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屏山县三个乡镇的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入手,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数据、资料,归结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造成这些教育问题的原因,进而提出解决问题对策。对农村留守儿童生活及发展状况的调查研究,深入分析他们的心理及学业状况,旨在吸引社会各界人士了解他们真实的生活环境和教育现状,呼吁社会各界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促进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一个稳定的教育环境,保障他们正常的学习、生活、健康成长。
关键词: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对策
引言:近年来,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已成为当今社会的热点之一,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蓬勃发展,我国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为了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和发展空间,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由此,在广大农村一个新的特殊群体——“农村留守儿童”也随之产生了,并且随着该群体的壮大,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也日渐突出。由于农民工与子女分隔在两地的局面,一些留守儿童出现了许多心理、思想、学习等问题以及人生观、价值观上的偏差问题,而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归结于他们所受的教育不理想,实质上就是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存在缺陷。而宜宾市屏山县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县,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比较突出。因此,我们选择对屏山县三个乡镇的留守儿童的心理及教育情况作一个调查研究。
一、实验过程
为了调查农村留守儿童现在的教育现状,我们选择了比较典型的宜宾市屏山县的鸭池乡、夏溪乡和屏山县彝族乡的三个地方。实验过程如下:
1.我们根据时间的合理安排,选择了宜宾市屏山县。因为宜宾是研究成员的家乡,可以节约大量的住宿费和生活费。我们花了一天时间安顿下来。
2.准备前期工作。利用同学家里的电脑设计了问卷调查样本,参考了网上的资料,总共设计了三分报告,分别针对学生、家长和老师。充分了解鸭池乡、夏溪乡和屏边彝族乡的比较集中的小学、初中和高中的学校地点和多个农村赶集的地方。准备好多支笔。
3.发表和收表。分为两组,第一天一组去屏边彝族乡,另一组去夏溪乡发问卷调查表。因为上午是农村人活动的主要时间所以把调查家长时间安排在上午,对于学生和老师是下午到教室去发调查表,下午六点结束这一天的任务。同样的过程第二天在鸭池乡进行。
4.利用统计学原理的数据整理方法,花了一天的时间统计和整理数据,根据最终的数据分析,得出了的结果详见实验论文的讨论部分。
5.回到学校,写出初稿。将数据整理出来后,每个人都要分析数据、总结问题并在寝室运用网络查找有关留守儿童的文献,这些文献在论文后面有注明。
6,修改订正论文。
二、实验结果和决策
1、 对教育工作者的问卷调查分析得知:因为其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差异十分明显,在差生中比例占到76.3%。,据学校老师反映,学习不认真的往往是留守儿童,大概只有20.8%的同学会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而且部分留守儿童对于老师和同学有抵触情绪,其中,91.37%的人看到老师会紧张28.6%的孩子与老师发生过冲突。再则大部分监护人没有能力辅导和监督孩子学习,导致相当数量的留守儿童产生厌学、逃学、辍学现象。
2、 通过对家长的问卷调查分析得知:父母双方都外出打工的占到58.17%。家长们一年有很少的时间陪在孩子身边,根本不可能督促孩子的学习。约有14.94%的家长对孩子成绩不好根本没有反应。因为与孩子之间缺少沟通,监护人的知识水平不高,只能在孩子的衣食住行上下功夫,加之84.6%的老人过分溺爱孩子,导致孩子没大没小,不知道尊重长辈。父母有时会在电话中教育孩子,结果发现许多孩子有逆反心理。与父母交流时产生沟通障碍甚至发生口角,父母对此只能表示无可奈何。
3、 通过对留守儿童的问卷调查分析得知:在调查问卷的主观题部分,69%的孩子是和自己的(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79.9%留守儿童希望和外出打工的父母生活在一起。父母不在身边,老人年纪又大,于是许多家务活都加在了小小的孩子身上,难免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在调查中发现,有36.2%的孩子和父母一个星期联系一次,49%的一个月联系一次甚至更少。孩子们的学习目标不明确,厌学思想比较严重,22.3%的人认为读书是父母要求的,18.4%的人甚至不知道读书干什么,32.6%表示读完初中就打工赚钱,17.56%的孩子有过逃学的现象。有自卑心理的孩子比较多,40%的孩子表示害怕陌生人,他们之中有34.7%的人害怕被人欺负;11.5%的人觉得自己受歧视;9.5%的人有过被遗弃的感觉。总体上来看仅有29%的孩子能够自觉学习,大多数孩子需要在督促下学习。有14.5%孩子觉得社会不公平,看不到希望,进而上网成瘾,荒废学业。另外学校和家长对孩子的关心度不够,不少孩子内心孤单,觉得自己没人疼、没人爱。
对此我们应该提出一些有效对策。具体主要有以下方面:
1、 政府应该加快当地经济发展,可以多多承包工程或接受外来投资,留住当地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劳动力往回转移,从而减少留守儿童的数量。
2、 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组织学生们广泛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把表演文化引进课堂,形成有地方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可以安排辩论会或文艺表演活动,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同时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在学校举办的活动中,多把机会留给留守学生,帮助他们走出自闭的心理障碍,帮助他们改正不良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地人生观和价值观。
3、 开展心理咨询活动,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课,特别是班主任要及时发现孩子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学生经常交流。可以让他们担任班干部,一方面起到激励和鞭策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加强他们和班上其他同学的沟通和交流,形成良好的团队精神,找到归属感。
4、学校可以要求老师和家长每月至少进行一次通话,家长们可以尽量留一方在家照看孩子和老人。即使外出后也要经常与留守在家中的孩子进行沟通,要对其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这项工作要充分的利用春节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的“黄金季节”,召开家长会并进行探讨。除此之外还可以开展一些座谈会,让监护人参加,使他们能以更好的方法引导和教育孩子。
结言: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素质如何,他们的教育状况如何,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留守儿童是未成年人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占据的比重也越来越大,那么,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就成为了极其重大的任务。
我们应该让社会、政府意识到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严重性和重要性,从而帮助和促进留守儿童在身心健康和行为习惯方面良好发展;在学业成绩方面稳步提高。教育工作者也应有爱心、细心、耐心去对待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关系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关键问题。所以,我们应该高度配合,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关心留守儿童的教育成长,推动农村教育水平的提高,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作者单位:西华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康良辉;农村留守儿童课堂教育问题初探[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2年07期
[1]胡枫;李善同;父母外出务工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影响——基于5城市农民工调查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9年02期
[1]张德乾;农村留守儿童交往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1期
[1]何智明;杜学元;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成因及对策[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年11期
[1]范方;留守儿童焦虑/抑郁情绪的心理社会因素及心理弹性发展方案初步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关键词: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对策
引言:近年来,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已成为当今社会的热点之一,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蓬勃发展,我国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为了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和发展空间,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由此,在广大农村一个新的特殊群体——“农村留守儿童”也随之产生了,并且随着该群体的壮大,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也日渐突出。由于农民工与子女分隔在两地的局面,一些留守儿童出现了许多心理、思想、学习等问题以及人生观、价值观上的偏差问题,而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归结于他们所受的教育不理想,实质上就是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存在缺陷。而宜宾市屏山县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县,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比较突出。因此,我们选择对屏山县三个乡镇的留守儿童的心理及教育情况作一个调查研究。
一、实验过程
为了调查农村留守儿童现在的教育现状,我们选择了比较典型的宜宾市屏山县的鸭池乡、夏溪乡和屏山县彝族乡的三个地方。实验过程如下:
1.我们根据时间的合理安排,选择了宜宾市屏山县。因为宜宾是研究成员的家乡,可以节约大量的住宿费和生活费。我们花了一天时间安顿下来。
2.准备前期工作。利用同学家里的电脑设计了问卷调查样本,参考了网上的资料,总共设计了三分报告,分别针对学生、家长和老师。充分了解鸭池乡、夏溪乡和屏边彝族乡的比较集中的小学、初中和高中的学校地点和多个农村赶集的地方。准备好多支笔。
3.发表和收表。分为两组,第一天一组去屏边彝族乡,另一组去夏溪乡发问卷调查表。因为上午是农村人活动的主要时间所以把调查家长时间安排在上午,对于学生和老师是下午到教室去发调查表,下午六点结束这一天的任务。同样的过程第二天在鸭池乡进行。
4.利用统计学原理的数据整理方法,花了一天的时间统计和整理数据,根据最终的数据分析,得出了的结果详见实验论文的讨论部分。
5.回到学校,写出初稿。将数据整理出来后,每个人都要分析数据、总结问题并在寝室运用网络查找有关留守儿童的文献,这些文献在论文后面有注明。
6,修改订正论文。
二、实验结果和决策
1、 对教育工作者的问卷调查分析得知:因为其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差异十分明显,在差生中比例占到76.3%。,据学校老师反映,学习不认真的往往是留守儿童,大概只有20.8%的同学会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而且部分留守儿童对于老师和同学有抵触情绪,其中,91.37%的人看到老师会紧张28.6%的孩子与老师发生过冲突。再则大部分监护人没有能力辅导和监督孩子学习,导致相当数量的留守儿童产生厌学、逃学、辍学现象。
2、 通过对家长的问卷调查分析得知:父母双方都外出打工的占到58.17%。家长们一年有很少的时间陪在孩子身边,根本不可能督促孩子的学习。约有14.94%的家长对孩子成绩不好根本没有反应。因为与孩子之间缺少沟通,监护人的知识水平不高,只能在孩子的衣食住行上下功夫,加之84.6%的老人过分溺爱孩子,导致孩子没大没小,不知道尊重长辈。父母有时会在电话中教育孩子,结果发现许多孩子有逆反心理。与父母交流时产生沟通障碍甚至发生口角,父母对此只能表示无可奈何。
3、 通过对留守儿童的问卷调查分析得知:在调查问卷的主观题部分,69%的孩子是和自己的(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79.9%留守儿童希望和外出打工的父母生活在一起。父母不在身边,老人年纪又大,于是许多家务活都加在了小小的孩子身上,难免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在调查中发现,有36.2%的孩子和父母一个星期联系一次,49%的一个月联系一次甚至更少。孩子们的学习目标不明确,厌学思想比较严重,22.3%的人认为读书是父母要求的,18.4%的人甚至不知道读书干什么,32.6%表示读完初中就打工赚钱,17.56%的孩子有过逃学的现象。有自卑心理的孩子比较多,40%的孩子表示害怕陌生人,他们之中有34.7%的人害怕被人欺负;11.5%的人觉得自己受歧视;9.5%的人有过被遗弃的感觉。总体上来看仅有29%的孩子能够自觉学习,大多数孩子需要在督促下学习。有14.5%孩子觉得社会不公平,看不到希望,进而上网成瘾,荒废学业。另外学校和家长对孩子的关心度不够,不少孩子内心孤单,觉得自己没人疼、没人爱。
对此我们应该提出一些有效对策。具体主要有以下方面:
1、 政府应该加快当地经济发展,可以多多承包工程或接受外来投资,留住当地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劳动力往回转移,从而减少留守儿童的数量。
2、 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组织学生们广泛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把表演文化引进课堂,形成有地方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可以安排辩论会或文艺表演活动,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同时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在学校举办的活动中,多把机会留给留守学生,帮助他们走出自闭的心理障碍,帮助他们改正不良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地人生观和价值观。
3、 开展心理咨询活动,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课,特别是班主任要及时发现孩子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学生经常交流。可以让他们担任班干部,一方面起到激励和鞭策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加强他们和班上其他同学的沟通和交流,形成良好的团队精神,找到归属感。
4、学校可以要求老师和家长每月至少进行一次通话,家长们可以尽量留一方在家照看孩子和老人。即使外出后也要经常与留守在家中的孩子进行沟通,要对其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这项工作要充分的利用春节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的“黄金季节”,召开家长会并进行探讨。除此之外还可以开展一些座谈会,让监护人参加,使他们能以更好的方法引导和教育孩子。
结言: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素质如何,他们的教育状况如何,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留守儿童是未成年人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占据的比重也越来越大,那么,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就成为了极其重大的任务。
我们应该让社会、政府意识到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严重性和重要性,从而帮助和促进留守儿童在身心健康和行为习惯方面良好发展;在学业成绩方面稳步提高。教育工作者也应有爱心、细心、耐心去对待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关系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关键问题。所以,我们应该高度配合,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关心留守儿童的教育成长,推动农村教育水平的提高,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作者单位:西华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康良辉;农村留守儿童课堂教育问题初探[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2年07期
[1]胡枫;李善同;父母外出务工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影响——基于5城市农民工调查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9年02期
[1]张德乾;农村留守儿童交往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1期
[1]何智明;杜学元;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成因及对策[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年11期
[1]范方;留守儿童焦虑/抑郁情绪的心理社会因素及心理弹性发展方案初步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