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对来自家蚕的内网虫属样微孢子虫和家蚕微孢子虫的形态、表面蛋白及侵染性进行了比较研究.内网虫属样微孢子虫孢子显著小于家蚕微孢子虫,孢囊中孢子数为8~32个,只侵染中肠组织
【机 构】
:
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无脊椎动物病理实验室,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无脊椎动物病理实验室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来自家蚕的内网虫属样微孢子虫和家蚕微孢子虫的形态、表面蛋白及侵染性进行了比较研究.内网虫属样微孢子虫孢子显著小于家蚕微孢子虫,孢囊中孢子数为8~32个,只侵染中肠组织,对家蚕无胚胎传染性.SDS-Urea PAGE和2D-PAGE图谱显示两种孢子表面蛋白有明显差异.在SDS-Urea PAGE中,内网虫属样微孢子虫的主要表面蛋白为22 kD,而家蚕微孢子虫为45 kD.2D-PAGE显示,当上样量为120 μg时,内网虫属样微孢子虫孢子表面蛋白斑点有330多个,而家蚕微孢子虫孢子只有160多个,其中仅有
其他文献
脱胶蚕丝经不同处理制得多孔碱化丝素和丝素粉末,采用吸附和戊二醛交联法将链霉菌(Streptomyces flavovirens A8)固定,制得不同的固定化链霉菌(Ⅰ、Ⅱ、Ⅲ).实验结果表明:其
20-羟基蜕皮酮(20-hydroxyecdysone,简称20E)是节肢动物生长、发育、蜕皮和生殖的重要控制激素,也普遍存在于哺乳动物体内及其食物中.为了研究20E对小鼠体能的影响,从出生后2
根据物种间同源基因相对保守的特点,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以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腺苷酸转移酶基因(adenine nucleotide translocase, ant) cDNA序列作为模板,对家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