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怒发冲冠”是大家都熟知的一个成语。对其中的“怒”字,历来都解释为“愤怒”之义,如程湘清主编《古汉语实词释辨》在“怒”字第一个义项下就释为“生气、发怒”,引例正是“怒发冲冠”。但仔细斟酌,如果这种解释确能成立的话,那么“怒”和“发”之间,在结构上是什么关系?若看成偏正关系,则“愤怒的头发”于理难通,因为头发不会愤怒。所以,许多辞书在解释“怒发冲冠”时,均以“愤怒得……”来疏通“怒”和“发冲冠”之间的关系。但如此问题依然存在。因为“发冲冠”作为“主述结构”,直接用于谓语后做补语,这不仅不符合文言的句法习惯,也不符合现代汉语的语言规律。语义虽然疏通了,但在结构的定位上却依然缺乏根据。可见,问题的症结并不在于对其结构本身如何分析上,而仍然在于对“怒”字的解释和认识上,即:把“怒”字解释为“愤怒”是否正确,是否符合它文中的本来意义?
近读《燕丹子》一书,偶得一例,对认识“怒”和“发”之间的关系及“怒”的意义颇具启发性。原文是:“为壮声则发怒冲冠,为哀声则士皆流涕。”可见,“怒发”又可说成“发怒”,“怒发”或“发怒”的“怒”,应当作“竖起”讲,这在先秦典籍中已出现。如:
《庄子·人问世》:“汝不知夫螳 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 任也。”又《天地》:“犹螳螂之怒臂以 当车轶,则必不胜任矣。”两“怒”字义同。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注为“奋力举起”,曹础基《庄子浅注》注为“奋举”。“怒”有“举起”、“竖起”、“突起”之义,后世亦沿用。如:
晋刘伶《酒德颂》:“乃奋袂攘 襟,怒目切齿。”
唐韩愈《燕河南府秀才》:“怒起 簸羽翮,引吭吐铿轰。”
柳宗元《钴鉧潭西小丘记》:“其 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 者,殆不可数。”
明施耐庵《水浒传》八。回:“林 冲、扬志怒目而视,有欲要发作之 色。”其中“怒”也都是“鼓起”、“竖起”、“突起”义。成语“横眉怒目”又可作“横眉立目”或“横眉竖眼”,也是佐证。
如果把“怒”同“弩”和“努”联系起来考察,对认识“怒”的意义就更具启发性: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黥》:“少, 遍身刺一蛇,始自右手……然酒酣 辄袒而努臂戟手,捉伏伶辈,日:‘蛇 咬尔!’”“努臂”,《汉语大词典》释为 “伸臂”。
元李行道《灰阑记》第四折:“若 说不过时,你可努嘴儿,我帮你说。” 《汉语大词典》释“努嘴”为“翘起嘴 唇”。
朱子语类卷四四:“都是两边作 得来张眉弩跟,大惊小怪。”《汉语大字典》释“弩”为“凸出”。
《金瓶梅词话》六八回:“西门庆 弩了个嘴儿与他。”《汉语大词典》释“弩”为“翘起”。可见“怒”、“弩”、“努”三字相通,都可用为“竖起”、“突起”、“凸出”、“鼓起”义。
至此可以断言,“怒”确有“竖起”、“立起”义;“怒发”即“竖起的、立起的头发”,“发怒”即“头发竖起或立起”。
那么,为什么以往对“怒发”的“怒”的解释,都一律讲成“愤怒”?笔者认为,原因有二。一是受“怒”常用义“愤怒”的干扰,忽视了“怒”还有“竖起”、“立起”义,现在辞书中不收“怒”的“竖起”、“立起”义就是明证;二是受“怒发冲冠”一语出处的语境影响,并沿袭至今。
“怒发冲冠”一语,最早见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蔺相如送璧入秦,临行前说:“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可见对可能发生的情况早有预料,面对秦王傲慢无礼,愤怒固然愤怒,但更主要的是要保住璧。这不仅要智慧,更要胆气。所以此时此刻说他怒气冲冲,莫如说他紧张之意在心、亢奋之情在胸来得更切实。“怒发上冲冠”,正是对这种精神状态的描写,故“怒”亦不当释为“愤怒”。其实,此时的“怒”只有和“发”联系起来考虑,才是唯一正确的。“怒发上冲冠”就是“竖起的头发向上顶起了帽子”。至于是由于什么情绪导致的,实在与“怒”字无任何关系。以往对“怒”的解释,多受先人为主的观念的影响,加上语境又恰巧有产生“愤怒”情绪的因素,故错上加错,袭为定论。
最后要提及的是,许多成语词典及辞书在解释该成语时,不仅对“怒”的解释有错误,而且对“怒发冲冠”整个成语含义的定位也有不当。如《中华成语大辞典》、《汉语成语词典》、《辞源》、《辞海》、《现代汉语词典》,都把“怒发冲冠”解释为“形容愤怒到极点”、“夸张描述盛怒之状”、“形容盛怒的情态”、“形容非常愤怒”之类,这恐怕仍是受了对“怒”字误解的影响。“怒发冲冠”就是“竖起的头发顶起了帽子”,而导致这种血液上盈、头皮绷紧、精神高度紧张的生理现象的出现,情绪决非一种。如《燕丹子》“为壮声则发怒冲冠,为哀声则士皆流涕”中的“发怒冲冠”,就是“为壮声”所导致,是一种激昂、悲壮的情绪,与“愤怒”、“生气”无关。蔺相如的“怒发冲冠”也决非仅仅因为“愤怒”,主要是由“昂奋”和“决绝”引发的。再如,宋代著名民族英雄岳飞的《满江红》词,首句“怒发冲冠”,奠定了整首词的基调,表达一种“壮怀激烈”之情、“重整河山”之志。因此,很明显,此处的“怒发冲冠”也决非仅仅表示“愤怒”和“生气”的情绪。当然,由于对“怒发冲冠”的误解,后人在使用该成语时往往表示“愤怒”,这另当别论。工具书应全面地、历史地揭示语言现象的真实面貌。
(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 长春 130024)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近读《燕丹子》一书,偶得一例,对认识“怒”和“发”之间的关系及“怒”的意义颇具启发性。原文是:“为壮声则发怒冲冠,为哀声则士皆流涕。”可见,“怒发”又可说成“发怒”,“怒发”或“发怒”的“怒”,应当作“竖起”讲,这在先秦典籍中已出现。如:
《庄子·人问世》:“汝不知夫螳 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 任也。”又《天地》:“犹螳螂之怒臂以 当车轶,则必不胜任矣。”两“怒”字义同。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注为“奋力举起”,曹础基《庄子浅注》注为“奋举”。“怒”有“举起”、“竖起”、“突起”之义,后世亦沿用。如:
晋刘伶《酒德颂》:“乃奋袂攘 襟,怒目切齿。”
唐韩愈《燕河南府秀才》:“怒起 簸羽翮,引吭吐铿轰。”
柳宗元《钴鉧潭西小丘记》:“其 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 者,殆不可数。”
明施耐庵《水浒传》八。回:“林 冲、扬志怒目而视,有欲要发作之 色。”其中“怒”也都是“鼓起”、“竖起”、“突起”义。成语“横眉怒目”又可作“横眉立目”或“横眉竖眼”,也是佐证。
如果把“怒”同“弩”和“努”联系起来考察,对认识“怒”的意义就更具启发性: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黥》:“少, 遍身刺一蛇,始自右手……然酒酣 辄袒而努臂戟手,捉伏伶辈,日:‘蛇 咬尔!’”“努臂”,《汉语大词典》释为 “伸臂”。
元李行道《灰阑记》第四折:“若 说不过时,你可努嘴儿,我帮你说。” 《汉语大词典》释“努嘴”为“翘起嘴 唇”。
朱子语类卷四四:“都是两边作 得来张眉弩跟,大惊小怪。”《汉语大字典》释“弩”为“凸出”。
《金瓶梅词话》六八回:“西门庆 弩了个嘴儿与他。”《汉语大词典》释“弩”为“翘起”。可见“怒”、“弩”、“努”三字相通,都可用为“竖起”、“突起”、“凸出”、“鼓起”义。
至此可以断言,“怒”确有“竖起”、“立起”义;“怒发”即“竖起的、立起的头发”,“发怒”即“头发竖起或立起”。
那么,为什么以往对“怒发”的“怒”的解释,都一律讲成“愤怒”?笔者认为,原因有二。一是受“怒”常用义“愤怒”的干扰,忽视了“怒”还有“竖起”、“立起”义,现在辞书中不收“怒”的“竖起”、“立起”义就是明证;二是受“怒发冲冠”一语出处的语境影响,并沿袭至今。
“怒发冲冠”一语,最早见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蔺相如送璧入秦,临行前说:“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可见对可能发生的情况早有预料,面对秦王傲慢无礼,愤怒固然愤怒,但更主要的是要保住璧。这不仅要智慧,更要胆气。所以此时此刻说他怒气冲冲,莫如说他紧张之意在心、亢奋之情在胸来得更切实。“怒发上冲冠”,正是对这种精神状态的描写,故“怒”亦不当释为“愤怒”。其实,此时的“怒”只有和“发”联系起来考虑,才是唯一正确的。“怒发上冲冠”就是“竖起的头发向上顶起了帽子”。至于是由于什么情绪导致的,实在与“怒”字无任何关系。以往对“怒”的解释,多受先人为主的观念的影响,加上语境又恰巧有产生“愤怒”情绪的因素,故错上加错,袭为定论。
最后要提及的是,许多成语词典及辞书在解释该成语时,不仅对“怒”的解释有错误,而且对“怒发冲冠”整个成语含义的定位也有不当。如《中华成语大辞典》、《汉语成语词典》、《辞源》、《辞海》、《现代汉语词典》,都把“怒发冲冠”解释为“形容愤怒到极点”、“夸张描述盛怒之状”、“形容盛怒的情态”、“形容非常愤怒”之类,这恐怕仍是受了对“怒”字误解的影响。“怒发冲冠”就是“竖起的头发顶起了帽子”,而导致这种血液上盈、头皮绷紧、精神高度紧张的生理现象的出现,情绪决非一种。如《燕丹子》“为壮声则发怒冲冠,为哀声则士皆流涕”中的“发怒冲冠”,就是“为壮声”所导致,是一种激昂、悲壮的情绪,与“愤怒”、“生气”无关。蔺相如的“怒发冲冠”也决非仅仅因为“愤怒”,主要是由“昂奋”和“决绝”引发的。再如,宋代著名民族英雄岳飞的《满江红》词,首句“怒发冲冠”,奠定了整首词的基调,表达一种“壮怀激烈”之情、“重整河山”之志。因此,很明显,此处的“怒发冲冠”也决非仅仅表示“愤怒”和“生气”的情绪。当然,由于对“怒发冲冠”的误解,后人在使用该成语时往往表示“愤怒”,这另当别论。工具书应全面地、历史地揭示语言现象的真实面貌。
(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 长春 130024)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