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有过小时候

来源 :儿童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xial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演戏
  我小时候有很多爱好。爱看戏,也爱演戏。演戏只是为了好玩。
  每一个学期结束,我们都要开一次联欢会,又叫恳亲会,请家长来参加。演出节目全由同学包办。偶尔也有名家来表演,记得有一次来了著名粤剧演员伊秋水,他善演喜剧,那次他穿上军装,唱好莱坞电影《璇宫艳史》的插曲,这出电影当时非常卖座儿,这首歌曲改成了粤曲,几乎人人会唱,会上热烈得不得了。
  在这些联欢会上,我们小班也有节目,每学期的联欢会都上台演出,老师给我们安排好,我们演得很卖力。直到最后六年级毕业时的一个联欢会,我们几个同学商量下来,这一回不要老师安排,自编自导自演。老师想想,我们也长大了,欣然同意。
  剧本还是我想出来的。你们想,我还能想出什么好剧本来呢!我实际上是仿效电影看来的滑稽短片,编出一出《理发店》。根本没有什么故事,就说一个人进理发店理发。我们向学校园丁借来剪草的大剪刀,向厨房借来劈柴刀,又弄来浆糊桶、小扫把等东西。顾客到理发店一坐下,理发师就用剪草大剪刀给他理发,用扫把给他下巴涂浆糊,用劈柴刀给他刮胡子。真是没想到,这场戏全场轰动。我演顾客,一看见演理发师的同学拿来大剪刀已经忍不住笑,是哈哈大笑,演理发师的同学也哈哈大笑,演他助手的同学也哈哈大笑。哈哈大笑真有传染性,结果台下的观众也哈哈大笑。这场戏我已经忘记怎样结束,反正乱哄哄地就结束了,剧场效果非常之好。这是我小学演戏的最高潮,以后再没演过戏。
  我曾经是小孩子,我曾经爱演戏,我相信小朋友都是爱演戏的,可以自娱自乐。自娱自乐,这是最主要的。说不定这个爱演戏的孩子以后还会成为演员呢!
  识了字就读书
  在私塾里识了不少字,我就开始看小说了。看的都是旧武侠小说,跟大家今天爱看金庸、梁羽生他们的武侠小说一样。我家附近有出租小说的书铺,我去租来看。都是些线装石印书,像《三侠五义》《小五义》《续小五义》等。当然,我还看《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这几本书家里有。
  大家可别以为我是神童,那么小就能讀这么多书。不,我拿到书只是找故事看。碰到什么“有诗为证”的诗歌,以及没兴趣的部分,对不起,我跳过了。跳过去的比读进去的篇幅还要多。碰到不认识的字,只要从上下文看得懂,我根本不去查字典,有时“秀才识字读半边”,碰巧也有读对的,自然也有读错的。我为什么后来常常读别字,就是这个缘故,许多字我不是从课本里学来,而是看小说看来的。那时候不爱查字典,因为查当时的字典很吃力。


  等到我成了小学生,我每星期六或星期日下午要上双门底去一趟。双门底就是永汉路,即今天的北京路,那里是文化街,书店都开在那里,商务、中华、世界、开明、大东、广益、儿童、大众……都是从上海开到这里来的,广州没有一家自己的书店。我在这里一家家书店跑,一家家书店看书,书店也欢迎读者在店里看书。儿童书局还有专门的座位供小朋友坐着看。有些喜欢的书,我就买回家。
  在所有的旧小说中,我最喜欢的是《济公传》,因为济公做的事好玩,有时候有点儿无厘头,但他惩办坏人这一点让人感到痛快。我就爱看他用出人意料的手法惩办坏人。大约在念三四年级的时候,我还学着写了一回济公故事,投寄给《越华报》。当然是石沉大海,我想想也是理应如此,因为不外乎写济公用个新点子惩办坏人。不过我会投稿,我现在也佩服我当时的勇气。大概想出一个惩办坏人的滑稽点子,忍不住写出来了,是个什么点子已经记不起。不过投稿用的是一张真正的四百字稿纸,是向同学讨来的。
  在小学里,我也开始接触儿童文学,这给了我一片新的天地。我们学校有个很好的图书室,每天中午休息时间我都在那里度过。那里有各种画报杂志,一个个书柜放着商务印书馆的《万有文库》《小学生文库》等。我在这里开始读到新文学书籍,读到叶圣陶的《古代英雄的偶像》《稻草人》,读到开明书店许多翻译童话书如《木偶奇遇记》等,这些书开始渐渐取代了我原先读的旧小说。我开始接受新思想。
  我们的国文老师莫焕梓先生看到我爱读书,送给我两本书,一本是天马书店出版的《鲁迅自选集》,一本是启明书店出版的高尔基的《我的大学》。《我的大学》一口气就读完,可鲁迅先生的作品读不大懂。只有《孔乙己》读起来觉得亲切,因为像孔乙己那样的人我们广东也有,大家称之为“读坏书的先生”,即读书读坏了,回不过头来了。读鲁迅先生最有名的作品《阿Q正传》,我完全当滑稽小说读。可是过了没多久,我就知道鲁迅先生是如何了不起,莫焕梓先生给了我多么好的礼物。
  1936年鲁迅先生去世,全国轰动。在我们学校一个星期一的纪念周会上,图书馆负责人上台告诉同学,说大家托图书馆向上海购买鲁迅著作,可惜没买到,因为他的著作全国争相购买,售缺了,不过图书馆已经预订,书到后告诉大家。而两年后,我在上海读到《鲁迅全集》,这部书指引了我以后的人生道路。
其他文献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在中国,每到这一天,家人、朋友都团聚在一起,欢庆春节。  记得小时候,我和姥姥、姥爷在中国长春的家里过年。一大早,姥姥就在厨房里煎炒烹炸,空气中弥漫着饭菜的香味。整个房子早就打扫得干干净净,还在门上贴了姥爷亲自写的对联。鞭炮声响彻大街小巷,很有过年的气氛。  虽然我现在住在美国,但春节对我来说还是很重要。  到了年底,我和妈妈会一起把房子打扫一遍。爸爸妈妈给在中国的姥姥姥爷、
期刊
关于新冠肺炎疫情主题作文,上一期,蚯蚓老师建议用日记的形式,将疫情期间的所见所思所想记录下来,让读者看到疫情背景下生活的多样感受与色彩。  这次蚯蚓老师将教大家另外一种写作思路,这次内容的主角可不是我们人类,它们是——  蝙蝠的自述  据研究人员称,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病毒有可能来自蝙蝠身上。我们人类已经在蝙蝠体内发现了上百种病毒,最著名的有埃博拉、狂犬病、非典等,这些病毒都是“杀人不眨眼”的家伙!
期刊
马赫和朵娃是三年级的学生,因为乐于助人,他们俩得到了一件礼物——一只断了线的话筒。  对于马赫和朵娃来说,要发现“这只话筒竟然是可以实现愿望的宝贝”,并不难。聪明的孩子们(对,说的就是你们),总能找到“开启”新事物的正确方法,因为你们拥有无可比拟的好奇心和探知欲望。  想想吧,和你们一样的同龄人马赫和朵娃,手握这样一只神奇的话筒,会发生多少奇妙、刺激而又惊险的事情啊!  穿越时空,拥有超能力,变大
期刊
一  白象站立在神台上,身材十分高大,头顶几乎碰到屋顶的藻井。他长着六枚圆满的长牙,垂着一条壮实的长鼻,长鼻上画满各种水果。  神案上的供品除了水果,还有鲜花和清水。  神案前,台下立着一群象,数一数,十三头。一头老象立在最前头,十一头大象和一头小象分成三排,立在他身后。他们穿着宽大的道袍,除了那头小象手上拿着经书,别的都持着笏板,正在高声诵经:  为学日益。  为道日损。  损之又损。  以至于
期刊
70年前一个春意盎然的日子,新中国缔造者之一、国家名誉主席、中国福利会创始人宋庆龄为少年儿童栽下了一棵小树苗——《儿童时代》。她在这个新中国第一本儿童杂志的发刊词中写道:“《儿童时代》的刊行,便是在给儿童指示正确的道路,启发他们的思想,使他们走向光明灿烂的境地。”70年来,《儿童时代》陪伴了三亿读者的心灵成长,成为几代家庭的温暖记忆。  我是共和国的同龄人。在百废待兴的新中国初期,《儿童时代》给小
期刊
在五光十色的十里洋场背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还有这么一个地方。这个地方似乎被这繁华的都市所摒弃,可怜地蹲在交响诗般的万国建筑群底下。污秽、荒僻、局促是它的代名词。然而,与这些代名词相反的是这里的人们,他们虽然贫穷,但是非常地聪明,充满着活力。他们可以在衰草丛生、荒无人烟的空地上,种上一株株桃花,用废弃的砖石,建成一栋栋房子,变成自己的家。有些实在没有砖石的,就把草席往隔壁的泥墙上一搭,围成草
期刊
黑洞,多次挑起人们的关注。  2019年4月10日,人类获得首张黑洞照片的新闻,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预言  一百多年前爱因斯坦提出了广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推导出宇宙中存在着一种引力极强的天体。不久,另一位科学家史瓦西根据这个理论,经过缜密计算,预言有这样的天体:它有强大的引力,无论什么物质,包括光都无法逃离,所以从外面来看,就是一个绝对黑暗的天体。后来一位名叫惠勒的物理学家把这个天体叫作黑洞,
期刊
亲爱的小伙伴,陪伴了三代读者成长的《儿童时代》,迎来了70岁生日。  在这个特殊的春天, 70岁的《儿童时代》在线@你啦!  快来加入“定义我想长成的模样”大讨论吧——  你对自己有什么期许?你想要长成什么模样?  新年伊始,一场没有硝烟的抗击新冠病毒的战“疫”,让我们看到了大写的“人”字,榜样的力量!  专家临危出征,勇担重任,为疫情救援、科学防控出谋划策。醫务人员不畏艰险,合力与死神赛跑,以无
期刊
四月的上海天色阴沉,淫雨霏霏,行人们打着伞,裹紧外套,却挡不住随风飘散、无处不在的绵绵细雨。  在这些行人中,有一个人看起来既普通,又不同,一身西装礼帽商人打扮的他却不留意街头形形色色的商品,也不关注商户们叫唤的行情,一路压低着伞檐,行色匆匆。而且,他还走街串巷,故意绕了好几圈,来到英租界戈登路望志里,才停下了脚步,警惕地看了看周边的情形,与一楼的一对夫妇对了对暗号,径直上了楼。进了房间,把帽子一
期刊
编者按:  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让人猝不及防,在这场战“疫”中人们纷纷挺身而出。这一期,我们的两位“作文小超人”,用文字写下了自己身边最真实的点点滴滴。一位是捐出自己仅有的口罩的爱心小超人,一位是有着超人一样的爸爸(专家张文宏医生)的勇敢小超人。  让我们一起向这个时代真正的超级英雄致敬!  致敬,我们这个时代真正的偶像!  致敬,每一个生而平凡却不平凡的最可爱的人!  新型冠状病毒肆虐武汉,我们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