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Ashley是我的小女儿,今年7岁。这几年孩子在我管理的计算机公司被训练着参加一些创课作品,但是我知道,这个孩子的乐趣不在编程序,她喜欢画画,喜欢舞蹈,喜欢阅读和写作,计算机不至于躲着走,但并不具有天生的爱好。曾经让她学过Scratch和树莓派,远不及手机游戏能引起她的注意。在我所实验的孩子中,总有那么2%左右的孩子能够在不长的时间内展示出对计算机的突出的天赋,但很明显她不是。
最近,我参加了很多省份基础教育的人工智能和程序课程的规划会及研讨会,让我非常惊讶的是,有些省份少儿人工智能的普及率竟然到了80%以上,轰轰烈烈的课程有几类,一类是成年人的课程简单化、游戏化,另一类是产品厂家课程的平民化。客观地说,人工智能不讲深度学习模型,程序课程不真正进行类数值计算,训练基本上是无效的或者说是擦边的。要想进行此类课程,矩阵运算、迭代思维、子程序、变量等是专业训练的基本门槛,那些以动画、好玩等减低少儿人工智能學习难度的做法,只对2%左右的孩子有用,对于多数孩子来说,如何在课程组织上让他们参与进来甚至有兴趣,才是更重要的问题,但现实是大家都在回避。
最近,女儿的语文老师出的一个命题作文给了我一些启示。语文老师给所有的孩子一个作文命题:未来的一天。结果Ashley这样写道:“在未来的一天里,我会做很多神奇的东西,如写作业机。它可以帮你写作业,有些人会说‘老师一看就知道是打印的!’可我可以把你的字体放进机器里,这样老师不就看不出来了!”
这篇文章很让我欣慰,看来这几年的熏陶也起了作用,故事和作文其实对于多数普通的孩子是一个容易的起点。于是,我用了半天的时间,单独与孩子耐心地交流,女儿提出一系列创新的想法:自动作业机、自动理发机、自动尺子、自动扫地机、万能书包、自动炒菜机。不管听懂听不懂,我还是把她说的事情尽可能用她能够接受的方式分成三类:自动化——按照预定的计划和变量进行重复和机械的控制,如红绿灯、声控灯等;机器学习——根据变化的环境寻找最优的策略,如扫地机器人、布丁语音助手等;人工智能——多维不定的输入模糊训练按照最优输出得到的没有机械定义标准的输出,如人脸识别、作业机。
受到孩子的启发,在某个城市政府主办的一次基础教育人工智能与编程课程的研讨会上,我给出了这种课程或者活动的建议:
故事:尽可能地涵盖所有的学生,以每年主题性的征文大赛启动人工智能的宣传活动,如“未来的一天”“身边的创客”等,让孩子们通过故事由浅入深了解人工智能和编程思维;
算法:第二轮安排获奖故事选手自主选择搭档一同进行人工智能算法比赛,将与人工智能和编程思维有关的一些逻辑题,变成学生能理解的头脑比赛,让学生尽快进入到团队中去,通过这个方法让孩子们组团理解程序中的逻辑;
技术:让第二轮获奖的选手再自主选择两名具有技术的团队成员,一起围绕讲故事队员的主题进行程序或者创客作品设计。
事实上,到了第二轮、第三轮,家长、学校就必须卷入了。如果上述规模缩小到一个班、一所学校,也是可以进行的,就是孩子们更加深入地沉浸其中。另外,辐射和选拔对真正的精英人才和团队选拔确实有好处。
最近,我参加了很多省份基础教育的人工智能和程序课程的规划会及研讨会,让我非常惊讶的是,有些省份少儿人工智能的普及率竟然到了80%以上,轰轰烈烈的课程有几类,一类是成年人的课程简单化、游戏化,另一类是产品厂家课程的平民化。客观地说,人工智能不讲深度学习模型,程序课程不真正进行类数值计算,训练基本上是无效的或者说是擦边的。要想进行此类课程,矩阵运算、迭代思维、子程序、变量等是专业训练的基本门槛,那些以动画、好玩等减低少儿人工智能學习难度的做法,只对2%左右的孩子有用,对于多数孩子来说,如何在课程组织上让他们参与进来甚至有兴趣,才是更重要的问题,但现实是大家都在回避。
最近,女儿的语文老师出的一个命题作文给了我一些启示。语文老师给所有的孩子一个作文命题:未来的一天。结果Ashley这样写道:“在未来的一天里,我会做很多神奇的东西,如写作业机。它可以帮你写作业,有些人会说‘老师一看就知道是打印的!’可我可以把你的字体放进机器里,这样老师不就看不出来了!”
这篇文章很让我欣慰,看来这几年的熏陶也起了作用,故事和作文其实对于多数普通的孩子是一个容易的起点。于是,我用了半天的时间,单独与孩子耐心地交流,女儿提出一系列创新的想法:自动作业机、自动理发机、自动尺子、自动扫地机、万能书包、自动炒菜机。不管听懂听不懂,我还是把她说的事情尽可能用她能够接受的方式分成三类:自动化——按照预定的计划和变量进行重复和机械的控制,如红绿灯、声控灯等;机器学习——根据变化的环境寻找最优的策略,如扫地机器人、布丁语音助手等;人工智能——多维不定的输入模糊训练按照最优输出得到的没有机械定义标准的输出,如人脸识别、作业机。
受到孩子的启发,在某个城市政府主办的一次基础教育人工智能与编程课程的研讨会上,我给出了这种课程或者活动的建议:
故事:尽可能地涵盖所有的学生,以每年主题性的征文大赛启动人工智能的宣传活动,如“未来的一天”“身边的创客”等,让孩子们通过故事由浅入深了解人工智能和编程思维;
算法:第二轮安排获奖故事选手自主选择搭档一同进行人工智能算法比赛,将与人工智能和编程思维有关的一些逻辑题,变成学生能理解的头脑比赛,让学生尽快进入到团队中去,通过这个方法让孩子们组团理解程序中的逻辑;
技术:让第二轮获奖的选手再自主选择两名具有技术的团队成员,一起围绕讲故事队员的主题进行程序或者创客作品设计。
事实上,到了第二轮、第三轮,家长、学校就必须卷入了。如果上述规模缩小到一个班、一所学校,也是可以进行的,就是孩子们更加深入地沉浸其中。另外,辐射和选拔对真正的精英人才和团队选拔确实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