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资源让语文课堂生动高效

来源 :写作(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qvbqjxtid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程资源的运用已常态化走进语文教学的课堂,已深入每一位一线教师的心,已贯穿于每一堂语文教学之中,已深深被学生们喜欢。课程资源的直观、形象,在教学中的优势日趋彰显,课程资源的科学灵活妙用,确能让课堂生动、高效。
  关键词:课程资源:课堂:生动高效
  多媒体、课程资源应用于教育教学中已根植在老师心中,已深入各类教育教学的课堂,多媒体与网络信息等现代化的设施为现代化的教育注入了新鲜血液,增添了新的活力,为现代课堂教学提供了极大便利。笔者就自己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利用多媒体与课程资源,谈一些做法与收获。
  一、妙用课程资源,激趣引入
  古人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激趣是最好的老师,利用小学生对声、光、形、影的好奇特点,巧妙地利用多媒体资源,把文字信息转化为具体情景,化抽象为形象。传统的语文课堂引入形式常以讲述,直接告诉学生“文本”内容,通过分析、归纳、表述或口头或书面练习等,形成师生机械、生硬、枯燥地传与学,课堂效率从何而谈。现在的多媒体课程资源革除了这一弊端,能多角度、全方位的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让学生产生积极情绪,就会将学生带入文本,从而感悟文中的意境美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达到让学生做到边聆听,边遐想,眼随图,耳随音,心随情,全身心被课件中的意境所感染,达到了对文本的升华理解。
  如,在学习《客家名居》、《傣家竹楼》这一民居特色时,由于家村孩子书籍的匮乏,信息源闭塞,也没有旅行的经历,别说见过,耳闻都不曾有过,理解更谈不上兴趣。在学习时,也利用课程资源将我国最有特色的民居一一呈现在学生眼前,充分调动了学生了解的热情,引起了学生想学习的欲望,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自然而然变学生要我学为我要学了。
  二、情境创设,让学生有亲历之感
  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节约了课堂讲述的时间,留给学生更多阅思的空间,还让学生更好地感受了文本所描绘的意境美,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更重要的是提高了课堂效率,的确为四十分钟扩了借助多媒体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了大量形象化、直观化的感性材料,这是传统的语文教学不能比拟的。这里既有和谐的图案美、色泽美,又有高雅的音乐美,动静结合,增强了语文教学对学生美感的熏陶,给予了学生更多思考、交流、表达、评价的空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都有展示的平台,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的一切,全面提高一切学生的语文素养。
  例如,我在创设《美猴王》一课中描写群猴进洞时的千姿百态,不同心理及众猴进洞后占灶争床,搬过来移过去,到力倦神疲方止的自由、顽劣场面,这是理解课文的重点、关键环节。首先让学生充分阅读,然后借助课程资源下载了用F1ash制作的课件,把群猴进洞时的胆大、胆小、抓耳挠腮,跳着叫着缠一会也进去了,以及进洞后体现自由顽劣的群猴生活状态展示与学生,群猴的顽劣学生们淋漓尽致得以体会。其间,学生们还不由自主的比划起为,同时又为后面品赏语言文字的美打好了铺垫,感受名著的魅力。这种情境的创设,既让学生有了亲历感,又有了欣赏名著之悟,这是单纯的阅读与讲述所无法比拟的。
  三、巧用课程资源,让学生自主质疑
  恰当利用课程资源,在激发学生好奇心、求知欲方面也发挥其独特优势。能启迪学生思维,触发学生灵感,能给予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创造条件。如学习《我站在铁索桥上》一课时,当理解学习这首诗的追忆当年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激烈战斗场面,而表现赞颂了红军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时,由于历史时间的跨度大,学生理解较难,情绪无法调动,更不易体会悟出红军这种精神,笔者就充分利用课件,放一段录像,还原红军高举红旗,迎着火光,攀着铁索,冒着密密的弹雨,冲破敌人的火网的悲壮画面,还配上这首诗谱上曲子的歌观后让学生谈感受。良好的多媒体音响效果,丰富了学生的视听体验,激起了他们对红军英勇、不怕牺牲的精神的深刻理解,对激烈的战斗场面了然于心,从而激起了学生对英勇红军无比敬佩与崇敬之情。更为学生打开了想表达此刻内心感受的欲望,学生就易如反掌地找出关键词:高举、迎着、攀、冒、冲、等这些动词中足以体现红军的英勇,战斗的激烈。
  四、充分应用课程资源,激学生探究拓展
  尽管有多媒体课程资源的辅助教学让四十分钟扩容,但课堂教学时间还是有限的,为了更好构建高效课堂,使学生的认识得以延伸与升华,让学生的知识与方法得以迁移,激发学生探究进行拓展这一环节必不可少。比如《中国石拱桥》是一篇说明文,里面有很多建筑术语,这对学生的学习有一定的困难。在备课中,本人定的其中一个学习目标也是学习重点是:了解我国桥的建筑历史,欣赏我国桥的独特之美。怎样实现这个教学目标呢?学生对文本的阅读感受和教师的指导讲解固然重要,但远远比不上让学生见识一下中国典型的传统桥的图片,让他们自己去发现、总结中国桥的特征。为此,本人在网上找了一组桥的图片,在讲到中国石拱桥的特征的时候投影给学生看,面对生动真实的图片,学生产生了一种联想,亲眼看到了精彩的中国建筑。这样,不仅能较好地突破重难点,同时又使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得到了提升。
  五、利用网络资源、开拓学生视野
  初中学生基本上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技术和上网知识,我们可以运用互联网上的资源,打破封闭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语文教学,拓展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知识需求。尤其在综合性学习过程中,围绕教材内容向学生展示预选项目,让学生自己上网查寻需要的有关教学内容和预先项目的信息资料。
  如教学《探索月球奥秘》一课时,我没有仅结合书本给学生讲接月球的知识、文化。而是指导学生分成兴趣小组上网浏览网页,自己动手查找相關知识,在网络环境下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通过网上查寻,合作交流,学生明白了非常多的月球奥秘。如:月球起源、月相月食、人类登月……明白了丰富多彩的月球文化,如与月亮有关的神话传说、关于月亮的诗歌、月亮的美称与雅号、赏月佳对……学生们通过网络,激发了学习兴趣,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学到了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当然,信息技术对语文教学的促进作用,大大超过了我前边所陈述的几点。我坚信: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的课程整合无疑将是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课程学习方式,必将成为21世纪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在我们大力推行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倡导和探索信息技术和初中语文学科整合的教学,对于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改变教与学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信息时代的初中语文教师应该改变观念、积极探索、努力实践、大胆创新,让信息技术更好地为推动课程教学服务。
  总之,课程资源的运用已常态化走进语文教学的课堂,已深入每一位一线教师的心,已贯穿于每一堂语文教学之中,已深深被学生们喜欢。课程资源的直观、形象,在教学中的优势日趋彰显,课程资源的科学灵活应用,确能让课堂生动、高效。
其他文献
摘要:逸云是刘鹗在《老残游记》续中着力塑造的一个特殊的女性形象。本文将《老残游记》续中一至六回逸云的遭遇分为着相与无相两个时期,通过其在两时期中的表现与变化,深入分析逸云的人物形象。  关键词:《老残游记》;逸云;着相;无相  在《老残游记》这本小说当中,刘鹗塑造了多个鲜明而独具特色的女性人物形象,但笔墨花费最多,形象勾勒得最为丰满的一位,便是斗姥宫的尼姑——逸云。斗姥宫虽是个尼姑庙,但它具有着非
期刊
摘要:关于《长恨歌》的主题讨论,学界历来存在争议。本文在客观总结前人观点的基础上,分析造成论争的争议点。主张摈弃单一主题的模式,从爱情说、讽喻说、感伤说三重主题对作品进行深入剖析。根据内在的层次性,从而消解主题间的矛盾性,这比一般的双重主题说等观点在同一平面中解说,显得更为合理。  关键词:《长恨歌》;三重主题;悲剧意蕴  一、引言  恩格斯有言:“作品的观点愈隐蔽,对艺术作品来说就愈好。”《长恨
期刊
摘要:魏晋风流,遗世高蹈,肆意酣畅,诗酒交融。同是饮酒之人,“饮坛北斗”刘伶与“嗜酒成性”的陶渊明却表现出两种不同的饮酒之境。根据刘伶和陶渊明的酒诗比较,可以看出两种不同的士人心态——竹林七贤式的自我放纵和陶渊明式的闲适坦然。  关键词:刘伶;陶渊明;酒诗  酒诗,于我们而言并不陌生。从最古老的《诗三百》开始就有写酒的诗句,到后来的汉赋及魏晋南北朝诗词以及以后的唐诗宋词,直至元明清的诗词曲赋,处处
期刊
摘要:加拿大著名作家艾丽丝·门罗是“当代短篇小说大师”,被誉为“加拿大的契诃夫”,她的小说既有契诃夫小说中的那种现实感,又有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文学的诸多特点。其中的各种叙事技巧到了门罗笔下都具有了自成一格的独特性。本文选取门罗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熊从山那边来》,分析和论述门罗这种独特的创作技巧。  关键词:艾丽丝·门罗;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熊从山那边来》  艾丽丝·门罗(Allce Munro
期刊
《氓》一直以来都被普遍认为是一首“弃妇诗”。但在我看来,《氓》不能简单地被认作一首“弃妇诗”,它有愤恨,却不隐忍,不自悲自伤。《氓》中女主人公不是自怨自艾、顾影自怜的形象,她展示的是一种敢爱敢恨,自由洒脱的风度。整首诗讴歌的是女性在礼制压抑下的精神扩张和大胆追求爱情自由、婚姻幸福的女性意识。  在礼制既成的周代,女主人公敢于挣脱现实束缚,追求自己的爱情。那个嗤嗤地笑着来“抱布贸丝”的男子来向她求婚
期刊
摘要: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大量无题诗,具有较高艺术成就,产生深远影响。无题诗有意隐去题旨,主旨具有不确定性,诗人将在生活中长期积累的情思在诗句中通过设置连串的由情感外化的意象进行表达,立象以传情,呈现委婉深曲的朦胧美。在无题诗中,意象的选择、排列方式和所用表现手法等都对作者营造全诗朦胧美,并以不确定之情境表达深重的情感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将对李商隐无题诗中意象的设置特点进行讨论,探究其有主意营造无题诗
期刊
摘要: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之一是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小学生的形象思维。结合教学经验来看,通过绘画的手段,更有利于激发出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们通过对人物、景物、事件等的观察,更加品味出景色或者事物的内涵,感悟到语言文字的美。同时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关键词:形象思维;语文教学;绘画教学  低年级小学生由于入学时间较短,良好的习惯还没有养成。抽象思维还处在初始阶段,因此,应充分
期刊
摘要:从权力意志理论解读潘金莲的人生,可知潘金莲靠西门庆实现了她的权力意志,摆脱了底层生活。她为了维护和扩大权力意志,又陷入了控制和反抗的困境。最终因丧失了权力意志,毁灭了自己。  关键词:潘金莲;权力意志;反抗  [正文]和基调,即仍以西门庆和潘金莲的爱恨情仇为主。《金瓶梅》不仅是刻画酒色财气的世情小说,更是一部揭露封建时期女性不幸的作品。  《金瓶梅》中的女性各有各不幸与反抗。如,潘金莲的一生
期刊
摘要:十年的日本留学经历对郁达夫的小说创作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其早期小说多以留日学生为写作对象,着重表现这一群体在在特定时空背景下的生存遭遇与精神困境。通过对这类典型人物形象的解读,可以探寻郁达夫留日期间的生活轨迹,剖析作家内心的情感体验,更好地把握其早期小说创作的风格特点。  关键词:郁达夫;早期小说;留日学生  1911年辛亥革命前后,中国掀起了第二股留日热潮,许多知识青年和有志之士纷纷东渡
期刊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技术迅速兴起,并逐渐进入课堂,将传统的课堂教学引入了一个全新的现代化境界。如何把握好制作多媒体课件的关键,对于促进课堂教学新模式的应用,对于加快学校教育现代化的进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平台;素材;课件设计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在教学上的应用日趋广泛。现在许多学校都建成了校园网,并与Internet连接,构成了全方位、多渠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