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洋恣意的狂欢世界

来源 :北方文学·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njhkiu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狂欢化理论在西方文学发展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文学作品通过一系列生动具体的形式将狂化的内在精神表现出来,进而生成一种具体的生活感受。重读鲁迅《铸剑》和莫言《红高粱》,通过对两部作品的比较,体会两位作家受不同时代的影响以及个人的感受,进而对狂欢化精神的不同诠释,启发我们对当代的思考。
  关键词:红高粱;铸剑;狂欢化
  一、狂欢化的故事情节
  狂欢节是一场庆典性活动,同时具有一种仪式化。狂欢节上人人参与其中,狂欢化的场景便得以成立。在狂欢活动中,人们暂时忘却自身背负的苦难、压力,在一切看似全部颠倒的场景中,尽情地释放自己,感受平等自由、交替变更,用这种感受对一成不变的,永恒的上层统治者建立起来的既有秩序发起挑战。
  重新审视《铸剑》,我们不难发现作品中展现的狂欢化世界。故事开始便讲述了眉间尺被人围观的狂欢化的开端。这里作者塑造了民间狂欢节中一系列喧哗、笑谑的情节。人们的笑骂、纠缠不再是个人的行为,而是与整个活动联系起来,与刚才毕恭毕敬地对国王的仪仗下跪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人们的插科打诨与等级秩序形成了鲜明对比,从中可以体会出里面蕴含的深刻意义——平等自由的精神。随后在国王的大殿之上表演的场景中,类似于原始巫族社会中的民谣表演打破了理性的思维模式,带领人们进入到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狂欢式世界中去。进行到王的头颅被宴之敖砍下的描写时,才真正进行到“加冕脱冕”环节中去。三颅之争,最终完成奴隶主的脱冕与奴隶的加冕过程。这种关系在《红高粱》当中也有所体现。
  在《红高粱》中,“我”奶奶和“我”爷爷在高粱地中的野合场景将这种狂欢化场面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他们肉体上的交织伴随着精神上的火花碰撞,在翠绿的高粱地的映衬下彰显出呐喊狂欢的精神。这种大肆渲染与庄严肃穆的气氛极不吻合,人们显露出自己的心灵,生活的深刻意义便彰显出来。“奶奶”和“爷爷”灵与肉的交媾,展现了传统与新秩序的碰撞。在莫言笔下,还有惨绝人寰的剥人皮,不可思议的往酒水里勾兑尿碱等,都挑战着人们的惯性思维,使人们在视觉上感受到一种强大的冲击力。第三章“狗道”中,人和狗之间展开了殊死较量。狗群蚕食死人,释放本性,狗与人之间在肉体和精神上展开了激烈的对抗,生与死、灵与肉,都在进行着不断地激荡碰撞。
  两位作家在描述故事情节过程中,都表现出挑战常规化的既有生活秩序,表现人们的价值,体现自由变更精神。鲁迅《铸剑》中更多地表现狂欢式的场景,体现狂欢节上的相对性的精神,以此反对封建等级压迫,提倡建立自由文明新秩序。而莫言的《红高粱》中更多的是描写出带有强烈对立色彩的因素,对一切合法化的制度和传统造成冲击,便显出一种更为直观的狂欢感受。巴赫金在对比拉伯雷与莎士比亚等人的小说时,认为拉伯雷小说狂欢化除了具有强烈的狂欢精神,同时更具有外在的直观性和清晰度。无疑,《红高粱》在狂欢化的叙事情节上更加直观,色彩更加鲜明。
  二、怪诞的人物形象
  构成狂欢式的生活的最重要的因素无疑是人。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中明确指出,狂欢节是全民的。在具有狂欢感受的文学作品中,作者总是无意识地赋予人物以极度地夸张和世俗化、双重化,再加之以生动具体的描写,怪诞的人物形象便由此诞生。
  《铸剑》作品中宴之敖的形象无疑是鲜明的。鲁迅先生用寥寥数笔勾勒出这一复之敖的样貌:“黑须黑眼睛,瘦得如铁”,正象征着复仇者这一主题及人们的感受:冷峻的,感伤基调。他对欲为父报仇的眉间尺所说的一段关于“你的就是我的;他也就是我”的怪诞的话语,易使人产生支离、不成体统的感觉,却恰恰是宴之敖一体双重性的集中体现。他的身上象征着死亡与再生、毁灭与重塑的结合,他代表着死去的人们的精神寄托,重新进入复仇之后新生的环节。鲁迅是渴望毁灭的,因为他看到只有毁灭才能激发希望。
  《红高粱》的作品有一个人物易被大家所忽略——“我”的二奶奶,恋儿。她短暂的一生瑰丽离奇,带着鲜明的狂欢色彩,体现了怪诞现实主义的鲜明特点。第五章“奇死”大篇幅地叙述了这个看似简单的女人以及她所遭遇的一切,这正体现了巴赫金所说的:怪诞人体是形成中的人体。也就是说恋儿的这一形象是一直在建构中的,蓬勃发展的,而不是作为一个终结者的姿态。恋儿在作品中逐渐崭露头角是在雨天与“我”爷爷的历经三天三夜的疯狂的爱恋中完成的,她是追求爱的化身,同时,在她身上又灌注了全民的对抗侵略者的家国仇恨。在她面对日本兵的欺凌时正是处在一个生与死的交界处。作为一个普通的受欺凌的平民,她已经死了,取而代之的是燃烧着熊熊复仇精神的抗日者与保护孩子的母亲的形象。这种超脱的场面的描写,也正是向死而生的精神写照。
  怪诞人物形象是鲜活的,他不止存在于人们的想象当中,而是表现人们精神寄托的,是于无所希望中拯救人类的形象。不管是宴之敖还是恋儿,作家都在表现人物形象的死亡与新生的精神以及他们的包容性。同时,较之《铸剑》,怪诞人体的宇宙性在《红高粱》作品中还有所体现。在巴赫金看来,人体可以同各类自然现象,例如山岳、河流、海洋、岛屿、大陆融合在一起,它可以充塞整个世界。作品中,红高粱这一意象便构成东北乡的“小世界”。它们与家乡的农民们一起感受着烈日炎炎的炙烤,遭受着同伴相继倒下的痛苦,满含着保家卫国,抗日救亡的烈火雄心。在这里,人与红高粱的形象统一到一起,成为大自然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三、狂欢式的世界感受
  狂欢式的文学作品是通过描写具体感性的场景向我们传达出狂欢式的世界感受。狂欢式的世界是区别于固定的,既有的世界秩序的第一种世界的“第二种生活”。在这个世界中,人们能够跨越既有秩序的屏障,通过各种狂欢化行为,体会平等对话,自由思想,以及交替变更的精神内涵。
  《铸剑》中,复仇成为一个狂欢化式的表演。作品中两次表现了“第一种生活”与“第二种生活”的对比。第一次是人们面对国王的仪仗,服帖的俯身下跪;与之相对的是国王离开后,一个干瘪脸少年赖上了眉间尺,且看热闹的人逐渐增多,并欣赏的津津有味。第二次对比是人们以同样的俯首姿态来观看国王的“出丧”;与此对比的是出丧队伍已过,便恢复成乱七八糟的状态。现实生活中不平等的社会秩序压迫着人们,人们是不自由的,必须服从于既有规范。但是人们心中存在着乌托邦的第二种生活,即打破旧有规范,恢复人民自由,使一切制度都是可以变化的。这种狂欢式的生活却并不是完全虚无的,实际上,它可以是一种实际的生活。
  《红高粱》开头对高密东北乡的描述,看似粗鄙的语言使狂欢式的世界观脱离了抽象的概念形式,将高密东北乡这片热土与人们紧密相连,实现了狂欢节全民参与的必然性要求。“我”的奶奶不顾礼法与强盗发生关系,与二奶奶争爷爷而间接导致二奶奶被日本人凌辱和小姑姑的死。但是奶奶又是在抗战中光荣牺牲的,所以作者的心里是矛盾的,具有二重性的,奶奶无疑是“最美丽最丑陋”的化身;爷爷也是如此,他兼顾了强盗的本性与对抗侵略者的英勇;“我”的家乡既有落后的,迂腐的文化和迟钝的农民,又充满着淳朴的乡情和乡亲们抗战一心的决心和热情。通过这种二重性和相对性,人们能够感受到具体的感性与理性并存的狂欢精神,使这种精神成为民众的世界观,感受到交替更新的精神。
  两位处在不同时代背景下的作家,其共同理想都是建立扎根于现实中的理想化的狂欢化世界,表现出平等自由、交替变更、死亡与新生的精神。但按我的理解,所不同的是,鲁迅先生在《铸剑》中想要着重表达的是“颠覆”,即更替的精神。这是受他的思想和他所生活的时代所影响的。鲁迅十分痛恨专制统治者及其走狗帮凶,对那些绅士阶级及其卫道士深恶痛绝。他从黑暗的封建专制社会中揭露“吃人”的本质,意在推翻封建帝制,使人们能够翻身做主人。而生活在当代的社会环境中,莫言所侧重的则是“创造”,即“更新”,创造新秩序。家乡的红高粱被日本人摧毁践踏之后,又被杂种高粱包围,重新寻找家乡的红高粱,是作者想要完全推翻过去,在既已破坏的土地上建立起一种全新的生活,就是“第二种生活”,使人们在里面能够自由独立,摆脱侵略者的迫害,这也是作为一个作家在写作过程中赋予这个时代的意义。
  注释:
  鲁迅.《鲁迅文集》.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36年,第97页.
  参考文献:
  [1]莫言.红高粱家族[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2.
  [2]鲁迅.鲁迅文集[M].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36.
  [3]吴福辉.莫言的铸剑笔意[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3.
  [4]莫言,王尧.从<红高粱>到<檀香刑>[J].当代作家评论,2002.
  [5]夏忠宪.巴赫金狂欢化诗学理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4.
其他文献
李安在自述传记《十年一觉电影梦》中写过的自己——瘦弱缄默的童年、优柔寡断的青年和被压抑得难以喘息的中年不得志。导演个人的经历投射在其电影风格和角色塑造中,或许就像影片中比利林恩的那句台词:“人生一样,电影也是如此。”《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便是这样一部假定性极强、极能叫人陷入的电影。导演讲的是比利林恩,讲的也是他自己;影片在告诉你一场声势浩大的战事,又其实说的是不必烦扰浩大信仰的踏实生活;观者以为自
期刊
摘要:“心理史学”作为阿西莫夫《基地三部曲》中最经典的设计,历来被人称道。但根据达科·苏恩文的观点,这一设定内在的“封闭性”妨害了作品叙事的“开放性”。所以,小说在“史诗”与“神话”这两种结构的取向上是“摇摆”的。本文从小说的文本结构、叙述动力和文本意义三个方面论述了这种“摇摆”,在揭示这一问题的同时,也试图对阿西莫夫如此设计的“合理性”作出一番关照。  关键词:阿西莫夫;基地三部曲;心理史学  
期刊
摘要:余华的小说大多展现苦难中人类强烈的生存意识,《许三观卖血记》更是在诙谐幽默的笔调中展示了一代中国人的苦难和伤痛,同时也表现了他们顽强的求生意志和自我牺牲的伟大精神。本文将从《许三观卖血记》展现的苦难和伤痛中分析小说所体现的生存主题。  关键词:苦难;伤痛;生存主题  《许三观卖血记》生动的描写了特殊年代下中国最底层民众的真实生存状况,在这其中体现普通人在生存过程中所不可避免又无法反抗的苦难与
期刊
摘要:关于清刘鹗的《老残游记》一书,在鲁迅将其定性为“谴责小说”之后,研究者更多将目光聚焦于其政治方面的隐含意义上,也有人注重其自然风光的描写,风土习俗的状物摹情,或是其语言文字本身的变换规律与遣词造句的风雅。笔者更多关注的是《老残游记》的字里行间,刘鹗借主人翁老残之口所表明的处世之道,哲理沉思以及人生态度。  关键词:老残;处世之道;悲悯;哲思;平等意识  《老残游记》中景物描写自然灵动而形象真
期刊
摘要:梁实秋先生深受传统儒道文化的熏陶,同时吸纳西方文化中的理性元素,借宇宙自然人生之种种现象来表示出普遍固定的人性,作品既幽默风趣,又沉郁闲适,其纯粹本真的文学特质,是一份难得的精神营养。  关键词:幽默;闲适;本真  初见梁实秋其名,是在高中语文教材中鲁迅先生的杂文里。同为文人,观点迥异,难免对骂。鲁迅先生性情刚烈,文笔桀骜,给梁实秋起的名字有点不雅;到了大三的某个黄昏,我蓦然回首,学校开架书
期刊
摘要:挪威作家易卜生在《玩偶之家》中创造性地塑造了一个“出走的女性形象”——娜拉。这部19世纪后期的现实主义戏剧,喊出了一句时代的口号——“女性解放”。在20世纪初,娜拉的形象被我国很多作家在戏剧和小说的体裁中借鉴和效仿。本文以胡适的《终身大事》和鲁迅的《伤逝》为例,试从原型模仿和形象续写两方面对娜拉形象在现代中国语境下的模仿与嬗变进行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娜拉形象;原型模仿;形象续写  易卜生
期刊
摘要:T.S.艾略特是西方现代派诗歌的先驱人物,引领了英美一代诗风的新潮流,使其更深沉,优美。他早期文字里总是有大量的典故、引用,行文总是处处显露出机警和无与伦比的智慧,而后来的文字节奏铿锵而有力、形式和谐而严谨、主题洁净而高尚。安东尼·赫克特,是生活在美国的当代诗人重要代表之一,普利策诗歌奖获得者。他的诗歌受T.S.艾略特影响颇深,二人在在写作手法上异曲同工,见仁见智。本文主要以Anthony·
期刊
摘要:作为“创世纪”诗派的开创者之一,台湾诗人痖弦的诗歌结合中国北方的民谣,具有高度的独创性与想象力。本文借助新批评的文本细读法,对其经典诗作《上校》进行文本细读,来发掘其诗歌的独特魅力——从多个悖论中展现出诗歌丰富的内容与张力。  关键词:《上校》;文本细读;悖论;张力  上 校  那纯粹是另一种玫瑰  自火焰中诞生  在荞麦田里他们遇见最大的会战  而他的一条腿诀别与一九四三年  他曾听到过历
期刊
一位名叫福尔顿的物理学家在其运用新的测量方法测量固体氦的热传导度的时候,测出的结果比按传统理论计算的数字高出500倍。虽然质疑传统的数据,但是为了避免被人视为故意标新立异、哗众取宠,所以他就没有声张。没过多久,美国的一位年轻科学家在测出相同的结果后公布了自己的测量结果,很快在科技界引起了广泛关注。福尔顿听说后以追悔莫及的心情写道:如果当时我摘掉名为“习惯”的帽子,而戴上“创新”的帽子,那个年轻人就
期刊
三年前的金秋时节,我拖着货比五六家买来的帆布行李箱,走进了泰国川登喜皇家大学素攀孔子学院,正式开始了我的外派汉语教师的生活。心情无法免俗地激动不已,因为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孔子学院的工作,尤其是了解到孔子学院从2004年的第一家到2011年的近400家的发展势头之后,我对孔子学院的工作既充满着好奇,也微泛着喜悦。好奇的是孔子学院项目在这么短的时间能发展如此迅猛,其魅力必然是强大的,但具体是什么样的一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