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广东省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三大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之一的惠州市,近年来教育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大发展:
●2008年,惠州市在全省率先实现教师待遇“两相当”。2009年,惠州市比省定时间提前两年成功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提前一年全部解决代课教师问题。
●2010年12月,惠州市顺利通过省专家组的教育强市督导验收,提前一年成功创建为省教育强市。全市7个县(区)已成功创建为省教育强县(区),89%以上的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达到规范化学校标准。
●惠州市高考成绩自2007年以来连续5年保持高位增长势头,2011年本科上线突破一万人大关,本科上线率超过40%,上线率和增长率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教育教学质量迈入全省第一方阵。
●惠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调整工作有序推进,“惠州市人民教育家培养计划”全面启动,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试点工作有力推进,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实施,校园安保工作的良好局面进一步形成。
目前,惠州市正在承担“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任务。
惠州市市委常委、秘书长范中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一定要‘追峰隆谷’,坚持优质示范带动作用,做好‘七个一’工作:一是城乡教育要有一个基本的统一标准;二是每个学校都要选好、培训好、用好一个校长;三是培养使用好一批好的教师;四是构建一个均衡发展的平台;五是建设一批特色学校,促进城乡教育互动互补;六是要实施一系列重要工程;七是建立一套完整的教育督导评估制度。”
惠州市认真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致力于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力求突破城乡二元结构,把城市与农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从“城乡分割”走向“城乡融合”,充分发挥政府宏观管理的主导作用,在县域内乃至全市构建城乡教育发展一体化,工作成效显著。
一、市委、市政府为主导,高效“创强”,推进全市规范化学校建设
惠州市以“创强”推进规范化学校建设,以规范化学校建设实现“创强”目标。通过落实“五个到位”,形成强大合力,高效推进全市规范化学校建设和“创强”工作。
一是政策到位。2010年4月,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市的意见》,印发了《关于惠州市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市的工作方案》两个重要文件,为“创强”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二是领导到位。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市政府分管教育领导任副组长,各县(区)长、市教育、财政、发展改革、人事(编制)、住建与城乡规划建设等市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惠州市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市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组织、统筹、协调和指导各县(区)和市直各有关职能部门的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各县(区)和各镇(街道)也相应成立了领导机构。健全的领导机构使全市“创强”工作得以有序、有力、有效推进。
三是责任到位。实行“创强”工作“一把手”负责制。市政府把“创强”任务列入市年度重点工作,与各县(区)政府签订了年度重点工作落实责任书,各县(区)和“创强”镇(街道)也签订了“创强”责任书。同时,把创建省教育强县(区)、强镇工作列入县(区)主要领导教育工作实绩考核与各部门年度绩效考评。
四是资金到位。不断加大对“创强”的资金投入。近年来,全市累计投入“创强”资金26.9亿元,其中市、县(区)、镇(街道)政府总投入(含划拨土地所折合款项)累计达到23.7亿元,引入社会捐资总数超过3.2亿元。
五是推进到位。按照“先易后难,示范带动,分步推进”的原则推进省教育强县(区)、强镇创建工作。惠州市把惠阳区、淡水镇分别作为惠州市创建省教育强县(区)、强镇的典范,召开全市现场会予以大力推广,并及时把2009年成功“创强”的惠城区、大亚湾区的经验印发全市。在典范带动下,原本基础偏差、财力短缺的惠东、博罗等县奋发图强、攻坚克难,也提前一年实现了“创强”目标。
2010年12月底,惠州市顺利通过省教育强市督导验收,提前实现省教育强市目标。龙门县于2011年1月成功创建为省教育强县。至此,全市3县4区100%成为省教育强县(区)。
通过“创强”,惠州市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极大改善,校容校貌焕然一新。全市共有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585所,力争到2011年底全市规范化学校覆盖率达到100%。
二、市教育局为主角,强力“调配”,统筹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一)教育资源合理调配,学校布局趋向科学
1. 做大农村中小学,提升农村学校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通过布局调整工程,全市中小学由2008年的1050所调整为现在的783所(含民办),减少267所;校均规模由2008年的584人发展到现在的720人,增加136人。主要撒并了农村部分教学点、初级小学及规模过小的完全小学,改变了农村学校点多、线长、面广,布点分散,学校规模小、班级少、班额少,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低下的状况。
2. 加大城市义务教育学校布点和建设力度,解决城镇化进程带来的“入学难”问题。近些年来,市区中心区和县城人口急剧增长,学生人数逐年增加而导致义务教育“入学难”问题。自2009年到2011年,通过加大政府投入,惠州市中心区、博罗县、惠东县、大亚湾区等新建学校15所,全市城镇新增义务教育学位近2万个。
(二)教育经费统筹调配,“三个增长”获得保障
在城乡教育经费配置方面,惠州市建立健全了五个机制:
一是健全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机制。严格执行公用经费管理规定,保证及时到位,确保中小学正常运转。
二是建立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所需资金,按省、市、县(区)财政分担。校舍维修专项资金由县(区)政府统筹安排,教育、财政部门负责管理,避免重复和浪费,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三是巩固完善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在落实教师待遇“两相当”政策的基础上,依法依规落实了教师医疗保障金和住房公积金。
四是建立健全了教师培训经费保障机制。采取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为辅的方法解决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经费的投入。
五是建立健全扶贫助学机制。市政府每年安排特困生助学金200万元,各县(区)配套一定经费,以补助农村经济困难的家庭和城镇低保家庭子女的住宿费和生活费。
据统计,2008-2010年全市预算内教育拨款逐年增长,2008年21.5亿元,比上年增长34.22%;2009年27.24亿元,比上年增长26.44%;2010年34.9亿元,比上年增长28%。这三年间,全市财政性教育经费占生产总值的比例逐年提高,全市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逐年提高,全市预算内教育拨款的增长比例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分别为8.78%、13.24%、1.97%,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预算内教育经费逐年增长,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逐年增长。
(三)教师资源均衡调配,师资水平整体提升
1. 落实“两相当”政策,提高城乡教师待遇。2008年,惠州市出台了《惠州市解决中小学教师工资待遇工作方案》,在全省率先实施了教师工资待遇“两持平一鼓励”政策,市、县(区)两级财政共投入2.1亿元使之全面落实。市政府主要领导在全省“两相当”工作会议上介绍了惠州市实施提高教师待遇“两持平一鼓励”的做法,并受到省政府领导的肯定。从2009年起,惠州市各县(区)教师平均工资实现了城乡教师基本持平,与公务员基本持平。并且在此基础上,县(区)政府安排了边远山区农村教师特殊津贴,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推动教师资源合理配置。
2. 核实农村教师编制,解决代课教师问题。惠州市按省编办规定核准教职员编制,明确农村中小学的教师编制不得出现空编和代课教师的现象。出台《惠州市解决中小学代课教师问题工作方案》,先后两次组织全市符合条件的代课教师参加全省“代转公”考试,全市共为 313名代课教师办理了“代转公”手续,为247名参加转岗考试、达到最低入围分数线的代课教师办理了“转岗”手续,为其余140名代课教师办理了辞退手续并按照省文件精神给予了经济补偿。全市代课教师问题比省定时间提前一年在2009年底前得到圆满解决。
3. 打破“教师学校所有制”,建立了“五小科教师”巡教制度。以龙门为先行,建立了小学以镇为单位、初中以片为单位的“五小科教师”(信息技术、英语、音乐、体育、美术)任课多校的巡教制度。三年来共有1226名教师参加“巡教”,解决了部分学校专业教师缺编、开课不齐的问题。
4. 凡进必考,公开招聘教师。惠州市吸纳教师坚持“凡进必考”的原则,公开招聘,让优秀大学毕业生和优秀学科骨干教师充实到惠州市教师队伍,改善教师队伍结构,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2009-2010年全市共招聘教师2983人,主要补充到农村中小学,改变了农村学校教师青黄不接的现象。农村中小学紧缺学科教师,如计算机、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教师得到逐步缓和,教师队伍素质得到不断提高。
5. 统一安排城乡教师继续教育,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惠州市优先安排教育人才培训专项资金,达到每年400万元,而且全额列入市财政年度预算。各县(区)也配套一定数量的教师培训经费。市教育局制订了《惠州市“教育拔尖人才十百千工程”实施方案》。近年来,选拔和培训了1130名“十百千人才”培养对象,先后选派305名正副校长到外地进行高层研修或跟岗学习。举办了10多场“岭南大讲坛
●2008年,惠州市在全省率先实现教师待遇“两相当”。2009年,惠州市比省定时间提前两年成功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提前一年全部解决代课教师问题。
●2010年12月,惠州市顺利通过省专家组的教育强市督导验收,提前一年成功创建为省教育强市。全市7个县(区)已成功创建为省教育强县(区),89%以上的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达到规范化学校标准。
●惠州市高考成绩自2007年以来连续5年保持高位增长势头,2011年本科上线突破一万人大关,本科上线率超过40%,上线率和增长率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教育教学质量迈入全省第一方阵。
●惠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调整工作有序推进,“惠州市人民教育家培养计划”全面启动,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试点工作有力推进,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实施,校园安保工作的良好局面进一步形成。
目前,惠州市正在承担“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任务。
惠州市市委常委、秘书长范中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一定要‘追峰隆谷’,坚持优质示范带动作用,做好‘七个一’工作:一是城乡教育要有一个基本的统一标准;二是每个学校都要选好、培训好、用好一个校长;三是培养使用好一批好的教师;四是构建一个均衡发展的平台;五是建设一批特色学校,促进城乡教育互动互补;六是要实施一系列重要工程;七是建立一套完整的教育督导评估制度。”
惠州市认真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致力于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力求突破城乡二元结构,把城市与农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从“城乡分割”走向“城乡融合”,充分发挥政府宏观管理的主导作用,在县域内乃至全市构建城乡教育发展一体化,工作成效显著。
一、市委、市政府为主导,高效“创强”,推进全市规范化学校建设
惠州市以“创强”推进规范化学校建设,以规范化学校建设实现“创强”目标。通过落实“五个到位”,形成强大合力,高效推进全市规范化学校建设和“创强”工作。
一是政策到位。2010年4月,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市的意见》,印发了《关于惠州市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市的工作方案》两个重要文件,为“创强”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二是领导到位。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市政府分管教育领导任副组长,各县(区)长、市教育、财政、发展改革、人事(编制)、住建与城乡规划建设等市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惠州市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市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组织、统筹、协调和指导各县(区)和市直各有关职能部门的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各县(区)和各镇(街道)也相应成立了领导机构。健全的领导机构使全市“创强”工作得以有序、有力、有效推进。
三是责任到位。实行“创强”工作“一把手”负责制。市政府把“创强”任务列入市年度重点工作,与各县(区)政府签订了年度重点工作落实责任书,各县(区)和“创强”镇(街道)也签订了“创强”责任书。同时,把创建省教育强县(区)、强镇工作列入县(区)主要领导教育工作实绩考核与各部门年度绩效考评。
四是资金到位。不断加大对“创强”的资金投入。近年来,全市累计投入“创强”资金26.9亿元,其中市、县(区)、镇(街道)政府总投入(含划拨土地所折合款项)累计达到23.7亿元,引入社会捐资总数超过3.2亿元。
五是推进到位。按照“先易后难,示范带动,分步推进”的原则推进省教育强县(区)、强镇创建工作。惠州市把惠阳区、淡水镇分别作为惠州市创建省教育强县(区)、强镇的典范,召开全市现场会予以大力推广,并及时把2009年成功“创强”的惠城区、大亚湾区的经验印发全市。在典范带动下,原本基础偏差、财力短缺的惠东、博罗等县奋发图强、攻坚克难,也提前一年实现了“创强”目标。
2010年12月底,惠州市顺利通过省教育强市督导验收,提前实现省教育强市目标。龙门县于2011年1月成功创建为省教育强县。至此,全市3县4区100%成为省教育强县(区)。
通过“创强”,惠州市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极大改善,校容校貌焕然一新。全市共有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585所,力争到2011年底全市规范化学校覆盖率达到100%。
二、市教育局为主角,强力“调配”,统筹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一)教育资源合理调配,学校布局趋向科学
1. 做大农村中小学,提升农村学校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通过布局调整工程,全市中小学由2008年的1050所调整为现在的783所(含民办),减少267所;校均规模由2008年的584人发展到现在的720人,增加136人。主要撒并了农村部分教学点、初级小学及规模过小的完全小学,改变了农村学校点多、线长、面广,布点分散,学校规模小、班级少、班额少,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低下的状况。
2. 加大城市义务教育学校布点和建设力度,解决城镇化进程带来的“入学难”问题。近些年来,市区中心区和县城人口急剧增长,学生人数逐年增加而导致义务教育“入学难”问题。自2009年到2011年,通过加大政府投入,惠州市中心区、博罗县、惠东县、大亚湾区等新建学校15所,全市城镇新增义务教育学位近2万个。
(二)教育经费统筹调配,“三个增长”获得保障
在城乡教育经费配置方面,惠州市建立健全了五个机制:
一是健全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机制。严格执行公用经费管理规定,保证及时到位,确保中小学正常运转。
二是建立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所需资金,按省、市、县(区)财政分担。校舍维修专项资金由县(区)政府统筹安排,教育、财政部门负责管理,避免重复和浪费,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三是巩固完善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在落实教师待遇“两相当”政策的基础上,依法依规落实了教师医疗保障金和住房公积金。
四是建立健全了教师培训经费保障机制。采取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为辅的方法解决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经费的投入。
五是建立健全扶贫助学机制。市政府每年安排特困生助学金200万元,各县(区)配套一定经费,以补助农村经济困难的家庭和城镇低保家庭子女的住宿费和生活费。
据统计,2008-2010年全市预算内教育拨款逐年增长,2008年21.5亿元,比上年增长34.22%;2009年27.24亿元,比上年增长26.44%;2010年34.9亿元,比上年增长28%。这三年间,全市财政性教育经费占生产总值的比例逐年提高,全市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逐年提高,全市预算内教育拨款的增长比例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分别为8.78%、13.24%、1.97%,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预算内教育经费逐年增长,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逐年增长。
(三)教师资源均衡调配,师资水平整体提升
1. 落实“两相当”政策,提高城乡教师待遇。2008年,惠州市出台了《惠州市解决中小学教师工资待遇工作方案》,在全省率先实施了教师工资待遇“两持平一鼓励”政策,市、县(区)两级财政共投入2.1亿元使之全面落实。市政府主要领导在全省“两相当”工作会议上介绍了惠州市实施提高教师待遇“两持平一鼓励”的做法,并受到省政府领导的肯定。从2009年起,惠州市各县(区)教师平均工资实现了城乡教师基本持平,与公务员基本持平。并且在此基础上,县(区)政府安排了边远山区农村教师特殊津贴,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推动教师资源合理配置。
2. 核实农村教师编制,解决代课教师问题。惠州市按省编办规定核准教职员编制,明确农村中小学的教师编制不得出现空编和代课教师的现象。出台《惠州市解决中小学代课教师问题工作方案》,先后两次组织全市符合条件的代课教师参加全省“代转公”考试,全市共为 313名代课教师办理了“代转公”手续,为247名参加转岗考试、达到最低入围分数线的代课教师办理了“转岗”手续,为其余140名代课教师办理了辞退手续并按照省文件精神给予了经济补偿。全市代课教师问题比省定时间提前一年在2009年底前得到圆满解决。
3. 打破“教师学校所有制”,建立了“五小科教师”巡教制度。以龙门为先行,建立了小学以镇为单位、初中以片为单位的“五小科教师”(信息技术、英语、音乐、体育、美术)任课多校的巡教制度。三年来共有1226名教师参加“巡教”,解决了部分学校专业教师缺编、开课不齐的问题。
4. 凡进必考,公开招聘教师。惠州市吸纳教师坚持“凡进必考”的原则,公开招聘,让优秀大学毕业生和优秀学科骨干教师充实到惠州市教师队伍,改善教师队伍结构,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2009-2010年全市共招聘教师2983人,主要补充到农村中小学,改变了农村学校教师青黄不接的现象。农村中小学紧缺学科教师,如计算机、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教师得到逐步缓和,教师队伍素质得到不断提高。
5. 统一安排城乡教师继续教育,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惠州市优先安排教育人才培训专项资金,达到每年400万元,而且全额列入市财政年度预算。各县(区)也配套一定数量的教师培训经费。市教育局制订了《惠州市“教育拔尖人才十百千工程”实施方案》。近年来,选拔和培训了1130名“十百千人才”培养对象,先后选派305名正副校长到外地进行高层研修或跟岗学习。举办了10多场“岭南大讲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