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重视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资源开发与利用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qimeng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语文综合性学习倡导语文课程内部的整合,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语文学习与生活的紧密结合,体现了课程综合化的趋势。教师作为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充分利用学校、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资源,创设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环境,有目的的、循序渐进地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关键词】 语文综合性学习;资源开发与利用;自然、社会资源;家庭资源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确立的四大课程基本理念之一,它体现了《课程标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精神,突破了课堂中心、教师中心的学习模式。由于语文综合性学习强调突出学生的自主性,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因此,对于教师而言,它又是一项最难把握的教学内容。如何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成为当前语文教改的一大难点。
  在近年来的教学实践中,我充分认识到,教师作为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充分考虑初中学生形象思维活动活跃、表现欲旺盛、好胜心强等特点,遵循学生亲历亲为、自主发展、探索发现、交流合作等原则,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资源,创设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环境,有目的的、循序渐进地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这里,我仅就创设和利用各种资源指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活动,谈谈我的做法与体会。
  一、学校资源的利用
  学校语文学习资源包括课本,文学社、图书馆(藏书、画册、音像资料、报刊杂志、网络资源)、校园文化环境等等。这些资源的利用可以多种形式,不管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堂外,只要能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就行——动口、动手、动脑,全面发展听说读写能力。如讲故事、演讲,辩论、答辩、口头评讲作文、课文试讲、写字比赛、查字典、词语接力赛、警句收集、报刊剪摘注评、手抄报、演课本剧……我在教学《五柳先生传》时,做过这样的课改实验:首先组织学生自学,读通课文,了解内容,发现问题;接着和学生共同确定探究的主要问题:五柳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有人说此文是作者本人的“自传”,你认为此说可信吗?为什么?然后引导:“传”作品用史传形式写人,但作者却又不按史传体介绍人物,不仅不写家世籍贯,连姓名都“不祥”,是真不知道还是别有用意?作品不按史传体例写人物事迹,却全是一些近乎“评语”的概括,说说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让学生带着疑问带着思考收集有关资料。接着,结合学生读过的陶渊明诗作,带领学生穿越时间的隧道,与历史人物对话,并将收集到的信息、资料加以整理,形成自己的观点。最后在课堂上,让学生交流有关资料。在此基础上,组织学习活动,赏读重点段落,交流课题研究成果并提出新的研究问题。这样的学习活动,由于是学生自己的学习实践活动,学生学习兴趣浓厚,自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在这些活动中,教师须引导学生学会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图书馆、阅览室、电脑房、网络空间等都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场所。
  二、自然、社会资源的利用
  自然、社会语文学习资源包括:语文教育人才资源、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社会文化等等。教师要有意识地把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充分利用自然、社会资源,增加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机会,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一切未知的、可望不可及的领域都是他们兴趣的触觉所在,他们渴望自己独立,渴望体会预想中的人生,自然科学领域和社会生活领域有他们无限的遐想。这时不妨鼓励学生观察自然、观察社会,养成写观察日记的习惯;引导学生多看,多听,多想,一分为二地评价人物和事件。如笔者供职的学校所在地马召镇有西北地区最大的观赏石市场,我组织学生去观赏游览,形态各异琳琅满目规模宏大的奇石林让学生们震惊,兴奋。让学生去鉴赏,激发他们的想象力;让学生去查询,了解奇石的来源分布;让学生根据不同的石质,向化学老师征询它们的化学成分;组织学生写感受,写游记,写调查报告。这样的活动,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老师的带领下,他们主动学习、自主探究。在活动中他们还学会团结合作、勇于挑战,学会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及其他学科知识解决问题,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三、家庭资源的利用
  家庭是社会的一分子,家庭生活充满温情和乐趣,是学生最熟悉的生活,是一种非常宝贵的课程资源。家庭是爱的摇篮,对家庭资源的利用首先在于“关爱”,在被关爱中,学生学会去关爱别人,有了这种“情感的操练”(朱自清),自然也就提高了学生审美、鉴赏作品的能力,从而成为审美的人。在教读《走一步,再走一步》、《羚羊木雕》、《背影》时,我就可以充分挖掘家庭资源,让学生说说自己的体验,对文章也就有了更深的理解。他们回忆着父母关爱自己的点点滴滴,诉诸于文,真挚动人;他们尝试着为父母分忧解难,促进他们责任感的养成,动力所在,学生会加倍努力。活的语言总是存在于认识和交往之中:学会听,听准别人的讲话中心;学会说,说清自己想表达的观点。在交往中他们了解了风俗民情,学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互助,更有了平时在学校里所没有的经历,不知不觉中他们学着语文、用着语文。
  语文综合性学习重在学习过程而非学习的结果;重在知识能力的综合运用而非掌握知识的多少;重在亲身参与获得的感悟和体验,而非接受别人传授的经验。
其他文献
作业是对学生已学知识的巩固、强化、延伸、再创造的一种形式,纵观过去我们给学生布置的作业,机械简单的题目多,设计随意性大,学生成了作业的傀儡,不厌其烦地做着抄、写、背等重复劳动。在行为和思想方式上完全服从老师的指挥,毫无个性和创造性可言。  新课程改革以来,我和同事一直致力于“开放型作业”的研究,目前我们“开放型作业”的研究已经步人了一个更高的台阶。学生在“作业”这片广阔的天地中大显身手,每个学生的
期刊
因材施教组织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形成丰富而独特的综合素质。这一综合素质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就是创新精神。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包含着丰富的创新内涵,为此,我们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深化教学方法,结合语文听、说、读、写的训练,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一、引疑激趣,诱发创新  兴趣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巨大推动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起点,是学习成功的秘诀。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想象,在心理学上指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配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英国诗人雪莱说:“想象是创造力。”德国哲学家黑格尔也说:“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极其重要,所以,新课标倡导“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  小学语文人教版第七册第五组的习作,是根据提供的几组词语编故
期刊
自主学习是相对于“他主学习”而言的,主要是指学生对学习有主动权和选择权,可以按自己的能力、需求学习,学习者参与学习目标的确定,自己控制学习进度,参与评价指标的设计,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也就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也能对认知活动进行自我监控,并做出相应的调整。  一、创设民主、和谐、平等的教学情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教师在
期刊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应试教育的阴影仍笼罩在教学过程中。其表现在语文教学上,就是很多老师往往重视了基础知识的训练,大搞题海战术,而忽视了写作能力的培养,认为教写作事倍功半,收效甚微,从而导致了学生作文水平的参差不齐
期刊
进人信息时代,人们的沟通、交流、交际更多依赖口头表达进行,这就使得口头表达能力显得更加重要。怎样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适应社会和时代的需要,是我们语文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总结多年来教学工作的经验,我认为遵循说剖Il练的规律,按照“敢说”、“能说”、“会说”的步骤,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可收到满意的效果。  第一步:创造语境,鼓励“敢说”  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问题是,多数学生不是不能说,往
期刊
如何改进高中语文口语教学,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找话题,打开学生的“话匣子”  要引导学生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或就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必须做到语言亲切、诚恳、贴近学生年龄特点,站在学生的立场,与学生一起说、一起想,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实践证明:经常与学生“拉家常”、聊天,讲故事,续编故事,就能使学生的口语交际有“源”而发;就能打开学生的
期刊
一堂课的最后几分钟,往往是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学习效率比较低的时候。数学课如何设计出精彩的结尾呢?可以运用以下几种方法达到目的。  一、巧用言语,激发兴趣  数学教学具有设疑的优势,但数学学科毕竟缺乏动人的情节,适当地运用教师的幽默语言,有助于调节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地发现和感受知识的产生过程。教师诙谐有趣的语言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直觉地、深刻地区分出了“量“与”“计量
期刊
语文教学是一台戏,教师只有演好自己的角色,才能提高这台戏的质量,然而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往往越俎代庖代替学生思考或代替作者言论,这不是语文教师应扮演的角色,下面我谈谈对语文教师应扮演角色的几点认识:  一、 语文教师应在学生与教材之间扮演桥的角色  教材是语文知识的载体,学生是获取语文知识的主体。教师的任务是如何能让学生从教材中获取知识,教师这座桥就是让学生走进教材,与教材交流,我们的任务就是解决学生
期刊
语文活动课, 老师要巧妙地把自己置于幕后, 把学生推到台前,让学生主动参与、 主动思考、 主动实践, 把课堂真正地还给学生, 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深化所学语文知识, 提高语文能力, 增强才干。  一、 活动氛围要和谐  老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控者,要善于创设一种宽松的氛围, 解除学生的紧张心理。在上活动课时, 我总是把自己作为普通的一员置身于学生主体中,与学生打成一片。在分组时, 让每个小组都留一个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