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手段也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上。以“超星学习通”App为例,分析“超星学习通”App在课堂教学中教学手段的创新与效果,以期鼓励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多多运用信息化手段,创新教学模式,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融入兴趣,更好地达到学习交流的目的。
[关 键 词] 信息化;教学App;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獻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09-0106-02
信息化时代已然来临,高职院校的教育也必然融入信息化,如何将信息化手段运用到日常教学?如何将信息化技术服务于教学管理?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开始注重学校的信息化建设,除了一些基础设施外,越来越多的教务管理软件以及教学软件也备受青睐。通过这些信息化的技术和手段,使教师在日常的教学管理以及教学过程中有了创新并取得一定的成果。
一、将信息化技术融入教学管理是学校的必然选择
高职院校在近年来发展颇为迅速,办学规模越来越大、机构设置越来越细、学生人数越来越多,这就为教学管理带来了挑战。学生人数越多,涉及学籍、排课、考务等工作上的要求就越来越高,面对这种状况,必然要依托信息化的手段来实现合理化的管理。
如运用系统化的学籍管理系统、科学化的排课系统等减少人为输入带来的偏差和混乱。所有录入系统的数据都自动保存,需要调用的时候也非常方便,这无疑给日常的教学管理带来了莫大的方便。
二、将信息化手段融入日常教学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的学生已经不适应传统的授课模式,各个高校也都在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促进教学改革。而混合式的教学模式结合信息化手段和传统课堂的优势,让学生不仅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课前提前预习,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对重点、难点进行详细教学。课堂之外,学生也可以利用闲暇时间参与互动、查阅资料,更加全面地学习。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各种教学App被运用到教学中,比较常见的有“超星学习通”“中国大学mooc”和“蓝墨云班课”等。笔者在日常教学中运用的就是“超星学习通”这款App。
三、信息化手段给课堂教学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不仅使大多数人的生活变得简单便捷,也让大学生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对高校大学生来说,手机App已经不再是需要探索适应的新鲜事物,而是已经全方位渗入到学习生活中,引起了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变革。如何利用手机App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思考,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
教学App确实给我们的课堂带来了很多种可能,无论是站在教师角度还是学生角度,都非常有帮助。手机教学App给课堂教学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App丰富了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
常用的教学App功能都已经比较完善了,以“超星学习通”为例,教师在开课之前一般会先上传一些课程相关的资源,学生在上课之前就可以根据教师上传至App的资料提前预习,对即将学习的内容有所了解。教师也可以在课前布置一些与课程相关的任务,学生在课前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做好准备,如果有不清楚的地方还可以及时与教师在App上进行沟通。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网上搜索与课程相关的视频资料、案例等,有针对性地发布分享给学生。
教学App中的互动板块非常多,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不同、教学目的不同筛选使用。尤其对偏理论性的学科,如何运用教学App中的互动板块让理论活起来,让学生愿意就某个理论性问题进行讨论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理论只有进行深入探讨才能真正理解并应用。有些问题可能并没有单一的绝对的答案,这就培养了学生的思辨能力,看到自己看不到的角度,实现真正的头脑风暴,对学生的发展是很有好处的。
(二)教学App积极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传统的课堂上,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有限,有些学生由于性格较内向,不擅于表达自己,发言不太积极。而运用了教学App的课堂,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突出,教师可以在App上设置讨论、提问、抢答等互动环节,学生可以在App上表达自己的观点,不用担心自己的回答错误或比较浅显。
以“超星学习通”为例,教师在学习通上发布一个讨论题,给学生3~5分钟的讨论时间,学生就自己的真实想法在App上表达观点,教师和学生都可以时时关注学生的讨论情况,也可以对相关的讨论内容进行互动、点赞,实现课堂的良性互动。讨论结束后,还会有一个“词云”,随时关注讨论中的关键词,教师可以根据“词云”总结讨论的要点,从“词云”可以看出学生比较集中的答案或关键词,这样为教师针对性地解疑释惑提供帮助。这种形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全部参与到课堂互动,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让大家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进行学习。
教学App中多种形式的评价方式也给课堂注入了活力。讨论环节出色可以加分,抢答问题可以加分,App可以根据学生的互动情况、参与次数直接导出学生的分数,由此吸引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课堂互动上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教学App方便了教师的课堂管理 教学除了教学模式和师生互动,教师的教学管理也是其中重要的一环。传统的授课中,教师通常要在课前花费四五分钟的时间进行点名,非常浪费时间。尤其是一些合班上的公共基础课,由于学生数量太多,花费在点名上的时间就更多,而实际上,这几分钟是毫无意义的。而现在被应用在教学上的App基本上都有“签到”功能,课前教师设置好“签到”的方式,上课前给学生一分钟的时间就可以完成了,迅速便捷,学生也愿意参与。
除了最简單的“签到”之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在App上对学生进行分组,通常5~8人为一组,在教学环节需要时,可以提前在App上分配任务,各小组在课前准备好,上课时再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任务,教师以学生的准备情况以及完成情况给予评价与鼓励。课前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准备时,有任何问题也可以直接在App上与教师沟通,大大节约了沟通的成本,增强了学习的效率。教师对学生也会较之传统课堂有更多的了解,对学生的评价也会更加客观,这无疑对教学管理也是方便有效的。
(四)教学App对师生双方的信息化水平提出新要求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当代,手机App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尤其年轻人对各种App的应用都能很快掌握。在教学中运用App,对高校大学生来说,也许不是很难,稍微摸索两天就可以灵活运用。但是对教师,尤其是年纪稍长的教师来说,如何把资源丰富的App合理运用到教学中,不得不说是一个挑战,这对教师的信息化水平提出了新要求。
运用教学App的教师必须掌握最基本的资料上传、评价处理、任务输出等技能。而教学App也不能是单纯的互动软件,也必须实时更新一些跟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这就要求教师除了需要传统的备课,还必须花大量的时间精力搜索教学资源及时更新上传,并时刻保持与学生网络上的互动,并通过互动对学生进行及时反馈和评价。
(五)教学App对学生的自觉性提出新要求
教学模式的改革一方面是在不断探索新的更有效的教学方式,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不要让课堂变成“瞌堂”或“嗑堂”。所以教师通过运用教学App希望把学生的关注点放在学习上来。但是运用这种方式进行课堂互动,手机的应用是必须的,这就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比如有些自觉性不高的学生可能就会用手机进行聊天、游戏甚至看电影等这些与学习完全不相关的活动,对学生的自觉性有了更高的要求,这也是手机App运用到教学中所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总的来说,教学App丰富了我们的教学模式,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对教师的教学管理也很有裨益。当然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对教师个人的信息化水平有更高的要求,对学生的自觉性也有更高的要求。但是教学本就在不断探索中,针对问题我们可以有相对应的完善方式。比如不断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水平,多多组织信息化的培训,也可以有针对性地组织相关教学App的专题运用培训。对于年纪稍长的教师,也许对信息化手段掌握的没有那么快,也可以在班级中挑选一到两位优秀认真的学生,将他们设置为教学App中的“助教”,一些基本的日常管理、上传资料可以交由“助教”来完成,教师只需要提供一些基本的思路或信息。这不仅解决了教师信息化薄弱的问题,也发掘了学生的管理能力。针对教学App的课堂互动可以相应地增加一些激励措施,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互动中来。
信息化教学是未来教学发展的方向,在推动传统课堂创新方面有重要的作用。将信息化手段融入日常教学,不仅方便了教师对学生的管理,也增强了学生与教师的互动。这对教师和学生都是喜闻乐见的。虽然在信息化教学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但时代在发展,发现问题不是回避,而是要正视并解决这些问题,让信息化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管理和教学工作。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运用信息化手段,创新教学模式,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融入兴趣,更好地达到学习交流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蔡林益.浅谈信息化平台下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与教学管理的创新发展[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9(4).
[2]宏萌.“互联网+”平台下的实践教学管理运行机制的构建[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6(12).
[3]边婧.基于蓝墨云班课的思政课翻转课堂教学实践探索[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6(4):48-52.
◎编辑 冯永霞
[关 键 词] 信息化;教学App;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獻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09-0106-02
信息化时代已然来临,高职院校的教育也必然融入信息化,如何将信息化手段运用到日常教学?如何将信息化技术服务于教学管理?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开始注重学校的信息化建设,除了一些基础设施外,越来越多的教务管理软件以及教学软件也备受青睐。通过这些信息化的技术和手段,使教师在日常的教学管理以及教学过程中有了创新并取得一定的成果。
一、将信息化技术融入教学管理是学校的必然选择
高职院校在近年来发展颇为迅速,办学规模越来越大、机构设置越来越细、学生人数越来越多,这就为教学管理带来了挑战。学生人数越多,涉及学籍、排课、考务等工作上的要求就越来越高,面对这种状况,必然要依托信息化的手段来实现合理化的管理。
如运用系统化的学籍管理系统、科学化的排课系统等减少人为输入带来的偏差和混乱。所有录入系统的数据都自动保存,需要调用的时候也非常方便,这无疑给日常的教学管理带来了莫大的方便。
二、将信息化手段融入日常教学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的学生已经不适应传统的授课模式,各个高校也都在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促进教学改革。而混合式的教学模式结合信息化手段和传统课堂的优势,让学生不仅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课前提前预习,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对重点、难点进行详细教学。课堂之外,学生也可以利用闲暇时间参与互动、查阅资料,更加全面地学习。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各种教学App被运用到教学中,比较常见的有“超星学习通”“中国大学mooc”和“蓝墨云班课”等。笔者在日常教学中运用的就是“超星学习通”这款App。
三、信息化手段给课堂教学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不仅使大多数人的生活变得简单便捷,也让大学生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对高校大学生来说,手机App已经不再是需要探索适应的新鲜事物,而是已经全方位渗入到学习生活中,引起了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变革。如何利用手机App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思考,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
教学App确实给我们的课堂带来了很多种可能,无论是站在教师角度还是学生角度,都非常有帮助。手机教学App给课堂教学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App丰富了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
常用的教学App功能都已经比较完善了,以“超星学习通”为例,教师在开课之前一般会先上传一些课程相关的资源,学生在上课之前就可以根据教师上传至App的资料提前预习,对即将学习的内容有所了解。教师也可以在课前布置一些与课程相关的任务,学生在课前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做好准备,如果有不清楚的地方还可以及时与教师在App上进行沟通。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网上搜索与课程相关的视频资料、案例等,有针对性地发布分享给学生。
教学App中的互动板块非常多,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不同、教学目的不同筛选使用。尤其对偏理论性的学科,如何运用教学App中的互动板块让理论活起来,让学生愿意就某个理论性问题进行讨论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理论只有进行深入探讨才能真正理解并应用。有些问题可能并没有单一的绝对的答案,这就培养了学生的思辨能力,看到自己看不到的角度,实现真正的头脑风暴,对学生的发展是很有好处的。
(二)教学App积极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传统的课堂上,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有限,有些学生由于性格较内向,不擅于表达自己,发言不太积极。而运用了教学App的课堂,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突出,教师可以在App上设置讨论、提问、抢答等互动环节,学生可以在App上表达自己的观点,不用担心自己的回答错误或比较浅显。
以“超星学习通”为例,教师在学习通上发布一个讨论题,给学生3~5分钟的讨论时间,学生就自己的真实想法在App上表达观点,教师和学生都可以时时关注学生的讨论情况,也可以对相关的讨论内容进行互动、点赞,实现课堂的良性互动。讨论结束后,还会有一个“词云”,随时关注讨论中的关键词,教师可以根据“词云”总结讨论的要点,从“词云”可以看出学生比较集中的答案或关键词,这样为教师针对性地解疑释惑提供帮助。这种形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全部参与到课堂互动,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让大家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进行学习。
教学App中多种形式的评价方式也给课堂注入了活力。讨论环节出色可以加分,抢答问题可以加分,App可以根据学生的互动情况、参与次数直接导出学生的分数,由此吸引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课堂互动上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教学App方便了教师的课堂管理 教学除了教学模式和师生互动,教师的教学管理也是其中重要的一环。传统的授课中,教师通常要在课前花费四五分钟的时间进行点名,非常浪费时间。尤其是一些合班上的公共基础课,由于学生数量太多,花费在点名上的时间就更多,而实际上,这几分钟是毫无意义的。而现在被应用在教学上的App基本上都有“签到”功能,课前教师设置好“签到”的方式,上课前给学生一分钟的时间就可以完成了,迅速便捷,学生也愿意参与。
除了最简單的“签到”之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在App上对学生进行分组,通常5~8人为一组,在教学环节需要时,可以提前在App上分配任务,各小组在课前准备好,上课时再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任务,教师以学生的准备情况以及完成情况给予评价与鼓励。课前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准备时,有任何问题也可以直接在App上与教师沟通,大大节约了沟通的成本,增强了学习的效率。教师对学生也会较之传统课堂有更多的了解,对学生的评价也会更加客观,这无疑对教学管理也是方便有效的。
(四)教学App对师生双方的信息化水平提出新要求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当代,手机App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尤其年轻人对各种App的应用都能很快掌握。在教学中运用App,对高校大学生来说,也许不是很难,稍微摸索两天就可以灵活运用。但是对教师,尤其是年纪稍长的教师来说,如何把资源丰富的App合理运用到教学中,不得不说是一个挑战,这对教师的信息化水平提出了新要求。
运用教学App的教师必须掌握最基本的资料上传、评价处理、任务输出等技能。而教学App也不能是单纯的互动软件,也必须实时更新一些跟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这就要求教师除了需要传统的备课,还必须花大量的时间精力搜索教学资源及时更新上传,并时刻保持与学生网络上的互动,并通过互动对学生进行及时反馈和评价。
(五)教学App对学生的自觉性提出新要求
教学模式的改革一方面是在不断探索新的更有效的教学方式,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不要让课堂变成“瞌堂”或“嗑堂”。所以教师通过运用教学App希望把学生的关注点放在学习上来。但是运用这种方式进行课堂互动,手机的应用是必须的,这就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比如有些自觉性不高的学生可能就会用手机进行聊天、游戏甚至看电影等这些与学习完全不相关的活动,对学生的自觉性有了更高的要求,这也是手机App运用到教学中所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总的来说,教学App丰富了我们的教学模式,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对教师的教学管理也很有裨益。当然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对教师个人的信息化水平有更高的要求,对学生的自觉性也有更高的要求。但是教学本就在不断探索中,针对问题我们可以有相对应的完善方式。比如不断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水平,多多组织信息化的培训,也可以有针对性地组织相关教学App的专题运用培训。对于年纪稍长的教师,也许对信息化手段掌握的没有那么快,也可以在班级中挑选一到两位优秀认真的学生,将他们设置为教学App中的“助教”,一些基本的日常管理、上传资料可以交由“助教”来完成,教师只需要提供一些基本的思路或信息。这不仅解决了教师信息化薄弱的问题,也发掘了学生的管理能力。针对教学App的课堂互动可以相应地增加一些激励措施,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互动中来。
信息化教学是未来教学发展的方向,在推动传统课堂创新方面有重要的作用。将信息化手段融入日常教学,不仅方便了教师对学生的管理,也增强了学生与教师的互动。这对教师和学生都是喜闻乐见的。虽然在信息化教学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但时代在发展,发现问题不是回避,而是要正视并解决这些问题,让信息化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管理和教学工作。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运用信息化手段,创新教学模式,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融入兴趣,更好地达到学习交流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蔡林益.浅谈信息化平台下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与教学管理的创新发展[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9(4).
[2]宏萌.“互联网+”平台下的实践教学管理运行机制的构建[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6(12).
[3]边婧.基于蓝墨云班课的思政课翻转课堂教学实践探索[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6(4):48-52.
◎编辑 冯永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