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很有必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以实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呢?现在结合本人的数学教学经验和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融洽师生关系,产生学习兴趣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由于任教课时少,师生交流机会不多,很容易在学生中形成古板、严厉的印象。如果学生感觉老师很可怕,就很难喜欢他上的课。因此,数学教师在平时要多找学生谈心,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尽可能经常与学生进行一些集体活动,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亲和力,这样学生才能喜欢这位教师,进而喜欢数学这门课程。特别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常常会产生一些后进生,对他们的态度,教师尤其不能动辄训斥,应该循循善诱,特别注意爱护他们的自尊心,要经常运用表扬、奖励的手段鼓励他们。及时的表扬,这样才能使他们从怕上数学课直至爱上数学课,对数学这门课程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营造教学氛围,提高学习兴趣
1.角色的转换
学习兴趣的培养关键在于教师的激发;教师仍占据“领导者”的角色,学生只会成为忠实的听众;教师要使自己变成学生的“参谋”,为学生突破难点、提供参考信息;要成为一个询问者,故作不知,问原因,找漏洞。这样,才能有意识地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2.努力拉近与学生间的心理距离
教师除了在课堂上以平等、热情的心态对待学生外,还应在课外进行感情投资,多接触学生,主动找学生谈心,询问其学习、生活情况,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
3.尊重、理解、宽容每一个学生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的选择、学生的个性,关心每一位学生。在学生有错时,不过分批评指责而是给他们改过的时间和机会,使学生感到“老师在期待着我”,从而自觉地投入到积极学习之中。
三、以生动的实例,描述枯燥的概念,使比较抽象的内容变得通俗形象
数学知识原本就比较抽象,不象语文具有描述性,美术具有的直观性,体育具有的身体参与性。各种概念的描述既枯燥又无味。要使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易懂,就得从生活中挖掘素材,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利用数学知识,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四、在课堂上要做到以下几点
1.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好奇心,自主学习
“好奇”是儿童的天性,是兴趣的源头,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动机。例如,我在进行?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先写出一个数128,问学生这个数能不能被2整除,经计算后,学生回答能。接着,我让学生每人报一个数,看老师不用计算能不能迅速判断出谁说的数能被2整除,谁说的数不能被2整除,这时,教室里气氛十分活跃。当教师对学生报的多位数都能准确说出能否被2整除时,同学们感到非常惊讶。接着,我进一步质疑:你们自己不用计算,能准确地一眼就看出一个数能否被2整除吗?学生们都摇了摇头。此时,我紧紧抓住这个机会,迅速出击,说道:你们想知道能被2整除的数有什么特点吗?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想!”我继续说道:今天我們就来找一找能被2整除的数有什么特点。在老师创设的这种情境下,孩子们的求知欲望达到了极点,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乐学、爱学。
2.点拨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发现
数学教学中,有许多新知识与旧知识有着紧密的联系,学生完全有能力自己自学这些知识,这样的新课就大胆的放手让学生去自学,只需在新知识的生长点上给予关键性的点拨。例如,小数的乘除法,它们的计算法则和整数的计算法则基本相同,只是小数点的位置是新问题。于是我就请学生自己动手计算,在小数点的位置问题上进行点拨,学生发现原来小数乘法仅仅是小数点在移动,于是很容易地突破了这个难点,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分层设问,引导学生自主推导
有些知识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的,很难用旧知识来引导,就用一组设问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例如,教学用画正字的方法来统计数据这一内容,要求学生统计出一个路口过往不同类型车辆的数据,先列出一组设问:车辆来往有规律吗?用数数的方法行吗?学生在这组设问后想出统计各种类型车辆用画线段的方法,一条线代表一辆车,有的同学说用画正字的方法好数。这样一来,学生自己推导出了统计方法,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很容易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鼓励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调动积极性
教师在教学中应当精心设计每一堂课的教学过程,注重学法的指导,着眼于学生的学,其中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兴趣。例如,我在进行?认识几分之一教学时,以1/2为认识基础,先让学生折出一张长方形纸的1/2,然后再让学生折出不同形状图形的1/2,在这个基础上建立?几分之一的概念,从而抽象出?将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几分之一这一分数的本质特征,这样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调动了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加深了理解,为后面的?认识几分之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学生的学习是认知与情感的结合,每个学生都渴望成功,这是他们的共同心理。因此,教师要认真研究课堂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体现学生的主体;要有意识地创设各种情境,为各类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要了解学生的需要类型,尽可能地创设各种条件,满足他们的不同需要,使他们都能获得成功。比如:提出问题时,可以根据问题难度程度的不同,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回答,这样可以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都能在学习中感受到成功的快乐,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一、融洽师生关系,产生学习兴趣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由于任教课时少,师生交流机会不多,很容易在学生中形成古板、严厉的印象。如果学生感觉老师很可怕,就很难喜欢他上的课。因此,数学教师在平时要多找学生谈心,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尽可能经常与学生进行一些集体活动,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亲和力,这样学生才能喜欢这位教师,进而喜欢数学这门课程。特别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常常会产生一些后进生,对他们的态度,教师尤其不能动辄训斥,应该循循善诱,特别注意爱护他们的自尊心,要经常运用表扬、奖励的手段鼓励他们。及时的表扬,这样才能使他们从怕上数学课直至爱上数学课,对数学这门课程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营造教学氛围,提高学习兴趣
1.角色的转换
学习兴趣的培养关键在于教师的激发;教师仍占据“领导者”的角色,学生只会成为忠实的听众;教师要使自己变成学生的“参谋”,为学生突破难点、提供参考信息;要成为一个询问者,故作不知,问原因,找漏洞。这样,才能有意识地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2.努力拉近与学生间的心理距离
教师除了在课堂上以平等、热情的心态对待学生外,还应在课外进行感情投资,多接触学生,主动找学生谈心,询问其学习、生活情况,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
3.尊重、理解、宽容每一个学生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的选择、学生的个性,关心每一位学生。在学生有错时,不过分批评指责而是给他们改过的时间和机会,使学生感到“老师在期待着我”,从而自觉地投入到积极学习之中。
三、以生动的实例,描述枯燥的概念,使比较抽象的内容变得通俗形象
数学知识原本就比较抽象,不象语文具有描述性,美术具有的直观性,体育具有的身体参与性。各种概念的描述既枯燥又无味。要使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易懂,就得从生活中挖掘素材,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利用数学知识,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四、在课堂上要做到以下几点
1.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好奇心,自主学习
“好奇”是儿童的天性,是兴趣的源头,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动机。例如,我在进行?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先写出一个数128,问学生这个数能不能被2整除,经计算后,学生回答能。接着,我让学生每人报一个数,看老师不用计算能不能迅速判断出谁说的数能被2整除,谁说的数不能被2整除,这时,教室里气氛十分活跃。当教师对学生报的多位数都能准确说出能否被2整除时,同学们感到非常惊讶。接着,我进一步质疑:你们自己不用计算,能准确地一眼就看出一个数能否被2整除吗?学生们都摇了摇头。此时,我紧紧抓住这个机会,迅速出击,说道:你们想知道能被2整除的数有什么特点吗?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想!”我继续说道:今天我們就来找一找能被2整除的数有什么特点。在老师创设的这种情境下,孩子们的求知欲望达到了极点,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乐学、爱学。
2.点拨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发现
数学教学中,有许多新知识与旧知识有着紧密的联系,学生完全有能力自己自学这些知识,这样的新课就大胆的放手让学生去自学,只需在新知识的生长点上给予关键性的点拨。例如,小数的乘除法,它们的计算法则和整数的计算法则基本相同,只是小数点的位置是新问题。于是我就请学生自己动手计算,在小数点的位置问题上进行点拨,学生发现原来小数乘法仅仅是小数点在移动,于是很容易地突破了这个难点,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分层设问,引导学生自主推导
有些知识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的,很难用旧知识来引导,就用一组设问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例如,教学用画正字的方法来统计数据这一内容,要求学生统计出一个路口过往不同类型车辆的数据,先列出一组设问:车辆来往有规律吗?用数数的方法行吗?学生在这组设问后想出统计各种类型车辆用画线段的方法,一条线代表一辆车,有的同学说用画正字的方法好数。这样一来,学生自己推导出了统计方法,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很容易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鼓励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调动积极性
教师在教学中应当精心设计每一堂课的教学过程,注重学法的指导,着眼于学生的学,其中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兴趣。例如,我在进行?认识几分之一教学时,以1/2为认识基础,先让学生折出一张长方形纸的1/2,然后再让学生折出不同形状图形的1/2,在这个基础上建立?几分之一的概念,从而抽象出?将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几分之一这一分数的本质特征,这样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调动了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加深了理解,为后面的?认识几分之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学生的学习是认知与情感的结合,每个学生都渴望成功,这是他们的共同心理。因此,教师要认真研究课堂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体现学生的主体;要有意识地创设各种情境,为各类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要了解学生的需要类型,尽可能地创设各种条件,满足他们的不同需要,使他们都能获得成功。比如:提出问题时,可以根据问题难度程度的不同,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回答,这样可以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都能在学习中感受到成功的快乐,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