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体制改革是政治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目前存在于体制内外的价值观念、权益分配中的巨大差异必将成为转型时期新制度建设的瓶颈。对体制内外的对比研究将为新时期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制度 体制 改革
近年来体制内与体制外开始流行起来,这是个相当具有中国特色的两个词汇,13亿炎黄子孙被人为地划分为两大阵营,即体制内的人与体制外的人。体制内是指在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等的组织制度中起主导作用的一部分。体制内有公务员、事业编、国企人士等“吃皇粮”的人,即用国家财政来供养;除此之外统统都可以算作体制外的人。也可以这样理解,体制外多是自食其力的纳税人,而体制内多是依附于这个体制并依赖于汲取体制外财力来供养的人。本文不是评论“体制内”外的好与坏,而是仅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尝试分析造成体制内和体制外分野的原因。
一、制度、非正式制度、正式制度的含义
诺思把制度定义为一系列旨在约束人的行为及其相互关系的行为的规则、法则和道德倫理规范。制度包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及法律制度等正式制度和伦理道德、文化传统及意识形态等非正式制度。正式制度是人们有意识建立起来的并以正式方式加以确定的各种制度安排,包括政治规则、经济规则和契约,以及由这一系列的规则构成的一种等级结构,从宪法到成文法和不成文法,到特殊的细则,最后到个别契约等,它们共同约束着人们的行为。非正式制度是指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逐步形成的风俗习惯、伦理道德、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及意识形态等对人们行为产生非正式约束的规则,是那些对人的行文的不成文的限制,是与法律等正式制度相对的概念。{1}同时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是不可分割、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的,运用制度经济学分析问题必须同时关注二者的作用,不可偏废。
二、体制内与体制外的非正式制度解释
中国传统社会中,官员是地位仅次于皇族和贵族的阶层,“官本位”文化使人们认为政府官员都高人一等,“学而优则仕”是绝大多数知识分子的梦想,向当权者兜售知识、贩卖思想、推销建议,几乎是从古到今知识分子们普遍的生存状态。体制内情结基本上已经深入了骨髓,成为文化的一部分。而文化传统是非正式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它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无意识形成的,但一经形成便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深刻影响人们的行为。
体制内与体制外的说法是最近才流行起来的,而体制内外分野的思想却源远流长。春秋战国时代的孔丘,穷其毕生精力都想进入体制内。古稀之年终于感慨一声,“从心所欲,不逾矩”,或许是这位想进入体制内而不得的老人的真实想法吧。自隋代创立科举制之后,普天下读书人的最大梦想就是进入体制内“吃皇粮”。李世民曾得意洋洋的说了一句“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然而,能够入得“彀中”的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举子还是流落于体制外以教书、算卦、写状子等营生。
不过徘徊于体制外的人,也不一定都是甘于寂寞的人。进不了体制内也要自建体制,明朝末年的李自成原本是体制内的一员,由于被体制内抛弃,后来举兵起义,号称“闯王”。清朝中后期的洪秀全,本想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体制内,由于屡试不中,通过创立拜上帝会,号称“天王”。还有学医的孙中山,也是由于进体制内的梦破灭,创立了同盟会,被尊为了“国父”。这三个人或者是被体制内无情抛弃,或者是想进体制内而不得。他们后来走上不同的道路,似乎只有用“迫不得已”来进行解释了。
体制内的情结具有显著的非正式制度的特征,我国的文化环境熏陶出了这种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影响了我国几个世纪的人。从古至今,无论是提倡“礼法”的秩序建构者和维护者,还是无奈“造反”的秩序破坏者和颠覆者,很多人都有着浓厚的体制内情结,“学成文武艺、货卖帝王家”便是这一情结的古代版,死也要死在体制内可算作这一情结的现代版。
三、体制内与体制外的正式制度解释
现行的国家的法规、政策、体制等一系列正式制度导致国家的财富、收入、资源的分配向体制内倾斜,导致体制内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当前我国存在体制与体制外的分野,是社会资源财富与机遇优先配置向体制内倾斜刺激下的反应。
(一)体制壁垒阻碍了人的自由流动和资源的优化配置
体制内归根结底是一个等级体制,等级森严是为了体现权力的重要性,等级制度的一个前提就是限制人的自由流动。在政府机关里实行科层制是基于管理的需要,符合“优胜劣汰”的法则,符合节约交易成本的原则。但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企、高校的官僚们,依靠某种特权获得稳定的合法或者非法的超额利益,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旋转门”机制,但只是在所谓的体制内旋转,体制外人是分不得半杯羹的。因此,体制内是封闭的而不是开放的,体制内越来越缺乏活力。
(二)体制内外冰火两重天
郑功成教授认为,“体制内的优势,更多表现出的是工作的稳定性、福利的优厚性、社会的主导性;与之相应,体制外更多表现出灵活性,伴随而来的还有风险性、低福利性,以及对社会或所在单位的影响力弱。”一系列正式制度使体制内享受诸多的优越性,如户籍、住房、用车、休假、出国、医疗、子女教育、社会保障、工作强度、信息占有、资源分配等等。正因为体制内这三个字被赋予了太多的附加条件,使体制内外呈现了一种“冰火两重天”的变异格局。为了生存,才使很多有志之士、有识之士从理想矮化到现实,无奈选择了体制内。正是因为这些依附于体制的附加条件,哈尔滨几千名大学生、甚至研究生争相报考编制内环卫工的事也就很好理解了。
四、体制内外“旋转门”——几个孤例
有这样一个人,原来在体制内,是主公近臣和谋士,后来,他却选择了离开,跑到了体制外,后来成了富可敌国的“陶朱公”。还有一个人,原来在体制外做生意,不仅赔上了自己的钱财,还搭上了自己的女人,不过这生意很划算,不但自己进入体制内当上了宰相,自己的儿子也成了“始皇帝”。 有一个人,是村里的党支部书记,在体制内的人却冒着风险鼓励村民干着体制外的事,几十年坚持下来终于成功了,这个村子叫“华西村”。有一个人,大学毕业后在体制内工作,很受领导赏识,被保送读研究生。可是此公却并不安心在体制内待着,辞职后揣着几百块钱南下创业。几经跌宕起伏之后依然不改英雄本色,他就是有着强烈的“巨人情结”、同时以精通“毛选”而著称的传奇企业家史玉柱。还有一个人,考了三次大学才考上大学外语系,但由于的刻苦努力,最后留校任教,并逐渐升为该校外办主任,在体制内也算是一个相对成功的人。可是,他却毅然从体制内跳到了体制外,选择了一项自己当时还不是很有把握的领域开始创业,最后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此人就是号称“电商教父”的马云。这几个人,是充分利用了体制内外的“旋转门”,无论身处体制内还是体制外,都是游刃有余的成功人士。
五、制度的安排:体制内外现状
对当下的国人而言,无论是体制内还是体制外的人都不满意。因为,不是每个人都有足够资本和本领游刃有余地旋转于体制内外,不是每个体制内的人都有勇气跳到体制外或即使跳出了体制内也未必能够成为成功的创业者。于是,体制内外的判然分野,像围城,像壁垒,像鸟笼,里边有很多人想出去而未必有勇气跳出去,外面有很多人想进来而未必有机会挤进来。体制内的人,有干事的,有看景的,有混日子的,还有谋划跳到体制外而有心无胆的;体制外的人,有创业的,有打工的,有上夜班吃青春饭的,还有“啃老”、“蚁族”等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的。我们需要澄清的事实是,并非所有体制内的人都可以称为既得利益者,大部分进入体制内的人也只是勉强糊口而已,体制内的人也经常会发牢骚,“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已经成了社会常态。很多人已经将体制内生存、体制外发展当作了新的哲学理念,“吃肉”只能满足基本的生存需求,“骂娘”是因为被限制了很多发展机会。
六、结论与思考
体制内与体制外的分野是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共同作用的结果。然而,当体制内力量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可以轻易对体制外力量构成伤害时,是否说明体制内外已经失衡了呢?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在经济上取得巨大的成就和经济繁荣,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财富的增长国内民众利益越来越分化,涌现出不同的利益集团。当前,影响体制内外有两大因素,一是思想观念。在传统观念中,进入体制内意味着稳定的身份,以及较为优厚的福利供给。学而优则仕、求稳、安全感,成为当时社会价值的主流取向。二是既得利益。李克强总理认为,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难,可见既得利益集团的能量是多么强大。我国改革已经进入了“深水区”,水深了意味着很难再摸着石头过河,甚至无石头可摸,能摸到的只是淤泥,改革的试错空间已经越来越小,很多久拖未解的矛盾和问题已经不可能继续“以空间换时间”。我们认为,深化改革的首要步骤,就是彻底打破体制内和体制外的藩篱和牢笼,使体制内与体制外能够达到资源平衡、利益分享、思想互动。
注释
{1}卢现祥:《新制度经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5 ~118頁。
参考文献
[1]谢忠平.防止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对党的建设带来的负面影响[J].理论月刊.2013(02).
[2]赵义.官本位酿造劣质的政治文化[J].领导科学.2012(36).
[3]魏礼群.加快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J].中国监察. 2012.
作者简介:徐波霞(1982-),汉族,云南保山人,保山学院老师,主要从事政治学研究;李启桐(1981-),女,汉族,云南腾冲人,就职于人民银行保山市中心支行,主要从事经济学研究。
【关键词】制度 体制 改革
近年来体制内与体制外开始流行起来,这是个相当具有中国特色的两个词汇,13亿炎黄子孙被人为地划分为两大阵营,即体制内的人与体制外的人。体制内是指在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等的组织制度中起主导作用的一部分。体制内有公务员、事业编、国企人士等“吃皇粮”的人,即用国家财政来供养;除此之外统统都可以算作体制外的人。也可以这样理解,体制外多是自食其力的纳税人,而体制内多是依附于这个体制并依赖于汲取体制外财力来供养的人。本文不是评论“体制内”外的好与坏,而是仅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尝试分析造成体制内和体制外分野的原因。
一、制度、非正式制度、正式制度的含义
诺思把制度定义为一系列旨在约束人的行为及其相互关系的行为的规则、法则和道德倫理规范。制度包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及法律制度等正式制度和伦理道德、文化传统及意识形态等非正式制度。正式制度是人们有意识建立起来的并以正式方式加以确定的各种制度安排,包括政治规则、经济规则和契约,以及由这一系列的规则构成的一种等级结构,从宪法到成文法和不成文法,到特殊的细则,最后到个别契约等,它们共同约束着人们的行为。非正式制度是指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逐步形成的风俗习惯、伦理道德、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及意识形态等对人们行为产生非正式约束的规则,是那些对人的行文的不成文的限制,是与法律等正式制度相对的概念。{1}同时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是不可分割、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的,运用制度经济学分析问题必须同时关注二者的作用,不可偏废。
二、体制内与体制外的非正式制度解释
中国传统社会中,官员是地位仅次于皇族和贵族的阶层,“官本位”文化使人们认为政府官员都高人一等,“学而优则仕”是绝大多数知识分子的梦想,向当权者兜售知识、贩卖思想、推销建议,几乎是从古到今知识分子们普遍的生存状态。体制内情结基本上已经深入了骨髓,成为文化的一部分。而文化传统是非正式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它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无意识形成的,但一经形成便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深刻影响人们的行为。
体制内与体制外的说法是最近才流行起来的,而体制内外分野的思想却源远流长。春秋战国时代的孔丘,穷其毕生精力都想进入体制内。古稀之年终于感慨一声,“从心所欲,不逾矩”,或许是这位想进入体制内而不得的老人的真实想法吧。自隋代创立科举制之后,普天下读书人的最大梦想就是进入体制内“吃皇粮”。李世民曾得意洋洋的说了一句“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然而,能够入得“彀中”的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举子还是流落于体制外以教书、算卦、写状子等营生。
不过徘徊于体制外的人,也不一定都是甘于寂寞的人。进不了体制内也要自建体制,明朝末年的李自成原本是体制内的一员,由于被体制内抛弃,后来举兵起义,号称“闯王”。清朝中后期的洪秀全,本想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体制内,由于屡试不中,通过创立拜上帝会,号称“天王”。还有学医的孙中山,也是由于进体制内的梦破灭,创立了同盟会,被尊为了“国父”。这三个人或者是被体制内无情抛弃,或者是想进体制内而不得。他们后来走上不同的道路,似乎只有用“迫不得已”来进行解释了。
体制内的情结具有显著的非正式制度的特征,我国的文化环境熏陶出了这种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影响了我国几个世纪的人。从古至今,无论是提倡“礼法”的秩序建构者和维护者,还是无奈“造反”的秩序破坏者和颠覆者,很多人都有着浓厚的体制内情结,“学成文武艺、货卖帝王家”便是这一情结的古代版,死也要死在体制内可算作这一情结的现代版。
三、体制内与体制外的正式制度解释
现行的国家的法规、政策、体制等一系列正式制度导致国家的财富、收入、资源的分配向体制内倾斜,导致体制内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当前我国存在体制与体制外的分野,是社会资源财富与机遇优先配置向体制内倾斜刺激下的反应。
(一)体制壁垒阻碍了人的自由流动和资源的优化配置
体制内归根结底是一个等级体制,等级森严是为了体现权力的重要性,等级制度的一个前提就是限制人的自由流动。在政府机关里实行科层制是基于管理的需要,符合“优胜劣汰”的法则,符合节约交易成本的原则。但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企、高校的官僚们,依靠某种特权获得稳定的合法或者非法的超额利益,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旋转门”机制,但只是在所谓的体制内旋转,体制外人是分不得半杯羹的。因此,体制内是封闭的而不是开放的,体制内越来越缺乏活力。
(二)体制内外冰火两重天
郑功成教授认为,“体制内的优势,更多表现出的是工作的稳定性、福利的优厚性、社会的主导性;与之相应,体制外更多表现出灵活性,伴随而来的还有风险性、低福利性,以及对社会或所在单位的影响力弱。”一系列正式制度使体制内享受诸多的优越性,如户籍、住房、用车、休假、出国、医疗、子女教育、社会保障、工作强度、信息占有、资源分配等等。正因为体制内这三个字被赋予了太多的附加条件,使体制内外呈现了一种“冰火两重天”的变异格局。为了生存,才使很多有志之士、有识之士从理想矮化到现实,无奈选择了体制内。正是因为这些依附于体制的附加条件,哈尔滨几千名大学生、甚至研究生争相报考编制内环卫工的事也就很好理解了。
四、体制内外“旋转门”——几个孤例
有这样一个人,原来在体制内,是主公近臣和谋士,后来,他却选择了离开,跑到了体制外,后来成了富可敌国的“陶朱公”。还有一个人,原来在体制外做生意,不仅赔上了自己的钱财,还搭上了自己的女人,不过这生意很划算,不但自己进入体制内当上了宰相,自己的儿子也成了“始皇帝”。 有一个人,是村里的党支部书记,在体制内的人却冒着风险鼓励村民干着体制外的事,几十年坚持下来终于成功了,这个村子叫“华西村”。有一个人,大学毕业后在体制内工作,很受领导赏识,被保送读研究生。可是此公却并不安心在体制内待着,辞职后揣着几百块钱南下创业。几经跌宕起伏之后依然不改英雄本色,他就是有着强烈的“巨人情结”、同时以精通“毛选”而著称的传奇企业家史玉柱。还有一个人,考了三次大学才考上大学外语系,但由于的刻苦努力,最后留校任教,并逐渐升为该校外办主任,在体制内也算是一个相对成功的人。可是,他却毅然从体制内跳到了体制外,选择了一项自己当时还不是很有把握的领域开始创业,最后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此人就是号称“电商教父”的马云。这几个人,是充分利用了体制内外的“旋转门”,无论身处体制内还是体制外,都是游刃有余的成功人士。
五、制度的安排:体制内外现状
对当下的国人而言,无论是体制内还是体制外的人都不满意。因为,不是每个人都有足够资本和本领游刃有余地旋转于体制内外,不是每个体制内的人都有勇气跳到体制外或即使跳出了体制内也未必能够成为成功的创业者。于是,体制内外的判然分野,像围城,像壁垒,像鸟笼,里边有很多人想出去而未必有勇气跳出去,外面有很多人想进来而未必有机会挤进来。体制内的人,有干事的,有看景的,有混日子的,还有谋划跳到体制外而有心无胆的;体制外的人,有创业的,有打工的,有上夜班吃青春饭的,还有“啃老”、“蚁族”等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的。我们需要澄清的事实是,并非所有体制内的人都可以称为既得利益者,大部分进入体制内的人也只是勉强糊口而已,体制内的人也经常会发牢骚,“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已经成了社会常态。很多人已经将体制内生存、体制外发展当作了新的哲学理念,“吃肉”只能满足基本的生存需求,“骂娘”是因为被限制了很多发展机会。
六、结论与思考
体制内与体制外的分野是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共同作用的结果。然而,当体制内力量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可以轻易对体制外力量构成伤害时,是否说明体制内外已经失衡了呢?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在经济上取得巨大的成就和经济繁荣,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财富的增长国内民众利益越来越分化,涌现出不同的利益集团。当前,影响体制内外有两大因素,一是思想观念。在传统观念中,进入体制内意味着稳定的身份,以及较为优厚的福利供给。学而优则仕、求稳、安全感,成为当时社会价值的主流取向。二是既得利益。李克强总理认为,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难,可见既得利益集团的能量是多么强大。我国改革已经进入了“深水区”,水深了意味着很难再摸着石头过河,甚至无石头可摸,能摸到的只是淤泥,改革的试错空间已经越来越小,很多久拖未解的矛盾和问题已经不可能继续“以空间换时间”。我们认为,深化改革的首要步骤,就是彻底打破体制内和体制外的藩篱和牢笼,使体制内与体制外能够达到资源平衡、利益分享、思想互动。
注释
{1}卢现祥:《新制度经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5 ~118頁。
参考文献
[1]谢忠平.防止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对党的建设带来的负面影响[J].理论月刊.2013(02).
[2]赵义.官本位酿造劣质的政治文化[J].领导科学.2012(36).
[3]魏礼群.加快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J].中国监察. 2012.
作者简介:徐波霞(1982-),汉族,云南保山人,保山学院老师,主要从事政治学研究;李启桐(1981-),女,汉族,云南腾冲人,就职于人民银行保山市中心支行,主要从事经济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