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交让大脑改变
自古以来,人们总是喜欢各式各样的社交活动,这不仅是因为人类天生喜欢热闹,还因为集体活动可以带给我们诸多好处,它帮我们打发了无聊的生活,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有滋有味。而更重要的是,丰富多彩的社交活动能够使大脑得到锻炼,让一些脑部区域变得更大。
大脑的哪些区域会受到社交活动的影响呢?主要有三个部分:形状有点像杏仁的杏仁区,后上颞沟和与之相邻的颞顶交界区、内侧前额叶皮质以及前扣带回皮质区,以及大脑中的镜像神经系统。大脑的这些区域是负责我们与社会中的其它人互动的,它使得我们在与他人没有共同经历的情况下,仍然能利用大脑“读出”别人的感觉,我们既能感觉到别人的恐惧,也能感受到别人的快乐和痛苦。尽管我们意识不到,但大脑却时时刻刻在与社会进行交流,在悄悄变化。
对别人进行理解的大脑区域
那么,大脑中的这几个部分究竟都分别负责什么呢?具体来说,我们能感觉到别人的恐惧,这是杏仁体所赐;而我们能感受到别人所遭受到的痛苦,是镜像神经系统的功劳,镜像神经系统甚至能让我们经历与病者同样的疼痛感受;皮质区则帮助我们完成理解他人行为的活动。
杏仁体是大脑颞叶内侧左右对称分布的两个形状像杏仁一样的神经元聚集组织,当我们观察到他人的恐惧或者不信任的面部表情时,杏仁体便会被激活。换句话说,我们能体会到他人的恐惧,并将恐惧“传递”下去,这都是杏仁体的“功劳”。
那么,我们是如何知晓别人在恐惧什么呢?最直接方法莫过于了解他们在看什么了,这也是我们下一步的反应是立即顺着他人注视方向望去的原因。而帮助我们完成这一过程的基本结构是后上颞沟和与相邻的颞顶交界区,当我们顺着别人的眼睛看到他所注视的事物时,大脑的这一区域就格外活跃。
现在,我们通过杏仁体感受到了他人的恐惧,又通过后上颞沟与颞顶交界区知道了他们在看什么,然后,我们就可以推断出让他们产生恐惧的原因,从而获得相关的环境信息,顺利与伙伴们展开下一步的交流。这个交流的任务由内侧前额叶皮层“掌管”,当我们需要理解他人的行为、试图对别人的心理活动进行判断时,这个区域就活跃起来。
感受着你的感受
其实,在大脑中的这几个部分中,最令人着迷的是最后这一部分——镜像神经系统,它是大脑中的一面“魔镜”。镜像神经元的存在,使我们只要看到或听到别人的动作,便在脑中重现相同的动作,仿佛镜子般投射出该行为,这使我们能够模仿学习别人的动作。不只如此,当我们看到别人喜怒哀乐的各种情绪时,我们也会不由自主地在脑中模仿该情绪反应,这能让我们获得一些自己并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一些感觉,比如疼痛感——我们能感受到到亲人们患病时的痛苦。而且,这种感觉来得十分真实,使人感同身受。先能理解别人的感受,然后才能根据所感提供更贴心的帮助,镜像神经系统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拉近了他人与自己的距离。科学家发现,如果一个人的镜像神经元受损,就会出现社交功能障碍,患上自闭症。
镜像神经元的发现始于1992年,当时,意大利帕玛大学的教授里佐拉蒂在观察恒河猴的大脑时,发现恒河猴在做特定的动作时,如抓握、撕纸等,它的大脑中某些神经元就会活跃起来;在重复实验时,他意外地发现,如果一只猴子在看到另一只猴子抓香蕉时,这些神经元也同样活跃起来。这个破天荒的发现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经过持续4年的研究后,里佐拉蒂正式用“镜像神经元”命名这些神经元,并确认了人类大脑里同样存在镜像神经元。
由上可见,长久以来的社会活动,改造了人类的大脑,使人类大脑更适应社会交往。正是由于人类大脑的这种特殊性,它还有了一个与社会更加贴切的称呼,叫做“社会脑”。在社会交往的过程中,社会脑会观察并理解他人的意图,然后进行处理和反馈,帮助我们达到与他人顺利沟通和交往的目的。如今,对人类大脑影响最大的并不是自然环境,而是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在塑造大脑方面,正变得越来越有“力度”。
自古以来,人们总是喜欢各式各样的社交活动,这不仅是因为人类天生喜欢热闹,还因为集体活动可以带给我们诸多好处,它帮我们打发了无聊的生活,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有滋有味。而更重要的是,丰富多彩的社交活动能够使大脑得到锻炼,让一些脑部区域变得更大。
大脑的哪些区域会受到社交活动的影响呢?主要有三个部分:形状有点像杏仁的杏仁区,后上颞沟和与之相邻的颞顶交界区、内侧前额叶皮质以及前扣带回皮质区,以及大脑中的镜像神经系统。大脑的这些区域是负责我们与社会中的其它人互动的,它使得我们在与他人没有共同经历的情况下,仍然能利用大脑“读出”别人的感觉,我们既能感觉到别人的恐惧,也能感受到别人的快乐和痛苦。尽管我们意识不到,但大脑却时时刻刻在与社会进行交流,在悄悄变化。
对别人进行理解的大脑区域
那么,大脑中的这几个部分究竟都分别负责什么呢?具体来说,我们能感觉到别人的恐惧,这是杏仁体所赐;而我们能感受到别人所遭受到的痛苦,是镜像神经系统的功劳,镜像神经系统甚至能让我们经历与病者同样的疼痛感受;皮质区则帮助我们完成理解他人行为的活动。
杏仁体是大脑颞叶内侧左右对称分布的两个形状像杏仁一样的神经元聚集组织,当我们观察到他人的恐惧或者不信任的面部表情时,杏仁体便会被激活。换句话说,我们能体会到他人的恐惧,并将恐惧“传递”下去,这都是杏仁体的“功劳”。
那么,我们是如何知晓别人在恐惧什么呢?最直接方法莫过于了解他们在看什么了,这也是我们下一步的反应是立即顺着他人注视方向望去的原因。而帮助我们完成这一过程的基本结构是后上颞沟和与相邻的颞顶交界区,当我们顺着别人的眼睛看到他所注视的事物时,大脑的这一区域就格外活跃。
现在,我们通过杏仁体感受到了他人的恐惧,又通过后上颞沟与颞顶交界区知道了他们在看什么,然后,我们就可以推断出让他们产生恐惧的原因,从而获得相关的环境信息,顺利与伙伴们展开下一步的交流。这个交流的任务由内侧前额叶皮层“掌管”,当我们需要理解他人的行为、试图对别人的心理活动进行判断时,这个区域就活跃起来。
感受着你的感受
其实,在大脑中的这几个部分中,最令人着迷的是最后这一部分——镜像神经系统,它是大脑中的一面“魔镜”。镜像神经元的存在,使我们只要看到或听到别人的动作,便在脑中重现相同的动作,仿佛镜子般投射出该行为,这使我们能够模仿学习别人的动作。不只如此,当我们看到别人喜怒哀乐的各种情绪时,我们也会不由自主地在脑中模仿该情绪反应,这能让我们获得一些自己并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一些感觉,比如疼痛感——我们能感受到到亲人们患病时的痛苦。而且,这种感觉来得十分真实,使人感同身受。先能理解别人的感受,然后才能根据所感提供更贴心的帮助,镜像神经系统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拉近了他人与自己的距离。科学家发现,如果一个人的镜像神经元受损,就会出现社交功能障碍,患上自闭症。
镜像神经元的发现始于1992年,当时,意大利帕玛大学的教授里佐拉蒂在观察恒河猴的大脑时,发现恒河猴在做特定的动作时,如抓握、撕纸等,它的大脑中某些神经元就会活跃起来;在重复实验时,他意外地发现,如果一只猴子在看到另一只猴子抓香蕉时,这些神经元也同样活跃起来。这个破天荒的发现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经过持续4年的研究后,里佐拉蒂正式用“镜像神经元”命名这些神经元,并确认了人类大脑里同样存在镜像神经元。
由上可见,长久以来的社会活动,改造了人类的大脑,使人类大脑更适应社会交往。正是由于人类大脑的这种特殊性,它还有了一个与社会更加贴切的称呼,叫做“社会脑”。在社会交往的过程中,社会脑会观察并理解他人的意图,然后进行处理和反馈,帮助我们达到与他人顺利沟通和交往的目的。如今,对人类大脑影响最大的并不是自然环境,而是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在塑造大脑方面,正变得越来越有“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