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县级涉农成人教育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取得一定成绩,进入21世纪开展工作极少。文章通过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盱眙县涉农成人教育变迁的历史回顾,认为涉农成人教育变迁的动因是社会进步、农业弱势。存在的问题是,涉农教育管理体制不顺;教育方主动,受教育方消极;地方政府不重视。涉农教育、服务的市场虽然缩小,但对层次和质量的要求却提高了。一个县应整合教育资源,集中力量办好一所融育人、科研、推广、示范、服务于一体的涉农办学机构,这个机构应纳入县职教中心。成人教育中心校未来应向社区教育方向发展,而职业教育应融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学历教育与短期培训于一体。应改革现行的涉农教育管理体制,对涉农教育出台优惠政策。
关键词:盱眙县;涉农成人教育;回顾;变迁动因;对策建议
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改革开放30余年来,我国农业生产取得了很大发展,农业科技教育起到了关键作用。但近10余年来,无论是涉农职业教育,还是涉农成人教育,均非常不景气。本文通过回顾江苏盱眙县涉农成人教育变迁历程,找出制约涉农成人教育发展的因素,提出涉农成人教育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改革开放以来盱眙县涉农成人教育变迁的历史回顾
(一)农业部门涉农成人教育
农业部门科普大多由县科协牵头,县科协握有一定的科普经费,往往会同科技局、各学(协)会开展工作。通过送科技下乡、实用技术培训等形式普及和推广科学技术,开展学术活动和学术交流,以及组织科技咨询活动。自2004年以来,根据国家、省、市统一布署,大规模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培训内容涉及农业、机械、电子、计算机、财会、焊接等多个领域,年培训学员数以万计。进入21世纪,农业部门开展的涉农科普工作愈来愈少。
(二)乡镇成人教育中心校涉农成人教育
改革开放之初,乡镇成人教育的重心是扫盲。1986年根据中央精神,盱眙县各乡镇相继建立成人教育中心校。成人教育中心校校长一般由原扫盲辅导员担任;其师资来源于中小学教师(一般为借用,且大多为文化课老教师);其工作重心逐步由扫盲巩固提高转为科学文化教育,其工作由所在乡镇政府及县教育局双重管理。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各乡镇建立成人教育中心校以来,大多数中心校形同虚设,开展实质性工作极少,少数中心校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展了一些工作(包括涉农成人教育),只有盱城镇成人教育中心校运作至今,但目前也面临关门的尴尬境地;2002年全县成教中心编制取消,校舍、场地被挪作它用,盱眙成人教育中心校基本名存实亡。
纵观改革开放以来盱眙历史,21世纪前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大,有关部门在涉农成人教育方面开展了一些工作;进入21世纪,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涉农成人教育持续滑坡。
二、改革开放以来盱眙县涉农成人教育变迁的动因及存在的问题
(一)变迁动因
1.社会进步
改革开放初期,以计划经济为主体,农业教育、服务有较大市场,农业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及农、林、水利部门(包括乡镇农技站、畜牧兽医站等)还比较红火。
随着温饱向小康的迈进,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加之市场经济的发展,公司的运作服务,农业生产资料诸如机械、农药、饲料、兽药、疫苗等的科学化、系列化、商品化,交通、信息方便快捷,农业教育及服务市场大大缩小,导致农业教育及农、水部门非常不景气。
2.农业弱势是阻碍学农的根本原因
进入21世纪,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社会的转型,在国民生产总值中一产的比例越来越小,城乡收入差距拉大。在农民人均收入中,打工收入占有很大比重。打工只要出卖自己的体力、智力,就能获得稳定的收入;农业生产不仅需要体力、智力,而且需要土地、资金,加之农业生产的风险性、低效益性、季节性、长周期性及艰苦性,使得农业成为弱势产业。农业弱势导致多年来很多人学农不务农,即用不上、留不住。
(二)存在的问题
1.涉农教育管理体制不顺
政出多门,各自为政,谁都管,谁都没有管好,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不能形成有力的拳头,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中央虽然定期召开教育部、农业部、劳动部、科技部等部门联席会议,但没有达成共识,收效甚微,这也反映了部门权益之争。农业部门有科技人才,但教育资源缺乏,以致涉农教育质量大打折扣;乡镇成人教育中心校师资、资源均很薄弱,以致工作华而不实,水分较大;职业教育虽有一定的师资、资源,也曾培养一定数量的农业人才,但由于内涵不好、毕业生质量不高、农业弱势、技术教育复杂,加之就业准入制度在我国没有很好地实施,以致于后来转向教育简单的对口高考。
2.教育方主动,受教育方消极
多年来国家很重视“三农”问题,从中等教育结构改革,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实施“星火”、“丰收”、“燎原”计划,到近年来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扶贫基金项目等,国家投入大量资金,虽有成绩,但问题是存在的。近年来盱眙有几个部门开展大规模的培训,如农广校,专职人员不足10人,2010年省下达的培训任务为3万人(主要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农业技术培训所占比例小)。事实上,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如国家规定培训一个月,实际上只有几天;由于受教育方被动,有些人并没有参加培训,有些人即使来听了,效果也不会好。
3.地方政府不重视
近些年来地方政府的主要工作是抓招商引资、税收,主要原因是迫于上级政府的压力及个人的政治前途。国家曾提出农民教育经费要占农村教育附加费的4%,2000年前,成人教育有一定的经费来源(虽未达4%);而2000年后,则没有经费来源,盱眙县成人教育中心校编制取消。回顾历史,盱眙县成人教育所开展的工作或是迫于上级政策的压力,或是出于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以至于工作华而不实。
三、县级涉农成人教育发展的对策建议
我国农民文化、科技素质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无论是农业生产、服务,还是农产品流通,均需一定数量农业人才。很多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也都出现过涉农教育萎缩现象,但是没有像我国萎缩得这么快,这么严重,他们都制定了相关法律,培养专业农户,防止农业后继无人;不重视农业生产、教育,我国的农业将无法与国外相抗衡。因此,随着农业生产的标准化提高,原有的教育、服务方式又面临新的挑战,农业生产方式的现代化呼唤着涉农教育的现代化,涉农教育、服务的市场虽然缩小,但对层次和质量的要求却提高了。未来的社会应是“小政府,大社会;政府由审批功能转为服务功能”,这样既减轻农民负担,又减轻财政负担,提高了服务效率。
一个县应整合教育资源,集中力量办好一所融育人、科研、推广、示范、服务于一体的涉农办学机构,笔者认为这个机构应纳入县职教中心,因为农业部门的教育资源无法与教育部门比。通过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把这一办学机构办成育人的摇篮、农业生产的后盾、全县农业生产最高级的服务机构。这个机构应设立农业科技服务、农业技术培训、农业技术推广、农业市场信息、农产品质量检测、农业120等部门,使它变成全县农民家喻户晓、人心所向的地方。鉴于社会对农业人才的需求量不大,未来涉农教育应走提高质量、减少数量的少而精之路。改革现行的管理体制,具体如下:
原来技术教育是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的共同点,为了整合教育资源,成人教育中心校未来应向社区教育方向发展,以适应我国人口老龄化需要,而职业教育应融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学历教育与短期培训于一体,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这样也有利于真正实现职业(技术)教育与成人(技术)教育的沟通。盱眙职教中心即将升格为副县(处)级单位,农业局局长应兼任副校长,不应是职教中心副校长兼任农业局局长。农业局主要行使行政职能,业务职能由职教中心负责。
当然,采取上面措施还不足以解决涉农教育问题,国家应对涉农教育出台优惠政策,如学员生活补贴;对受过涉农教育并经有关机构考核获取资格证书的毕业生,采取贷款贴息、农业保险费率优惠、减免农产品经营税收、直至提供比一般农户更高的农业直补费率等。
关键词:盱眙县;涉农成人教育;回顾;变迁动因;对策建议
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改革开放30余年来,我国农业生产取得了很大发展,农业科技教育起到了关键作用。但近10余年来,无论是涉农职业教育,还是涉农成人教育,均非常不景气。本文通过回顾江苏盱眙县涉农成人教育变迁历程,找出制约涉农成人教育发展的因素,提出涉农成人教育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改革开放以来盱眙县涉农成人教育变迁的历史回顾
(一)农业部门涉农成人教育
农业部门科普大多由县科协牵头,县科协握有一定的科普经费,往往会同科技局、各学(协)会开展工作。通过送科技下乡、实用技术培训等形式普及和推广科学技术,开展学术活动和学术交流,以及组织科技咨询活动。自2004年以来,根据国家、省、市统一布署,大规模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培训内容涉及农业、机械、电子、计算机、财会、焊接等多个领域,年培训学员数以万计。进入21世纪,农业部门开展的涉农科普工作愈来愈少。
(二)乡镇成人教育中心校涉农成人教育
改革开放之初,乡镇成人教育的重心是扫盲。1986年根据中央精神,盱眙县各乡镇相继建立成人教育中心校。成人教育中心校校长一般由原扫盲辅导员担任;其师资来源于中小学教师(一般为借用,且大多为文化课老教师);其工作重心逐步由扫盲巩固提高转为科学文化教育,其工作由所在乡镇政府及县教育局双重管理。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各乡镇建立成人教育中心校以来,大多数中心校形同虚设,开展实质性工作极少,少数中心校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展了一些工作(包括涉农成人教育),只有盱城镇成人教育中心校运作至今,但目前也面临关门的尴尬境地;2002年全县成教中心编制取消,校舍、场地被挪作它用,盱眙成人教育中心校基本名存实亡。
纵观改革开放以来盱眙历史,21世纪前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大,有关部门在涉农成人教育方面开展了一些工作;进入21世纪,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涉农成人教育持续滑坡。
二、改革开放以来盱眙县涉农成人教育变迁的动因及存在的问题
(一)变迁动因
1.社会进步
改革开放初期,以计划经济为主体,农业教育、服务有较大市场,农业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及农、林、水利部门(包括乡镇农技站、畜牧兽医站等)还比较红火。
随着温饱向小康的迈进,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加之市场经济的发展,公司的运作服务,农业生产资料诸如机械、农药、饲料、兽药、疫苗等的科学化、系列化、商品化,交通、信息方便快捷,农业教育及服务市场大大缩小,导致农业教育及农、水部门非常不景气。
2.农业弱势是阻碍学农的根本原因
进入21世纪,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社会的转型,在国民生产总值中一产的比例越来越小,城乡收入差距拉大。在农民人均收入中,打工收入占有很大比重。打工只要出卖自己的体力、智力,就能获得稳定的收入;农业生产不仅需要体力、智力,而且需要土地、资金,加之农业生产的风险性、低效益性、季节性、长周期性及艰苦性,使得农业成为弱势产业。农业弱势导致多年来很多人学农不务农,即用不上、留不住。
(二)存在的问题
1.涉农教育管理体制不顺
政出多门,各自为政,谁都管,谁都没有管好,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不能形成有力的拳头,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中央虽然定期召开教育部、农业部、劳动部、科技部等部门联席会议,但没有达成共识,收效甚微,这也反映了部门权益之争。农业部门有科技人才,但教育资源缺乏,以致涉农教育质量大打折扣;乡镇成人教育中心校师资、资源均很薄弱,以致工作华而不实,水分较大;职业教育虽有一定的师资、资源,也曾培养一定数量的农业人才,但由于内涵不好、毕业生质量不高、农业弱势、技术教育复杂,加之就业准入制度在我国没有很好地实施,以致于后来转向教育简单的对口高考。
2.教育方主动,受教育方消极
多年来国家很重视“三农”问题,从中等教育结构改革,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实施“星火”、“丰收”、“燎原”计划,到近年来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扶贫基金项目等,国家投入大量资金,虽有成绩,但问题是存在的。近年来盱眙有几个部门开展大规模的培训,如农广校,专职人员不足10人,2010年省下达的培训任务为3万人(主要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农业技术培训所占比例小)。事实上,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如国家规定培训一个月,实际上只有几天;由于受教育方被动,有些人并没有参加培训,有些人即使来听了,效果也不会好。
3.地方政府不重视
近些年来地方政府的主要工作是抓招商引资、税收,主要原因是迫于上级政府的压力及个人的政治前途。国家曾提出农民教育经费要占农村教育附加费的4%,2000年前,成人教育有一定的经费来源(虽未达4%);而2000年后,则没有经费来源,盱眙县成人教育中心校编制取消。回顾历史,盱眙县成人教育所开展的工作或是迫于上级政策的压力,或是出于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以至于工作华而不实。
三、县级涉农成人教育发展的对策建议
我国农民文化、科技素质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无论是农业生产、服务,还是农产品流通,均需一定数量农业人才。很多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也都出现过涉农教育萎缩现象,但是没有像我国萎缩得这么快,这么严重,他们都制定了相关法律,培养专业农户,防止农业后继无人;不重视农业生产、教育,我国的农业将无法与国外相抗衡。因此,随着农业生产的标准化提高,原有的教育、服务方式又面临新的挑战,农业生产方式的现代化呼唤着涉农教育的现代化,涉农教育、服务的市场虽然缩小,但对层次和质量的要求却提高了。未来的社会应是“小政府,大社会;政府由审批功能转为服务功能”,这样既减轻农民负担,又减轻财政负担,提高了服务效率。
一个县应整合教育资源,集中力量办好一所融育人、科研、推广、示范、服务于一体的涉农办学机构,笔者认为这个机构应纳入县职教中心,因为农业部门的教育资源无法与教育部门比。通过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把这一办学机构办成育人的摇篮、农业生产的后盾、全县农业生产最高级的服务机构。这个机构应设立农业科技服务、农业技术培训、农业技术推广、农业市场信息、农产品质量检测、农业120等部门,使它变成全县农民家喻户晓、人心所向的地方。鉴于社会对农业人才的需求量不大,未来涉农教育应走提高质量、减少数量的少而精之路。改革现行的管理体制,具体如下:
原来技术教育是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的共同点,为了整合教育资源,成人教育中心校未来应向社区教育方向发展,以适应我国人口老龄化需要,而职业教育应融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学历教育与短期培训于一体,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这样也有利于真正实现职业(技术)教育与成人(技术)教育的沟通。盱眙职教中心即将升格为副县(处)级单位,农业局局长应兼任副校长,不应是职教中心副校长兼任农业局局长。农业局主要行使行政职能,业务职能由职教中心负责。
当然,采取上面措施还不足以解决涉农教育问题,国家应对涉农教育出台优惠政策,如学员生活补贴;对受过涉农教育并经有关机构考核获取资格证书的毕业生,采取贷款贴息、农业保险费率优惠、减免农产品经营税收、直至提供比一般农户更高的农业直补费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