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单枚甲状旁腺原位保留后的大体形态和功能转归变化规律,为临床上不同血供类型的甲状旁腺原位保留后的存活,功能及预后的判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行单侧甲状腺切除,术中因甲状旁腺的类型和血供原因行一枚甲状旁腺移植,原位保留另一枚甲状旁腺的4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后不同时段通过事先留置的引流管用0.5 cm的鼻内窥镜对目标甲状旁腺进行动态观察.术后第1、2、3天,每天上午7点至8点抽取引流液测dPTH.根据甲状旁腺原位保留的具体情况分为3个两两比较组,1组:腺体裸化面积≤50%和>50%.2组:原位保留的甲状旁腺肉眼可辨认血管蒂的有无.3组:上甲状旁腺和下甲状旁腺.统计分析用SPSS 17.0软件包.结果 术后不同时间段通过内窥镜共观察目标甲状旁腺26枚,其中上甲状旁腺19枚,下甲状旁腺7枚.手术24 h后内窥镜找到并记录18枚,3枚上甲状旁腺未找到.48 h后找到并记录19枚.4枚上旁腺未找到.术中15枚上旁腺中14枚基本完整保留其血供,有肉眼可辨的血管蒂相连.1枚无明显血管蒂,该上甲状旁腺术后24h、48h观察腺体均为黑色,认为坏死可能,其余上旁腺无坏死征象.7枚下旁腺原位保留后裸化面积在50.0%~95.0%,只有2枚有明显的血管蒂,其余5枚无血管蒂,4枚腺体只有纤维组织膜与周围相连.术中原位保留后只有2枚有淤血表现,5枚术中变色不明显.24 h后观察到2枚有轻度淤血呈显淡褐色,1枚缺血呈黄白色;其余2枚色泽正常.48 h后2枚有轻度淤血呈显淡红褐色,5枚色泽正常,1枚缺血呈黄白色.实验数据统计学分析结果:(1)不同裸化面积,不同时间段dPTH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甲状旁腺原位保留后腺体裸化面积越大,则血供破坏越大,对腺体功能影响越明显.(2)血管蒂的有无,不同时间段dPTH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从术后不同时间段dPTH实验数据来看,两组间存在差异(P<0.05),有血管蒂组术后dPTH的值大于无血管蒂组,但统计学分析两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考虑是否和样本数量有关.(3)上、下甲状旁腺,不同时间段dPTH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证实上甲状旁腺较下甲状旁腺更易原位保留,相对来说腺体裸化少,对血供破坏小,周围小血管和结缔组织较完整.上甲状旁腺原位保留后对血供的影响明显小于下甲状旁腺,术后功能好于下位甲状旁腺.结论 通过内窥镜观察和监测甲状腺术后dPTH水平和变化规律完成了对单枚原位保留的甲状旁腺术后近期形态和功能的研究.术后dPTH维持在一个高水平是原位保留的甲状旁腺存活的直接证据.甲状腺术后高dPTH说明了大多数情况下手术只是影响了 PTH分泌入血的途径,原位保留的甲状旁腺仍能持续分泌大量的PTH.术后dPTH在24 h后就降至低水平,提示原位保留的甲状旁腺损伤较重,血供破坏明显,甲状旁腺的分泌功能明显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