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陶瓷曾令中国人无比骄傲和自豪,陶瓷曾以它的尊贵并通过丝绸之路,使世人永远不会忘记地成为欧亚文化交流的使者。
从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的陶瓷业开始衰落,原先那个曾与国名同样荣耀的中国陶瓷业在21世纪的今天,不得不从德国、美国、日本引进技术,引进工艺,引进新的设计理念。因为今天的中国陶瓷业不论从技术的层面,还是从艺术的层面,不论是从事陶艺的人数,还是从其创造的价值,均已远远地落在德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后面。
重振中国陶瓷艺术就成为每一位陶瓷艺术家难以释怀并必须面对的现实。
启蒙与追求
现代绞胎陶瓷创始人张保军,20多年的探求之路让我们看到了独步天下的辉煌。
现代绞胎陶艺大师张保军创作的现代绞胎艺术,使宋代王朝曾经失传的绞胎陶瓷得以再生,也从而结束了绞胎陶瓷仅限于在其表面利用釉料变化,或以雕刻和绘画等技法进行装饰的历史。
张保军出生在抗日战争革命老区河北省涞水县板城村。家乡的贫穷和家境的贫寒使张保军成熟较早,12岁便尝到了失眠的痛苦滋味,对家乡及自己以后的出路感到忧虑。他曾把出路和希望寄托在学点手艺、技艺上。
一次偶然听说县里有人因画的一手好画进了县文化馆,每月有了固定工资。此事使张保军有了精神、看到了希望,从此立下了一个以画画进行奋斗的志向,也由此和美术结了缘。
张保军从小喜欢画画,而此后的画画却有了明确的目的,几乎到了“钩以写龙,凿以写龙”的境界。此后又经其发愤刻苦,在1981年7月,考入了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陶瓷艺术系。
转折与升华
当时的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和生活费用主要由国家负担,毕业以后国家包分配,因此考上大学不仅是一种荣耀,更意味着有了终生的“铁饭碗”。
因此大学生们更显得轻松浪漫,张保军也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自豪和满足。
他不久却发现自己在许多地方并不是很优秀。北京高校林立、人才济济,众多的优秀分子,击垮了他的自豪和成就感。他很快从刚入学时的陶醉中清醒过来,对人生和事业又有了新的思考。他对图书馆中的人物传记、哲学、历史类书籍感到极大的兴趣,常常如饥似渴地阅读,并经常为那些志士仁人不懈的奋斗精神深深感动,被他们为社会和人类所做的杰出贡献所感染。
读书和思考使张保军的人生观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他曾在此期的日记中写道:“如果不建立为社会做贡献的信仰,那么即使他聪明过人,才华横溢,其才能也难得到充分的发挥。”这一阶段的思考成了他后来事业的立足点和突破口。
1982年春季,一次在故宫陶瓷馆所上的陶瓷史课中,一件绞胎陶瓷深深吸引了张保军。在课堂上和从有关书籍中得知,“绞胎陶瓷,始于唐代,宋代靖康之变后中断,新中国成立后有关单位曾进行过生产开发,但因仅限于仿制古代绞胎,在技术上缺乏突破,在艺术上缺乏开发,不被市场认可,不得不停止,后极少有人问津。”绞胎这一陶瓷品种失传的事实,使张保军为之感慨万千,从此坚定了研制这一特殊陶瓷的决心。
在校期间,他查阅了相关资料并认真总结了绞胎在历史上中断和后人开发失败的的原因。他认为:绞胎虽是中国古代陶瓷史上一项值得称道的陶瓷技术发明,但其制作技法单一,仅限于传统制作工艺,因此仅能制作出木理纹和团花纹这两种单调的纹样,作品千篇一律,制作底气不足。因此,仅靠恢复和仿制传统的绞胎工艺品种是不能有出路的。
在探索中,张保军试图将点、线、面等各种因素置于绞胎工艺中,以此作为突破口,但由于需要大量的工艺技术发明,因此又使得这一探索极为艰难。
抉择与辉煌
1986年大学毕业时,当大部分同学都在为出国留学或留京忙碌时,张保军却毅然在分配志愿栏里填写了“山区农村”。他的这一选择不仅赢得了北京市高教局的表彰,也赢得了毕业典礼上同学们经久不息的掌声;同时也有一些人对此不理解。
回到河北农村后,他立即动手找原料、购设备、建窑炉,开始了夜以继日的绞胎研制。3年过去了,他的研制颇有进展,但还不能拿出较为完美的作品。凡是在艺术上较为满意的作品,在工艺上不是无法成型就是开裂;而较为传统的作品,虽然做成不少,但却又流于简单,少有人问津。随着债务的不断增加,生活的拮据和身体状况的每况愈下,张保军陷入了困境。来自社会和家庭各方面的压力也曾使他彻夜难眠,但最终他还是决定把这条路坚定地走下去。
1991年的夏季,是个值得纪念的季节,这一季的某一天,在张保军的出生地——河北省涞水县板城村,中断了千年的绞胎姗姗来迟,现代绞胎陶瓷终于从张保军改制的第14座小窑中横空出世,张保军为此流下了畅快的泪水。
1992年4月,共青团中央给予他热情的鼓励和资金上的大力支持,帮助他建立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集研究和生产于一体的绞胎陶艺品企业“河北省易县希望绞胎陶瓷有限公司”,并注册商标“易州绞胎”,随后又成立了张保军绞胎陶艺工作室。
1996年4月,法国前总统德斯坦来华访问时,国家领导人曾向他赠送了张保军创作的《和平樽》绞胎陶艺品。
前联合国秘书长加利看到张保军创作的绞胎非常高兴,并称之为“这可能是最具表里如一特点的艺术”。
15年的辛勤劳动,使张保军在事业上获得了社会的认可和回报,国内外的不少新闻媒体都争相报道了张保军和他的易州绞胎。
随着张保军的深入研究,绞胎艺术水平不断提高,易州绞胎这一特殊的艺术产品已誉满国内外,为社会称道。
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多次将易州绞胎作为国礼赠送国外首脑,国家一些机关部门和集团公司也把易州绞胎作为首选礼品,中外收藏爱好者也纷纷联系求购。
他分别被省、市共青团组织和团中央命名为“十大杰出青年”、“新长征突击手”、“跨世纪之星”;还被命名为“高级工艺美术师”,被河北大学聘为兼职教授,担任了河北省政协委员等职。
超越与创作
如果说唐代绞胎陶艺给予我们一种感叹,那么,张保军的现代绞胎陶艺给予我们的则是一种震惊。张保军硬是用他的智慧和那双神奇的手使这200多种不同色彩的泥料按照他预先的设计和想象拉坯成为风景、花卉、重彩、传统、抽象五大系列上百种不同风格的绞胎陶艺珍品。
张保军的现代绞胎艺术作品彻底打破了几乎所有陶瓷专家所一致公认的、绞胎图案可遇而不可求的历史定论,并逐渐地把现代艺术设计的理念融进绞胎工艺之中,使点、线、面虚实对比以及现代构成的语言在绞胎中得以充分体现。去年春天他又在原料、工艺、烧制等环节取得了重大突破。这种突破不但可以使绞胎表现抽象的图案,还可以表现具体的图案,不但可以表现曲线,同时可以表现直线。当你用笔画一条直线时,简直太容易了,可在绞胎拉坯后能按照作者的思路产生不同的直线却是非常难的。张保军的这种突破使绞胎陶艺的表现力几乎达到了无所不能的地步,从而展现出一种宽广的前景。这种突破同时使绞胎这一古老的陶瓷艺术门类在21世纪的今天,以其艺术潜力的无限性、神秘性、高难度性和原创性而非常自豪地站在了当代陶瓷艺术的制高点上。
一位哲人说过:“当你的眼前有两条路时,要选择那条最难的。”
张保军就是这样一个不断给自己找难处,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人,也因此有了今天的成就。张保军的绞胎事业,也许就人类社会整体而言是无足轻重的小事,但在复兴和弘扬华夏陶瓷文化的呼唤声中,在“笔墨是否等于零”、“油画是否到了尽头”的讨论声中,在“风雨飘摇景泰蓝”的报道声中,现代绞胎的开辟和展示,却有其特殊意义和价值,而张保军这种知难而进的奋斗精神,更是值得人类永远讴歌的主题。
从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的陶瓷业开始衰落,原先那个曾与国名同样荣耀的中国陶瓷业在21世纪的今天,不得不从德国、美国、日本引进技术,引进工艺,引进新的设计理念。因为今天的中国陶瓷业不论从技术的层面,还是从艺术的层面,不论是从事陶艺的人数,还是从其创造的价值,均已远远地落在德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后面。
重振中国陶瓷艺术就成为每一位陶瓷艺术家难以释怀并必须面对的现实。
启蒙与追求
现代绞胎陶瓷创始人张保军,20多年的探求之路让我们看到了独步天下的辉煌。
现代绞胎陶艺大师张保军创作的现代绞胎艺术,使宋代王朝曾经失传的绞胎陶瓷得以再生,也从而结束了绞胎陶瓷仅限于在其表面利用釉料变化,或以雕刻和绘画等技法进行装饰的历史。
张保军出生在抗日战争革命老区河北省涞水县板城村。家乡的贫穷和家境的贫寒使张保军成熟较早,12岁便尝到了失眠的痛苦滋味,对家乡及自己以后的出路感到忧虑。他曾把出路和希望寄托在学点手艺、技艺上。
一次偶然听说县里有人因画的一手好画进了县文化馆,每月有了固定工资。此事使张保军有了精神、看到了希望,从此立下了一个以画画进行奋斗的志向,也由此和美术结了缘。
张保军从小喜欢画画,而此后的画画却有了明确的目的,几乎到了“钩以写龙,凿以写龙”的境界。此后又经其发愤刻苦,在1981年7月,考入了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陶瓷艺术系。
转折与升华
当时的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和生活费用主要由国家负担,毕业以后国家包分配,因此考上大学不仅是一种荣耀,更意味着有了终生的“铁饭碗”。
因此大学生们更显得轻松浪漫,张保军也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自豪和满足。
他不久却发现自己在许多地方并不是很优秀。北京高校林立、人才济济,众多的优秀分子,击垮了他的自豪和成就感。他很快从刚入学时的陶醉中清醒过来,对人生和事业又有了新的思考。他对图书馆中的人物传记、哲学、历史类书籍感到极大的兴趣,常常如饥似渴地阅读,并经常为那些志士仁人不懈的奋斗精神深深感动,被他们为社会和人类所做的杰出贡献所感染。
读书和思考使张保军的人生观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他曾在此期的日记中写道:“如果不建立为社会做贡献的信仰,那么即使他聪明过人,才华横溢,其才能也难得到充分的发挥。”这一阶段的思考成了他后来事业的立足点和突破口。
1982年春季,一次在故宫陶瓷馆所上的陶瓷史课中,一件绞胎陶瓷深深吸引了张保军。在课堂上和从有关书籍中得知,“绞胎陶瓷,始于唐代,宋代靖康之变后中断,新中国成立后有关单位曾进行过生产开发,但因仅限于仿制古代绞胎,在技术上缺乏突破,在艺术上缺乏开发,不被市场认可,不得不停止,后极少有人问津。”绞胎这一陶瓷品种失传的事实,使张保军为之感慨万千,从此坚定了研制这一特殊陶瓷的决心。
在校期间,他查阅了相关资料并认真总结了绞胎在历史上中断和后人开发失败的的原因。他认为:绞胎虽是中国古代陶瓷史上一项值得称道的陶瓷技术发明,但其制作技法单一,仅限于传统制作工艺,因此仅能制作出木理纹和团花纹这两种单调的纹样,作品千篇一律,制作底气不足。因此,仅靠恢复和仿制传统的绞胎工艺品种是不能有出路的。
在探索中,张保军试图将点、线、面等各种因素置于绞胎工艺中,以此作为突破口,但由于需要大量的工艺技术发明,因此又使得这一探索极为艰难。
抉择与辉煌
1986年大学毕业时,当大部分同学都在为出国留学或留京忙碌时,张保军却毅然在分配志愿栏里填写了“山区农村”。他的这一选择不仅赢得了北京市高教局的表彰,也赢得了毕业典礼上同学们经久不息的掌声;同时也有一些人对此不理解。
回到河北农村后,他立即动手找原料、购设备、建窑炉,开始了夜以继日的绞胎研制。3年过去了,他的研制颇有进展,但还不能拿出较为完美的作品。凡是在艺术上较为满意的作品,在工艺上不是无法成型就是开裂;而较为传统的作品,虽然做成不少,但却又流于简单,少有人问津。随着债务的不断增加,生活的拮据和身体状况的每况愈下,张保军陷入了困境。来自社会和家庭各方面的压力也曾使他彻夜难眠,但最终他还是决定把这条路坚定地走下去。
1991年的夏季,是个值得纪念的季节,这一季的某一天,在张保军的出生地——河北省涞水县板城村,中断了千年的绞胎姗姗来迟,现代绞胎陶瓷终于从张保军改制的第14座小窑中横空出世,张保军为此流下了畅快的泪水。
1992年4月,共青团中央给予他热情的鼓励和资金上的大力支持,帮助他建立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集研究和生产于一体的绞胎陶艺品企业“河北省易县希望绞胎陶瓷有限公司”,并注册商标“易州绞胎”,随后又成立了张保军绞胎陶艺工作室。
1996年4月,法国前总统德斯坦来华访问时,国家领导人曾向他赠送了张保军创作的《和平樽》绞胎陶艺品。
前联合国秘书长加利看到张保军创作的绞胎非常高兴,并称之为“这可能是最具表里如一特点的艺术”。
15年的辛勤劳动,使张保军在事业上获得了社会的认可和回报,国内外的不少新闻媒体都争相报道了张保军和他的易州绞胎。
随着张保军的深入研究,绞胎艺术水平不断提高,易州绞胎这一特殊的艺术产品已誉满国内外,为社会称道。
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多次将易州绞胎作为国礼赠送国外首脑,国家一些机关部门和集团公司也把易州绞胎作为首选礼品,中外收藏爱好者也纷纷联系求购。
他分别被省、市共青团组织和团中央命名为“十大杰出青年”、“新长征突击手”、“跨世纪之星”;还被命名为“高级工艺美术师”,被河北大学聘为兼职教授,担任了河北省政协委员等职。
超越与创作
如果说唐代绞胎陶艺给予我们一种感叹,那么,张保军的现代绞胎陶艺给予我们的则是一种震惊。张保军硬是用他的智慧和那双神奇的手使这200多种不同色彩的泥料按照他预先的设计和想象拉坯成为风景、花卉、重彩、传统、抽象五大系列上百种不同风格的绞胎陶艺珍品。
张保军的现代绞胎艺术作品彻底打破了几乎所有陶瓷专家所一致公认的、绞胎图案可遇而不可求的历史定论,并逐渐地把现代艺术设计的理念融进绞胎工艺之中,使点、线、面虚实对比以及现代构成的语言在绞胎中得以充分体现。去年春天他又在原料、工艺、烧制等环节取得了重大突破。这种突破不但可以使绞胎表现抽象的图案,还可以表现具体的图案,不但可以表现曲线,同时可以表现直线。当你用笔画一条直线时,简直太容易了,可在绞胎拉坯后能按照作者的思路产生不同的直线却是非常难的。张保军的这种突破使绞胎陶艺的表现力几乎达到了无所不能的地步,从而展现出一种宽广的前景。这种突破同时使绞胎这一古老的陶瓷艺术门类在21世纪的今天,以其艺术潜力的无限性、神秘性、高难度性和原创性而非常自豪地站在了当代陶瓷艺术的制高点上。
一位哲人说过:“当你的眼前有两条路时,要选择那条最难的。”
张保军就是这样一个不断给自己找难处,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人,也因此有了今天的成就。张保军的绞胎事业,也许就人类社会整体而言是无足轻重的小事,但在复兴和弘扬华夏陶瓷文化的呼唤声中,在“笔墨是否等于零”、“油画是否到了尽头”的讨论声中,在“风雨飘摇景泰蓝”的报道声中,现代绞胎的开辟和展示,却有其特殊意义和价值,而张保军这种知难而进的奋斗精神,更是值得人类永远讴歌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