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检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IN)组织中细胞角蛋白19(CK19)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以探讨检测淋巴结CK19的表达对预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 本组30例可手术的原发性乳腺癌患者,手术中均行肿块周围或乳晕周围注射亚甲蓝进行SLN定位成功,同时常规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对SLN和非SLN均行常规病理学检测,对SLN同时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
【机 构】
:
430071,武汉,湖北省妇幼保健院乳腺外科,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430071,武汉,湖北省妇幼保健院乳腺外科,430071,武汉,湖北省妇幼保健院乳腺外科,430071,武汉,湖北省妇幼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检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IN)组织中细胞角蛋白19(CK19)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以探讨检测淋巴结CK19的表达对预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 本组30例可手术的原发性乳腺癌患者,手术中均行肿块周围或乳晕周围注射亚甲蓝进行SLN定位成功,同时常规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对SLN和非SLN均行常规病理学检测,对SLN同时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CK19的表达.结果 30例SLN常规病理检测发现8例阳性SLN,阳性率为26.67%(8/30),1例假阴性.应用RT-PCR方法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30例SLN中CK19的表达,结果HE染色阳性的8例SLN及1例假阴性SLN均呈阳性表达,共有12例SLN CK19mRNA表达阳性,阳性率为40.0%(12/30);Western Blot检测发现1I例SLN CK19呈阳性,阳性率为36.67%(11/30).RT-PCR、Western Blot检测结果分别与HE染色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假阴性率为0.结论 CK19mRNA可作为标志物来检测乳腺癌SLN中的微转移情况;RT-PCR方法可检测到SLN微转移灶,通过SLN定位后检测其中CK19mRNA的阳性表达,可明显提高乳腺癌SLN的阳性率,降低SLN单纯病理检测的假阴性率。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抗着丝点抗体(ACA)和抗SSA抗体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中的临床及实验室特点.方法 对符合PSS诊断标准的患者分类:12例ACA阳性、抗SSA阴性和19例ACA阴性、抗SSA阳性的PSS患者,在年龄、实验室数据、雷诺现象及唇腺活检组织学改变几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ACA阳性、抗SSA阴性的PSS患者平均年龄(68.4±7.9)岁高于ACA阴性、抗SSA阳性的PSS患者[(54.6±
目的 探讨严重呼吸困难患者治疗前后体内脑钠肽和同型半胱氨酸含量的变化情况.方法 144例严重呼吸困难患者,其中心源性呼吸困难76例,肺源性68例,其他原因引起的呼吸困难44例;87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分别进行血脑钠肽和同型半胱氨酸测定.结果治疗前脑钠肽:健康对照组为(141±48)ng/L,其他原因呼吸困难组为(123±52)ng/L,肺源性呼吸困难组为(512±71)ng/L,心源性呼吸困
摘要:目的 分析宫颈癌患者采用根治术干预后尿潴留的预防和相关护理手段。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结果 对患者护理后对比尿潴留情况以及患者满意度发现观察组更为优秀,P<0.05。结论 宫颈癌患者通过根治术治疗后采用尿潴留预防护理可让尿潴留的发生有效减少,同时针对已经出现尿潴留的患者具有一定改善作用。 关键词:宫颈癌患者;宫颈癌根治术;尿潴留;预防护理 临床中宫颈癌的
目的 通过对小儿脑脓肿临床特征的分析并文献复习,进一步认识该病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我院1999~2009年收治的38例脑脓肿患儿临床表现、致病原因、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和治疗结果,进行分析,并复习有关文献.结果 发热21例(55.3%),头痛14例(36.8%),呕吐12例(31.6%),头围增大9例(23.7%),抽搐18例(47.4%),临床有神经系统定位症状和(或)体征18例(47.4%
目的 探讨早期综合临床干预手段对新生儿咽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分别选择我院出生的新生儿76例,其中顺产44例,剖宫产32例;早产儿8例.在尚未开奶前出现呕吐,开奶后加重,在排除了病理性因素后,给新生儿以纯母乳喂养、温水灌肠、按摩下腹部及1%碳酸氢钠溶液洗胃.结果 多种临床干预手段对控制新生儿咽下综合征效果显著.结论 早发现早干预,可以避免新生儿咽下综合征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目的 分析不同组织学类型胃息肉的临床特点.方法 根据组织学不同,将胃息肉分为胃底腺息肉、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腺瘤性息肉等,比较各型胃息肉在发病部位、幽门螺杆菌(Hp)感染、质子泵抑制剂(PPI)与胃息肉发生的关系等方面的异同,从而指导治疗.结果 10 197例接受胃镜检查的患者中检出胃息肉365例,检出率为3.6%.胃息肉的组织学类型依次为胃底腺息肉(61.1%),增生性息肉(23.3%),炎性
1 病历摘要 病例1:患者34岁,孕1产0.主因宫内孕9~+月,第一胎,不规律下腹痛2 d,水样腹泻1 d于2009年4月12日入院.患者既往月经规律,预产期2009年4月20日.孕期顺利,无头痛、头晕、眼花等症状.2 d前出现小规律下腹痛,1 d前出现水样腹泻,一天3~5次,无呕吐,未治疗。
摘要:目的;探究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对急性阑尾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1年3月在我院收治的147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147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分为两个组别,观察组和实验组。观察组采用围术期常规护理,实验组使用围术期针对性护理的方法,将观察组和实验组两组数据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数据明显优于观察组数据。结论;在实验组使用的围术期针对护理的方法,效果显著,能够帮
目的 探讨不同子宫颈锥切手术方法的临床意义.方法 127例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Ⅱ、Ⅲ期患者,56例行子宫颈冷刀锥切术(CKC组),71例行子宫颈环形电圈切除术(LEEP组),观察2组术后并发症、病变复发以及术后妊娠情况.结果 ①LEEP组子宫颈狭窄发生率为7.04%(5/71),CKC组为5.36%(3/56),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51,P=0.698).②LEEP组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