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海绵城市理念进行市政道路设计之研究

来源 :世界家苑·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yy2000_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首先对市政道路设计中引入海绵城市理念的意义进行阐述,随后对低影响开发的海绵城市道路设计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依托工程实例,对市政道路设计中海绵城市理念的运用进行论述。期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对城市内涝问题的解决有所帮助。
  关键词: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市政道路设计
  1市政道路设计中引入海绵城市理念的意义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大幅度加快,随着城市中用地面积的急速扩张,使得不透水的地表面积逐渐增多,大量灰色路面的出现取代了原本的绿地,由于这种路面无法对雨水进行有效地渗透,从而减少了雨水的下渗,造成地表径流加大,致使洪峰提前,城市内涝风险随之进一步提升。相关调查结果显示:某市遭遇特大暴雨,此次灾害中,45人遇难,34人下落不明,约有100余处文物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房屋倒塌万余间,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高达110亿元左右。诸如此类事件仍有很多,限于篇幅不一一介绍。导致城市洪涝灾害频发的原因除了与自然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有关之外,路面无法对雨水进行有效下渗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
  在生态危机日益加剧的背景下,城市内涝、雨水污染成为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为此,必须加快提升城市排水系统的能力,并将雨水留存下来,通过自然的方式进行排水,打造具有净化、积存以及渗透等能力的“海绵城市”。之所以将其称之为海绵城市,是要让城市向海面一样,吸收、存储及释放雨水,这样便可在暴雨降临时,借助布设在城市中的相应设施对雨水进行吸收,经过滤后,清除掉所有的污染物,并将剩余的水存储下来,待到干旱时进行施放。由于雨水主要降临在市政道路上。因此,在市政道路设计中引入海绵城市的理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海绵城市是在低影响开发的背景下提出的一种全新概念,具体是指运用低影响开发的各种措施,对雨水进行综合利用,以此来解决城市内涝问题。
  2低影响开发的海绵城市道路设计
  2.1总体设计目标
  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則,结合项目特点,对适宜的海绵技术进行选取,在低影响开发的前提下,确保市政道路建成后的水文特征基本不变,最大限度地减轻雨水面源的污染。通过低影响开发设计,进一步降低径流对城市的影响,并以雨水入渗、截留及滞留等措施,使径流的路径发生改变,在原有的基础上,延长其时间,以此来减小一定时间内的洪峰流量。同时,利用污水控制技术,对雨水资源进行有效保护,从而使道路建设前后的生态环境相一致,进而达到维持天然水文机制的目的。
  2.2基本设计要求
  在确保交通运行安全的基础上,满足低影响开发的要求,结合路段的具体划分情况,选取最为适宜的设施。对雨水处理技术进行整合利用,如集水技术、排水技术等,以此来对市政道路的排水方式进行优化,提升海绵系统的处理效果。对道路横坡进行优化设计,具体措施如下:按照路面的实际宽度及具体的类型,并结合纵坡及工程所在地的气候条件对横坡进行综合确定;路面的横坡度可以采用1.5-2%,两侧人行道可以采用1-2%的单面直线坡度,当纵坡较大时,横坡度应取小值,反之则取大值。通过对横坡的合理设计,能够改善路面与绿地之间的竖向关系,为雨水汇入低影响开发设施提供便利条件,最大限度地降低市政道路不透水的连续性,按照节能环保理念的要求,使用具有可再生和重复利用性的材料,如粉煤灰、炉渣、煤矸石等。要保证低影响开发技术及相关设施的设计具有良好的可推广性,并且要便于使用和维护。
  2.3主要的设计方法
  在城市当中,市政道路是径流雨水的承载体,在海绵城市的理念下,道路的排水系统设计应当采用生态雨水排放的方法,通过汇流、转输等途径,并在过滤污染后,将这部分雨水引入到道路绿地当中,从而达到节约绿地灌溉用水的目的。在此过程中,可运用低影响开发设施进行处理。当出现降雨后,部分雨水会直接被排入至管渠,还有一部分则会经由地表的边沟汇流到低影响开发设施之中,少部分会被排入雨水管道。在对低影响开发设施进行选用时,要保证所选的设施能耗低、经济环保,如可以设计下沉式绿地、雨水湿地等。若是选择下沉式绿地,其应当低于周围的道路,下沉深度可控制在50-100mm。同时,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对绿地的下沉深度进行选择,对于渗透性较好的地区,可将绿地的下沉深度增加至150-300mm。需要注意的是,随着绿地下沉深度的增大,会使工程造价提高,所以深度尽量不要超过300mm。
  2.3.1场地评估。应当对道路建设场地全面评估,按照场地内的土壤性质,并结合水文条件,对自然排水路径进行合理确定,本着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及敏感区域的原则,设计初步框架。在雨水渗流效率的影响因素中,土壤特性是较为关键的因素之一,当场地的土壤渗透率较低时,尽可能不要选用低影响开发设施。而在场地土质较为松散,并且具有良好的透水率时,可选用相应的低影响开发设施,这样可以有效防止道路积水,进而引起内涝。
  ②确定设计重现期。应对道路建设场地的水文情况进行全面系统地分析,据此对汇水面积进行合理划分,并对流量进行准确计算。依据我国现行规范标准的规定要求,可按照汇水区域内的土壤性质、水文地质条件等要素,对设计重现期进行确定,并结合实际情况,在统一的排水区域内,采用不同的重现期。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城市雨水管渠设计重现期
  城镇类型 雨水管渠设计重现期
  中心城区 非中西城区 重要地区 下沉式广场
  特大城市 3-5 2-3 5-10 30-50
  大城市 2-5 2-3 5-10 20-30
  中等城市 2-3 2-3 3-5 10-20
  小城市 2-3 2-3 3-5 10-20
  备注:所有雨水管渠全部按照满流管进行计算。
  2.3.3低影响开发设施布置。低影响开发措施能够使径流总量大幅度减少,同时还能对洪峰流量进行有效地控制,而选择的措施不同,所产生的效果也存在差异。通过对气象部门的降雨量调查统计数据结果进行查阅后发现,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平均降雨量在1600mm以上的城市较多;年均降雨量在800mm左右的城市集中在青藏高原一带,降雨量不足200mm的,基本分布在西北内陆地区。可按降雨量的多少,选取适宜的低影响开发设施。如干旱少雨的地区,雨水的蒸发量大于降雨量,对于此类地区,应当以补充地下水作为首要考虑的因素,可选择下凹式绿地、雨水花园、透水铺装路面等。在半湿润地区,可以选用雨水进化技术;湿润地区,由于降雨量较大,存在较高的内涝风险。故此,应当以调节措施为主,借此来减轻管网的排水压力。   3工程实例
  某道路工程位于该市“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区域的中西部,该道路的总体长度为0.65km,由机动车道、人行道和绿化带组成,依次的宽度为7.5m、3.5m和8-10m。本工程周边的地块以厂区和绿化用地为主。在对该道路工程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基于海绵城市的理念,综合运用如下工程措施:透水铺装、生物滞留、植草沟以及路缘石开口等,从而使汇聚到路面上的雨水,能够通过低影响开发设施对其径流量进行有效控制,以此来达到排水防涝的目的。
  3.1总体设计方案
  在本工程中,雨水管均匀布置在道路的中心线下,道路的红线宽度为20m,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左右两侧机动车道各3.5m,左右两侧非机动车道各2.5m,左右两侧人行道各2.0m,左右两侧生物滞留绿地各2.0m。本方案中,通过在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上进行透水铺装,并在道路两侧设置下凹式生物滞留设施,来实现雨水综合利用。
  3.2具体的设计要点
  3.2.1生物滞留设施。对侧分绿化带进行加宽处理,使其宽度达到2.5m,并将之做成下凹式绿地,同时对路缘石进行开口,以此来对机动车道上滞留的雨水进行收集。生物滞留设施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持水区、沉砂池、挡水围堰、雨水溢流井、种植土壤层、砂滤层以及卵石层。
  3.2.2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的透水设计。为进一步提升该道路工程的路面透水能力,并充分考虑到环境保护方面的规定要求,经过研究后,决定在非机动车和人行道的设计中,采用透水性硬化地面的做法。主要材料為透水砖,以此来确保路面上的雨水能够及时下渗,从而达到回补地下水的目的。同时,在人行道上,采用具有环保特点的透水性地砖铺面,具体结构如下:厚度为8.0cm的联锁透水砖、厚度为3.0cm的中粗砂找平层、土工布一层、厚度为15.0cm的C15无砂透水混凝土、厚度为12.0cm的级配碎石。
  结论:
  综上所述,在基于海绵城市的理念下,对市政道路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通过低影响开发技术及相关设施的合理运用,可使路面上的雨水排向附近的绿地,同时借助渗透、净化、蓄存等技术措施,便可使市政道路具备“海绵”的功能。
  参考文献
  [1]颜伟康.海绵城市技术在城市道路的应用——以池州齐山大道为例[D].安徽建筑大学,2017.
  [2]徐行军,俞素平.基于海绵城市建设的城市道路低影响开发设计要点[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17(8):123-124.
  [3]方庚明.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城市道路系统化设计策略探究[J].低碳世界,2017(3):43-44.
  [4]唐冠勇.浅析“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道路绿化中的规划发展与设计[J].居舍,2017(11):145-146.
  [5]李相府.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市政道路低影响开发设计——以佛山市为例[J].建设科技,2017(7):87-88.
  [6]孙晓青.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下市政道路的设计[J].江西建材,2017(11):165-167.
  作者简介
  男,研究生,1988年11月,研究方向:市政道路设计。
  (作者单位:四川公路工程咨询监理公司)
其他文献
摘 要:科学技术是21世纪最主要的生产动力,随之而来的数字化应用也越来越普遍。城市地下管网系统的设计就是极为典型的应用,数字化的现代设计更能综合反映城市的发展水平。本文就城市地下管网的管理系统设计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关建议,以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地下管网;综合管理;系统设计  1 引言  地下管网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重要基础信息。城市地下管线包括给地下供水、污水
期刊
摘 要:市政道路的施工管理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因此树立起科学的管理思想和规范化的管理模式,是市政道路施工管理的重要手段。所以我们要在工作中加强对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合理配置施工的现场资源,控制道路施工的材料的质量,加强政府对该项工作的监督,同时也对其进行优化配置,从而服务好城市经济建设的发展需求。本篇文章就针对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现场的管理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道路工程;施工;管理  国经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房屋的施工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些不具备安全保证的房屋建筑,也是会给人民百姓带来很大的损失,影响生活质量。所以,在进行房屋建筑施工的过程当中,所呈现出的施工质量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房屋的质量和安全性直接影响着人们未来生活的幸福感。那么,对于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问题就要尤为关注。所以,本篇论文就对此进行细致的分析和阐释,希望能够引起广大工作者的关注,进而更好地提
期刊
摘 要:农田林网可以改善生态环境,优化农作物生长所需的环境条件,对作物生长环境有着明显的良性影响。本文拟对农田防护林对土壤与农作物的影响与对策做一探讨,供参考。  关键词:农田防护林带;农作物;胁地现象  作物的生存是和它周围的环境发生着密切的关系,作物与环境之间的这种关系就是通常的生态关系,不良的生态环境将使作物生长不良,生理机能的破坏,农作物产量显著降低,甚至颗粒无收。  1 农田防护林与土壤
期刊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就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观念也越来越深入人心。随着我国城市化的不断深入,建筑行业的能源消耗所占比重日益变大。提倡绿色建筑理念和推行绿色建筑设计,已成为迫在眉睫的工作。本文将主要探讨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的相关要点,供同行业人士参考。  关键词:建筑设计;绿色建筑;节能减排;要点分析  1.绿色建筑设计概述  绿色建
期刊
摘 要:近年来,我国城市工业得到快速发展,与此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这就需要人们对生态环境建设加强重视,将生态学融入到风景园林规划中,给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优质的环境。在风景园林规划中,文化背景、人文环境以及自然地理等因素都对其造成一定影响,需要规划单位充分考虑生态因素,有效调整自身与生态、资源和环境的关系,从而更好的将生态规划应用到风景园林建设中。以此,有效提升环境治理能力,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期刊
摘 要:我国建筑装饰装修行业发展迅速,已进入稳定健康发展阶段。随着科技进步和人们对装修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该行业更具挑战性。本文主要阐述了我国建筑装饰装修行业发展现状,总结了目前行业存在的难点和问题,给出了我国建筑装饰装修行业的发展趋势展望。  关键词:住宅;公共建筑;幕墙;装饰装修  1.建筑装饰装修行业概况  为了稳固建筑物并保护其主体结构、完善建筑物的使用功能、改善建筑物的物理性能以及美化建筑
期刊
摘 要:建设项目施工质量关系着国计民生,如果工程建设质量不过关,不仅对建设单位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会危及业主的生命财产安全。本篇文章基于建设单位的角度,就如何实施建设项目现场施工管理进行探讨,首先分析管理过程可能会遇到的几点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读者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建设单位;现场施工;施工管理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飞速发展,建筑建设的需求催生了一大批
期刊
摘 要:近几年来,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快速提高,以及工程技术的日益成熟,我国的大型工程项目也逐渐的发展起来,在重大工程建设项目中也攻克了许多世界性的技术难题,并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但随着国家“一带一路”的推进,国内的建设模式和惯例,与国际通行的做法不匹配,中国企业无法有效适应和参与当地工程建设,不仅丧失机会,可能还会给企业带来巨大风险,项目管理与世界接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同时也受很多条件制约
期刊
摘 要:微地形景观设计,使城市园林绿化景观不断得到升级,促进了绿化工作的推进,进而可以提高绿化的整体水平。在进行园林绿化时,要充分发挥好微地形景观设计的重要作用。本文对微地形的含义以及园林绿化微地形景观设计的原则做了简单的概述,进而对微地形景观设计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情况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微地形;景观设计;园林绿化  引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追求生态、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