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国家现在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自主创业是大学生就业的一种渠道,现在高校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人数比例逐年升高,也是学生已经基本认可了自主创业。因此,高校要加强大学生自主创业人才模式的实践与研究,有利于提高大学自主创业。大学生自主创业能力提升,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同时也能进一步拉动其它行业的发展,提高大学就业率扥问题。
关键词:民办高校;自主创业;人才模式
创业人才的培养亦称为创业教育,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了“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会议在阐述“21世纪的教育析学”问题时,提出了“事业心和开拓教育”(enLetprise education)的概念,强调教育要培养学生开拓事业的精神与能力。后来en 1e tp rise ed-uca Lion即被译为“创业教育”。我国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人才的需要,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也在近年来大力促进高等学校创业教育活动的开展,力求使毕业生具备生存能力、竞争能力,既可寻找合适的就业岗位就业,又能在求之不得或为了寻求更好的自我发展机会时走向自主创业的道路,以缓解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这也是把高校中的技术和知识更好地转化成社会资产的有效途径。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 国外研究现状
1.1.1 百森商学院
美国创业人才培养的主体是商学院,百森商学院是全球创业管理教育和研究最著名的学府。早在1967年白森就在全球第一个推出创业管理的研究生课程,并且把商学院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课程加以整合设置,多次获得美国和国际大奖。可见,白森代表了美国商学院创业人才培养的典型模式。
1.1.2 哈佛大学
哈佛大学商学院将“创业精神”定义为“追求超越现有资源控制下的机会的行为”。2001年,哈佛大学在必修课中增加了“创业家”课程。至今哈佛大学已开设了15门创业管理课程,具代表性的有“创业财务”、“创业管理”、“创业营销”等。
1.1.3 斯坦福大学
斯坦福大学的创业教育应该说是在创业活动的推动下发展起来的,1967年,斯坦福大学商学院首次开设了一门创业教育课程,随后便不断拓展完善创业教育领域。1996年,斯坦福商学院成立了创业研究中心。90年代,为适应网络时代的到来,还一度成立了电子商务和商业中心。现在,斯坦福大学商学院拥有社会创新中心、全球商业和经济中心等与创新创业相关的研究组织。此外,斯坦福大学工学院也向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数门与创业相关的课程,包括师生研讨会性质的创业思想领导者研讨会(EnlrepreneurialThough Leaders Saninar)。医学、法学院、教育学院也开设了1-3门创业方面的课程。
1.2 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创业教育理论研究起步较晚。90年代初,毛家瑞、彭刚、陈敬朴等学者对创业教育的问题进行了有益探索。1999年1月,我国政府提出要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这标志着创业教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中的重要发展方向。2002年,教育部确定九所创业教育试点院校,使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研究和实践进入蓬勃发展的轨道。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基本内容、创业能力、创业意识、课程体系等方面。
在学生自主创业能力培养模式探索方面,试点院校几年来的研究与实践已基本形成了创业教育的三种主要模式:一是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代表的“以学生整体能力、素质提高为重点的创业教育”模式;二是以北京航空航人大学为代表的“以提高学生的创业知识、创业技能为侧重点的创业教育”模式;三是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代表的“综合式创业教育”模式。
2 自主创业模式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民办高校作为我國民办教育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近年来呈现高速发展的势头。目前,我国具有214所国家承认学历的专科层次民办高校,25所国家承认学历的木科层次民办大学。
目前,民办高校由于定位准确、办学突出特色,走市场办学的道路,其学生就业率并不低于普通高校。但由于国家机关缩编,国有企业裁员等因素使普通高校传统就业渠道不断受到冲击,相对普通高校处于弱势地位的民办高校在毕业生就业方面面临的压力也将越来越大,自主创业在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选择中将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民办高校如何实现从“就业教育”向“创业教育”的转变已成为一项紧迫课题。
本文侧重把理论研究与创业教学模式改革相结合,加速研究成果的应用与推广,在推广的过程中进行总结与理论提升,通过研究与实践使自主创业教育成为民办高校办学特色定位的新亮点。
将学生看做知识、技能的主动建构者,努力创设适合学生认知和心理特点的教学环境,使教学成为整合学生学习与工作的过程,建构学生知识与技能,完善学生人格并促进学生适应职业变迁的过程。将工作情境引入教学过程,以工作过程作为学习项目,让学生独立或以小组的形式积极参与工作过程,使学生在与工作情境相似的学习情境中更直观地学习专业知识、工作过程知识与训练职业技能,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果,还可以缩短学生的职业适应期限。
3 培养模式的探索
结合民办高校的办学特点和办学环境,把创业教育研究扩展到民办高教领域,为民办高校办学定位实现从就业教育向创业教育的转变提供理论依据。从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心理素质、法律知识等多个角度,对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进行探索与改革,为民办高校探索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创业教育模式。
现有的系统理论论述薄弱,加之对创业人才培养实践总结不够,导致理论研究不能够充分发挥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从事创业人才培养的教师除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外,更应具备丰富的创业实践经验,目前在高校中从事创业人才培养的教师大多缺乏实践经验,没有自身创业的经历,还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这也是影响创业人才培养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目前尚无统一、 科学的创业人才培养教材,且无明确的教育目的和教学内容;学科基础薄弱,缺乏系统的创业人才培养课程;现有的创业人才培养课程同其他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及课程内部的逻辑关系都有待完善。
本文的研究与总结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民办高校加强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力度的必要性;(2)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调查;(3)民办高校现有教学模式的优势与缺陷分析;(4)民办高校加强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模式设计;(5)政府与教育主管部门在民办高校创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民办高校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就在于准确的市场定位和面向市场的人才培养模式。自主创业教育将成为民办高校培养目标定位的新亮点,从就业人才培养向创业人才培养的转变是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
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进一步深化和细化了民办高校的创业教育研究,把民办高校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具体到实践应用,在民办高校办学定位和创业教育模式研究领域做出新的尝试。
二是从民办高校的实际出发,对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进行探索与改革,为民办高校探索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新型创业教育模式。
3 民辦高校学生自主创业人才培养实践设计
3.1 设计思路
首先,通过对民办高校面临的就业环境分析,为民办高校办学定位的进一步调整提供依据;其次,通过对民办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情况调查,为适应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新型教学模式的设计提供依据;最后,从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心理素质等多个角度,对民办高校创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与设计;重要需要政府与教育主管部门在民办高校创业人才培养方面应发挥的作用提出建议。
3.2 实施步骤
民办高校自主创业模式的研究,其主要方法采用的是文献调查法、比较研究法、问卷调查法、经验总结法等。
具体实施步骤是:
(1)查阅国内外高等学校自主创业教育研究和民办高校办学定位研究方面的相关文献,分析民办高校开展自主创业教育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2)对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根据创业能力的要求,总结民办现有教育模式的得与失;
(3)从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心理素质、创业需必备的法律知识的培养等多个角度,对民办高校创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与设计;根据研究成果进行教改实践与经验总结、
总之,可以明确国内高校今后自主创业人才培养的努力方向:首先,要引入国际创业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缩短我们自身的探索时间,少走弯路;其次,鉴于国情所限,创业人才的培养包括大学生自主创业都要遵循其自身规律,循序渐进,重视和发展小企业创业教育;再次,建立创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把创业人才培养列入教学计划;最后,构建创业人才培养的理论体系,形成我国创业教育的基本模式,在此基础上,各高校根据自身情况和辐射地区的经济状况加以发展优化,形成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培养模式,提升创业人才的培养质量,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许峰.新形势下民办高校管理类创业人才培养的探究[J].黑龙江科学. 2013(10)
[2]周建,金素.??独立学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1(05)
[3]钱方,吴海涛.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J].农产品加工.2016(18)
[4]应用型本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水平提升策略研究[J].职教论坛. 2016(01)
[5]王启.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06)
[6]蔡云.基于产学研合作的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对策研究[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4)
[7]彭新平,张秀梅,陈永秀.高校大学生创业人才培养对策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3(24)
[8]郭占元,安烨,梁琳.??应用型本科高校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 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01)
课题来源:黑龙江财经学院创新创业课题,
课题编号:2016CC06
课题来源:黑龙江财经学院
关键词:民办高校;自主创业;人才模式
创业人才的培养亦称为创业教育,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了“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会议在阐述“21世纪的教育析学”问题时,提出了“事业心和开拓教育”(enLetprise education)的概念,强调教育要培养学生开拓事业的精神与能力。后来en 1e tp rise ed-uca Lion即被译为“创业教育”。我国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人才的需要,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也在近年来大力促进高等学校创业教育活动的开展,力求使毕业生具备生存能力、竞争能力,既可寻找合适的就业岗位就业,又能在求之不得或为了寻求更好的自我发展机会时走向自主创业的道路,以缓解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这也是把高校中的技术和知识更好地转化成社会资产的有效途径。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 国外研究现状
1.1.1 百森商学院
美国创业人才培养的主体是商学院,百森商学院是全球创业管理教育和研究最著名的学府。早在1967年白森就在全球第一个推出创业管理的研究生课程,并且把商学院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课程加以整合设置,多次获得美国和国际大奖。可见,白森代表了美国商学院创业人才培养的典型模式。
1.1.2 哈佛大学
哈佛大学商学院将“创业精神”定义为“追求超越现有资源控制下的机会的行为”。2001年,哈佛大学在必修课中增加了“创业家”课程。至今哈佛大学已开设了15门创业管理课程,具代表性的有“创业财务”、“创业管理”、“创业营销”等。
1.1.3 斯坦福大学
斯坦福大学的创业教育应该说是在创业活动的推动下发展起来的,1967年,斯坦福大学商学院首次开设了一门创业教育课程,随后便不断拓展完善创业教育领域。1996年,斯坦福商学院成立了创业研究中心。90年代,为适应网络时代的到来,还一度成立了电子商务和商业中心。现在,斯坦福大学商学院拥有社会创新中心、全球商业和经济中心等与创新创业相关的研究组织。此外,斯坦福大学工学院也向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数门与创业相关的课程,包括师生研讨会性质的创业思想领导者研讨会(EnlrepreneurialThough Leaders Saninar)。医学、法学院、教育学院也开设了1-3门创业方面的课程。
1.2 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创业教育理论研究起步较晚。90年代初,毛家瑞、彭刚、陈敬朴等学者对创业教育的问题进行了有益探索。1999年1月,我国政府提出要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这标志着创业教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中的重要发展方向。2002年,教育部确定九所创业教育试点院校,使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研究和实践进入蓬勃发展的轨道。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基本内容、创业能力、创业意识、课程体系等方面。
在学生自主创业能力培养模式探索方面,试点院校几年来的研究与实践已基本形成了创业教育的三种主要模式:一是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代表的“以学生整体能力、素质提高为重点的创业教育”模式;二是以北京航空航人大学为代表的“以提高学生的创业知识、创业技能为侧重点的创业教育”模式;三是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代表的“综合式创业教育”模式。
2 自主创业模式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民办高校作为我國民办教育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近年来呈现高速发展的势头。目前,我国具有214所国家承认学历的专科层次民办高校,25所国家承认学历的木科层次民办大学。
目前,民办高校由于定位准确、办学突出特色,走市场办学的道路,其学生就业率并不低于普通高校。但由于国家机关缩编,国有企业裁员等因素使普通高校传统就业渠道不断受到冲击,相对普通高校处于弱势地位的民办高校在毕业生就业方面面临的压力也将越来越大,自主创业在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选择中将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民办高校如何实现从“就业教育”向“创业教育”的转变已成为一项紧迫课题。
本文侧重把理论研究与创业教学模式改革相结合,加速研究成果的应用与推广,在推广的过程中进行总结与理论提升,通过研究与实践使自主创业教育成为民办高校办学特色定位的新亮点。
将学生看做知识、技能的主动建构者,努力创设适合学生认知和心理特点的教学环境,使教学成为整合学生学习与工作的过程,建构学生知识与技能,完善学生人格并促进学生适应职业变迁的过程。将工作情境引入教学过程,以工作过程作为学习项目,让学生独立或以小组的形式积极参与工作过程,使学生在与工作情境相似的学习情境中更直观地学习专业知识、工作过程知识与训练职业技能,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果,还可以缩短学生的职业适应期限。
3 培养模式的探索
结合民办高校的办学特点和办学环境,把创业教育研究扩展到民办高教领域,为民办高校办学定位实现从就业教育向创业教育的转变提供理论依据。从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心理素质、法律知识等多个角度,对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进行探索与改革,为民办高校探索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创业教育模式。
现有的系统理论论述薄弱,加之对创业人才培养实践总结不够,导致理论研究不能够充分发挥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从事创业人才培养的教师除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外,更应具备丰富的创业实践经验,目前在高校中从事创业人才培养的教师大多缺乏实践经验,没有自身创业的经历,还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这也是影响创业人才培养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目前尚无统一、 科学的创业人才培养教材,且无明确的教育目的和教学内容;学科基础薄弱,缺乏系统的创业人才培养课程;现有的创业人才培养课程同其他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及课程内部的逻辑关系都有待完善。
本文的研究与总结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民办高校加强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力度的必要性;(2)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调查;(3)民办高校现有教学模式的优势与缺陷分析;(4)民办高校加强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模式设计;(5)政府与教育主管部门在民办高校创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民办高校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就在于准确的市场定位和面向市场的人才培养模式。自主创业教育将成为民办高校培养目标定位的新亮点,从就业人才培养向创业人才培养的转变是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
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进一步深化和细化了民办高校的创业教育研究,把民办高校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具体到实践应用,在民办高校办学定位和创业教育模式研究领域做出新的尝试。
二是从民办高校的实际出发,对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进行探索与改革,为民办高校探索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新型创业教育模式。
3 民辦高校学生自主创业人才培养实践设计
3.1 设计思路
首先,通过对民办高校面临的就业环境分析,为民办高校办学定位的进一步调整提供依据;其次,通过对民办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情况调查,为适应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新型教学模式的设计提供依据;最后,从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心理素质等多个角度,对民办高校创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与设计;重要需要政府与教育主管部门在民办高校创业人才培养方面应发挥的作用提出建议。
3.2 实施步骤
民办高校自主创业模式的研究,其主要方法采用的是文献调查法、比较研究法、问卷调查法、经验总结法等。
具体实施步骤是:
(1)查阅国内外高等学校自主创业教育研究和民办高校办学定位研究方面的相关文献,分析民办高校开展自主创业教育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2)对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根据创业能力的要求,总结民办现有教育模式的得与失;
(3)从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心理素质、创业需必备的法律知识的培养等多个角度,对民办高校创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与设计;根据研究成果进行教改实践与经验总结、
总之,可以明确国内高校今后自主创业人才培养的努力方向:首先,要引入国际创业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缩短我们自身的探索时间,少走弯路;其次,鉴于国情所限,创业人才的培养包括大学生自主创业都要遵循其自身规律,循序渐进,重视和发展小企业创业教育;再次,建立创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把创业人才培养列入教学计划;最后,构建创业人才培养的理论体系,形成我国创业教育的基本模式,在此基础上,各高校根据自身情况和辐射地区的经济状况加以发展优化,形成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培养模式,提升创业人才的培养质量,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许峰.新形势下民办高校管理类创业人才培养的探究[J].黑龙江科学. 2013(10)
[2]周建,金素.??独立学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1(05)
[3]钱方,吴海涛.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J].农产品加工.2016(18)
[4]应用型本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水平提升策略研究[J].职教论坛. 2016(01)
[5]王启.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06)
[6]蔡云.基于产学研合作的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对策研究[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4)
[7]彭新平,张秀梅,陈永秀.高校大学生创业人才培养对策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3(24)
[8]郭占元,安烨,梁琳.??应用型本科高校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 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01)
课题来源:黑龙江财经学院创新创业课题,
课题编号:2016CC06
课题来源:黑龙江财经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