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头菌高产麦角甾醇液体发酵工艺优化

来源 :菌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enyizh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菌丝体中麦角甾醇产量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用响应面分析法考察碳源、氮源和无机盐3个因素对麦角甾醇发酵产量的影响,以获得猴头菌液体发酵产麦角甾醇最优工艺,建立高产、稳定的猴头菌液体发酵产麦角甾醇生产工艺。经响应面分析,各因素按照对响应值的影响顺序为:氮源>碳源>无机盐,且氮源对麦角甾醇产量的影响极显著,碳源和无机盐对麦角甾醇产量的影响不显著。猴头菌液体发酵产麦角甾醇最优工艺为:发酵培养基为酵母自溶粉18g/L、复合碳源14g/L(葡萄糖:麦芽浸粉,7.4:6.6,M/M)、无机盐3.
其他文献
本文采用Modulus-based变换将非线性互补问题转化为非光滑方程组,并将一种多步自适应Levenberg-Marquardt方法推广应用于求解所得的非光滑方程组,从而得到原问题的解.在适当
对采自青海玉树、青海果洛和云南迪庆的冬虫夏草鲜品进行虫生真菌的分离、纯化,获得3种生长形态不同的真菌QH 2019、GL 2019和YN 2019。通过形态学及分子鉴定,菌株QH 2019为蝙蝠蛾拟青霉Samsoniella hepiali,菌株GL 2019为粉棒束孢Isaria farinosa,菌株YN 2019为玫烟色棒束孢Isaria fumosorosea。对这3株菌的培养条件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菌株QH 2019在1/4 SDAY培养基上菌丝日生长速率最快,为(1.94±0.55)mm/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