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与思想感情

来源 :作文周刊·高二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kuiyuxin66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题呈现
  朱光潜在《咬文嚼字》中说:“有些人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思想感情的密切关系,以为更改一两个字不过是要文字顺畅些或是漂亮些。其实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感情,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试去看名家手稿(到博物馆参观,从互联网上搜索,或到图书馆借阅名家手稿影印本),从修改处印证这个论断,写成一篇作文。
  思路导航
  一篇文学作品到手,我们第一步需要留心的就是它的语言文字。语言文字的精确妥帖,心里要说的与手里所写的完全一致,不含糊,也不夸张,最适当的字句安排在最适当的位置,每一句都有每一句的说法,稍加增减更动,便不是那么一回事了。而这种精确妥帖的语言文字颇为不易。它需要尖锐的敏感、极端的谨严和极为艰苦的挣扎。大多数人只是到差不多时便不再苛求,但在作家看来,差之毫厘往往谬以千里。
  本题的意图旨在引导同学们体会语言文字的微妙,养成一字不肯放松的严谨精神,以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及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能力。
  写作时,我们可以尝试通过对比名家手稿中修改前后的不同文字,品味其中蕴含的思想情感的区别,来论证“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感情”这一观点。
  佳作一
  一字一句绘山河
  ◎潘珍安
  文字,是写作者心绪的载体,语句间流淌的是作者心中涌动着的无限深情。杜甫有言:“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卢延让曰:“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当作者一字一句细细斟酌时,有人以为这不过是要文字顺畅些或是漂亮些,是让文章更加花哨的一层锦衣。实际上,哪怕是点滴改变,都会让其中蕴含的感情同时更动,是作者对文章灵魂的雕琢。正因如此,修改成为了文人创作的必要环节。如果只是为了让文章显得更加“深奥”、更加晦涩,自然不必如此大费周章,但牵扯到意境深度,便是不可或缺的了。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之所以被人牢记,其中“咬文嚼字”的小故事功不可没。短短一句“春风又绿江南岸”,由“到”至“过”至“入”再至“满”,辗转十余字,最终拈来一个“绿”。这其中不知熔铸了诗人多少思量和心血。看似微末之差,其中的情意却迥然不同。“到”太显死板,“过”又凄清过盛,“入”和“满”虽含着生机,但隐去了恋乡的情意。而“绿”字一出,在烟柳溪水、渐暖湖畔边,悄然透出一点乡愁,怎能不叫人抚掌称妙?
  无独有偶,与王安石颇有渊源的大文豪苏轼也有过“咬文嚼字”的佳话。苏轼游庐山时所作的《题西林壁》,历来为人们所赞赏。但据《东坡志林》,第二句原为“到处看山山不同”,后来才改为“远近高低各不同”。由“到处看山”到“远近高低”,平庸乏味一扫而空,既再现了庐山的特点,又多了口齿之间的玲珑清脆,意蕴无疑丰富得多,诗意也更加浓厚。
  细微的改变,并不代表它们只是诗句中的细枝末节,无需重视。事实上,许多我们推崇的大家经典,精华都藏匿于素朴却凝练的字句间,轻易不叫人看出来。墨客们将他们的血泪皆溶于作品中,用一字一句绘就山河雄图。山河之所以成为山河,是因为它独特的草木,不可变更的风雨云雾;名家之所以成为名家,是因为字句间熔铸的心血,不可替代的脉脉深情。
  现在,你是否发现了咬文嚼字的妙处?是否明白了为何平凡也可以发人深思?文字和思想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的,单纯的堆砌与修饰并不会被认可,文字承载思想的奥义,思想赋予文字灵魂,它们不可分割。
  读文章,可以看见字句间有山河,一隅峭崖可能经过几番雕琢,半截松枝也许藏起昼夜心血。创作者的一切皆是文章的血与肉,我们阅读时,怎能不怀揣一颗敬畏之心?
  【作者系湖南省岳阳市岳阳中学1903班学生,指导老师:郑清泉】
  点评
  “作品乃血泪,字句绘山河。”作者深谙文字承载情感的道理,也郑重地表达了自己对于文人墨客们“咬文嚼字”的景仰。文章通过对“春风又绿江南岸”“远近高低各不同”两个文字推敲的事例的分析,从诗词诵读和情感内蕴的角度很好地验证了“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感情”这一观点。事例典型,分析简明扼要,有说服力,语言凝练优美。
  佳作二
  千錘百炼总关情
  ◎刘祎璇
  卢延让曰:“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中国的文人们为了写就那细致妥帖的一个字,表达出那恰到好处的一份情,思虑万千,苦苦推敲。如此艰难地挣扎,只因文学一事,差之毫厘往往谬以千里,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感情。而这样千锤百炼所成就的,是浩浩汤汤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贾岛月夜拜访友人,友人不在,于是留下一首诗,诗中有“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这两句,贾岛拿不定主意是用“推”还是“敲”,结果误闯韩愈仪仗队。韩愈建议他用“敲”。在万物沉静的月夜,敲门声更能显得夜的静。而“推”字从直观上来看显得略微鲁莽。但是贾岛表示孤僧步月归寺,门是他自己掩的,所以用“推”。从“推”字想到门是虚掩的,由虚掩又想到“寺里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和尚”,由一个和尚又想到在这“冷寂的场合,他有兴致出来步月,兴尽而返,独往独来,自在无碍,他也自有一副胸襟气度”。作者又联系上句“鸟宿池边树”,想到“推”“可以无声”,气氛冷寂,才不至于惊动宿鸟。一字之差,意境全然不同,可见文字与思想情感关系之紧密。
  鲁迅先生在写作《为了忘却的记念》时,将“眼看朋辈成新鬼”改成“忍看朋辈成新鬼”,思想感情就起了变化。“眼看”是眼睁睁看着的意思,说的是无力救助;“忍看”则饱含悲愤之情。
  《谁是最可爱的人》里原来有这样一段话:“他们想骑车子也行,想走路也行,边溜达、边说话也行。那是多么幸福呢!”魏巍将最后一句改为了“只要能使人民得到幸福,也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这样一改,情感马上由羡慕调整为赞美舍己为人的高尚情操。
  这诸多事例足以让我们明了:文字是为了表达思想感情的,如果思想还没有透彻,感情还没有凝练,文字就会含糊。只有思想透彻、感情凝练,文字才会明确。由此可见,文字上的推敲实际上就是思想感情的推敲。
  “言为心声”,文人们将心血化为文字,我们从文字中窥得文人们的真心。他们用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写就经典,我们用一字不愿错过的珍惜表达尊重。这一来一往间,是文字与思想的碰撞融合,而文化将其悄然留存。
  【作者系湖南省岳阳市岳阳中学1903班学生,指导老师:郑清泉】
  点评
  作者记述语言和情感的关系,紧扣“更动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感情”行文,首先举了贾岛“推敲”、鲁迅先生改“眼看”为“忍看”的例子和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中一句的改动,说明一字之差,意境全然不同,进而更动感情。举例精当,语言简洁,颇有说服力。
其他文献
记者曹可凡第一次采访国画大师戴敦邦时,时值盛夏,门打开后,戴敦邦正在赤膊作画。工作室内暑热难耐,没过几分钟,曹可凡已经热得满头大汗,忍不住环顾四周,发现屋内根本没有安装空调,甚至连一台风扇也没有。  好不容易坚持到采访结束,曹可凡忍不住问:“戴老师,以您的声名,随便卖掉一幅画,几十台空调都有啦,为什么不装一台呢?”戴敦邦笑着说:“因为作画不能太舒服!”曹可凡不解地问:“舒服不好吗?如果有空调,房间
期刊
历史的脚步走了五千年,名为文明的火种世代传承,生生不息。曾有人说,城市的霓虹和五光十色是这一代文明的标志,我们走过蒸汽时代,走过电气时代,名为高科技的大厦拔地而起,可是回头看,乡土的庙宇却在不知不觉中轰然倒塌。如果时代选择了进步,人类就一定要放弃乡土吗?  庄子的“天人合一”中自然是有其寓意的,人类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早就牢牢地同环境、自然绑在了一起。古哲学认为,人类的前进实质上就是与自然更进一步的
期刊
问题点击  一些同学虽然写过不少议论文,但是一直不善于立论,不会从分析事物中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立论就是针对客观事物或问题,直接提出自己的见解或主张,阐明理由,表明自己的态度。立论是议论文的重心,无论写什么样的议论文,都必须先立论。所以学习写议论文,学会立论是第一步。同学们在立论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有:①立论不准确。或偏离题目,或偏离主旨,或偏离材料,或偏离事物的本质。②立论不新颖。人云亦云,老生常
期刊
1927年,顾颉刚代表中山大学去江南收书。江南一带出版业比较发达,是淘书的好去处。但到了江南后,顾颉刚很少去那些知名的大书铺购书,却热衷于去小集市、路边摊“寻宝”。在别人看来,顾颉刚买书的眼光可谓出人意料,那些被书商们重视的珍本善本秘本,顾颉刚不收,反而对那些纸质拙劣、司空见惯的大路货兴趣浓厚,《三字经》《千字文》、医术、唱本他收,秀才的八股卷子、账簿、老太太写得不通的信稿子他要,就连算命书、看相
期刊
解题技巧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是论述类文本阅读的重要考点。所谓“筛选信息”,是指根据题目要求将相关信息(显性信息和隐性信息等)进行甄别、提取;所谓“整合信息”,是指根据题目要求,将筛选出的信息集中起来,并加以处理。由此可见,能否准确对信息进行甄别、提取、组合与归纳是此类题目得分的关键点。近几年,在论述类文本阅读试题中“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是以客观选项题的形式呈现,考查思维发展与提升。  一
期刊
训练题目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詩歌外,文体自选。  物各有性,水至淡,盐得味。水加水还是水,盐加盐还是盐。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共存相生,百味纷呈。物如此,事犹是,人亦然。  技法指导  对文章的评价历来多元,但最基本的依然是词句。遣词造句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文章优劣,看整体用词,立判高下。其实,用词也是有技巧的,现略述一二:  一、词句准确,重
期刊
1982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完成学业的陈洪铎,迫不及待地踏上归国的旅途。回国前,他用自己節余下来的大约2500美元,购买了当时在国内很难买到的设备、试剂和图书,整整装了6个大箱子。当他听说有一艘国内货轮停在费城时,他急忙赶去同船长商量,求他们捎带回祖国。当年6月,陈洪铎带着一本又一本厚厚的资料和实验记录,带着他这3年里争分夺秒学得的知识和成果,终于踏上了归国之路。  回国之前,宾夕法尼亚
期刊
纵观古今,无论哪个时代,理解都像炽热跳动的心脏,它使身体的脉络苏醒,让滚烫的血液蹿涌,带领我们愈走愈远。  昔者以理解为终身奉行的原则。在那个才学之士纷纷坐而论道的时代,孔圣人“仁者爱人”,老聃“道可道,非常道”,加之“天下皆白,唯我独黑”的墨家,诸圣人在求同存异中找到了巧妙的平衡点,造就了中国学术史上不可多见、蔚为壮观的百家争鸣。  他们虽追求不同的志向,却对他人的思想保持理解。马克思说过:“当
期刊
时常听到抱怨,草书难懂如同天书。  我的想法是,何必执意认出每一个字?墨迹浓淡枯腴,运笔顿挫缓急,或者凝重如山,或者细若游丝,抚摸得到搏动于撇捺点画之间起伏的内心波澜,这就是懂得草书了。那些戏迷不在乎舞台上的故事情节,他们是为演员的柔软身段和激越唱腔而摇头晃脑。草书也是如此。跌宕错落,奔走踊跃,蓬勃之势潮水般地涌过纸面,至于写下的是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还是周敦颐的《爱莲说》,不是多么重要的事
期刊
我国西藏边境有一个叫“陇”的无人区。这里,地处含氧量不足海平面40%的“世界屋脊”。今天的驻军叫六连,隶属于西藏军区某边防团。在整个西藏边境,六连的巡逻线最苦,也最险。  就是在这样的巡逻线上,六连官兵每次巡逻人均负重三四十公斤。因为需要架梯通过的路段太多,他们除了武器装备,还要背上钢梯,拆分后多人携带。必备的还有高压锅、汽油、大米、蔬菜和罐头等,否则体力难以为继。最长的连续行军,会从凌晨两三点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