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小学教学中的国画教学,不应该是为了学习中国画专业知识和培养中国画家,而是要通过简单学习来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启迪心智,锻炼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从而激发学生们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和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在教学中,要改变教学方法和一些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先了解中国画使用的材料,唤起广大中小学生对中国画传统艺术的热爱。从而给学生搭建起一座连接中国画传统文化的桥梁。
关键词:国画教学;形象思维;教学模式;材料;桥梁
中国画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艺术积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艺术宝库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这是每一个中国人都感到骄傲和自豪的。中国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绘画的统称。我们今天的中小学基础教育,是为提高全民族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服务的,最主要的是提高学生素质。作为美术这一学科的教育者,应该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中小学生对中国传统绘画“知多少呢?”作为中小学美术教育中的中国画教学,我认为首要的任务,是给学生搭建一座通往解决中国画笔墨技巧的桥梁。作为基础教育中的中小学,教材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根本参照,编写的内容是否适合于教学,大多数学生能不能接受,能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都是一个教材是否合格的重要依据。
作为基础教育的工作者,我们首先除了要让学生自己临摹传统作品,同时教给学生临摹的方法之外,还有就是要让学生了解中国画的文化内涵:中国画的造型并不是去模仿自然,而是要用自己的方式去解读自然,是一种借景抒情的精神产物。从而产生学习兴趣,为了解和学习中国画打下良好的基础。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先要突破教育方法上的创新,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引导学生进入知识殿堂的向导,当学生积极主动地进入学习活动时,学习起来便会感到其乐无穷。由于中小学生对国画很生疏,甚至有些偏远贫困地区根本没有开设中国画教学这一科目,所以要让学生突然对国画产生兴趣,那根本不可能。采用传统的模式进行教学,机械地临摹老师的范画,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刚开始学习的时候,一可以让学生在宣纸上随心所欲的画,让学生想到什么画什么,在这个过程中简单的给学生介绍中国画的工具:各种毛笔、宣纸以及宣纸的渗透性,让他们在尝试的过程中自己体会各种工具的性能。从而培养他们的兴趣。二是采用多种表现方法。揉纸、填色、点染、平涂等等,这些简单易懂的方法,让学生自己来对心中的事物进行描绘,然后再慢慢的灌输比较难的方法,像擦染,拓印等,以增强学生们的创作热情。三是采用多种工具材料。传统国画的材料是毛笔、墨汁、国画颜料,在教学中也可以让学生用水粉颜料,油画棒等作画。四是在教学生作画前给学生讲一些名人趣事,像“吴带当风,曹衣出水”;李思训几月足不出户”;“黄家富贵、徐熙野逸”、“马一角,夏半边”、八大山人的“墨点无多泪点多、泪眼中的旧江山”、齐白石的“不倒翁”等很多故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让他们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创作中。
(二)在“玩”中作画。玩是每一个孩子的天性,他们生性好动,敢想敢画,他们不会像成人那样害怕会受到拘束,所以我们应该使学生在“玩”的过程中掌握技能。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要要求学生拘泥于形式,依葫芦画瓢,让学生们的思想展开无穷的想象!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达到理想的效果。
(三)在生活中学画。传统的教学内容是让学生临摩梅、兰、竹、菊、山、水、鱼、虫等,这样容易使学生受到限制。中小学国画教学内容应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贴近他们的生活。要让学生深入生活,表现生活中的实事,看到什么就画下来,要为学生的自由发挥提供广阔的天地。生活中的实物对他们再熟悉不过的了,所以画起来很轻松,学生们也很乐意接受。
(四)在绘画中培养创新意识。首先要创造一种宽松的教学气氛,建立民主、平等、亲密、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学安排上,必须开展有利于产生联想的指导和有利于创造思维的活动。 在一幅画面中,可以想象自由添加自己想表现的东西而不影响主体物,这样对发展中小学的创造性思维提供了很多展示的平台。
关键词:国画教学;形象思维;教学模式;材料;桥梁
中国画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艺术积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艺术宝库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这是每一个中国人都感到骄傲和自豪的。中国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绘画的统称。我们今天的中小学基础教育,是为提高全民族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服务的,最主要的是提高学生素质。作为美术这一学科的教育者,应该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中小学生对中国传统绘画“知多少呢?”作为中小学美术教育中的中国画教学,我认为首要的任务,是给学生搭建一座通往解决中国画笔墨技巧的桥梁。作为基础教育中的中小学,教材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根本参照,编写的内容是否适合于教学,大多数学生能不能接受,能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都是一个教材是否合格的重要依据。
作为基础教育的工作者,我们首先除了要让学生自己临摹传统作品,同时教给学生临摹的方法之外,还有就是要让学生了解中国画的文化内涵:中国画的造型并不是去模仿自然,而是要用自己的方式去解读自然,是一种借景抒情的精神产物。从而产生学习兴趣,为了解和学习中国画打下良好的基础。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先要突破教育方法上的创新,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引导学生进入知识殿堂的向导,当学生积极主动地进入学习活动时,学习起来便会感到其乐无穷。由于中小学生对国画很生疏,甚至有些偏远贫困地区根本没有开设中国画教学这一科目,所以要让学生突然对国画产生兴趣,那根本不可能。采用传统的模式进行教学,机械地临摹老师的范画,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刚开始学习的时候,一可以让学生在宣纸上随心所欲的画,让学生想到什么画什么,在这个过程中简单的给学生介绍中国画的工具:各种毛笔、宣纸以及宣纸的渗透性,让他们在尝试的过程中自己体会各种工具的性能。从而培养他们的兴趣。二是采用多种表现方法。揉纸、填色、点染、平涂等等,这些简单易懂的方法,让学生自己来对心中的事物进行描绘,然后再慢慢的灌输比较难的方法,像擦染,拓印等,以增强学生们的创作热情。三是采用多种工具材料。传统国画的材料是毛笔、墨汁、国画颜料,在教学中也可以让学生用水粉颜料,油画棒等作画。四是在教学生作画前给学生讲一些名人趣事,像“吴带当风,曹衣出水”;李思训几月足不出户”;“黄家富贵、徐熙野逸”、“马一角,夏半边”、八大山人的“墨点无多泪点多、泪眼中的旧江山”、齐白石的“不倒翁”等很多故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让他们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创作中。
(二)在“玩”中作画。玩是每一个孩子的天性,他们生性好动,敢想敢画,他们不会像成人那样害怕会受到拘束,所以我们应该使学生在“玩”的过程中掌握技能。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要要求学生拘泥于形式,依葫芦画瓢,让学生们的思想展开无穷的想象!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达到理想的效果。
(三)在生活中学画。传统的教学内容是让学生临摩梅、兰、竹、菊、山、水、鱼、虫等,这样容易使学生受到限制。中小学国画教学内容应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贴近他们的生活。要让学生深入生活,表现生活中的实事,看到什么就画下来,要为学生的自由发挥提供广阔的天地。生活中的实物对他们再熟悉不过的了,所以画起来很轻松,学生们也很乐意接受。
(四)在绘画中培养创新意识。首先要创造一种宽松的教学气氛,建立民主、平等、亲密、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学安排上,必须开展有利于产生联想的指导和有利于创造思维的活动。 在一幅画面中,可以想象自由添加自己想表现的东西而不影响主体物,这样对发展中小学的创造性思维提供了很多展示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