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农村青年劳动力大量外流,大量土地或者耕地荒废,而现存耕地也由于缺乏管理致使农作物产量不高,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通过进一步深化农村土地改革,建立农村和城市统筹发展的新体系,既可以保证城乡建设的土地需求,合理规划城乡结合部的布局结构,又可以改善农村实际环境,保障农业的需求。总之,农村土地利用的合理规划可以直接调控农村土地的利用方式,有助于我国新农村建设与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国土规划;农村土地规划;对策分析
1、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农村土地规划的意义
近10年来,由于土地开发和复垦面积的不断加大,尤其是近年国家批准的城乡建设土地面积增多,使得农村土地的规范化建设也不断加快,这对于我国农民粮食安全和新农村建设以及城乡一体化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利用土地规划可以帮助、引导和鼓励村民加强对于土地的利用,提高自身收益,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
2、农村土地管理和规划核心问题的标准
确定农村土地管理和规划的核心问题,必须遵循如下的标准:首先,典型性的标准。“核心”一词的意思与“关键”具有相同的含义。即在农村土地管理和规划中具有关键性的问题。对这些核心问题,或者说对这些具有典型性问题的解决,既可以在理论上为土地管理和规划提供一定的借鉴,又可以在实践中为处理其他地域与之相似的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为此,核心问题之核心才具有价值。
其次,时代性的标准。不同的时代,农村土地管理和规划所面对的背景是不同的。在不同的背景里,影响土地管理和规划的核心问题也是有所不同的。随着我国城镇化速度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开发商让农民转让自己的使用权,并加大对土地的开发,建造景区、工厂、住宅以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在城镇化的背景下,农村土地管理和规划中的核心问题就是建设用地与农业生产用地的矛盾。如何处理这个矛盾,不仅事关城镇化的进程,而且也会影响到农业生产的发展。或者更确切地说,土地管理和规划事关粮食生产的安全。
3、农村土地规划中存在的土地问题
3.1现存空闲土地规模不集中
改革开放之初,农村农业生产采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种将土地分配给农民的改革极大程度上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决了当时粮食短缺的严峻问题。但是这种制度也会造成农村土地碎片化,导致现阶段土地无法进行集中化、机械化的耕种和生产,进而提高了生产成本,缺乏市场竞争力。其次,因为传统农业生产是以家庭为单位,所以农民在市场交易中不占优势,风险无法得到有效管控。近几年虽然也有一定的土地流转改革,但是流转主要集中在农村内部,无法形成规模,不足以进行规模化机械生产建设。
3.2土地供给矛盾较严重
在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土地资源是促进城镇化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同时,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能够使用的土地资源十分有限,加上土地资源本身具有不可再生的特征,若是在土地规划利用方面存在问题,很容易出现土地资源后备不足的情况。目前,随着对建设用地的需求越来越高,耕地资源的数量则越来越少,在扩大城镇化建设规模的同时,造成了严重的土地供给矛盾,这就需要及时对耕地资源进行保护,并结合城市的实际情况对土地资源进行分配。基于实际情况,我国城镇化建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受到土地资源的限制,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现实,对土地规划利用进行合理调整。
3.3土地利用率有待提升
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难以保证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使得土地资源的利用率无法得到保障,且造成了较严重的资源浪费情况。首先,在目前的城镇化建设发展中,普遍存在大量的闲置土地,尤其是一些新区建设对土地资源造成的浪费较为明显,导致城镇扩张的速度大于人口增长的速度,这显然不符合我国土地可持续利用的要求,因此需要及时应对,降低土地资源的浪费。其次,部分地区存在较严重的农村空心化情况,这主要是因为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缓慢,大量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但是在城市户口制度及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大部分农民工都依旧保留着自身拥有的耕地资源,以此作为年老后的生活保障,这就使得城市地区与农村地区的房屋建设数量与日俱增,最终造成了较严重的土地资源浪费现象。
3.4农村土地治理有一定的滞后性
农村土地的治理规划项目需要以相关调查和论证为基础,治理项目的可行性和效益都需要进行详细的研究调查。但是很多地区往往先治理后规划,或者项目选址相對随意,项目数量过多,这就导致难以实现规模化治理,而且农民未参与到决策过程中,农民的意愿没有得到充分尊重。另外,整治项目周期过长,计划与施工间隔较长等现象也是严重影响治理效果的因素之一。
3.5土地治理过程中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随着我国近年来土地规划和整治进度的不断推进,在实施具体方案时往往过于重视经济效益而忽略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在土地治理过程中,可能会存在土地裸露、土地营养成分改变,耕种适宜性降低甚至发生风蚀等问题。不恰当的土地整治甚至会影响当地的水资源分配和水源质量,而对非耕地过度开发利用还会造成植被覆盖率严重下降。
4、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农村土地规划对策
4.1借鉴国际相关土地整改和规划经验
我国农村土地规划相关制度的制定和完善应当借鉴国际上一些土地整改和规划经验。很多发达国家都有完善的与土地规划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范制度,比如德国的《土地整治法》中就明确规定了农村要规划出自然保护区,在改善农民生活环境的同时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并且提高公民在土地规划中的参与度,保证公民自身的合法权益可以得到有效的保障。在很多国家,公民在土地规划中的参与是进行土地规划的基本原则之一,这可以保证土地规划的成果可以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
4.2加大资金投入,减轻农民经济负担 对于农民群体而言,推广和运用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具有一定的投资风险。诚然,在农业生产中运用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能取得更好的生产效率,但设备的购置需要一定经费,并非所有农民都能承担,并且,一些农民担心投资后无法获得可观的利益,这些因素都给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形成了阻碍。为了改善这类问题,农村地区可适当加大资金投入,结合村内的农业生产实际需要,购买相应的设备,由村统一保管,然后采用租用的形式,在降低农民经济负担的同时,也能获得一定的设备运行和维修费用。与此同时,农村在购置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时候,除了依靠政府的政策补贴,也可寻求附近的企业融资,以保证在农业生产中能够运用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另外,要让农民清楚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设备生产和劳动力生产的区别,然后采用公正、公平的融资模式,鼓励每家投入一定金额,进行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设备的购置,保证每家每户进行农业生产时,都能合理运用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实现新技术、新机具的有效推广。
4.3做好整理复垦工作,加强新农村建设
在新农村建设活动中,还需要加强土地整理及复垦工作,有效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在做好耕地补充等相关工作的同时,增加建设用地。通过引入创新理念,加强资金投入,使得新农村的建设活动得到政府的支持和引导。在整个建设活动中,吸引更多的闲散资金,召集农民加入新农村建设活动中来,为农村土地的整理复垦工作提供相应的资金和人力资源保障。在政策上给予鼓励和支持,有效加强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之间的沟通,加快农村服务业发展。在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通过加强农村土地利用规划等相应工作,使得新农村的建设活动能够更加高效稳定开展。而在新农村建设活动中,要综合考虑农村土地利用规划中存在的问题,有效解决人口与土地之间的矛盾。而政府部门要充分发挥自身作用,综合考虑农村土地利用现状,采取针对性的办法和策略,在做好土地利用规划的同时,有效推动新农村建设与发展。
4.4加强土地规划,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通过加强土地利用规划等相应工作,弥补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不足,使得新农村建设活动能够高效有序开展,且能够达到实际的发展目标,有效提升新農村建设的整体水平。为了全面加强新农村建设,政府部门要加强农村土地规划等相关工作。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要综合农村土地利用规划中存在的问题,给予充分的关注,有效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通过加强交通网建设,为农户的生产生活提供相应的交通运输条件。结合农村社会的发展情况,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做好农村建设规划等相应工作,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加强土地规划,结合广大村民的生活实际需求,吸取经验与教训,提升新农村建设的整体水平,满足农民的实际发展需要,方便农民生活。
4.5强调指导宣传
为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与配合程度,有关部门可以通过思想指导与政策宣传的方式来提高群众的意向度,以此来促进农村土地规划管理办法的大力推进与开展。该方法可以从源头上打开农村土地规划管理办法创新与应用的新通道,并且可以实现高度的执行力与健全的管理体系。在此,政府可鼓励群众参与其中,并且可以将之作为宣传单位和监督单位来应用。通过这样的方法,可有效防止在推行土地规划管理新举措的过程中出现不合规矩的现象,同时还能确保听得到人民群众的声音,看得见人民群众的诉求,想得到人民群众的需求。这对于农村土地规划有着重要的促进意义,在不断加快农村建设的前提下,还能大大降低对农村土地非法开发与不合理使用的现象发生。
4.6坚持生态保护农田优先的基本策略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我国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因此土地规划要兼顾农用土地的有效利用和宏观生态的保护。制定规划方针时要以生态保护为基本核心,以优化农业土地结构为目的,在保证农村经济正常发展的同时,坚持对生物多样性以及生态环境进行保护。
结语
综上所述,农村土地利用规划是国家层面对农村土地的直接调控,也是促进我国新农村建设以及发展的重要环节。为了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要加强土地资源的规划与利用,有效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综合考虑到当前农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效解决土地矛盾,加强土地资源的规划与管理,从根本上消除土地矛盾。
参考文献
[1]张绪成.关于创新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助力乡村振兴的思考[J].国土资源情报,2020,{4}(02):33-37.
[2]贾天一.农村土地规划与管理中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吉林农业,2019,{4}(23):41.
[3]李鹏.试论农村土地规划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山西农经,2019,{4}(19):62+64.
[4]刘阳锭.我国农村土地规划管理的问题探究[J].管理观察,2019,{4}(04):84-85.
[5]李春艳.夯实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法律保障——《土地管理法》十四年后启动大修[J].农村经营管理,2019,{4}(01):26-27.
[6]马文娜.基于生态功能下的农村土地规划模式研究[J].资源信息与工程,2018,33(06):114-115.
[7]马顺明,赵生良.GIS在农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应用——以青海省果洛州为例[J].农业工程,2018,8(09):76-78.
关键词:国土规划;农村土地规划;对策分析
1、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农村土地规划的意义
近10年来,由于土地开发和复垦面积的不断加大,尤其是近年国家批准的城乡建设土地面积增多,使得农村土地的规范化建设也不断加快,这对于我国农民粮食安全和新农村建设以及城乡一体化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利用土地规划可以帮助、引导和鼓励村民加强对于土地的利用,提高自身收益,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
2、农村土地管理和规划核心问题的标准
确定农村土地管理和规划的核心问题,必须遵循如下的标准:首先,典型性的标准。“核心”一词的意思与“关键”具有相同的含义。即在农村土地管理和规划中具有关键性的问题。对这些核心问题,或者说对这些具有典型性问题的解决,既可以在理论上为土地管理和规划提供一定的借鉴,又可以在实践中为处理其他地域与之相似的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为此,核心问题之核心才具有价值。
其次,时代性的标准。不同的时代,农村土地管理和规划所面对的背景是不同的。在不同的背景里,影响土地管理和规划的核心问题也是有所不同的。随着我国城镇化速度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开发商让农民转让自己的使用权,并加大对土地的开发,建造景区、工厂、住宅以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在城镇化的背景下,农村土地管理和规划中的核心问题就是建设用地与农业生产用地的矛盾。如何处理这个矛盾,不仅事关城镇化的进程,而且也会影响到农业生产的发展。或者更确切地说,土地管理和规划事关粮食生产的安全。
3、农村土地规划中存在的土地问题
3.1现存空闲土地规模不集中
改革开放之初,农村农业生产采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种将土地分配给农民的改革极大程度上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决了当时粮食短缺的严峻问题。但是这种制度也会造成农村土地碎片化,导致现阶段土地无法进行集中化、机械化的耕种和生产,进而提高了生产成本,缺乏市场竞争力。其次,因为传统农业生产是以家庭为单位,所以农民在市场交易中不占优势,风险无法得到有效管控。近几年虽然也有一定的土地流转改革,但是流转主要集中在农村内部,无法形成规模,不足以进行规模化机械生产建设。
3.2土地供给矛盾较严重
在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土地资源是促进城镇化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同时,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能够使用的土地资源十分有限,加上土地资源本身具有不可再生的特征,若是在土地规划利用方面存在问题,很容易出现土地资源后备不足的情况。目前,随着对建设用地的需求越来越高,耕地资源的数量则越来越少,在扩大城镇化建设规模的同时,造成了严重的土地供给矛盾,这就需要及时对耕地资源进行保护,并结合城市的实际情况对土地资源进行分配。基于实际情况,我国城镇化建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受到土地资源的限制,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现实,对土地规划利用进行合理调整。
3.3土地利用率有待提升
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难以保证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使得土地资源的利用率无法得到保障,且造成了较严重的资源浪费情况。首先,在目前的城镇化建设发展中,普遍存在大量的闲置土地,尤其是一些新区建设对土地资源造成的浪费较为明显,导致城镇扩张的速度大于人口增长的速度,这显然不符合我国土地可持续利用的要求,因此需要及时应对,降低土地资源的浪费。其次,部分地区存在较严重的农村空心化情况,这主要是因为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缓慢,大量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但是在城市户口制度及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大部分农民工都依旧保留着自身拥有的耕地资源,以此作为年老后的生活保障,这就使得城市地区与农村地区的房屋建设数量与日俱增,最终造成了较严重的土地资源浪费现象。
3.4农村土地治理有一定的滞后性
农村土地的治理规划项目需要以相关调查和论证为基础,治理项目的可行性和效益都需要进行详细的研究调查。但是很多地区往往先治理后规划,或者项目选址相對随意,项目数量过多,这就导致难以实现规模化治理,而且农民未参与到决策过程中,农民的意愿没有得到充分尊重。另外,整治项目周期过长,计划与施工间隔较长等现象也是严重影响治理效果的因素之一。
3.5土地治理过程中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随着我国近年来土地规划和整治进度的不断推进,在实施具体方案时往往过于重视经济效益而忽略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在土地治理过程中,可能会存在土地裸露、土地营养成分改变,耕种适宜性降低甚至发生风蚀等问题。不恰当的土地整治甚至会影响当地的水资源分配和水源质量,而对非耕地过度开发利用还会造成植被覆盖率严重下降。
4、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农村土地规划对策
4.1借鉴国际相关土地整改和规划经验
我国农村土地规划相关制度的制定和完善应当借鉴国际上一些土地整改和规划经验。很多发达国家都有完善的与土地规划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范制度,比如德国的《土地整治法》中就明确规定了农村要规划出自然保护区,在改善农民生活环境的同时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并且提高公民在土地规划中的参与度,保证公民自身的合法权益可以得到有效的保障。在很多国家,公民在土地规划中的参与是进行土地规划的基本原则之一,这可以保证土地规划的成果可以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
4.2加大资金投入,减轻农民经济负担 对于农民群体而言,推广和运用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具有一定的投资风险。诚然,在农业生产中运用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能取得更好的生产效率,但设备的购置需要一定经费,并非所有农民都能承担,并且,一些农民担心投资后无法获得可观的利益,这些因素都给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形成了阻碍。为了改善这类问题,农村地区可适当加大资金投入,结合村内的农业生产实际需要,购买相应的设备,由村统一保管,然后采用租用的形式,在降低农民经济负担的同时,也能获得一定的设备运行和维修费用。与此同时,农村在购置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时候,除了依靠政府的政策补贴,也可寻求附近的企业融资,以保证在农业生产中能够运用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另外,要让农民清楚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设备生产和劳动力生产的区别,然后采用公正、公平的融资模式,鼓励每家投入一定金额,进行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设备的购置,保证每家每户进行农业生产时,都能合理运用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实现新技术、新机具的有效推广。
4.3做好整理复垦工作,加强新农村建设
在新农村建设活动中,还需要加强土地整理及复垦工作,有效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在做好耕地补充等相关工作的同时,增加建设用地。通过引入创新理念,加强资金投入,使得新农村的建设活动得到政府的支持和引导。在整个建设活动中,吸引更多的闲散资金,召集农民加入新农村建设活动中来,为农村土地的整理复垦工作提供相应的资金和人力资源保障。在政策上给予鼓励和支持,有效加强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之间的沟通,加快农村服务业发展。在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通过加强农村土地利用规划等相应工作,使得新农村的建设活动能够更加高效稳定开展。而在新农村建设活动中,要综合考虑农村土地利用规划中存在的问题,有效解决人口与土地之间的矛盾。而政府部门要充分发挥自身作用,综合考虑农村土地利用现状,采取针对性的办法和策略,在做好土地利用规划的同时,有效推动新农村建设与发展。
4.4加强土地规划,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通过加强土地利用规划等相应工作,弥补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不足,使得新农村建设活动能够高效有序开展,且能够达到实际的发展目标,有效提升新農村建设的整体水平。为了全面加强新农村建设,政府部门要加强农村土地规划等相关工作。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要综合农村土地利用规划中存在的问题,给予充分的关注,有效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通过加强交通网建设,为农户的生产生活提供相应的交通运输条件。结合农村社会的发展情况,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做好农村建设规划等相应工作,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加强土地规划,结合广大村民的生活实际需求,吸取经验与教训,提升新农村建设的整体水平,满足农民的实际发展需要,方便农民生活。
4.5强调指导宣传
为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与配合程度,有关部门可以通过思想指导与政策宣传的方式来提高群众的意向度,以此来促进农村土地规划管理办法的大力推进与开展。该方法可以从源头上打开农村土地规划管理办法创新与应用的新通道,并且可以实现高度的执行力与健全的管理体系。在此,政府可鼓励群众参与其中,并且可以将之作为宣传单位和监督单位来应用。通过这样的方法,可有效防止在推行土地规划管理新举措的过程中出现不合规矩的现象,同时还能确保听得到人民群众的声音,看得见人民群众的诉求,想得到人民群众的需求。这对于农村土地规划有着重要的促进意义,在不断加快农村建设的前提下,还能大大降低对农村土地非法开发与不合理使用的现象发生。
4.6坚持生态保护农田优先的基本策略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我国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因此土地规划要兼顾农用土地的有效利用和宏观生态的保护。制定规划方针时要以生态保护为基本核心,以优化农业土地结构为目的,在保证农村经济正常发展的同时,坚持对生物多样性以及生态环境进行保护。
结语
综上所述,农村土地利用规划是国家层面对农村土地的直接调控,也是促进我国新农村建设以及发展的重要环节。为了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要加强土地资源的规划与利用,有效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综合考虑到当前农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效解决土地矛盾,加强土地资源的规划与管理,从根本上消除土地矛盾。
参考文献
[1]张绪成.关于创新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助力乡村振兴的思考[J].国土资源情报,2020,{4}(02):33-37.
[2]贾天一.农村土地规划与管理中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吉林农业,2019,{4}(23):41.
[3]李鹏.试论农村土地规划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山西农经,2019,{4}(19):62+64.
[4]刘阳锭.我国农村土地规划管理的问题探究[J].管理观察,2019,{4}(04):84-85.
[5]李春艳.夯实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法律保障——《土地管理法》十四年后启动大修[J].农村经营管理,2019,{4}(01):26-27.
[6]马文娜.基于生态功能下的农村土地规划模式研究[J].资源信息与工程,2018,33(06):114-115.
[7]马顺明,赵生良.GIS在农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应用——以青海省果洛州为例[J].农业工程,2018,8(09):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