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集团公司资金集中管理

来源 :中国外资·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385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集团公司资金集中管理的内涵和作用,接着对各种资金集中管理模式进行了具体的利弊分析,最后以笔者实际工作的集团为例,阐述如何具体构建和应用资金集中管理模式,并简述其带来的好处。
  关键词:集团公司 资金 集中管理
  资金是企业的血液,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随着经济的广度全球化和深度全球化,集团公司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集团公司的资金流量和存量都很大,对于集团公司的资金管理,不能固守传统的做法,而应该树立集中管理的理念,从战略高度强化对资金的管理,把握整体的资金管理和控制,有效配置集团公司各个成员企业的资源,把集团公司的资金用在“刀刃上”,使得集团公司的资金在有序的运动中实现自身的保值增值,进而保证集团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
  一、资金集中管理概述
  (一)资金集中管理的内涵
  资金集中管理是指将整个集团的资金集中到总部,由集团总部统一调配,统一管理和统一运用。其内容主要包括资金集中、资金支付结算、融资管理等,其中资金集中是基础,其他各方面运作均建立在此基础之上。
  (二)资金集中管理的作用
  1、集中力量办大事
  通过资金集中管理,把无数的资金个体集中起来,由集团公司总部合理调剂内部单位资金余缺,促进集团公司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集团公司根据集团发展战略,集中力量进行资金投入,避免因各成员单位之间的无效竞争造成资源的浪费,从而促进各单位集中优势巩固和发展主业。
  2、最小化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是集团各公司面临的重大风险之一,通过资金集中管理,盘活成员单位的闲余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减少外部融资需求,从而降低集团公司外部融资而支付的利息。同时由于集团公司资金集中后所形成的规模优势,可以获得银行在存、贷款利率上的优惠政策,大大降低公司财务费用,降低集团公司财务风险。
  3、外融资内分配
  一般而言,经济实力强、财务状况好的公司较易获得外部融资。但是,集团内部各公司的经济实力、财务状况参差不齐。这也就造成了集团内部有些公司资金充裕甚至过剩,而有些公司资金比较短缺,甚至到了资金链断裂的险境。随着集团各公司资金的集中管理,集团公司的融资能力将大大增强,通过自身较好的信用取得外部融资,然后在各公司之间进行适当分配,为集团各公司提供更优惠、更方便、更快捷的资金保障
  二、集团公司资金集中管理的具体模式
  资金集中管理的模式因集团公司的规模大小和行业经营模式的不同而各有不同,具体来说,分成以下几种:
  (一)统收统支模式
  统收统支模式是由集团财务部统一管理企业的所有资金收付活动,只有集团总部设立账号,各分支机构或子公司不再单独设立账号,由集团总部统一将下属单位的资金集中到总部账号进行管理和使用,集团总公司和下属单位之间通过往来账进行核算,从而达到集团总公司完全占有和支配集团资金的目的。
  统收统支模式的优点是较为简单,容易操作,但也存在一些弊端,例如增加资金收付相关的流程环节,延长资金收付时间,降低资金使用效率,资金支付方式不灵活等。
  (二)拨付备用金模式
  拨付备用金模式是集团根据历史数据测算一定时间期限内下属单位使用资金的需求量,从而统拨规定数额的现金给下属各单位备其使用。各下属单位实际支出现金后,定期持相关单据凭证到集团财务部进行报销,集团再给其补足备用金。
  拨付备用金模式的资金管控力度较为宽松,当集团公司从分散型向集中型资金管理模式过渡时,这种模式比较适用。但是,由于集团下属各单位没有独立的财务部,而是由集团财务部统一负责下属各单位的支出报销,如果因意外或紧急情况出现超范围和超标准的开支,还必须经过公司领导和财务负责人另行批准,这不可避免的会降低下属单位的经营效率和财务效率。
  (三)结算中心模式
  结算中心模式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
  图1:结算中心流程图
  如图显示,在结算中心模式下,集团和下属单位保留各自独立的财务部门,但下属单位的资金一般都存放在结算中心,由结算中心负责统一办理集团内部企业之间的结算和成员企业的对外结算。另外融资工作一般也由结算中心统一办理,并将资金在集团内部进行分配和管理。
  这种模式的好处是有一定的灵活性,各下属单位仍可保留一定的资金所有权和管理权,可在集团允许的范围内开展资金收付和对外融资活动。但该模式存在一些合规性问题,由于结算中心不具备法人资格,在处理内部企业资金直接划转业务时,会导致内部企业之间出现资金无因流动,需特别谨慎对待由此产生的法律风险。
  (四)财务公司模式
  财务公司模式由结算中心模式发展而来。由于集团下属各单位大都是独立法人,所以其资金不能够无偿占用,同时也为了增加资金管理机构的融资、投资功能,所以很多集团选择将资金管理机构从集团总部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法人——财务公司。
  财务公司模式的好处除了能够规避结算中心模式存在的合规性风险之外,还具有使集团的内部资金管控市场化的功能,具体来说,由于财务公司的独立法人地位,其具有一定的外部市场功能,能从债权人的角度对借款单位进行风险管控,更好的约束下属成员企业,从而达到资本保值增值的目的。
  (五)现金池模式
  现金池模式是由集团总部在某家商业银行开设总账户,下属单位在同一家商业银行开设子账户。总账户和子账户、子账户与子账户之间可自由转账。银行每天根据事先约定的目标余额管理方法,将资金先在下属单位账户之间划转,如有缺口统一借贷,如有结余统一投资。每天结束后将下属单位的收支账户清零,余额转入集团总部账户。
  现金池模式有效利用了现代商业银行强大的资金结算能力,实现了以天为单位有效利用每一分钱的目的,并且规避了集团总部因子公司是独立法人而无法对其实行“收支两条线”的法律障碍。但是,现金池模式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如商业银行的选择、资金往来的转账手续费等。   三、集团公司资金集中管理的实际运用
  以上五种资金集中管理模式各有优缺点,不同规模、不同行业、不同运营模式的集团分别适用不同的模式。下面笔者结合所在公司实际情况谈谈如何实际构建和运用集团公司资金集中管理模式。
  我司是一家集大米、米粉、淀粉糖生产等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目前有专门的采购公司进行谷物等原材料的采购,有大型粮食加工厂负责大米等成品的生产加工,有自设贸易销售公司和三十家直营店负责终端销售,逐渐步入了供产销一体化的集团运作模式。
  目前我司由于供产销环节的互相独立,各自在资金需求量和收支时点要求上存在显著差异,比如贸易销售公司和直营店现金流收入充沛,而采购公司经常需要面对大额支付等,如果采用各自“单兵作战”的模式将导致集团整体的“资金血液循环”不畅,资金利用效率低下,为此笔者借鉴现金池管理模式的思想帮助我司构建了资金集中管控的具体模式。
  第一步,实施资金计划预算管理。在我司已有的财务预算体系的基础上,结合过往历史数据,制定出详细的资金计划预算,每个下属单位都必须制定该预算,且必须至少细化到“周”,并制定出相应的预算考核方法,以增强下属各单位对资金预算的重视程度,从而为资金集中管控打下基础。
  第二步,开设账户。选择一家银行开设总账户和下属各单位的子账户,在选择银行时应利用自身集团规模大的优势与银行磋商谈判并签订协议,以获得更高的存款利率和更低的贷款利率及异地转账手续费等相关费用。
  第三步,构建集成化的资金信息系统。这步至关重要,在这个信息系统上要实现总部和下属各单位之间的资金信息集成和共享,最大程度降低单位间的信息不对称性。我司目前要求集团总部和下属各单位在每天下班之前,将当天所有的资金支出情况和当前现有的资金存量信息录入该信息系统,并录入明天预计支付的资金信息(如总部需支付的管理费用,采购公司需支付的采购款项,加工厂需支付的员工工资,贸易销售公司和直营店需支付的店面房租、水电费等),总部派专人负责审核其资金支付的合理性,超预算的需提交领导审批。系统根据上述信息自动计算出下属各单位的资金富余或缺口数额,再根据“多边净额结算”的原则得出在下属各单位之间调配资金的最优方案。若发现集团整体资金有富余,则存入集团总账户;若整体仍有缺口,则由集团出面贷款,以满足所有单位的资金需求。从而高效利用资金,将每一分钱都用到刀刃上。需要提及的是,总部可根据实际情况给下属各单位设置一定金额的“资金缓冲垫”,以免出现意外情况导致资金不够使用的窘境。
  第四步,考核和激励。总部定期根据下属各单位资金预算的制定和实际执行情况对其进行考核,并与激励制度相挂钩,从而督促其重视资金管理,不断提高预测准确性,并分析资金支出的合理性,真正做到“精细化管理”的要求。
  我司在运用这一资金集中管控模式后,很好的平衡了各单位对资金的需求,大幅提升了资金使用效率,节省了可观的资金利息,同时还由于资金信息的透明化而大大降低了贸易销售公司和直营店店员舞弊的可能性。
  以上只是一个例子,在实际运用中可结合集团公司实际情况,对以上五种模式进行“本土化”的修改,以更好的适应本公司的实际经营管理需要。
  参考文献:
  [1]孙静芹.集团公司资金集中管理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2]胡逢才.企业集团财务控制[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
  [3]程恩富.政治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黄芳.论集团公司的资金集中管理模式[J].金融经济,2011,(8)
  [5]肖坚勇.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研究[D].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硕士学位论文,2010
  [6]夏亨峰.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理论基础、常见问题及对策[J].中国商界,2010,(02)
  [7]张晋阳.刍议加强资金的集中管理[J].会计之友,2011,(15)
  [8]潘荣良.中国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研究[D].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9]黄慧.浅析我国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模式[J].财经界(学术版),2010,(8)
  [10]宋政.有关集团公司资金集中管理模式的探析[J].中国总会计师,2011,(4)
其他文献
摘要:湖南省近九成职工在中小企业就职,该类人群在未来将面临较大的养老压力。而作为养老保障体系第二支柱的企业年金未能在职工养老保障中发挥其职能。本文基于湖南省社保和经济现状,通过对国际发达国家企业年金的先进制度进行比较分析,试图从运行模式、税惠政策、法律监管等方面寻求适合湖南省企业年金发展的借鉴之处。  关键词:企业年金 运行模式 税收优惠  近年来,随着国家中部崛起等一系列策略的推行,湖南省的
期刊
摘要:随着证券市场的不断扩大发展,证券监管问题也随之变得颇为重要。一般来而言, 目前的监管机构主要通过三种途径对证券市场的主要活动来进行监管, 分别是信息披露要求、证券业监督以及对违反证券法行为的执法行动。其中, 证券执法可谓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是证券监管的核心。  关键词:证券监管 执法 《证券及期货条例》 一、国际证券市场执法概况  就目前国际证券市场大致可以划分为五
期刊
摘要:中国加入WTO后,石油化工产品已经步入了全新的品牌时代,国际石油巨头纷纷与中国石油企业达成战略合作联盟,由于新的竞争体制的加入,中国石油化工企业面临着全球一体化经济的冲击,中国石油化工企业要想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立于不变之地,那就需要重视客户关系的管理与维护,提高客户的品牌忠诚度。中石化化工销售有限公司是国内最大的进出口为一体的专业化工经营公司,在全国各地设立了诸多分公司,主要生产以乙烯产品销
期刊
摘要:新能源汽车作为现今经济发展所倡导的新兴产业,能有效解决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问题。然后技术瓶颈的制约却阻碍了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发展。本文基于社会资本理论角度,论述新能源汽车的技术成果转化,通过社会资本在校企联盟和产业间联盟间形成的有利条件,分析校企和产业间联盟的经济优势,提出如何发挥社会资本效应以加快新能源汽车技术成果转化。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产业 技术成果转化 社会资本理论  一、中国新
期刊
摘要:当今社会飞速发展,企业管理面临众多新形势,传统成本管理方式暴露出很多缺陷,因此在传统的基础上人们提出了适应新时代形式的战略成本管理。本文就将对战略成本管理进行深入显出的分析,对其内涵、意义、手段以及如何在实际经营中运用战略成本管理方法作以介绍,旨在希望我国企业能通过战略成本管理这一新模式实现质的飞跃。  关键词:战略成本管理 价值链分析 成本动因  企业管理因不同的企业而不同,在行业相当
期刊
摘要:我国高职教育经过十年的发展,教育规模已令世人瞩目,但其教学质量和整体水平与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规模和发展形势尚不适应。因此,2006年教育部正式启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拟打造出一批代表国家水平并在世界上领先的高职院校,以振兴中国的职业技术教育。鉴于此,本文从借鉴国外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出发,以如何加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特色建设为契机,对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做了一些
期刊
摘要:产品的成本收益分析大多局限在经济的角度。小额信贷产品,首先作为一种金融贷款产品,其产品开发价值的评估可以通过运用一般金融产品的成本收益方法对其进行分析,评估产品的盈利能力和可持续性等经济性质。除此之外,小额信贷有很大一部分除了本身的经济职能外,同时还承担着一些社会功能。本文通过对小额信贷项目、小额信贷产品进行包括经济因素和对社会的贡献以及其中包含的对于弱势群体的隐性的福利的分析,试图说明其重
期刊
摘要:保险与财政税收紧密关联,具有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作用,完善的保险税收制度有利于保险行业的发展和财政税收的稳定,同时,可以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那么,我国的保险税收制度是否完善?我们应当如何改革我国的保险税收制度?本文将一一阐述。  关键词:保险税收制度 税负水平 营业税率 前言  税收作为国家财政收入的最主要来源,是对政府提供公共产品、满足社会公共需求的价值补偿,同时是政府履行职责的政策
期刊
摘要:对于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的分析除了传统的基本面分析,现在也更加注重技术的分析。本文主要通过分析一只*ST股,在其基本面分析不乐观的情况下,运用技术指标来判断是否具有投资机会。  关键词:股权集中度 RSI KDJ 成交量  一、国兴融达地产股份有限公司简介  公司原为生产化工新材料产品的一家上市公司,经过股改其母公司蓝星集团现已将所持全部股权37.77%全部转让给北京融达投资有限公司。国
期刊
摘要:公共运输部门,存在着我们所熟知的强制缔约义务,然而“拒载”一直是出租业的顽疾,尽管各地相继出台规定打击拒载,但成效甚微,这一现象屡禁不止已表明单纯从典型法律思维的角度分析进路的不足,笔者试图从法社会学角度分析结构性原因,并略论两种思维方式的差异。  关键词:拒载 法社会学思维 法律思维  一、纠正拒载现象的社会规范体系及其理论效力  “在所有的社会关系中,都存在着相应普遍化了的语言习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