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官场上,张九龄可不只是一个花瓶般的诗人,从当官那天起,他就是一位目光远大、注重实干的政治家。
张九龄并不迎合皇帝,而是把直言劝谏当成了自己的标志。八月初五,玄宗过生日。张九龄的礼物是一个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布包,他高声说:“臣敬献陛下一方宝镜。”可当他将布包打开时,有人一下子笑出了声,那不过是五册书,哪里是什么宝镜!
原来张九龄看到唐玄宗有些怠于政事,安于享受,于是埋首书案,耗时数月,撰写了《千秋金鉴录》,把它当作生日礼物,进献给皇帝。这部书引经据典,从历史的治乱兴衰事例出发,探究其中的经验与教训,给唐玄宗敲响了警钟。玄宗非常高兴,连声称赞这是他收到的最好的生日礼物,并且赐给张九龄一批珍贵书籍,以示嘉奖。
有一次,唐玄宗在内苑大宴群臣,酒喝得很高兴,他突然来了兴致,领着大家去观鱼。玄宗说:“众位爱卿,你们看,这些鱼儿多么漂亮可爱!”李林甫最会察言观色,马上接口说:“它们过得自在,是因为陛下恩泽所及啊。”张九龄一听就不高兴了,正色道:“鱼儿就如同百姓,它们能不能生活自在,得看陛下任用什么样的人来管理他们。观鱼自乐这样的事,只是装点景致而已,是小儿女玩的情调,希望陛下不要过分沉溺其中。”一句话,像兜头一盆冷水,浇灭了玄宗的兴致,他悻悻地扭头走了。
张九龄不光是让皇帝大煞风景,有时简直就是对着干,只要他认为不对的,那就坚决不同意。
玄宗宠爱武惠妃,有一次,他想借故废掉太子,然后立武惠妃的儿子。因为这个话题太敏感,大臣们无人敢言,张九龄当时是丞相,坚称不可。他搬出隋文帝错废太子终致失国的典故来教育皇上,弄得玄宗很是郁闷。武惠妃得知张九龄从中作梗,便偷偷地派心腹宦官找他,诱导说:“有废必有兴,如果您可帮忙,丞相就能长久地当下去。”张九龄闻言大怒,把宦官厉声斥退,并且马上登殿奏明此事,最终太子的位置才得以保全。
张九龄做丞相,相当勤勉。他注重发展农业,起草的诏令里明确把重农桑放在首位。甚至亲自兼任河南开稻田使,在中原地区推广南方的水稻种植技术。由于这些措施,唐王朝在开元末和天宝初,国家财力和百姓福祉达到了开国以来的高峰。西京长安、东都洛阳的米一石价值不到两百文钱,布帛价格也很低廉,海内安富。
虽有一片忠心,但张九龄屡次犯颜直谏,最终还是招致了皇帝的不满,加之佞臣李林甫的诋毁,当了3年丞相后,就被唐玄宗罢相。
天宝十四年(755年),被张九龄断言“必反”的安禄山果然掀起了“安史之乱”,唐玄宗不得不仓皇出逃四川。此时,他想起了张九龄当年的劝告,悔恨得潸然泪下。而此时的张九龄,早已逝去了15年。唐玄宗专门派出使者,到韶关曲江张九龄的墓前祭奠,还赠厚礼抚慰其家属,表达自己的敬意。从此以后,天下都称张九龄为“曲江公”,而不直称其名。
唐朝由盛而衰,张九龄就是一道分水岭。在他之后,再没有人能够直言敢谏,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张九龄并不迎合皇帝,而是把直言劝谏当成了自己的标志。八月初五,玄宗过生日。张九龄的礼物是一个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布包,他高声说:“臣敬献陛下一方宝镜。”可当他将布包打开时,有人一下子笑出了声,那不过是五册书,哪里是什么宝镜!
原来张九龄看到唐玄宗有些怠于政事,安于享受,于是埋首书案,耗时数月,撰写了《千秋金鉴录》,把它当作生日礼物,进献给皇帝。这部书引经据典,从历史的治乱兴衰事例出发,探究其中的经验与教训,给唐玄宗敲响了警钟。玄宗非常高兴,连声称赞这是他收到的最好的生日礼物,并且赐给张九龄一批珍贵书籍,以示嘉奖。
有一次,唐玄宗在内苑大宴群臣,酒喝得很高兴,他突然来了兴致,领着大家去观鱼。玄宗说:“众位爱卿,你们看,这些鱼儿多么漂亮可爱!”李林甫最会察言观色,马上接口说:“它们过得自在,是因为陛下恩泽所及啊。”张九龄一听就不高兴了,正色道:“鱼儿就如同百姓,它们能不能生活自在,得看陛下任用什么样的人来管理他们。观鱼自乐这样的事,只是装点景致而已,是小儿女玩的情调,希望陛下不要过分沉溺其中。”一句话,像兜头一盆冷水,浇灭了玄宗的兴致,他悻悻地扭头走了。
张九龄不光是让皇帝大煞风景,有时简直就是对着干,只要他认为不对的,那就坚决不同意。
玄宗宠爱武惠妃,有一次,他想借故废掉太子,然后立武惠妃的儿子。因为这个话题太敏感,大臣们无人敢言,张九龄当时是丞相,坚称不可。他搬出隋文帝错废太子终致失国的典故来教育皇上,弄得玄宗很是郁闷。武惠妃得知张九龄从中作梗,便偷偷地派心腹宦官找他,诱导说:“有废必有兴,如果您可帮忙,丞相就能长久地当下去。”张九龄闻言大怒,把宦官厉声斥退,并且马上登殿奏明此事,最终太子的位置才得以保全。
张九龄做丞相,相当勤勉。他注重发展农业,起草的诏令里明确把重农桑放在首位。甚至亲自兼任河南开稻田使,在中原地区推广南方的水稻种植技术。由于这些措施,唐王朝在开元末和天宝初,国家财力和百姓福祉达到了开国以来的高峰。西京长安、东都洛阳的米一石价值不到两百文钱,布帛价格也很低廉,海内安富。
虽有一片忠心,但张九龄屡次犯颜直谏,最终还是招致了皇帝的不满,加之佞臣李林甫的诋毁,当了3年丞相后,就被唐玄宗罢相。
天宝十四年(755年),被张九龄断言“必反”的安禄山果然掀起了“安史之乱”,唐玄宗不得不仓皇出逃四川。此时,他想起了张九龄当年的劝告,悔恨得潸然泪下。而此时的张九龄,早已逝去了15年。唐玄宗专门派出使者,到韶关曲江张九龄的墓前祭奠,还赠厚礼抚慰其家属,表达自己的敬意。从此以后,天下都称张九龄为“曲江公”,而不直称其名。
唐朝由盛而衰,张九龄就是一道分水岭。在他之后,再没有人能够直言敢谏,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