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个世纪70年代初期,正是8亿中国人看8部“样板戏”和少量社会主义国家电影的年代。一天,“黑皮”十分神秘地宣布了一个消息:“军分区篮球场每周六放内部电影。”话刚出口,“二莽子”、“苕货”等几个同学便“乌拉”“乌拉”(前苏联语:万岁之意)的欢呼起来。
宜昌军分区和原地区行署及其各部办委局一起,座落于市中心的桃花岭大院内。这天周末,早早的吃了晚饭,天刚擦黑,我们便相约悄悄出发了。一路上,大家七嘴八舌,兴奋的猜测着会放什么电影:
“肯定是打仗的。”
“肯定是反特的。”
“肯定是朝鲜的。”
“肯定是越南的。”
……
争论未了,已来到了桃花岭上。桃花岭自然是桃树成林,花草成荫,但最吸引我们的还是里面有一棵两人合抱的大桑树。每年春天,我们都要爬到高高的树上采桑叶——那时,几乎每个男生都在课余时间养蚕。此时,长长的林荫道上已行进着三三两两也去看电影的人,有的手拿小凳,有的哼着小曲。月光从树缝里漏下点点银光,树上的“夜知了”似乎也受到了感染,开始了此起彼伏的合唱。
不一会儿,我们便随着人流来到了军分区大门口。只见大铁门前人头攒动,警卫森严,原来进去要凭出入证。每当一排排战士列队跑步进入大门或有军车开来时,等在门口的人们便一涌而上,几个哨兵虽左拦右堵,但毕竟寡不敌众,总有一些幸运儿乘虚而入。眼看静等无望,“黑皮”便一声吆喝:“弟兄们,跟我来!”带领我们一字长蛇阵似的从人缝中钻将出去。原来,“黑皮”经常到他爸爸单位去玩,发现紧靠池塘的院墙较矮,可以从树上翻过去。
“黑皮”到底是局长的儿子,见多识广,关键时刻拿出了“第二套方案”。
转过一个弯,穿过小树林,就来到了池塘边的院墙下。“黑皮”先是紧贴墙壁凝神屏气的听了一会儿,接着便一声令下“上”!眨眼工夫,我们就踩着树枝攀上了墙头。望里一瞅,脚下是一排营房,隔着营房传来嘈杂的人声和“样板戏”的歌声——“穿林海,跨雪原,气冲霄汉……”,想必那便是放电影的地方了。这时,一轮满月从树梢升起来了,微风过处,一池荷花摇曳生姿,送来缕缕清香。和着蛙鸣,墙根下,几声蛐蛐儿叫,跺一脚,噤声了,隔一会儿,声又起。心想,以后捉蛐蛐儿,再不用打着手电满街找了。
“跳!”“咚、咚、咚”,“哎哟,我的脚崴了!”可就在这时,传来一声断喝:“哪一个?”随即从营房里冲出一个大块头解放军来,“黑皮”他们一见,便“呼啦”一下象兔子似的飞奔而去,撇下我被“大块头”拎进了营房。
“你们是哪里的?翻墙干什么?”他厉声问道。
“大公桥小学的,想看电影。”我低头回答。
“想看电影就翻院墙?写检查!”
在那个特定年代里,“写检查”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恐怕仅次于背诵“毛主席语录”,尤其对于我们这些经常闯祸、让老师头疼的“混世魔王”,就更是家常便饭了。于是,我立即埋头奋笔疾书,从翻墙动机,到思想根源、组织领导,再到今后保证,简直是一气呵成,直看得“大块头”脸上由阴转晴,并最终有了笑意。于是大手一挥:“走吧!”我一鞠躬,转身一瘸一瘸的往外跑。“站住!”我又一惊,谁知“大块头”从皮箱里翻出一张伤湿止痛膏来,握住我的脚脖子贴了上去,顿时,一股暖流从脚下热到了心里。直到这时,我才看清“大块头”的尊容:端正的军帽下,眉毛短粗,眼睛细长,脸上比“黑皮”还黑。更显眼的是,洗得有些发白的军装上有4个兜儿——原来还是个干部哩!“好了,以后不许翻院墙了。”“谢谢叔叔!”我大声喊道,快步向篮球场上跑去。此时,电影刚好开演了,果然是打仗的——阿尔巴尼亚故事片《战斗的早晨》。虽然时过境迁,故事情节早已淡忘了,可游击队员见面接头时的两句台词我至今都记忆犹新:“消灭法西斯”,“自由属于人民”!
后来,每到周六我们都准时前往,想尽办法混迹其中,一般都不会空手而归。再后来,我由爱看电影变成了爱评电影,先后在《人民日报》、《文艺报》、《中国电影报》、《文汇电影时报》、《中国银幕》、《电影艺术》、《中国电视》、《电影文学》、《电影画刊》等全国80多家报刊发表影评文章上百篇,十几次在全国性征文竞赛中获奖,并参与了多部电视片的拍摄,由此被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和湖北省电影家协会吸收为会员。如今,露天电影早已成了历史,家庭影院正逐渐普及,电视台还开辟了电影频道,什么VCD、DVD更是层出不穷。可每当我路过桃花岭,我都会想起那个月白风清、飘着荷香与青草气息、蝉噪蛙鸣蛐蛐儿叫的夜晚。不同的是,军分区已迁出了桃花岭,池塘上盖起了商品房,篮球场变成了疗养院,大桑树贡献给了写字楼,林荫道也所剩无几,“黑皮”、“苕货”、“二莽子”这些童年伙伴早已各奔东西,而“大块头”叔叔就更是不知踪迹,想必早已转业了吧?
中秋节 时皓月当空,星光疏朗,宛如30年前之旧识,于是想起李白的诗“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和王建的名句“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注: 作者系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员、湖北省电影评论学会理事、湖北省电影家协会会员、湖北省文艺理论家协会会员、宜昌市电影评论协会理事长等。
宜昌军分区和原地区行署及其各部办委局一起,座落于市中心的桃花岭大院内。这天周末,早早的吃了晚饭,天刚擦黑,我们便相约悄悄出发了。一路上,大家七嘴八舌,兴奋的猜测着会放什么电影:
“肯定是打仗的。”
“肯定是反特的。”
“肯定是朝鲜的。”
“肯定是越南的。”
……
争论未了,已来到了桃花岭上。桃花岭自然是桃树成林,花草成荫,但最吸引我们的还是里面有一棵两人合抱的大桑树。每年春天,我们都要爬到高高的树上采桑叶——那时,几乎每个男生都在课余时间养蚕。此时,长长的林荫道上已行进着三三两两也去看电影的人,有的手拿小凳,有的哼着小曲。月光从树缝里漏下点点银光,树上的“夜知了”似乎也受到了感染,开始了此起彼伏的合唱。
不一会儿,我们便随着人流来到了军分区大门口。只见大铁门前人头攒动,警卫森严,原来进去要凭出入证。每当一排排战士列队跑步进入大门或有军车开来时,等在门口的人们便一涌而上,几个哨兵虽左拦右堵,但毕竟寡不敌众,总有一些幸运儿乘虚而入。眼看静等无望,“黑皮”便一声吆喝:“弟兄们,跟我来!”带领我们一字长蛇阵似的从人缝中钻将出去。原来,“黑皮”经常到他爸爸单位去玩,发现紧靠池塘的院墙较矮,可以从树上翻过去。
“黑皮”到底是局长的儿子,见多识广,关键时刻拿出了“第二套方案”。
转过一个弯,穿过小树林,就来到了池塘边的院墙下。“黑皮”先是紧贴墙壁凝神屏气的听了一会儿,接着便一声令下“上”!眨眼工夫,我们就踩着树枝攀上了墙头。望里一瞅,脚下是一排营房,隔着营房传来嘈杂的人声和“样板戏”的歌声——“穿林海,跨雪原,气冲霄汉……”,想必那便是放电影的地方了。这时,一轮满月从树梢升起来了,微风过处,一池荷花摇曳生姿,送来缕缕清香。和着蛙鸣,墙根下,几声蛐蛐儿叫,跺一脚,噤声了,隔一会儿,声又起。心想,以后捉蛐蛐儿,再不用打着手电满街找了。
“跳!”“咚、咚、咚”,“哎哟,我的脚崴了!”可就在这时,传来一声断喝:“哪一个?”随即从营房里冲出一个大块头解放军来,“黑皮”他们一见,便“呼啦”一下象兔子似的飞奔而去,撇下我被“大块头”拎进了营房。
“你们是哪里的?翻墙干什么?”他厉声问道。
“大公桥小学的,想看电影。”我低头回答。
“想看电影就翻院墙?写检查!”
在那个特定年代里,“写检查”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恐怕仅次于背诵“毛主席语录”,尤其对于我们这些经常闯祸、让老师头疼的“混世魔王”,就更是家常便饭了。于是,我立即埋头奋笔疾书,从翻墙动机,到思想根源、组织领导,再到今后保证,简直是一气呵成,直看得“大块头”脸上由阴转晴,并最终有了笑意。于是大手一挥:“走吧!”我一鞠躬,转身一瘸一瘸的往外跑。“站住!”我又一惊,谁知“大块头”从皮箱里翻出一张伤湿止痛膏来,握住我的脚脖子贴了上去,顿时,一股暖流从脚下热到了心里。直到这时,我才看清“大块头”的尊容:端正的军帽下,眉毛短粗,眼睛细长,脸上比“黑皮”还黑。更显眼的是,洗得有些发白的军装上有4个兜儿——原来还是个干部哩!“好了,以后不许翻院墙了。”“谢谢叔叔!”我大声喊道,快步向篮球场上跑去。此时,电影刚好开演了,果然是打仗的——阿尔巴尼亚故事片《战斗的早晨》。虽然时过境迁,故事情节早已淡忘了,可游击队员见面接头时的两句台词我至今都记忆犹新:“消灭法西斯”,“自由属于人民”!
后来,每到周六我们都准时前往,想尽办法混迹其中,一般都不会空手而归。再后来,我由爱看电影变成了爱评电影,先后在《人民日报》、《文艺报》、《中国电影报》、《文汇电影时报》、《中国银幕》、《电影艺术》、《中国电视》、《电影文学》、《电影画刊》等全国80多家报刊发表影评文章上百篇,十几次在全国性征文竞赛中获奖,并参与了多部电视片的拍摄,由此被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和湖北省电影家协会吸收为会员。如今,露天电影早已成了历史,家庭影院正逐渐普及,电视台还开辟了电影频道,什么VCD、DVD更是层出不穷。可每当我路过桃花岭,我都会想起那个月白风清、飘着荷香与青草气息、蝉噪蛙鸣蛐蛐儿叫的夜晚。不同的是,军分区已迁出了桃花岭,池塘上盖起了商品房,篮球场变成了疗养院,大桑树贡献给了写字楼,林荫道也所剩无几,“黑皮”、“苕货”、“二莽子”这些童年伙伴早已各奔东西,而“大块头”叔叔就更是不知踪迹,想必早已转业了吧?
中秋节 时皓月当空,星光疏朗,宛如30年前之旧识,于是想起李白的诗“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和王建的名句“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注: 作者系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员、湖北省电影评论学会理事、湖北省电影家协会会员、湖北省文艺理论家协会会员、宜昌市电影评论协会理事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