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益分配就好像分蛋糕,如果分配机制不合理,那么长此以往,谁还有积极性去做大这块蛋糕?所以,改革对部分群体造成的局部阵痛,相比不改革所造成的社会整体停滞,孰轻孰重,一目了然。
什么力量在阻挠改革
当前,一种很流行的观点,就是认为改革遇到了“肠梗阻”。这种观点认为,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中国改革取得显著成功,根本原因就在于充分调动了中央和地方两方面的积极性。中央有改革的决心和宏观改革理念,各地区、各部门到处试点、彼此竞争,就形成了相互促进的局面。而本轮改革在提高中央决策层改革意愿的同时却出现了“中间层不作为”的局面。“在今天中国的问题就是中间层不作为,使得顶层的政策理念不能有效转化为切实可行的政策和制度,把理念转化为现实”。由于政府有关部门的缺位,改革过程出现了把市场化改革等同于简单放低市场准入门槛的误区。由此进一步得出结论:中国改革能否成功,就取决于能否动员中间层,发挥中间层的改革动力。
改革是一个“有破有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决策层是改革的发起者、策划者和推动者。因此,必要的集权、较强的执行能力,是改革取得成功的前提之一。但问题在于,作为改革重要依托的行政体系有时恰恰也是改革的对象,各级行政官员在改革中是利益受损方。这就使推进改革面临着错综复杂的局面。
上世纪80年代的农村联产承包制改革,一方面,它是帕累托改进式改革(在没有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使得至少一个人变得更好),在这场改革中,所有社会群体的利益都得到了改进。另一方面,它是增量式改革。农业是传统产业,在农业领域引入市场机制,既不会与原有计划经济产生严重冲突,也不会迫切提出建立市场经济管理体系的政策要求。所以,其改革显得比较容易。
随着改革的深入,这样的改革“肥肉”很快就被吃光了。改革本身所蕴含的利益调整、“有破有立”的内涵日渐突出。在短期内,人们可以忽略这一点,但其“副作用”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显现出来。例如:放弃政府投入责任,推动医院负债经营,为“看病难”、“看病贵”埋下了伏笔;持续压缩政府规模阻碍了政府职能转变,为假冒伪劣产品泛滥、消费者对国产商品和服务的质量缺乏信心埋下了伏笔,等等。要改变上述局面,就必须有序推进各项改革。
绕不开的改革“硬骨头”
刚刚结束的中央深改组第十七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重申改革的“实效性”,并强调解决改革中的利益调整阻力。他强调,改革要更加精准地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更好造福群众。为此,要着力解决好改革方案同实际相结合的问题、利益调整中的阻力问题、推动改革落实的责任担当问题,把改革落准落细落实。
不久前的深改组第十五次会议,亦明确要求提升改革精确发力、精准落地能力,并且要增强改革定力、保持改革韧劲。当“发力”、“定力”、“破除阻力”这些成为高频词,中央的意思十分明显:全面深化改革行船至此,已经由不得任何退缩摇摆,更由不得抵抗阻挠。
如果要从这些会议上提炼出一些最核心的关键词,大概首当其冲的就是“利益调整”。“利益调整”为什么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位置如此重要呢?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其一,改革的本质就是利益调整,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把利益格局调整到有利于国家发展、有利于人民福祉、有利于长治久安的局面上来。其二,十八大以来的改革,是进入深水区的改革,啃的都是硬骨头,触动的也是最难触动的利益,因而也最有可能引发反弹。如果对“利益调整”的结果预估不足,很可能导致改革停滞乃至开倒车。在深改组第一次会议上,习近平就提出,随着改革不断推进,对利益关系的触及将越来越深,对此要有“足够思想准备”。这说明,从深化改革启动伊始,中央就对“利益调整”的严峻性做了充分评估,后来的历次深改组会议上也多次提及。
有学者总结,中国的改革,之前是“帕累托改进”:一定会给某个群体带来好处,同时不伤害其他任何群体。如今,改革进入深水区,则变成了“卡尔多改进”:即用总的改革收益,补偿一部分可能在改革中受损的群体。这是改革绕不过去的进程。利益分配就好像分蛋糕,如果分配机制不合理,有的人干得多拿得少,有的人则“无功受禄”,那么长此以往,谁还有积极性去做大这块蛋糕?所以,改革对部分群体造成的局部阵痛,相比不改革所造成的社会整体停滞,孰轻孰重,一目了然。
而“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进行利益分配机制的深刻调整,恰恰是改革的难点。
如何破除改革阻力
触及利益比触动灵魂还难,那该怎么办呢?早在2013年7月,习近平就提出,要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当时看这番话,还很难咂摸出味道来。但现在回过头来看,就不难意识到,习近平早就在思考和布局全面深化改革的课题,而一场比触及灵魂还要深刻的利益大调整也已经箭在弦上。
关于突破利益藩篱的政治智慧,并没有太多具体描述,但从领导人讲话和一些具体做法上,仍可以看出某些端倪。
首先,必须注意到反腐败斗争和全面深化改革的关系。十八大以来的改革是从哪里开始的呢?很可能就是从反腐败开始的。反腐和改革有一种内在的同质性,都是要打破不合理的利益格局,都是要向既得利益集团开刀。反腐败能够有效清除改革阻力,深化改革又能反过来推动反腐败斗争。观察这两年来的政经走向,可以看到一个明显的迹象,凡是利益固化严重的领域和地域,都是反腐败的主战场。让反腐败成为护航改革的尖兵,就体现出很高明的政治智慧。
此外,李克强提出用增量来带动和理顺利益关系,就是“利益调整”讲究策略方法的表现。改革总会让部分人利益受损,但如果改革能够获得更大红利,就可以通过公平有效的机制对受损者加以弥补,从而减小改革阻力。尤其是,改革如果让弱势群体的利益受损,就更需要通过多次分配和社会保障来予以调节。
改革并不总是指向利益集团,也可能涉及到人民群众的利益。在这方面,习近平有个提法叫“获得感”。他说,要把改革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他还有另一个提法,叫“有事好商量”。就是说,只要是涉及到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重大决策,要充分听取人民意见,做到广泛商量。用“商量”的方式推进改革,就可以避免因抛弃感、丧失感而导致社会焦虑。
在具体做法上,中央强调要通盘评估改革方案实施前、实施中、实施后的利益变化,对不同层面的利益进行统筹。通盘评估、统筹安排,实际上就是顶层设计,是有别于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思路,是要探索效率与公平之间的新平衡,是要寻找不同社会群体的最大公约数。也只有立足于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成果的基础之上,改革才不至于走偏,“利益调整”才能得到拥护。
(《北京青年报》2015.8.29、《北京日报》2015.10.14等)
什么力量在阻挠改革
当前,一种很流行的观点,就是认为改革遇到了“肠梗阻”。这种观点认为,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中国改革取得显著成功,根本原因就在于充分调动了中央和地方两方面的积极性。中央有改革的决心和宏观改革理念,各地区、各部门到处试点、彼此竞争,就形成了相互促进的局面。而本轮改革在提高中央决策层改革意愿的同时却出现了“中间层不作为”的局面。“在今天中国的问题就是中间层不作为,使得顶层的政策理念不能有效转化为切实可行的政策和制度,把理念转化为现实”。由于政府有关部门的缺位,改革过程出现了把市场化改革等同于简单放低市场准入门槛的误区。由此进一步得出结论:中国改革能否成功,就取决于能否动员中间层,发挥中间层的改革动力。
改革是一个“有破有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决策层是改革的发起者、策划者和推动者。因此,必要的集权、较强的执行能力,是改革取得成功的前提之一。但问题在于,作为改革重要依托的行政体系有时恰恰也是改革的对象,各级行政官员在改革中是利益受损方。这就使推进改革面临着错综复杂的局面。
上世纪80年代的农村联产承包制改革,一方面,它是帕累托改进式改革(在没有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使得至少一个人变得更好),在这场改革中,所有社会群体的利益都得到了改进。另一方面,它是增量式改革。农业是传统产业,在农业领域引入市场机制,既不会与原有计划经济产生严重冲突,也不会迫切提出建立市场经济管理体系的政策要求。所以,其改革显得比较容易。
随着改革的深入,这样的改革“肥肉”很快就被吃光了。改革本身所蕴含的利益调整、“有破有立”的内涵日渐突出。在短期内,人们可以忽略这一点,但其“副作用”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显现出来。例如:放弃政府投入责任,推动医院负债经营,为“看病难”、“看病贵”埋下了伏笔;持续压缩政府规模阻碍了政府职能转变,为假冒伪劣产品泛滥、消费者对国产商品和服务的质量缺乏信心埋下了伏笔,等等。要改变上述局面,就必须有序推进各项改革。
绕不开的改革“硬骨头”
刚刚结束的中央深改组第十七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重申改革的“实效性”,并强调解决改革中的利益调整阻力。他强调,改革要更加精准地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更好造福群众。为此,要着力解决好改革方案同实际相结合的问题、利益调整中的阻力问题、推动改革落实的责任担当问题,把改革落准落细落实。
不久前的深改组第十五次会议,亦明确要求提升改革精确发力、精准落地能力,并且要增强改革定力、保持改革韧劲。当“发力”、“定力”、“破除阻力”这些成为高频词,中央的意思十分明显:全面深化改革行船至此,已经由不得任何退缩摇摆,更由不得抵抗阻挠。
如果要从这些会议上提炼出一些最核心的关键词,大概首当其冲的就是“利益调整”。“利益调整”为什么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位置如此重要呢?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其一,改革的本质就是利益调整,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把利益格局调整到有利于国家发展、有利于人民福祉、有利于长治久安的局面上来。其二,十八大以来的改革,是进入深水区的改革,啃的都是硬骨头,触动的也是最难触动的利益,因而也最有可能引发反弹。如果对“利益调整”的结果预估不足,很可能导致改革停滞乃至开倒车。在深改组第一次会议上,习近平就提出,随着改革不断推进,对利益关系的触及将越来越深,对此要有“足够思想准备”。这说明,从深化改革启动伊始,中央就对“利益调整”的严峻性做了充分评估,后来的历次深改组会议上也多次提及。
有学者总结,中国的改革,之前是“帕累托改进”:一定会给某个群体带来好处,同时不伤害其他任何群体。如今,改革进入深水区,则变成了“卡尔多改进”:即用总的改革收益,补偿一部分可能在改革中受损的群体。这是改革绕不过去的进程。利益分配就好像分蛋糕,如果分配机制不合理,有的人干得多拿得少,有的人则“无功受禄”,那么长此以往,谁还有积极性去做大这块蛋糕?所以,改革对部分群体造成的局部阵痛,相比不改革所造成的社会整体停滞,孰轻孰重,一目了然。
而“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进行利益分配机制的深刻调整,恰恰是改革的难点。
如何破除改革阻力
触及利益比触动灵魂还难,那该怎么办呢?早在2013年7月,习近平就提出,要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当时看这番话,还很难咂摸出味道来。但现在回过头来看,就不难意识到,习近平早就在思考和布局全面深化改革的课题,而一场比触及灵魂还要深刻的利益大调整也已经箭在弦上。
关于突破利益藩篱的政治智慧,并没有太多具体描述,但从领导人讲话和一些具体做法上,仍可以看出某些端倪。
首先,必须注意到反腐败斗争和全面深化改革的关系。十八大以来的改革是从哪里开始的呢?很可能就是从反腐败开始的。反腐和改革有一种内在的同质性,都是要打破不合理的利益格局,都是要向既得利益集团开刀。反腐败能够有效清除改革阻力,深化改革又能反过来推动反腐败斗争。观察这两年来的政经走向,可以看到一个明显的迹象,凡是利益固化严重的领域和地域,都是反腐败的主战场。让反腐败成为护航改革的尖兵,就体现出很高明的政治智慧。
此外,李克强提出用增量来带动和理顺利益关系,就是“利益调整”讲究策略方法的表现。改革总会让部分人利益受损,但如果改革能够获得更大红利,就可以通过公平有效的机制对受损者加以弥补,从而减小改革阻力。尤其是,改革如果让弱势群体的利益受损,就更需要通过多次分配和社会保障来予以调节。
改革并不总是指向利益集团,也可能涉及到人民群众的利益。在这方面,习近平有个提法叫“获得感”。他说,要把改革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他还有另一个提法,叫“有事好商量”。就是说,只要是涉及到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重大决策,要充分听取人民意见,做到广泛商量。用“商量”的方式推进改革,就可以避免因抛弃感、丧失感而导致社会焦虑。
在具体做法上,中央强调要通盘评估改革方案实施前、实施中、实施后的利益变化,对不同层面的利益进行统筹。通盘评估、统筹安排,实际上就是顶层设计,是有别于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思路,是要探索效率与公平之间的新平衡,是要寻找不同社会群体的最大公约数。也只有立足于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成果的基础之上,改革才不至于走偏,“利益调整”才能得到拥护。
(《北京青年报》2015.8.29、《北京日报》2015.10.14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