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徐凯成老师否认网上流传的一篇文章是他写的,
而是他人整理的他讲演的部分内容。
这篇使用了徐老师第一人称的文章,
在转来转去中标题也改了又改,
如《北大四成新生认为活着人生没有意义,甚至已经放弃自己!》
《学生得了空心病,30%北大新生厌学》,但意思基本不变。
文中的核心话语是这段:我做过一个统计,北大一年级的新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其中有30.4%的学生厌恶学习,或者认为学习没有意义。……还有40.4%的学生认为活着人生没有意义,我现在活着只是按照别人的逻辑这样活下去而已。
还有这段对空心病的描述:空心病看起来像是抑郁症,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快感缺乏,如果到精神科医院的话,一定会被诊疗抑郁症,但是问题是药物无效,所有药物都无效。
看完文章,我感觉整篇文字整理得有意无意逻辑有些缺失,让人无意识中产生这样的逻辑推理:40%的北大新生认为人生没有意义,得了空心病,于是有人自杀。
这个逻辑有点骇人了,可能因此徐老师否认这是他的原意,他不可能做这样的推理。
一石激起千篇文,有位文字网红女同学的反文亦在朋友圈流转,原文《认为人生没有意义就是“空心病”?》也被改了几道标题,如《不好意思,我就是那40%的北大新生》。
这位笔名姓羋的同学的这10万 之文亦招致讨伐。反驳她的有几点。一反她对抑郁的轻视。她在文中轻松调侃心理测试和抑郁:北大入学第一周,学校要求我们做一个心理健康测试。那天晚上我在宿舍一边做题,一边和室友开玩笑:按这个题目设计的思路,我肯定是抑郁症无疑了。北大新生心理健康测试里正有一题,你认为人生有意义吗?按照有无程度,有ABCD四个选项供我选择。而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毫无意义。至于什么“你最近很难过吗”之类的题,因为正处于一段感情的断层期,我只好老实选择了最严重的那项。就连“你有过结束生命的念头吗?”我也诚实地答了“偶尔有”。
这段成了文体,被改编为各种段子。
羋同学接着写道:嗯,报告结果显示我有严重的抑郁症倾向。如果再严重一个等级感觉会被约谈。我知道自己可能有点变态,但我并不认为自己有抑郁倾向。毕竟任何一个以正常寿命而终的人可能都会惊讶地发现,他这一生,曾经轻率地动过数十次乃至数百次自杀的念头,甚至冲动地实施过数次自杀的准备,然而他还是活到了寿终正寝的那一刻。
正是这一段被目睹被抑郁折磨的同学和心理工作者严重批驳,他们认为对抑郁不能如此轻率。
有的同学写道:因为母亲工作原因,从小就接触到抑郁症这个话题和身患抑郁的高校学子的故事。她不理解高校负责学生心理健康和安全的老师,不理解为什么有那些看似无意义的问卷,我却知道,我妈妈是怎样在半夜两点出门去和她的同事们一起找失联的抑郁学生,是怎样从家庭聚会里匆匆离开去处理突发事件,去医院整晚陪着抢救轻生未遂的学生,去安抚把气撒在学校头上的家长……
还有标题为《不好意思,我就是将来可能给你开抑郁倾向报告的心理学工作者》文章,这明显是一位心理工作者,他要为心理测量和心理工作正名:专业的抑郁倾向量表,绝不会因为你选择了“生活完全没有意义”这个令你沾沾自喜的选项,就给出一个你自以为武断得出的重性抑郁倾向诊断报告。只有真正经历了严格的心理学训练的人,才会知道一份量表从诞生到最终发放到你的手中,究竟经历了多少磨难。
磨难一词绝非言过其实。从最初的编撰题库开始,一份合格的测量需要经历反复的预实验、抽样、重测、分半、常模、因素分析、反向、诈病等一系列谨慎工作,你不亲手操作真的根本无法想象其繁琐程度,这之后才有可能投入实际的测评中——而这个循环的过程少则数月,多则十数年。用最简单的话来讲,与大家熟知的网上一搜可得的伪心理学式“测验”不同,严格的心理学测量是一套完整的系统,所谓“虽然我完全知道如何在心理健康测试里答出非常健康的选项”,真的仅是笑谈。
所谓的心理评估报告和约谈,不过是希望给那些真正有心理问题、本人也有求助意愿的同学一个更安全简捷的通道,如果这真的不幸耽误了自认为毫无心理问题的你最宝贵的时间和自由,我只能替咨询师和其他迫切需要心理帮助的同学向你致以最诚挚的歉意。
反羋之二是她对意义和无意义的解读,因为她本科是学哲学的,在北大读法学研。她的文章和反驳人对哲学和意义都有很深的理解,但我表示不太懂,所以此处略去N字。
反羋之三是指责她用这事炒作自己,羋同学有公众号,大家表示都懂。
反羋之四是反对她的“代表”,羋同学原文中有此句:我应该就是最近流传颇广的那篇文章《北大四成新生认为活着人生没有意义,甚至已经放弃自己!》里40%的一个分子。
很久以来,关于大学生的负面消息,隔一段时间就出来一个,引起社会的关注。如马加爵、清华学生泼熊、复旦室友投毒等。
但是,这些事件中我们很少能听到当事人——大学生自己的声音。大学生什么样,大学生为什么这样,大学生该怎么做,都是社会人在指指点点。
但是,我觉得这次关于空心病的讨论,第一次,大学生是发声的主角。
这要归功于社交网络和诸如知识分享平台等的繁荣,大学生是使用这些工具的主力,是舞台上的主角。我们是怎样的状况,我们为什么这样,我们会怎么做,同学们大声地说了出来。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困惑和难题,但年轻人总会找到前方的路,在阅读同学们的声音时,我再次确认这一点。
徐凯成老师特别赞赏讨论中出现的一篇文章,这是一位北大同学所写,她如今在美国留学,曾经抑郁,最终走出来。
她明白自己抑郁的原因:成为别人眼中期望的人,按照既定的规则行事,不做让外部权力存留非议的事,保持受到称赞的优秀的标准,成为了我们的自我保护机制……面对自己的生活,仿佛在看一个与自己毫无关系的人,做什么都不会再有情绪上的期待与波澜,不论怎么行动,这个人最后都是死亡的结局。这怎能不令人绝望,不令人虚无?
她寻求心理咨询:我很庆幸自己主动寻求了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帮助。心理老师理解我的处境,同情我的遭遇,只有她不觉得我自作自受,只有她抛开一切人际关系的利弊取舍公正地看待我。我真正被尊重了,真正有了作为一个人的感受。每一次倾吐之后,我都会感觉背后的黑狗缩小一些;但它会像海浪一样反复席卷。
最终她自己找到了走出来的路:那个夏季尾声的夜晚,我在音乐软件的推荐里听了一张聒噪的摇滚乐专辑,循环了一天一夜。一如往常,他们嘶吼愤怒,他们理所当然,他们无所畏惧。可为什么他们可以这么活?他们不害怕别人的指责么?突然间,我感到我的情绪像被人触摸了开关一样转换了。我把对自己的出身渺小的自责、失望悲观的抑郁以及生活虚空的感受都转变成一种对于现状的不满与愤怒。我错误的那一小部分,我要自己承担;但这一切强加在我身上的枷锁,人的工具化与功利化,都是可以改变的!我大可以不用为了这些外在的束缚去承受虚空的悲哀与向内责备的痛苦。我已经成人了,我手里握着对自己生活的掌控权。我要甩掉强加在我身上的任何期望,甩掉这种惟利是图的生存观念,甩掉这种残酷冷血的竞争伦理。就从这一刻开始,我要为自己而活,我要改变这些既定的标准,要用自己年轻的热情颠覆这个令人不满的世界。
我才是自己世界的主宰。
父母、教育机构、老师、领导,都不是!
当然不是说摇滚可以治愈所有人的抑郁,但同学们可以找到自己走出来的方式,也许是摇滚,也许是其他。
当然,外界的帮助,如心理干预绝对重要。
事实上,教育部门和学校对此可说是操碎了心。
有一次,教育部门召开相关的会议,汇报人说,其实我们大学生的自杀率要低于国外和同年龄段的人。
意思是相关工作做得还不错,但领导马上反问,你是说我们还可以再死几个?
对这事,做多少工作都不多。
而是他人整理的他讲演的部分内容。
这篇使用了徐老师第一人称的文章,
在转来转去中标题也改了又改,
如《北大四成新生认为活着人生没有意义,甚至已经放弃自己!》
《学生得了空心病,30%北大新生厌学》,但意思基本不变。
文中的核心话语是这段:我做过一个统计,北大一年级的新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其中有30.4%的学生厌恶学习,或者认为学习没有意义。……还有40.4%的学生认为活着人生没有意义,我现在活着只是按照别人的逻辑这样活下去而已。
还有这段对空心病的描述:空心病看起来像是抑郁症,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快感缺乏,如果到精神科医院的话,一定会被诊疗抑郁症,但是问题是药物无效,所有药物都无效。
看完文章,我感觉整篇文字整理得有意无意逻辑有些缺失,让人无意识中产生这样的逻辑推理:40%的北大新生认为人生没有意义,得了空心病,于是有人自杀。
这个逻辑有点骇人了,可能因此徐老师否认这是他的原意,他不可能做这样的推理。
一石激起千篇文,有位文字网红女同学的反文亦在朋友圈流转,原文《认为人生没有意义就是“空心病”?》也被改了几道标题,如《不好意思,我就是那40%的北大新生》。
这位笔名姓羋的同学的这10万 之文亦招致讨伐。反驳她的有几点。一反她对抑郁的轻视。她在文中轻松调侃心理测试和抑郁:北大入学第一周,学校要求我们做一个心理健康测试。那天晚上我在宿舍一边做题,一边和室友开玩笑:按这个题目设计的思路,我肯定是抑郁症无疑了。北大新生心理健康测试里正有一题,你认为人生有意义吗?按照有无程度,有ABCD四个选项供我选择。而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毫无意义。至于什么“你最近很难过吗”之类的题,因为正处于一段感情的断层期,我只好老实选择了最严重的那项。就连“你有过结束生命的念头吗?”我也诚实地答了“偶尔有”。
这段成了文体,被改编为各种段子。
羋同学接着写道:嗯,报告结果显示我有严重的抑郁症倾向。如果再严重一个等级感觉会被约谈。我知道自己可能有点变态,但我并不认为自己有抑郁倾向。毕竟任何一个以正常寿命而终的人可能都会惊讶地发现,他这一生,曾经轻率地动过数十次乃至数百次自杀的念头,甚至冲动地实施过数次自杀的准备,然而他还是活到了寿终正寝的那一刻。
正是这一段被目睹被抑郁折磨的同学和心理工作者严重批驳,他们认为对抑郁不能如此轻率。
有的同学写道:因为母亲工作原因,从小就接触到抑郁症这个话题和身患抑郁的高校学子的故事。她不理解高校负责学生心理健康和安全的老师,不理解为什么有那些看似无意义的问卷,我却知道,我妈妈是怎样在半夜两点出门去和她的同事们一起找失联的抑郁学生,是怎样从家庭聚会里匆匆离开去处理突发事件,去医院整晚陪着抢救轻生未遂的学生,去安抚把气撒在学校头上的家长……
还有标题为《不好意思,我就是将来可能给你开抑郁倾向报告的心理学工作者》文章,这明显是一位心理工作者,他要为心理测量和心理工作正名:专业的抑郁倾向量表,绝不会因为你选择了“生活完全没有意义”这个令你沾沾自喜的选项,就给出一个你自以为武断得出的重性抑郁倾向诊断报告。只有真正经历了严格的心理学训练的人,才会知道一份量表从诞生到最终发放到你的手中,究竟经历了多少磨难。
磨难一词绝非言过其实。从最初的编撰题库开始,一份合格的测量需要经历反复的预实验、抽样、重测、分半、常模、因素分析、反向、诈病等一系列谨慎工作,你不亲手操作真的根本无法想象其繁琐程度,这之后才有可能投入实际的测评中——而这个循环的过程少则数月,多则十数年。用最简单的话来讲,与大家熟知的网上一搜可得的伪心理学式“测验”不同,严格的心理学测量是一套完整的系统,所谓“虽然我完全知道如何在心理健康测试里答出非常健康的选项”,真的仅是笑谈。
所谓的心理评估报告和约谈,不过是希望给那些真正有心理问题、本人也有求助意愿的同学一个更安全简捷的通道,如果这真的不幸耽误了自认为毫无心理问题的你最宝贵的时间和自由,我只能替咨询师和其他迫切需要心理帮助的同学向你致以最诚挚的歉意。
反羋之二是她对意义和无意义的解读,因为她本科是学哲学的,在北大读法学研。她的文章和反驳人对哲学和意义都有很深的理解,但我表示不太懂,所以此处略去N字。
反羋之三是指责她用这事炒作自己,羋同学有公众号,大家表示都懂。
反羋之四是反对她的“代表”,羋同学原文中有此句:我应该就是最近流传颇广的那篇文章《北大四成新生认为活着人生没有意义,甚至已经放弃自己!》里40%的一个分子。
很久以来,关于大学生的负面消息,隔一段时间就出来一个,引起社会的关注。如马加爵、清华学生泼熊、复旦室友投毒等。
但是,这些事件中我们很少能听到当事人——大学生自己的声音。大学生什么样,大学生为什么这样,大学生该怎么做,都是社会人在指指点点。
但是,我觉得这次关于空心病的讨论,第一次,大学生是发声的主角。
这要归功于社交网络和诸如知识分享平台等的繁荣,大学生是使用这些工具的主力,是舞台上的主角。我们是怎样的状况,我们为什么这样,我们会怎么做,同学们大声地说了出来。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困惑和难题,但年轻人总会找到前方的路,在阅读同学们的声音时,我再次确认这一点。
徐凯成老师特别赞赏讨论中出现的一篇文章,这是一位北大同学所写,她如今在美国留学,曾经抑郁,最终走出来。
她明白自己抑郁的原因:成为别人眼中期望的人,按照既定的规则行事,不做让外部权力存留非议的事,保持受到称赞的优秀的标准,成为了我们的自我保护机制……面对自己的生活,仿佛在看一个与自己毫无关系的人,做什么都不会再有情绪上的期待与波澜,不论怎么行动,这个人最后都是死亡的结局。这怎能不令人绝望,不令人虚无?
她寻求心理咨询:我很庆幸自己主动寻求了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帮助。心理老师理解我的处境,同情我的遭遇,只有她不觉得我自作自受,只有她抛开一切人际关系的利弊取舍公正地看待我。我真正被尊重了,真正有了作为一个人的感受。每一次倾吐之后,我都会感觉背后的黑狗缩小一些;但它会像海浪一样反复席卷。
最终她自己找到了走出来的路:那个夏季尾声的夜晚,我在音乐软件的推荐里听了一张聒噪的摇滚乐专辑,循环了一天一夜。一如往常,他们嘶吼愤怒,他们理所当然,他们无所畏惧。可为什么他们可以这么活?他们不害怕别人的指责么?突然间,我感到我的情绪像被人触摸了开关一样转换了。我把对自己的出身渺小的自责、失望悲观的抑郁以及生活虚空的感受都转变成一种对于现状的不满与愤怒。我错误的那一小部分,我要自己承担;但这一切强加在我身上的枷锁,人的工具化与功利化,都是可以改变的!我大可以不用为了这些外在的束缚去承受虚空的悲哀与向内责备的痛苦。我已经成人了,我手里握着对自己生活的掌控权。我要甩掉强加在我身上的任何期望,甩掉这种惟利是图的生存观念,甩掉这种残酷冷血的竞争伦理。就从这一刻开始,我要为自己而活,我要改变这些既定的标准,要用自己年轻的热情颠覆这个令人不满的世界。
我才是自己世界的主宰。
父母、教育机构、老师、领导,都不是!
当然不是说摇滚可以治愈所有人的抑郁,但同学们可以找到自己走出来的方式,也许是摇滚,也许是其他。
当然,外界的帮助,如心理干预绝对重要。
事实上,教育部门和学校对此可说是操碎了心。
有一次,教育部门召开相关的会议,汇报人说,其实我们大学生的自杀率要低于国外和同年龄段的人。
意思是相关工作做得还不错,但领导马上反问,你是说我们还可以再死几个?
对这事,做多少工作都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