浅,主要集中在对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复杂关系的探讨上,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博弈分析上主要集中在生态旅游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突出说明利益相关者参与规划和管理的重要性,但是对具体的根源和对策探讨的还不够系统和深入。
二、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旅游核心利益相关者
旅游是综合性很强的行业,几乎涉及社会发展中的各个方面,其中涉及的利益主体包罗万象。少数民族地区和非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旅游发展有其共性,涉及的利益主体很多都是相同的。可是,我们不能忽视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旅游发展的特性,少数民族的特殊性、当地政府的自治性、旅游生态的不可再生性。
结合少数民族地区的这些特点,笔者认为在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发展中涉及的利益主体包括:中央政府、当地政府(自治州、自治县、自治乡等)、原住民、旅游经销商、旅游交通、媒体、文化旅游者等等。国内学者夏赞才在2003年利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建立旅行社利益相关者基本图谱, 将旅行社利益相关者分为核心层、战略层、外围层三个基本层次, 探讨三个层次的相关者之间的复杂关系。根据这一理论,笔者认为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旅游的利益主体也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核心层、战略层和延伸层。其中,政府(中央和地方)、原住民、文化旅游者为核心层;旅游市场营销者和旅游规划者属于战略层;旅游交通和文化保护部门属于衍生层。在本文中,笔者重点分析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旅游发展中的核心利益层。
(一)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
少数民族地区的政府是民族自治政府,从自治区到自治州,再到自治县和自治乡,多个层次的自治政府。少数民族文化旅游的发扎需要一个总体利益和目标的代言人,来控制、引导、协调、规范其它利益相关者的目标和行为,能够担当此任的只有,尤其是中央政府。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旅游是一个内在地具有政治性的事物,在这里,价值观的协调与冲突,权力的制衡,利益的分配,参与和决策机制的建立,目标的设定和标准的确定等都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政府拥有有力的工具来影响社区旅游的发展:立法,协调政策、项目与基础设施,提供激励、规划和促销等。
(二)原住民(社区参与)
少数民族地区的原住民在当地的旅游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发挥的作用是巨大的。第一,游客在旅游过程中也感受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居民是旅游资源的一部分;第二,居民是当地传统文化和习俗的主要保护者;第三,居民为游客提供家庭旅馆、餐馆、商店、手工艺品、节庆活动等旅游设施和旅游产品,是开发商未签约的"合作伙伴";第四,居民在社区扮演的角色往往能反映出个人对社区的关注程度和在旅游决策中的控制力等问题,当居民较多地参与社区各种活动时,他们往往对社区变迁和发展持肯定态度,相反,随着当地旅游决策中当地人控制力的下降,对旅游的支持也会下降。
(三)文化旅游者
热衷于少数民族文化旅游的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在于体验当地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这些旅游者的进入给少数民族地区带来了一定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三個方面:
第一,为当地社区带来活力;第二,为居民带来了外来文化;第三,旅游者在当地旅游能带来收入和经济利益,能提高当地经济发展和改善居民生活水平。 三、目前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发展中的问题分析
在旅游业给少数民族地区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导致了民族文化的庸俗化、民族文化认同感失落以及价值观的退化和遗失, 造成旅游地价值降低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可以用一句话来简单概括---开发与保护的不协调,不能实现文化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笔者认为这一系列问题的产生是有其根源的。从利益相关者的理论来分析,是由于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发展利益主体利益的不平衡产生的。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旅游发展中的核心利益主体中,中央政府的核心利益是地方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地方政府的核心利益是追求政绩,追求GDP的增长;当地居民的核心利益追求是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旅游者的核心利益是高满意度的游客体验。梳理清楚这些利益主体的核心利益,想方设法平衡这些利益,从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就不是那么困难了。
我们假设一个少数民族地的文化旅游发展是一个的球。根据牛顿力学,我们不难知道,球要运动离不开力。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利益相关者追求的核心利益就是旅游发展的推动力。对物体的运动产生影响的力分为两种,动力和阻力。我们分别用F1和F2来表示。如图2:
当F1 F2,即动力 阻力时,物体向前运动,B发生作用,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旅游发展良好;当F1 F2,即动力 阻力时,物体向后运动,A发生作用,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旅游发展倒退;
当F1=F2,即动力=阻力时,物体原地静止,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旅游发展停滞不前,维持原状。
这里的F1和F2指的是利益相关者的合力,不单单指一个利益主体对旅游发展产生的影响。我们可以用f来表示每个利益主体对物体运动即文化旅游发展产生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上图中的黑色箭头为f,表示为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原住民和文化旅游者对该地文化旅游产生的作用力。
具体分析:
第一,利益相关者对旅游开发的价值取向一致性可以增加合作的可能性。当政府、原住民和文化旅游者的利益一致时,这个时候的动力F1 F2。政府需要发展旅游来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和GDP的增加。政府采取各种优惠措施来招商引资,这样就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为当地居民提供岗位,拓宽收入渠道,引起当地居民的支持。文化旅游者的进入为旅游地带来货币,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游客得到最高的旅游体验,满意度提高。从而达到政府--居民之间、居民--旅游者、旅游者--企业、居民--旅游企业两两的共赢。这样的情形是一种最完美的模式,是学者和实践者的追求模式。
第二,当利益相关者的价值取向不一致则意味着冲突,这个时候F1 F2,阻力大于动力,文化旅游发展受到阻碍。这个时候的典型的情形是政府想发展旅游,在规划用地方面与原住民产生冲突,社区参与度不高;原住民为了获取经济利益,破坏政府保护的文化旅游资源,同时摆摊设点,拉客现象频生,间接降低旅游者的游客体验。这种模式的产生是由于利益分配不均引起的,从根源上讲是决策过程中采取的决策方法和程序的失误。
四、平衡利益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由于这些利益相关者来自不同行业和部门,他们具有不同的价值目标和利益要求,他们与旅游目的地的关系密切程度是不一样的,他们所具有的影响力也不同,如在众多的旅游发展利益相关者中,旅游经营者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旅游者寻求旅游需求满足最大化;政府主管部门探求管理效益最大化;而居民寻求高收入和好的生活环境。不同的利益相关者,有的对旅游地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有的则较弱。同时他们与旅游地的关系程度及影响力也是动态变化的。所以旅游目的地在发展旅游业的时候,不能只考虑某一组织或群体的利益而忽视或轻视其它相关者的利益,也不能用静态的眼光来对待利益相关者,必须用动态的眼光来协调和关注每一个利益相关者,让他们能够公平的分享旅游业所带来的利益以及公平的分担旅游负面影响。
(一)政府合理引导和调控
为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在旅游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着大的矛盾。一方面,旅游要发展,要对当地经济做出贡献,要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就需要扩大接待能力,吸引更多的游客;另一方面,游客的增多会对当地环境造成不利影响。一个影响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消极因素如何在最短时间内被消除,就要依赖政府做出及时的反应,政府须迅速制定各种政策。政府应改变以往不合理的产权安排, 从旅游文化资源保护的内部因素出发, 在开发中将少数民族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公平合理地安排政府、少数民族和开发商的产权关系。
(二)鼓励原住居民参与
少数民族是民族文化资源的载体, 解决民族文化资源保护的问題首先应贯穿于民族文化资源开发的全过程, 从问题的根本点入手, 进行合理的产权安排, 让少数民族在资源开发中得到最大的利益, 成为自己资源的真正主人,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激励他们合理开发和保护自己的资源,才能做到民族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景区要想获得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在诸如环境管理工作上采取适当对策以尽量避免消极因素的出现。
(三)满足旅游者的体验需要
不同的旅游者因年龄、性别、爱好、国籍的不同,也表现出更明显的体验偏好,其所追求的利益也就表现为旅游者在进入旅游目的地后通过旅游体验和认知所获得的各种知识、愉悦和满足感的总和。如果景区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旅游者便无法达到"购买"其产品的目的。
五、结语
总之,为了实现少数民族文化旅游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协调好原住居民、地方政府、中央政府、旅游者之间的关系,管理好旅游景区,从不同的立场、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尤其要把原住居民这一相对弱势群体作为主要的利益群体之一来对待。同时,还要根据旅游活动的复杂性、区域生活的丰富性以及地区间的差异性来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措施,从而保证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健康、全面、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WTO 著.张广瑞译. 全球旅游伦理规范[J]. 旅游学刊,2000,(3):71-74.
[2]高元衡.阳朔乡村旅游发展中各方利益分配问题研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
[3]朱华.乡村旅游利益主体研究-以成都市三圣乡红砂村观光旅游为例[J].旅游学刊,2006
[4]李凡,蔡桢燕.古村落旅游开发中的利益主体研究-以大旗头古村为例[J]. 旅游学刊,2007
[5] Brohman J.New directions in tourism for third world development[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6
[6]Chris Ryan. Equity , management , power sharing andsustainability issues of the'new tourism'[J] .Tourism Management ,2002 ,(1) :97 - 116.
[7]世界旅游组织(WTO) ;张广瑞译. 全球旅游伦理规范[J] .旅游学刊,2000
[8]周玲.旅游规划与管理中利益相关者研究进展[J] .旅游学刊,2004
[9]李正欢,郑向敏.国外旅游研究领域利益相关者的研究综述. 旅游学刊,2006
[10]郭华.国外旅游利益相关者研究综述与启示.人文地理.2008
作者简介: 1. 姬利军(1988-)、男、山东泰安市人、四川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2011级研究生、研究方向:会展与酒店管理。
关键字:利益相关者 少数民族 可持续发展
一、理论研究背景
(一)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利益相关者理论是20 世纪60年代起源于英美等西方国家的一种管理理论,其早期思想可追溯到20世纪30 年代。到20世纪60 年代, 斯坦福研究所将"利益相关者"这一术语定义为"利益相关者是那些失去其支持,企业就无法生存的个人或团体"。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任何一个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各种利益相关者的投入或参与,企业追求的是利益相关者的整体利益, 而不仅仅是某个主体的利益。
利益相关者理论在相关领域的应用研究初期,企业一直是绝对的研究主体,直到20 世90年代初期以后,才开始从企业扩展到政府、社区、城市、社会团体以及相关的经济和社会环境等。
(二)国内外旅游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研究
这一理论从20 世纪80 年代开始引入旅游研究领域。Purnomoc(2005)研究了国家公园和森林管理的利益相关者问题;Dianne Dredge(1999)、Buanes(2004)分别对区域发展问题以及滨海地区发展问题进行了研究。
国外学者对旅游利益相关者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旅游利益相关者的界定及分类; 旅游规划、管理与营销中的利益相关者问题; 旅游环境伦理与可持续发展中的利益相关者问题; 社区旅游及其协作中的利益相关者问题。
国内方面, 保继刚等(2002)在桂林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中,讨论了旅游地的游客、政府、商业部门、本地居民、景点开发商等利益相关者, 对他们的利益表现、决策过程与行为、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 并结合系统动力学分析寻找和认识主要利益群体在桂林市旅游业中的促进和限制作用, 剖析了桂林市旅游业发展的内部结构和深层制约机制。张伟等(2002)将利益主体理论应用到四川省乐山市旅游发展战略规划过程中, 并对不同利益主体的旅游意识和利益表达进行了分析。
从国内外的研究来看,利益相关者理论在旅游领域的运用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果。国外研究者主要集中于利益相关者的协作方面的研究,包括协作的原因分析、协作的组织形式、协作程序和途径、协作过程管理以及协作的效果评估。国内的研究还处于理论的引入阶段,内容还比较粗浅,主要集中在对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复杂关系的探讨上,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博弈分析上主要集中在生态旅游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突出说明利益相关者参与规划和管理的重要性,但是对具体的根源和对策探讨的还不够系统和深入。
二、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旅游核心利益相关者
旅游是综合性很强的行业,几乎涉及社会发展中的各个方面,其中涉及的利益主体包罗万象。少数民族地区和非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旅游发展有其共性,涉及的利益主体很多都是相同的。可是,我们不能忽视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旅游发展的特性,少数民族的特殊性、当地政府的自治性、旅游生态的不可再生性。
结合少数民族地区的这些特点,笔者认为在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发展中涉及的利益主体包括:中央政府、当地政府(自治州、自治县、自治乡等)、原住民、旅游经销商、旅游交通、媒体、文化旅游者等等。国内学者夏赞才在2003年利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建立旅行社利益相关者基本图谱, 将旅行社利益相关者分为核心层、战略层、外围层三个基本层次, 探讨三个层次的相关者之间的复杂关系。根据这一理论,笔者认为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旅游的利益主体也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核心层、战略层和延伸层。其中,政府(中央和地方)、原住民、文化旅游者为核心层;旅游市场营销者和旅游规划者属于战略层;旅游交通和文化保护部门属于衍生层。在本文中,笔者重点分析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旅游发展中的核心利益层。
(一)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
少数民族地区的政府是民族自治政府,从自治区到自治州,再到自治县和自治乡,多个层次的自治政府。少数民族文化旅游的发扎需要一个总体利益和目标的代言人,来控制、引导、协调、规范其它利益相关者的目标和行为,能够担当此任的只有,尤其是中央政府。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旅游是一个内在地具有政治性的事物,在这里,价值观的协调与冲突,权力的制衡,利益的分配,参与和决策机制的建立,目标的设定和标准的确定等都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政府拥有有力的工具来影响社区旅游的发展:立法,协调政策、项目与基础设施,提供激励、规划和促销等。
(二)原住民(社区参与)
少数民族地区的原住民在当地的旅游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发挥的作用是巨大的。第一,游客在旅游过程中也感受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居民是旅游资源的一部分;第二,居民是当地传统文化和习俗的主要保护者;第三,居民为游客提供家庭旅馆、餐馆、商店、手工艺品、节庆活动等旅游设施和旅游产品,是开发商未签约的"合作伙伴";第四,居民在社区扮演的角色往往能反映出个人对社区的关注程度和在旅游决策中的控制力等问题,当居民较多地参与社区各种活动时,他们往往对社区变迁和发展持肯定态度,相反,随着当地旅游决策中当地人控制力的下降,对旅游的支持也会下降。
(三)文化旅游者
热衷于少数民族文化旅游的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在于体验当地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这些旅游者的进入给少数民族地区带来了一定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三個方面:
第一,为当地社区带来活力;第二,为居民带来了外来文化;第三,旅游者在当地旅游能带来收入和经济利益,能提高当地经济发展和改善居民生活水平。 三、目前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发展中的问题分析
在旅游业给少数民族地区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导致了民族文化的庸俗化、民族文化认同感失落以及价值观的退化和遗失, 造成旅游地价值降低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可以用一句话来简单概括---开发与保护的不协调,不能实现文化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笔者认为这一系列问题的产生是有其根源的。从利益相关者的理论来分析,是由于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发展利益主体利益的不平衡产生的。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旅游发展中的核心利益主体中,中央政府的核心利益是地方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地方政府的核心利益是追求政绩,追求GDP的增长;当地居民的核心利益追求是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旅游者的核心利益是高满意度的游客体验。梳理清楚这些利益主体的核心利益,想方设法平衡这些利益,从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就不是那么困难了。
我们假设一个少数民族地的文化旅游发展是一个的球。根据牛顿力学,我们不难知道,球要运动离不开力。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利益相关者追求的核心利益就是旅游发展的推动力。对物体的运动产生影响的力分为两种,动力和阻力。我们分别用F1和F2来表示。如图2:
当F1 F2,即动力 阻力时,物体向前运动,B发生作用,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旅游发展良好;当F1 F2,即动力 阻力时,物体向后运动,A发生作用,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旅游发展倒退;
当F1=F2,即动力=阻力时,物体原地静止,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旅游发展停滞不前,维持原状。
这里的F1和F2指的是利益相关者的合力,不单单指一个利益主体对旅游发展产生的影响。我们可以用f来表示每个利益主体对物体运动即文化旅游发展产生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上图中的黑色箭头为f,表示为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原住民和文化旅游者对该地文化旅游产生的作用力。
具体分析:
第一,利益相关者对旅游开发的价值取向一致性可以增加合作的可能性。当政府、原住民和文化旅游者的利益一致时,这个时候的动力F1 F2。政府需要发展旅游来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和GDP的增加。政府采取各种优惠措施来招商引资,这样就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为当地居民提供岗位,拓宽收入渠道,引起当地居民的支持。文化旅游者的进入为旅游地带来货币,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游客得到最高的旅游体验,满意度提高。从而达到政府--居民之间、居民--旅游者、旅游者--企业、居民--旅游企业两两的共赢。这样的情形是一种最完美的模式,是学者和实践者的追求模式。
第二,当利益相关者的价值取向不一致则意味着冲突,这个时候F1 F2,阻力大于动力,文化旅游发展受到阻碍。这个时候的典型的情形是政府想发展旅游,在规划用地方面与原住民产生冲突,社区参与度不高;原住民为了获取经济利益,破坏政府保护的文化旅游资源,同时摆摊设点,拉客现象频生,间接降低旅游者的游客体验。这种模式的产生是由于利益分配不均引起的,从根源上讲是决策过程中采取的决策方法和程序的失误。
四、平衡利益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由于这些利益相关者来自不同行业和部门,他们具有不同的价值目标和利益要求,他们与旅游目的地的关系密切程度是不一样的,他们所具有的影响力也不同,如在众多的旅游发展利益相关者中,旅游经营者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旅游者寻求旅游需求满足最大化;政府主管部门探求管理效益最大化;而居民寻求高收入和好的生活环境。不同的利益相关者,有的对旅游地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有的则较弱。同时他们与旅游地的关系程度及影响力也是动态变化的。所以旅游目的地在发展旅游业的时候,不能只考虑某一组织或群体的利益而忽视或轻视其它相关者的利益,也不能用静态的眼光来对待利益相关者,必须用动态的眼光来协调和关注每一个利益相关者,让他们能够公平的分享旅游业所带来的利益以及公平的分担旅游负面影响。
(一)政府合理引导和调控
为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在旅游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着大的矛盾。一方面,旅游要发展,要对当地经济做出贡献,要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就需要扩大接待能力,吸引更多的游客;另一方面,游客的增多会对当地环境造成不利影响。一个影响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消极因素如何在最短时间内被消除,就要依赖政府做出及时的反应,政府须迅速制定各种政策。政府应改变以往不合理的产权安排, 从旅游文化资源保护的内部因素出发, 在开发中将少数民族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公平合理地安排政府、少数民族和开发商的产权关系。
(二)鼓励原住居民参与
少数民族是民族文化资源的载体, 解决民族文化资源保护的问題首先应贯穿于民族文化资源开发的全过程, 从问题的根本点入手, 进行合理的产权安排, 让少数民族在资源开发中得到最大的利益, 成为自己资源的真正主人,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激励他们合理开发和保护自己的资源,才能做到民族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景区要想获得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在诸如环境管理工作上采取适当对策以尽量避免消极因素的出现。
(三)满足旅游者的体验需要
不同的旅游者因年龄、性别、爱好、国籍的不同,也表现出更明显的体验偏好,其所追求的利益也就表现为旅游者在进入旅游目的地后通过旅游体验和认知所获得的各种知识、愉悦和满足感的总和。如果景区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旅游者便无法达到"购买"其产品的目的。
五、结语
总之,为了实现少数民族文化旅游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协调好原住居民、地方政府、中央政府、旅游者之间的关系,管理好旅游景区,从不同的立场、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尤其要把原住居民这一相对弱势群体作为主要的利益群体之一来对待。同时,还要根据旅游活动的复杂性、区域生活的丰富性以及地区间的差异性来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措施,从而保证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健康、全面、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WTO 著.张广瑞译. 全球旅游伦理规范[J]. 旅游学刊,2000,(3):71-74.
[2]高元衡.阳朔乡村旅游发展中各方利益分配问题研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
[3]朱华.乡村旅游利益主体研究-以成都市三圣乡红砂村观光旅游为例[J].旅游学刊,2006
[4]李凡,蔡桢燕.古村落旅游开发中的利益主体研究-以大旗头古村为例[J]. 旅游学刊,2007
[5] Brohman J.New directions in tourism for third world development[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6
[6]Chris Ryan. Equity , management , power sharing andsustainability issues of the'new tourism'[J] .Tourism Management ,2002 ,(1) :97 - 116.
[7]世界旅游组织(WTO) ;张广瑞译. 全球旅游伦理规范[J] .旅游学刊,2000
[8]周玲.旅游规划与管理中利益相关者研究进展[J] .旅游学刊,2004
[9]李正欢,郑向敏.国外旅游研究领域利益相关者的研究综述. 旅游学刊,2006
[10]郭华.国外旅游利益相关者研究综述与启示.人文地理.2008
作者简介: 1. 姬利军(1988-)、男、山东泰安市人、四川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2011级研究生、研究方向:会展与酒店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